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流部和底部鑑定一件瓷器的年代?

陳皮


以下為實戰古瓷鑑定家、教育家伍秋鵬老師的鑑定經驗總結:

器物的流指的是壺類的器物的壺嘴,流可以作為鑑定器物也帶的一個參考依據,比如唐代的執壺,在唐代中晚期的時候是短直流,五代和北宋時期發展變成彎曲的長曲流。通過流鑑定瓷器的真偽,主要是看流的造型特徵與真品是否符合。另外有一個關鍵之處,是看流裡面的灰塵或者泥土的特徵是否符合出土或傳世老器物的特徵,通流內的髒色或者泥土來判斷是真的還是假的。

器物的底足,也是在瓷器鑑定中非常關鍵的一個部位,通過器物的底足特徵可以判斷一件器物,它的年代是什麼時候的。比如唐代的碗,玉璧底出現於唐代中晚期,時代越晚至五代、北宋時期,玉璧底就變成玉環底,然後再變成圈足。北宋中晚期碗流行高圈足,到北宋晚期、南宋時開始就變成矮圈足。

通過器物的底足鑑定瓷器的真偽,一是看這個胎質是否是自然老舊的,如果是出土器物,就看這個出土的痕跡是否自然,如果是傳世的器物,就要看底足露胎的地方的胎質是否是老舊的,髒色是否是自然的傳世的特徵。此外還可以看底足的磨損痕跡,是否是自然的。另外一點,還可以通過底足的修足,來看它是否符合時代特徵,修足是否流暢 。

以上是從宏觀的角度來說明流和底足鑑定瓷器上的作用,具體的東西要具體分析,因為每個窯口和每一個時代的東西,它都有自己具體的特點,所以要結合實物進行具體分析,才能得出準確的結論。

配圖:1-2南宋龍泉窯盞

3-4新仿南宋官窯瓶






古瓷鑑定伍秋鵬


您好,首先,流部這個名詞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不知您具體說的是那個地方,但是如何從底部鑑定一個瓷器的年代,還是可以說說的。

瓷器的底部是鑑定瓷器年代或者說真偽的一個重要標準,因為不同的年代修胎工藝和胎底的特徵是不一樣的,比如說唐代典型的玉壁底,用竹針修胎,宋代的墊燒工藝,北宋是支(支釘)燒,南宋是墊(墊餅)燒,元代瓷器胎體較厚重,所以底部輪廓也較寬,到了明代,大部分瓷器底部都會有紀年款,年代還是比較好斷的,特別是明末的糙底,芝麻底,玉壁底,且清代瓷器每個朝代之間區別也是很明顯的,其實只要多看瓷片,多學習,從底部斷代還是很好學的。

說完斷代,再來說說鑑定真偽,那麼就是掌握了各個朝代特徵和製作工藝以後,以及瓷土是否符合所屬年代,還是現在工藝。特別要說的是,如果不是手工胎,比如說灌漿胎,那麼就完全是現代仿製的了!

個人見解,僅供娛樂!





紫雲堂古藝術


發一幾個底大家看看







西北一民


我們觀察一件瓷器的年代,我是受外公的影響(我外公是蒙古太子),家裡家外都能接觸到和看過摸過不同朝代的瓷器。特別是大收藏家,原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副館長:張伯駒伯伯,土爾其國王和印度國王,還有不旦皇叔。各大寺院的主持活佛,法王等的影響下,愛上了這一行…對元代的瓷器,每個時期都能夠準確講出它的年代來,特別是中國北元時期的文物瓷器都會準確的說出來。我個人的體會:首先記住朝代的年輪,要多看書瞭解每個朝代的文化生活氣息!才能有資格講評每個朝代的歷史和文物瓷器。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體會到每個朝代所獲得每一件文物瓷器的信息來源。我有習慣性的接觸瓷器藏品,是一觀,二看,三摸,四舔,是對每件文物瓷器斷代標準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不衛生,但是沒有辦法,因為有些細微之處,必須這麼做,才能判斷出來。這是我個人的鑑別獨到之處。


圓滿169773058


請老師們旨導











匯友聚德


底露胎一看就知道了,第二看修足。純手工修足和現代修足的工藝完全不同



壹豐堂


大清




用戶63739227210


這個底誰看出朝代窯口來?











獨立思考的我y


請賜教[祈禱][祈禱][祈禱]






又見東方行


明朝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