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問大家一個雞湯式問題:“我們怎麼才能過好這一生?”

都不說生老病死這麼大的苦了,就說今天出門,錢包被偷了,裡面有身份證銀行卡信用卡還有5000現金,你說苦不苦?談了三年的女朋友,忽然打電話來說她移情別戀愛上了別人,要跟你拜拜,苦不苦?就連手機沒電,你可能都會仰天長嘆一聲,哎,怎麼又沒電了,苦啊!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說到人生的謎題,也許古老的哲學家們會齊刷刷掀開棺材板,齊聲告訴你:“讀哲學吧!”沒錯,我們今天的主題,正是哲學。一提到哲學,肯定有人要搖腦袋,不行不行,我跟哲學最親密的關係還停留在高中政治課本上,什麼世界觀方法論,什麼唯物主義辯證法,想想都頭大,鬧不明白,更別提哲學大家們那些高大上的理論了,那簡直跟天書一樣高不可攀。

《哲學的慰藉》一書的作者阿蘭·德波頓先生相信,哲學家的偉大之處不在於其高深莫測,而在於能與常人對話。為此,哲學不應只是少數人躲在象牙塔中做出來的學問,而是要具有實實在在的力量,能夠幫助人們走出心靈的困境。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1.總是開心不起來?伊壁鳩魯這有一份人生快樂清單

失歡於眾,聽著就苦,我只想快快樂樂過一生不行嗎?行,我們就來說一說哲學家裡的一個異類,在別的哲學家都厭惡享樂、生活艱苦清貧的時候,他卻高喊著:快樂是一切善的來源!這個哲學家當中的另類份子,就是伊壁鳩魯。

相比蘇格拉底的失歡於眾,伊壁鳩魯可以說是從者甚多了,他尤其是討有錢人的歡心。畢竟伊壁鳩魯把“口腹之樂”“悅耳之娛”以及“窈窕倩影”等等這些全都歸結成為了善的來源。

伊壁鳩魯的學說很快就在地中海地區傳播開來,在有錢人的資助下,四海八荒紛紛建立起快樂學派,專門研究“怎樣才能更快樂”。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對此,有人可能會說,快樂還不簡單嗎?有錢就行了唄!想買什麼買什麼,買個十幾萬的包不眨眼,上五星級酒店吃一頓好幾萬,這才最快樂。按照這樣的思路,在提到這位主張“快樂主義”的哲學家伊壁鳩魯時,人們往往就會誤認為他是個拜金的傢伙。但實際上,他的生活相當儉樸,一頓飯有面包、蔬菜和一把橄欖就滿足了。伊壁鳩魯雖然深受有錢人的追捧,但是他的快樂主義哲學,說到底其實與錢無關,與肉體的縱慾和享樂無關。

快樂到底與什麼有關呢?為了避免人們在追求快樂的路上誤入歧途,伊壁鳩魯開出了一張“快樂清單”,根據需求的自然性和必要性的不同,把人的需求劃分成三類。

讓我們倒著說。首先是第三類,諸如名望權勢,這些東西呢既帶不來快樂,又累,是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需求。而第二類,是自然但不必要的需求,比如買個大房子,僱個保姆,閒來無事開個大Party宴請下親朋好友,大家一起嗨一嗨,開心不?肯定開心,伊壁鳩魯不否認吃喝玩樂能帶來快樂,只不過這樣的快樂是短暫而有限的,嗨一下就過去了。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真正恆久的快樂,是第一類,也就是自然而必要的需求。說簡單點,就是滿足不了這些需求,你肯定快樂不了。

不過這第一類需求裡又有層次的區別,比如麵包和蔬菜,房屋和衣服,就是快樂的“標配”,是低層次的需求,快樂的基礎。吃了上頓沒下頓,露宿街頭,還談哪門子快樂?起碼,溫飽要得到保障吧。但別誤會,以為把吃的喝的升個級,住大房子吃大餐就是快樂的“高配”。在伊壁鳩魯的快樂清單裡高居前三、能真正帶來高層次快樂的,是朋友、自由和思想。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首先是朋友,而且必須是不以世俗標準來衡量你的真朋友。在他們面前,你可以沒錢,可以邋遢,可以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可以安心做最真實的自己。哪怕有一天你破產,進局子,也不用擔心他們會拍拍屁股翻臉不認人。

第二是自由,很眼熟的一個詞兒,現代人天天都在高呼著要自由。可你得知道,自由和金錢往往是有點犯衝的。想要錢,就得上班吧?上班,可能就得忍受那令人討厭的上級的指令吧?於是,伊壁鳩魯乾脆辭了職,買了個園子種菜去了。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最後一條,思想。

沒錯,或許你可以抗議,說實現不了財富自由還談什麼自由?但哪怕有一天你富可敵國,思想的荒蕪還是會讓你覺得:啊,好空虛,好焦慮,好睏惑。怎麼辦呢?或許,想要獲取內心真正的安寧,還真得跟伊壁鳩魯學學,在菜園子裡和朋友一道讀讀書、聊聊天,一起探討關於生命的哲理,因為清醒的思索可以讓人內心寧靜,免受塵世的煩擾。

借用伊壁鳩魯的話來說,就是“富甲天下解決不了靈魂的不安,快樂的真諦在於擁有相知的夥伴”。

2.蒙田大師告訴你,人一生要自由自在做真我

在伊壁鳩魯的快樂學和塞內加的災禍學的雙重影響下,在十六世紀的法國出現了一位叫做蒙田的哲學家,此人專治不自信,主張人生不僅要快樂和泰然,還要自我欣賞,愛我真面目。如果說,伊壁鳩魯要我們知足常樂過一生,塞內加要我們不悲不怨過一生,那麼蒙田則是要我們自由自在做真我。

真我是指什麼?照蒙田看來,真我指的是直白的肉體,是吃喝拉撒睡,是人無完人,是人性的全部複雜性。現在,我們先從最簡單的肉體說起。

只要稍微想一想,我們就會發現,誒,很奇怪,為什麼人人都要上衛生間,但無論是從古至今的名人畫像,還是相親網站上的徵婚照片,都不是衛生間裡蹲馬桶的畫面呢?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蒙田表示不服。於是,他寫了一本驚世駭俗的書,叫《隨筆集》,“高清無碼”地寫自己的思想和肉體,在讀者面前“一絲不掛”。別人寫書都用“臀部”,他偏要寫“屁股”,為什麼屁股不能登大雅之堂?憑啥它要被排除在嚴肅的聊天之外?畢竟,比起文學藝術,屁股更是我們生而為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再真實不過的自我。

硬要把一個大活人的肉體撕掉一部分,避而不談,沒道理。同樣的,要壓抑我們天性的一部分,把那些跟約定俗成不太一樣的,和社會大眾的觀念有些出入的,通通一棒子打死,跳著腳嚷嚷:“怪,你這人真怪”,這就更沒道理。

然而,正常與不正常的疆界到底是誰劃定出來的?人生而不同,無論國家、社會還是大眾普遍觀念,都不足以擔任“正常”的裁判官。蒙田建議我們讀讀歷史、文學和旅行日記,有可能的話,就周遊世界吧,世界之大,可以讓我們的思想超越偏見,破除目光的侷限性,在接納他人的同時,更接納“真我”。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全面而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的?或許是錯過了早班車就想哭鼻子的軟弱;或許是在人前擺足了“有禮貌”,但私下還是會忍不住罵幾個髒字;或許是一本人人都捧上天的文學經典,結果你一讀就睡著,內心獨白是“這麼無聊的書居然還有人買!”

人又不是石頭,誰還沒個想哭、想罵人、想說點“與眾不同”的真心話的時候呢?關於“做真我”,蒙田給我們指出了兩條明路,第一條跟伊壁鳩魯的快樂學不謀而合:找朋友!找到能接納你真面目的真朋友,在他面前你可以哭可以笑,可以說 “大逆不道”的話,可以自由自在做真我。

至於第二條路,跟蒙田的教育理念有關。就說他寫的《隨筆集》吧,通俗直白,連個稍微含蓄文雅一點的詞都不肯用。他不贊同當時的人們關於“好書”的普遍觀念,這種觀念認為,讀不懂的就是好書,要是淺顯通俗,全大白話,那完蛋了,立馬貼一張“爛俗”標籤,好像深刻的思想必須要用艱深晦澀的語言來表達似的!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蒙田管這種“高深學問”叫做穿奇裝異服來吸引人的小家子氣,幼稚,無聊,裝腔作勢。為什麼我們非要捧著一本哈欠連天的書誇好書呢?別裝,別端著了,直接說“太無聊,我讀不下去”不行嗎!

連讀一本書都要裝,還談什麼自由自在做真我?讀你喜歡讀的書吧,做你喜歡做的事,有趣的思想來自你每一個平凡的日常。

3.叔本華說,別傻了,醒醒吧,眾生皆苦無人不同

有“愛我真面目”的哲學家,就可能有“恨我生而為人”的哲學家,就悲觀主義而言,叔本華可能是哲學家裡最生無可戀的。他堅信人的存在是一種錯誤,是魔鬼創造眾生,魔鬼把眾生帶到世上來,就是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眾生的痛苦之上,我們越苦,魔鬼越高興。

叔本華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宿命論者,不僅相信我命由天不由我,還進一步把宿命觀發展成了“意志和表象”的哲學觀,認為意志是世界的本源,人的所思所想一舉一動,皆是意志的表象,都要受到生命意志的支配。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那生命意志究竟是什麼?別急,讓我們先來聽一則愛情故事。在一個陽光和煦的春日午後,一個男人坐在從愛丁堡駛往倫敦的火車上,他渴望火車趕緊翻車,這樣一來,他就可以拉著鄰座姑娘的手逃跑。很荒唐是不是?在上這趟列車之前,他從沒見過這個姑娘,只一眼,怎麼就能讓他心潮起伏,甘願用一場事故來換和姑娘搭訕的機會呢?

關於突如其來的愛情,文人會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說得熱淚盈眶,感天動地。但換做叔本華,他只會,譁,潑一盆冷水:哪門子情深啊,別酸了,都是生命意志在作祟而已。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生命意志,全稱“人類與生俱來的生存和繁殖本能”,別名,生存欲和繁殖欲,說白了,就是要活著,不僅要自個活,還要全人類活,要整個人類物種的綿延不息。既然愛情是實現人類繁殖的必經之路,生命意志當然要把它包裝成熱烈的、美好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的致命誘惑,讓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誠然,你找姑娘要微信號的時候,很有可能不會直接想到傳宗接代的大業。但是,沒想到不代表不存在,按照叔本華的說法:我們自身會分裂成兩半,一半是意識,另一半是潛意識,意識是馬仔,潛意識是老大,馬仔聽命於老大,但無法知曉老大的全部計劃。馬仔只知道老大下令了:“哇,好漂亮的姑娘,快,去要微信號”,卻沒資格闖入老大的秘密花園,不知道老大正在偷悄悄計劃著要生娃娃呢。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由於生命意志的終極目標是“生孩子”,於是,一切都要為子孫後代服務。怎麼才能保證下一代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健全?很簡單,互補唄,大鼻子和紐扣鼻子相結合就可以產生完美的鼻子。生命意志滿腦子都是怎麼造福後代,絲毫不關心你的個人幸福,於是,你愛上的人,往往是高度適合下一代,而非適合你自己的人。

你想想,畢竟要互補嘛。喜歡熱鬧,一到大半夜就呼朋喚友、喝啤酒擼串的漢子,跟誰最互補?一般情況下,他會迷上文靜羞澀的小姑娘;而橫衝直撞一腔熱血嘩嘩撒的人呢,往往又跟謹小慎微的人最互補,好讓下一代不至於太莽撞也不至於太膽小。

沒錯,中和出來的下一代的確更健全了,但你倆呢,很可能哪哪兒都不同,完全合不來!結果婚姻就變成了墳墓,你和曾經熱戀的戀人相看兩厭。

人間不值得?太難了?聽哲學大師們告訴你如何過好這一生

怎麼樣,見識到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了吧?不過,他說這些,還真不是為了喪我們,讓我們別結婚生子,全人類一起滅亡吧。相反,他是想讓我們擺脫期望,沒有期望就不會失望。反正人人都要受生命意志的擺佈,眾生皆苦,想想別人和自己一樣苦,普天之下,眾生的悲苦無不同,總算是絲安慰吧。

當然,這都是一家之言,如果你都聽這些哲學家的話,豈不是要精神分裂了,所以怎樣過好你的一生,都應該由自己做主。

排版|涼山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