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輔導一個沒有自信的小孩?

新龍祥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由於自己一個人帶娃,所以孩子多少有些缺乏父愛,沒有安全感,導致在某些方面有些不自信。我就儘量讓她多參與學校的組織的各種活動,給她表現自己的機會,並及時鼓勵。其次在學習上多表揚她發光的一面,讓她感受到自己很棒。成人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需要父母長期的努力堅持。


草水平萍


多年從業經驗,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學生。

1)有些低年級的孩子在遇到輔導老師時,不喜歡吭聲,老師問他,他也不回答,這時就需要結合孩子的情況和喜好了。例如:上週有個小學3年級的學生,我問他什麼,他基本都不回答。這時我把小白板從牆上取下來,讓孩子拿著白板筆在白板上書寫問題的答案,孩子特別高興,這樣建立的興趣就能讓老師知道孩子哪裡薄弱,有針對性的輔導。

2)有些高年級的孩子不自信,常常是和其他同齡孩子比某些地方差造成的,這時老師就應該多鼓勵孩子不畏懼困難和差距,迎難而上,慢慢的建立在薄弱環節的自信。從一點一滴做起。

總之,作為老師來講,要讓孩子信任老師,搭建起溝通的橋樑才能更好的解決學習上的問題。

加油^0^~^0^~



孫老師中考數理化分享


孩子沒有信心,你可以試試我11月24號發文的方法,以下是節選文字:

在小學畢業考試後休息了兩天,然後我跟我孩子商量了一個初中對策。把初一的語數英都先學完,每天堅持7小時的學習,學完後記錄50元一天。他或許一方面對初中新學習階段有一個新的目標,或許也因為有如此高額的學習薪酬,在他自覺和或監督之下,他完成了45天的記時學習任務。說到做到,計多少錢就直接現金給了。初一開學後,第一次月考,由原來的100多名直接提升到級25名,而且語數英總分剛好330,排在他前面的同學基本是其它科目高分,語數英總分是全面達不到330的。在這一項考試結果上,我無法說是金錢引誘起到了作用,還是在特別時期超前學了起到的作用。

這裡補充一點與金錢無關的,就是信心問題。我後來發現,信心永遠不是叫你要自信,多點信心就可以有的。信心,我覺得是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設你是個書生,某一天你種了一些花,剛好方法正確,花長得特好,那時,你會有種花的信心。設你是個普通業務人員,某些時間突然開拓了幾個大客戶,回報豐厚,你自然就可以自信你是業務精英,相信是精英,自然確實會變成精英。學習上也是,成績一旦上去了,自然信心就來了,就會底氣十足地去再拼。一旦孩子對學習有信心了,其實不獎錢他還是也會一樣堅定學好的,不至“一旦不獎錢就不學了”。

成績突然從100多名進入了級25,而且自己清楚語、數、英是學校沒有超過者。我的做法是鼓勵、金錢、說到做到,目標越逼越小,孩子學習的信心也是拾階而上,堅持提前學習,超越最強者,後來他自主會去挑戰難題。所以,初中幾年,假期的學習是按50元7小時守信記錄,考試的獎勵是越收越緊,到後來是必須前5才有得獎的。這個效果上,我無法說是金錢的效果還是其它方面的作用。





新農民老劉


一個人想要做成一件事,可以說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但自信不是天生的,怎麼樣培養孩子從小自信呢,接下來和大家分享培養自信孩子的方法。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10

認真對待孩子的要求  當他在電話裡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經常忽視孩子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2

/10

週末帶孩子出遊,徵求他的意見  不要問“你想去哪裡”,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範圍,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

/10

孩子剛學說話,你教他“大西瓜”,他卻說“大西抓”。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孩子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

/10

孩子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從而增加自信。

5

/10

用商量的口氣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

/10

讓孩子在家中最醒目的牆面上張貼他的塗鴉之作;在櫃子上為孩子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製作。榮譽感最能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7

/10

給孩子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領地”的他心中充滿驕傲感,這會讓他平添自信。

8

/10

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裡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並且跟他一起做。媽媽的寬容是培養孩子自信的土壤。

9

/10

不對孩子說:“妹妹已經會數數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和他比較,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

/10

帶孩子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裡,讓他交給收銀員。  他還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零用錢,讓他當家,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敬的一天


自信心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很多孩子缺乏自信,家長不但不會多多鼓勵,還會打擊他們,讓他們更沒有自信。家長能夠意識到孩子沒有自信,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如何輔導一個沒有自信心的孩子,大體可以按以下方法做。

01

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

自信來源於成功。沒有自信的孩子,多半是因為失敗太多。而失敗太多,是因為目標對他來說過高,一時難以達到。因為個體差異性,老師在同一個班級講授的知識,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反映在作業或考試上,有對有錯,分數有高有低。家長和老師不能只關心分數和名次,要深入到作業和試卷上分析孩子差距在哪裡?把總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讓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覺,從而減輕壓力,增強自信。

比如語文,不會拼音的,先學會用聲母,聲母對了就算成功,再要求學會用單韻母,然後複韻母、鼻韻母。作文錯字多的先消滅錯別字,從允許10個逐步減少到一兩個,也是進步;寫不出作文來的先學會寫50字,再100字,200字……。數學也堅持由易到難的原則。目標要呈階梯式,讓孩子在一步一步往上爬中找到成功帶來的自信,從而縮小差距。



02

教給孩子一些方法和策略,讓孩子從“學會”轉化為“會學”。

學習最終要靠孩子自己學,內化為自己的認識,所以輔導教師和家長還要關注孩子是怎樣學的,是思維方法不對,還是學習方法不對,困難卡在哪裡?誤區在哪裡?關鍵地方的點撥,會撥開迷霧見晴天,出現頓悟。其他還有預習的方法、帶著難點專心聽講的習慣、複習的方法等,也給予指導。



03

發現孩子的長處,多給予展示的機會。

孩子的不自信,會表現在各方面,特別是當前以分數和名次論英雄的時候。實際上任何一個孩子都不會一無所長。學習不好的可能勞動好、體育好、品德好,發現孩子的優點要多給予表揚,長處要多給展示的機會,是增強自信的好辦法。這就要求老師和家長莫以分數論優劣,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感到集體的溫暖和老師父母的寬厚仁愛之心,增強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的願望和信心。



濤濤愛教育


一個不自信的孩子通常會帶有自卑的情緒。很多家長提到孩子的自卑都如臨大敵,其實真的不必這麼緊張。

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寫道,自卑感絕非不正常,它是人類改善環境的動因。自卑情緒不但人人都有,而且自卑本身也有正面的意義,促使我們做出改變。


對於讓我們感到自卑的事情,我們首先要學會接納,然後再嘗試超越。換句話說,我們要做的不是減少孩子的自卑,而是化解孩子的自卑,讓孩子學會接納自己。消除自卑的一個誤區就是不肯接納,只想著要如何改變,就會產生出另一個極端的目標來,那就是任何事都要比別人強,許多事事要強的人往往就有這樣的一個邏輯:等我足夠強大了,我就不自卑了。其實這樣做可以讓自己變得優秀,但未必能消除自卑。

事實上,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斷遇到更強大的對手。如果總是習慣性地去和別人進行對比,就相當於自己給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發起一場並不對等的戰爭。無論我們多麼努力都無法比另外一個群體更加優秀,更加卓越。所以逼迫自己變得優秀,並不能打敗自卑,相反會使人陷入一種恐懼不安的情緒當中,這樣做永遠不會成為真正的贏家,也永遠不會擁有真正的自信。

人生是一個成長和綻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終身學習與成長,發現自己,超越自己,才是我們人生真正的使命。


那麼作為家長輔導孩子自信得去面對生活,從容得去做自我,那麼首先我們家長自己要認清楚並習得這個理念。家長自我理念正確,才能更好地去輔導孩子成長。當生活中一件需要解決的事情發生,一個問題出現的時候,家長在開口教育之前,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用積極的正能量的想法武裝好自己,然後再去和孩子交流。

在交流的過程中,要尊重孩子。你會發現被尊重的孩子,膽子更大。家庭是人際關係最初的訓練場。我們經常認為孩子膽小,比如說不敢跟人打招呼,不知道怎麼融入小夥伴的群體等等。這些膽小的背後,通常都藏著孩子的恐懼感。那麼孩子這種恐懼感是如何被培養出來的呢?我認為至少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平時對孩子的輕視。讓我們反觀一下自己的言行。在傳統觀念中,我們會習慣性得輕視孩子的價值。家長經常會強勢地對一個孩子說,你一個小孩懂什麼?他們提出的要求也常常不被尊重。因此呢,孩子在說話做事之前,他會習慣性評估一下可能的後果,如果感覺會遭到反對,漠視或者訓斥,他就會選擇沉默。長此以往,孩子會形成退縮,迴避的處事態度。在心理上也會逐漸不自信。如果我們在家裡提供一個安全的人際環境,孩子就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安全的,於是就會很容易融入其他的群體。

孩子不自信的另外一個理由是他缺乏安全感,其實真正的安全感並不來自於絕對的安全,而來自於在困難的環境中找到自己內心力量帶來的那種感覺,在專業術語裡我們稱它為一個人的“核心穩定性”。孩子在小的時候,這種核心穩定性來源於父母。作為父母,無論我們怎麼努力,也無法避免孩子不會失敗受挫,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他知道家永遠是最安全的地方,爸爸媽媽永遠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在他失敗受傷之後呢,張開懷抱將他緊緊抱住,告訴他一切都會OK。如此這樣的相處模式,會讓孩子最終找到投入到這個世界的勇氣,並逐漸建立自己的核心穩定性,成為內心強大的人,讓他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世界,充滿自信。

被愛,給他力量,擁有這個力量的他將充滿自信地去面對這個世界,並學會愛這個世界。這也許是家長能夠給予孩子最深刻的祝福吧。


如意菱菱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建立孩子自信心呢?

一、尊重孩子

家長尊重孩子,將孩子看做一個個體,而不是家長的依附品。自信來自自尊,家長尊重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重要性,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決定想做什麼。家長不要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天才,自己家的孩子就是蠢蛋,不要只是一味批評孩子,而是要努力發掘孩子閃光點,讓孩子有機會表現自己長處,建立孩子自信心。

二、讚賞孩子

家長學會適當讚賞孩子,在孩子完成某件事的時候,可以獎勵孩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做的很不錯,這樣會有信心做更多的事情。

每個孩子都是渴望被表揚的,讓孩子有自豪感也是建立自信的關鍵。經常被表揚的孩子,與其他孩子同做一件事,會更積極地尋求方法,並且有信心做得更好,這是其他孩子所沒有的品質。


三、信任孩子

相信孩子能做的很好,在孩子提出意見或者想法的時候,如果孩子意見不夠成熟,可以基於孩子想法提些建設性意見,不要一口否認孩子,否則會讓孩子質疑自己,從而導致自信心越來越小,最後會失去自信,更別提做好一件事情了。


瞭解院校、招生、專業等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邦博爾招生網


邦博爾招生網


孩子天生就具有自信的心理。一個孩子沒有自信都是後天人為的因素造成的。

一個孩子沒有自信首先要反省的是孩子的家長。通常是家長長期對孩子的行為和言語的不當,逐步打擊和傷害孩子心理而導致的結果。

比如,孩子做錯了事,有時候宣洩內心的壓力“鬧人”(這種“鬧人”有時會歇斯底里。)或考試成績不好等這些情況,家長不是以和善的,說理的方式與孩子勾通,教育孩子,而是以粗暴的言語甚至是暴力的行為去對付孩子;這種情形經常發生在孩子身上,就會逐步地傷害孩子的自信心理。

還有就是學校的老師經常批評、嘲諷和處罰一個孩子,使這個孩子無形中成為其他孩子“攻擊”的對象,也是孩子失去自信的原因。

所以,輔導一個沒有自信的孩子,勾通、理解、表揚和鼓勵才是最有效的辦法,並且要持之以恆的去施行,只有這樣才能逐步的重拾孩子的自信。


等待燦爛春天


大家好,我是@英語邏輯思維。從我自身的輔導經驗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問題。我先說明下總體的解決思路:

  1. 找出缺乏自信的原因

  2. 對症下藥,列舉跟他一樣擁有那些讓他感到不自信因素的成功人士,引導他的注意力和方向從他弱勢的地方移開,往其優勢的地方關注,去努力。

現今社會,孩子的自尊心很強,攀比心很重,健康的正確的價值觀尚未形成。導致很多情況都會讓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自信缺乏。大體體現在如下方面:

  1. 家境不如他人,讓其感覺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沒有自信。

  2. 長相不出眾,感覺別人都不喜歡他(她),很自卑。

  3. 成績不好,老是受到老師的批評,又總是被做比較,感覺自己就是最差的。

  4. 很想學好某個東西,也很努力,但就是學不會,感覺自己太笨了。

接下來,我們就針對這些情況逐一進行解決。

一、家境不如他人,讓其感覺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沒有自信。

遇到這種孩子,我們可以嘗試這樣跟他溝通。如果10年之後有兩個選擇,只能選擇一個,你會願意選擇哪一種?第一種是你的爸爸媽媽非常有錢,你家境優越,而你依仗著的父母,不學無術,天天遊手好閒,天天都在花父母的錢。第二種是你的爸爸媽媽經濟一般,但是你做的很成功,每個月能給你爸爸媽媽很多的生活費。你爸媽也很開心,臉上也有光。


所以,你覺得第一種人會被人尊重還是第二種人會被人尊重。我想不用我說你也知道肯定是第二種人更會被人尊重,而第一種人甚至會被人瞧不起,被人鄙視。因為,沒有他父母,他可能還得流落街頭。

所以,你不自信,是因為你覺得沒有得到別人的尊重。但贏得別人的尊重,不是靠父母,不是靠家境,而是要靠自己。只要我們自己優秀了,別人自然就會真正尊重我們了。你看馬雲、劉強東等等那些成功人士,他們原先家境也不好呀,但是他們自己努力了,成功了。大家就都記住他們了。

所以,我們現在家境比別人差,自身就更加要努力,要自信。不然,外界條件比別人差,內在又比別人弱,沒自信,沒鬥志,那才是真正的抬不起頭。你說是不是。

二、長相不出眾,感覺別人都不喜歡他(她),很自卑。

這種孩子,其實主要就是要把她引出太過注重外表的思維。可以嘗試這樣跟他溝通:

你:你認識馬雲嗎?

孩子:認識呀!

你:那你覺得他好看嗎?

孩子:不好看。

你:那你喜歡他嗎?

孩子:喜歡。

你:他長得不好看,你為什麼喜歡他呀?

孩子:因為他有錢,有格局,有感染力,最關鍵是他有錢。

你:所以,你並不會因為他長得不好看就不喜歡他呀。很多人也喜歡他呀!

孩子:那是因為他有錢呀!我又沒錢。

你:好,那你認識馬雲的妻子嗎?

孩子:不認識。

你:好,我給你看下她的照片。你覺得這個姐姐漂亮嗎?

孩子:漂亮。

你:那你覺得這個姐姐是在馬雲有錢的時候嫁給他的,還是沒錢的時候嫁給他的。

孩子:應該是有錢之後吧。

你:好,那我告訴你,這個姐姐是在馬雲還只是個一個月拿幾百塊錢工資的窮老師的時候嫁給他的。那時候馬雲比現在還不好看,又沒錢。這位姐姐咋就會嫁給他呢?

孩子:這姐姐審美有問題吧。

你:哈哈,這位姐姐之所以嫁給馬雲,是因為他看到了馬雲身上的理想抱負,看到了他的幽默風趣,看到了他的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當然更重要的是她能感受到馬雲對她的那份愛。

孩子:好深奧啊。

你:好,遠的不說。就說咱們同村的那個張老闆和那個30好幾還沒結婚的帥小夥吧。

張老闆長得帥嗎?一點都不帥,甚至低於普通標準。但是他的老婆漂亮吧,有氣質吧。那個小夥帥吧,但是至今單身。所以,你覺得是臉蛋重要啊,還是自身的經濟、能力、素質等綜合因素重要呀。

臉蛋只能讓別人對你有一時的好感,看久了也會膩的。真正讓別人能夠長久喜歡你,認可你的一定是你的內在。

所以,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別人能夠喜歡自己,認可自己。那既然我們外在已經沒有優勢的前提下,是不是更要提高自己的內在,才能讓別人喜歡自己。不然不是永遠都只會自己感到自卑,但是事實是別人看都不會看你一眼。太悲慘了。

第三、成績不好,老是受到老師的批評,被拿去做比較,感覺自己就是最差的。

針對這種情況的孩子,就一定要往其優勢的科目去引導。比如一個孩子數學怎麼考就是不及格,但是語文很好。在數學課上總是被老師批評,做比較,這個時候就要好好地引導他。可以這樣跟他說:

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全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跟短處,我們不能拿自己的短處去跟別人的長處比。而是要發揚自己長處,短處盡力去補,補不上也不要太過在意。著名作家臧克家,高考的時候數學0分,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如果他一直對自己的數學耿耿於懷的話,相信他也不會有心思在文學上創造出這樣一篇天地。

你也一樣,要知道的長處和短處。你語文學的好,就好好地把語文學得更好,學到極致。多看看歷史書,文學書,儘可能多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而數學,自己盡力去做完就好,不會就放那。因為沒有那個天分,就不浪費時間在這裡了。

長此以往,當你語文特別好,比如成績都是名列前茅,又獲得了作文比賽名詞,或者文章登報登雜誌了。還會有誰去在意你數學不好的事情嗎?

第四、很想學好某個東西,也很努力,但就是學不會,感覺自己太笨了。

如果孩子很想學好,某個東西,但學不會,這不是他真的笨,而是沒有找到方法。這個時候主要就是要輔導他方法,建立自信心。

比如,一個孩子很想把英語學好。但是單詞老記不住。詢問過後,發現單詞字母都是一個一個字母背的。很明顯,方法不對。這時候,就可以教他自然拼讀的方法。比如:congratulation這個單詞,如果一個字母一個字母背的話,絕對很難背下來。即使背了也會忘。這個時候要先教他26個字母常見發音,再教下通過元音劃分音節。變成了con/gra/tu/la/tion五個音節。讓他把每個音節都拼會,再串起來,單詞就記住了。通過這種方法,就會馬上增強他的信心。

當然,其他問題也是類似處理方法。主要就是要找出其學不會的原因在哪,給於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慢慢樹立其自信心了。

好了,上面就是我對四個方面所產生的不自信所做的一些解決思路分析。希望對你有用。我是@英語邏輯思維,用邏輯學習英語,讓你的英語學習不走彎路。


英語邏輯思維


不知題主說的是輔導孩子學習還是樹立孩子自信心?我覺得應該是後者吧。確實,一個人的自信心很重要,這對於孩子長大成人,適應社會很有幫助。

孩子沒有自信心,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孩子性格的問題,有家庭環境問題,有學習壓力問題,也有同學交往問題等等,當孩子表現的唯唯諾諾、不敢說話、不敢發言、沉默寡言時,家長就要注意了,孩子已經出現了問題,這時,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回自信,樹立自信心。

家長要找到孩子沒有自信的原因,從根源上讓孩子自信起來。

一個孩子,是個小女生,由於肥胖,極度自卑,即使成績很好,也從來沒有見她主動舉手發言。孩子爸爸很細心,很快認識到這個問題,他發現孩子很少有朋友,回家總是在一角默默學習,也不說出去玩。

爸爸意識到這問題很嚴重,於是,爸爸及時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在班裡多關注孩子,多讓孩子上臺發言,同時也鼓勵孩子多舉手。慢慢地,孩子在學習上找到了自信,發言的時候也多了起來。

爸爸沒事還帶孩子出去爬山、攀巖等,讓孩子多出去走走,心情好起來。有的時候,爸爸還讓孩子約上自己的同學,一起出去玩。

小女孩在爸爸的引導下,逐漸找到了自信。

還有一個男孩,最近因為參加小升初考試,大量刷題。但由於做的都是難題、偏題、怪題,孩子不會做了,於是開始討厭數學,討厭自己,開始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想的多了,孩子開始失眠,連續好幾個晚上睡不著覺。

孩子父母也意識到了孩子的變化,於是讓孩子暫停做題,本來週六日有課要上,全部給孩子停了。給孩子談心,帶孩子出去散步、看電影,分散孩子注意力。學習上也和老師溝通,降低難度,做適合孩子程度的習題。

慢慢地,孩子又陽光自信起來。

作為家長,不單要注重孩子的學習,還要注意孩子的各種變化。當孩子有不一樣的時候,家長要及時干預,及時疏導。

任何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受他周圍環境影響的,家庭環境是第一位的。所以,父母要努力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的心理充滿陽光,不留下陰影。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是積極向上、自信滿滿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