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文獻所證,郭子儀確係華州鄭縣人

郭子儀確係華州鄭縣人

唐代名將郭子儀是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市華州區)人。這為正史、文獻所證,本不是問題,但在各地民間卻長期流傳有郭子儀是山西人的說法。便不能不多說幾句,以正視聽。

正史、文獻所證,郭子儀確係華州鄭縣人

民國時期拍攝的華縣東關郭子儀牌樓

華州區,古稱鄭縣,春秋時秦國於公元前687年所設。公元554年,南北朝的西魏在鄭縣設華州。元朝時,省縣入州,撤消鄭縣建制,其地由華州直轄。民國二年(1913),改華州為華縣。2016年,改華縣為渭南市華州區。

郭子儀是唐朝華州鄭縣人,即為今渭南市華州區人,這有以下證明:

一、 郭子儀本人自認

郭子儀曾向唐代宗上《讓華州及奉天縣請立生祠堂及碑表》,文中說:“華州是臣所生之地。”(《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二)

二、郭子儀之父、子孫的碑記、墓誌銘

1、郭子儀之父郭敬之的《壽州刺史郭公神道碑》,唐肅宗時的宰相苗晉卿所撰,文中說:“公(指郭敬之)先祖後徙宅與華山下,今為華州鄭縣人”(《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三)。

2、郭子儀之父郭敬之的《郭氏家廟碑》,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撰文,文中說:“其先蓋出周之虢叔,……後轉徙於華山之下,故一族今為華州鄭縣人。”(《金石萃編》卷九十二)

3、已發現的郭子儀長子郭曜、三子郭晞、六子郭曖、郭曖之子郭仲恭、郭子儀七子郭曙之子郭鍔的墓誌銘,皆記墓主為“華州鄭縣人”(郭青萍編著《太原郭氏金石注集》)

正史、文獻所證,郭子儀確係華州鄭縣人

民國時期拍攝的華縣郭子儀招魂冢

三、正史記載

《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正史,皆記郭子儀為華州鄭縣人,或記“鄭人郭子儀”(《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六)。

四、當代著名辭書

《辭海》、《辭源》、《中國歷史大辭典》、《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等辭書都記郭子儀為“唐華州鄭縣人”,大部分都加註“今陝西華縣”。

五、當代歷史專著

中華書局出版的《古代名將傳》,嶽麓書社出版的《中國古代軍事家傳記選注》,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郭子儀評傳》,臺灣文津出版社出版的《郭子儀》等,都記郭子儀為“唐華州鄭縣人”。

有些文章記郭子儀為太原人,這其實是說郭子儀的祖籍。其先祖郭孟儒於西漢時因任馮翊(治所在今陝西大荔)太守,子孫開始從太原到此安家。後來又遷居在鄭縣,遂為華州鄭縣人。所以,郭子儀祖籍在太原,而郭子儀一族至唐朝時,入籍紮根華州鄭縣 已六七百年了,是地地道道的華州鄭縣人。

正史、文獻所證,郭子儀確係華州鄭縣人

華縣郭子儀故居西馬村舊址

還有郭子儀是山西汾陽縣(市)人的說法,此為郭子儀封為汾陽郡王而望文生義,沒有史實依據,不值一駁。

郭子儀雖然祖籍是太原人,但其先祖遷居於此,血脈延續到郭子儀時已六七百年,其家族已是華州的世家大族。唐朝人胡璩所撰的《譚賓錄》一書中,有一則資料記到:“子儀有功高不賞之懼。中貴人害其功,遂使盜於華州,掘公之先人墳墓。”郭子儀祖先的墳墓在華州,也就證明他的家族已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郭子儀是華州鄭縣人,為不爭之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