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泉東林尖村:“變廢為寶”扮靚美麗鄉村

陽泉東林尖村:“變廢為寶”扮靚美麗鄉村

陽泉東林尖村:“變廢為寶”扮靚美麗鄉村

  

陽泉東林尖村:“變廢為寶”扮靚美麗鄉村

清理“四堆”清出的舊磚瓦,成了村裡綠化小景觀的圍欄;雜草叢生的荒地整理變成了“家門口”的小遊園;舊木料“變身”成了錯落有致的籬笆,舊輪胎“化了妝”成了進村路沿路的五彩路引;村民常年不用的水甕、磨盤、石碾“上了牆”,擔起了農業主題文化牆的“主角”……西南舁鄉東林尖村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用“別樣創意”裝點美麗鄉村。

走進冬日的東林尖村,整潔乾淨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房屋無不展現著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我們村變化這麼大,不僅有郊區政府和西南舁鄉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廢物利用’。”東林尖村黨支部書記武建清細數村莊各個角落的精緻裝飾。

改善村容村貌,得投入大量資金。對於當前集體經濟薄弱的建檔立卡貧困村東林尖村來說,資金不夠,美麗鄉村建設就要堅持“花小錢,辦大事”的原則。“起初,只是組織村民先把房屋前後的雜物垃圾清理乾淨,但沒過多久,清‘四堆’清出一堆舊磚瓦、舊木料、水甕、磨盤,這些東西咋處理成了新問題。”武建清說,就是在破解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找到了美麗鄉村建設的靈感——“變廢為寶”。

思路一轉天地寬。村民家裡清出的廢棄物品,沒想到都成了“寶貝”。舊木料劈成寬窄一致的木條,再用木條紮成籬笆,安插在村裡綠化小景觀的周圍;舊輪胎噴上各色油漆,沿進村道路一側固定,成了五彩的“迎賓使者”。“前期,大家先嚐試著改造了舊木料和舊輪胎,沒花多少錢,效果卻意想不到得好。”村民武建飛說,自打那以後,村民們改造的熱情更高了。沿路往村裡走,道路兩旁還有不少村民用舊輪胎做成的裝飾品,不但色彩豔麗,還有青蛙、茶杯等造型,成了遊客們拍照留念的絕佳地點。

“一直想在村裡建一面農業主題的文化牆,也在網上找了很多靈感,水甕、磨盤這些農村人司空見慣的東西,好多城裡人尤其是年輕人卻沒見過,把它們展示在文化牆上真能吸引不少人來瞅瞅。”在新建好的農業主題文化牆前,武建清放慢腳步,一邊摩挲著砌進牆體的這些農家“寶貝”一邊介紹。建設過程中,村民又從家中搬來不少廢舊的瓦罐、石臼,家家戶戶都參與了文化牆的建設。

為了讓一處處融匯村民巧思的景觀看起來更加美觀,村裡還安裝了32個射燈。一到晚上,射燈打開,家家戶戶的紅燈籠亮起,東林尖村的夜景美不勝收。“眼下,村裡的12間閒置窯洞正在加緊改造,春節後特色民宿就能開起來。到時候遊客來村裡遊玩還能過夜呢,美麗的鄉村夜景一定會給他們留下更深的印象。”望著正在整飾的窯洞,武建清信心滿滿。(郭鑫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