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禪讓,最美不過堯舜,後來的統統變質

禪讓指統治者把首領之位讓給別人,“禪”指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薦,“讓”指讓出帝位。

禪讓也算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明美德吧,最早來源於上古原始社會的堯舜禹時期。我國關於禪讓制的最早記載見於《尚書·堯典》“將遜於位,讓於虞舜”,後《史記·五帝本紀》也有記載:“正月上日,舜受終於文祖”,意思是正月初一,舜於宗廟接受了堯的禪讓;到了舜的時候,又有“舜乃豫薦禹於天”,即舜把禹推薦給了上天,舜把帝位禪讓給了禹;到了禹的時候,禹“以天下授益”,禹把天下的大權給了益,禹禪讓給了益。堯舜禹生活在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期,是歷史上記載最早的禪讓。

原始社會堯舜的禪讓,是最符合本意的文明美德。

歷史上的禪讓,最美不過堯舜,後來的統統變質

原始社會是一個沒有階級和壓迫、人人平等的社會,遇到問題時,他們坐下來共同商量解決。於是堯在老的時候就問大家誰可以繼承他的位置,大家先是推薦堯的兒子丹朱,被堯否定了,後來又推薦了共工,也被否定了,最後就推薦了舜,舜在通過堯帝的考察後,最終接受了禪讓,當了舜帝。

其實這中間還有個小插曲:舜接受禪讓時,堯帝還活著,後來堯死了,對於堯的兒子丹朱該怎麼辦呢?於是“舜讓闢丹朱於南河之南”,即舜把帝位讓給了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面,以表明自己的高風亮節。這就把難題給了各部族了,該去朝見誰呢?大家商量了一下,都不去朝見丹朱而去朝見舜,在這種情況下,舜帝逼不得已才又登上了帝位。

到了舜傳禹是怎麼回事呢?大概也是這個意思,舜否定了自己的兒子商均把帝位禪讓給了禹,舜死後,禹也學著舜躲到了陽城,各部族就都去朝見了禹,於是禹登上了帝位(“禹亦乃讓舜子,如舜讓堯子。諸侯歸之,然後禹踐天子位”)。這個過程看似麻煩又好笑,但卻籠絡了上代帝王的子嗣部族又籠絡了其他各個部族,不僅體現了帝王的謙恭美德,而且還落個名垂千古、歌功頌德的美名。

禹的禪讓,對立關係的轉換,讓人大跌眼鏡。

歷史上的禪讓,最美不過堯舜,後來的統統變質

禹傳益就沒有那麼順利了。禹在世時先是向上天舉薦了皋陶,但皋陶沒多久就死了,禹接著又舉薦了益,禹死後,益於是也學著堯和舜謙讓的美德把帝位讓給了禹的兒子啟,自己去箕山之南躲了起來。這一躲不要緊,各部族居然都去朝見了禹的兒子啟,原因為益輔助禹的時間不長,而啟更為賢德,於是啟就順應天意登上了帝位(“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

此處本該順理成章登立帝位的益卻在謙讓之後發生了180度大轉彎由禹的兒子啟登上了帝位,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把自己玩“脫靶”的主了,這不能不令我們大跌眼鏡。益雖說輔助禹時間短,但也是經過禹和大家商定之後受禪讓的,各部族豈能不遵從先帝的決定而後統一去朝見啟?一說為禹雖把政權交給了益,但暗中培植啟的勢力,是益空有虛權,自己在世時不便明說,死後由啟見機行事,故在益謙讓後啟的勢力慫恿著其餘各部族去擁立了啟。

從啟開始了君主的世襲制,徹底打破了原有的禪讓制,啟還設置了“六卿”“太史令”等官職,並建立了軍隊,制定了刑法,這就形成了象徵森嚴等級制度的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層是由戰敗俘虜或犯罪受刑的奴隸們組成,奴隸們沒有人身自由,整天在奴隸主貴族的土地上耕種養殖,這就形成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君主國家——夏。

戰國時期,兩次君王主動禪讓,禍起蕭牆,內亂伊始。

歷史上的禪讓,最美不過堯舜,後來的統統變質

公元前316年,酷好上古虛名的燕王姬噲欲效仿上古堯舜禹的美德主動禪位於國相子之。結果燕國被搞得烏煙瘴氣、混亂不堪。燕太子平與將軍市被圖謀復辟未成,反被百姓所殺。齊國趁機進攻燕國,燕噲與子之雙雙被殺,燕國幾欲滅亡。

公元前299年,時當壯年的趙武靈王趙雍禪讓給兒子趙惠文王后,自稱“主父”,後欲封公子章為代王,圖謀分裂趙國。公元前295年,大臣李兌與公子成發動沙丘宮變殺死了公子章,“主父”困於宮中,求食不得,被活活餓死,時年45歲。

別人是想當王當不上,這兩位君王到好,當王當的膩煩了就想出禪讓的點子,大權一交,視同兒戲,自己找逍遙快樂去了,結果把好好的一個國家搞的民不聊生,禍起蕭牆,最後連自己也落個令天下人恥笑、扼腕痛惜的下場。

封建時期所謂的“禪讓”,只不過是為披著華麗的外衣尋求的一種合法藉口罷了。

歷史上的禪讓,最美不過堯舜,後來的統統變質

“禪讓”嚴格說來又分為“內禪”“外禪”兩種。皇帝宗親內部的爭奪皇位,逼迫在世的君王讓位,我們稱之為“內禪”,歷史上的“內禪”有唐高祖李淵禪讓給唐太宗李世民、涼太祖呂光禪讓給兒子涼隱王呂紹、魏獻文帝拓跋弘禪讓給兒子魏孝文帝元宏等等。縱觀歷史,尤以唐宋時期的“內禪”居多,為什麼呢?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趙匡胤就是通過禪讓登上帝位的,先祖如此,後代亦當效仿,這也是無法避免的。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太子李建成和三弟李元吉被射殺,時李淵被封鎖消息,直到事後才知曉,李世民掌握了軍政大權,大臣們也勸諫李淵禪讓皇位,無奈之下,李淵於“玄武門之變”後二個月禪讓位於李世民,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開啟了22年的“貞觀之治”。

外戚大臣篡位或朝代被推翻取代,我們稱之為“外禪”,歷史上有秦王子嬰禪讓劉邦、西漢劉嬰禪讓王莽、漢獻帝劉協禪讓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奐禪讓給晉武帝司馬炎、晉恭帝司馬德文禪讓給宋武帝劉裕、宋順帝禪讓齊蕭道成、齊和帝禪讓梁蕭衍、梁敬帝禪讓陳霸先,東魏孝靜帝禪讓高洋、西魏恭帝禪讓宇文覺、北周靜帝禪讓楊堅等等。“外禪”尤其在南北朝時期愈演愈烈,大有一發不可收拾之“流行風”。

公元前207年九月,秦王子嬰即位於秦將覆滅的時期,時劉邦率義軍繞過嶢關,越過蕢山,在藍田一帶兩度大敗秦軍。十月,進入武關,在灞上駐軍後派人勸子嬰投降。秦王子嬰乘著白車白馬,用繩綁縛著自己,封好皇帝的御璽和兵符,在軹道旁向劉邦投降,秦國滅亡了。

歷史總是在不斷前進的,一種舊的體制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隨著矛盾的不斷上升演變,必然會出現一種新的社會體制來取代它。南北朝時期走馬換燈般的朝代更迭,外戚大將的輪流上臺執政,成為“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的一場鬧劇。“禪讓”一詞成為他們正式登立帝位的一套說詞,也為君王的登基蒙上了一層美麗而神秘的外紗。這種“禪讓”說白了無非政權由權臣把握,皇帝最終在威逼引誘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禪讓”。

禪讓原為讓與有德之人來管理國家,後逐漸演變為讓與有權勢的人來替自己管理天下,或曰主動交出印綬來保全性命,說的好聽是停止殺戮以換取天下太平,說的不好聽是懦弱無能求全保命。古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之君王,如南宋末帝趙昺投海自盡、明崇禎煤山自縊等等,寧可自殺身亡,也不受投降之辱;還有被俘後受盡屈辱最終客死他鄉的皇帝,如宋徽、欽二宗;更有被俘後忍辱負重,能屈能伸,尋求戰機最終一舉復國的君王,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吞併吳......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與錯還是留在歷史長河中慢慢發掘吧。

歷史上的禪讓,最美不過堯舜,後來的統統變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