相遇古城:這裡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本刊記者 劉德祿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這句沈從文《邊城》裡所勾勒“茶峒”的一道靚麗風景的開篇描述,讓讀者立即對古城充滿著遐想:河水悠悠、風景秀麗、古色古香的吊腳樓、幽幽黯然的青石板街,垂柳下的石級上仨倆姑嫂在捶衣洗菜,清水江上四五漁民正放鷺鷥叼魚,如詩如畫、美輪美奐的風情。


相遇古城:這裡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身在畫中游的夢幻意境,傾倒無數讀者。從此,邊城“茶峒”名揚天下。

離“茶峒”不遠的江西,有座“萬載古城”,她也有那麼一道如詩如畫的美麗風景:古祠堂群、古建築、小橋流水、鳥語花香、舌尖美味、古居民宿……才子之鄉江西臨川,有一個叫“文昌裡”的古城。她也有諸多招人養眼的古城美景,特別是那辣到讓你欲罷不能的臨川牛雜、口味多樣的臨川菜梗、甜而不膩的藕絲糖等,每一口下去都是地道的“臨川味道”,讓你吃完還想兜著走。一切都充滿了古樸風韻,令人彷彿穿越到古臨川的市井生活之中。


相遇古城:這裡有一種穿越的感覺


“看著夕陽落入湖中,藏進山後,躲入黑夜,在古城睡去”,這樣愜意生活,誰不向往?

然而,在現代化的城鎮治理進程中,古城保留甚少,如詩如畫、古樸風韻原味留存的更是鳳毛麟角。城市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州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築修繕保護情況時指出: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宜春萬載和撫州臨川,復興古城記憶,以文興業,讓人們在現代的時空裡,體驗古代韻味,與歷史文化相遇,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更好地增強文化自信,把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