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以“六聯六同” 為抓手 關愛特殊人群

近年來,大同市高度重視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將其作為市域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深入推進“六聯六同”建設,致力於幫助特殊人群消除差異,重新融入社會,最終共建和美大同的目標。中央政法委將其作為典型經驗,面向全國推廣。

大同:以“六聯六同” 為抓手  關愛特殊人群

亮點二

黨建共聯,政治領同

堅持把“政治”作為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的關鍵,成立特殊人群服務管理黨建聯盟,統籌推進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一是制定“責任清單”。分別明確黨建聯盟中各個黨組織在不同類型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中的職能作用。二是制定“事項清單”。對需要職能部門參與的工作進行梳理,由鄉鎮(街道)和村(社區)黨組織根據不同權限分別行使。三是制定“考評清單”。將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情況納入平安建設年度考核,進一步壓實責任。

大同:以“六聯六同” 為抓手  關愛特殊人群

組織共聯,政社協同

堅持把“社治”作為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強社會組織建設。一是發展“小組織”。積極培育孵化社會組織,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特殊人群服務管理。二是成立“大組織”。組建全市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社會組織聯合會,將各類服務特殊人群的社會組織和公益團體吸納為會員。併成立黨組織,積極發揮有效作用。三是實現“有組織”。市委政法委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交流經驗,分析問題,解決困難。

大同:以“六聯六同” 為抓手  關愛特殊人群

機制共聯,法治護同

堅持把“法治”作為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的重要保障,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法治化規範化建設。一是加強地方立法。制定《大同市特殊人群服務管理規定》,對不同類型特殊人群的鑑定、收治、幫扶、保障等予以明確。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建檔立卡、六包責任、動態服務、督導考核、保障激勵五項機制,確保有規可循。三是強化法治宣傳。成立法治宣傳小組,積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切實增強特殊人群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

大同:以“六聯六同” 為抓手  關愛特殊人群

信息共聯,科技促同

堅持把“智治”作為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的重要支撐,織牢“三張網”。一是織牢“數據網”。建立完善特殊人群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定期對特殊人群信息進行核實更新。二是織牢“融合網”。將信息系統與各部門業務網絡進行互聯互通,推動特殊人群管理全要素、全鏈條、全流程整合優化。三是織牢“警戒網”。定期對特殊人群進行分析研判,一旦發現問題,信息系統將自動報警,實現第一時間預警處置。

教化共聯,德育興同

堅持把“德治”作為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的重要方法,大力實施“三德共育”工程。一是開設“大德講堂”。依託各種資源,通過現場教育、英模報告、義務勞動等形式,引導特殊人群樹立正確的觀念。二是開辦“孝德學校”。開辦專門孝德學校,對特殊人群進行孝文化教育,進一步增強家庭責任感。三是開通“公德積分”。全面實施公德積分制度,引導其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將每次行為記錄下來,轉化為公德積分。如有違反公德的行為,則扣除相應積分。

大同:以“六聯六同” 為抓手  關愛特殊人群

群體共聯,社會認同

堅持把“自治”作為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的內生動力,實現從“要我轉變”到“我要轉變”。一是建好“自治會”。成立特殊人群服務管理自治會,積極開展自我管理服務,增強對服務管理工作的認同。二是講好“身邊事”。從已迴歸社會的特殊人群中選取典型,開展現身說法,介紹經驗,鼓舞信心。三是當好“介紹人”。推行特殊人群“介紹人”制度,對錶現良好且公德積分達到一定分值的特殊人群,由相應主管部門和社會組織擔任其“介紹人”,向用工單位推薦就業或爭取表彰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