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父母有必要教給孩子這30個教養細節


春節前,父母有必要教給孩子這30個教養細節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春節,是中國人家庭社交活動高峰期,也是傳統節日的喜慶熱鬧環節,更是家人團圓、親友相見的歡樂時分。

走親訪友、請客招待時,孩子如何待人接物,代表了一個家庭的素質和教養。我們總結了拜訪親友、親友聚餐、客人來訪這3個場合中的30個禮儀小細節。

提前教給小朋友,讓孩子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小客人、小主人。

一、拜訪親友時

不做粗魯的小客人

春節前,父母有必要教給孩子這30個教養細節

1.不空手

去做客時,不空手,特別是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送上一份給她們的小禮物,無論貴賤,都是一份暖暖的心意。

2.輕敲門

到達主人家後,記得要輕輕敲門。不能用手捶打,大喊大叫,更不能用腳踢門。

3.打招呼

見到主人要主動打招呼拜年,祝福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4.不亂闖

如果是第一次去,可以禮貌地提出參觀。記得要跟隨主人的引領,不擅自推門進入房間。

5.不亂動

未經過允許,不隨意拿動主人家的物品。如果心有好奇,可以先詢問,徵得主人允許後再拿下來賞玩。

6.臥室是“禁區”

不要隨意去主人家的臥室逗留、玩耍,更不能床上床下亂竄。

7.不搶玩具

提前告訴孩子,主人家的孩子對他自己的玩具有支配權。不可以跟他爭搶,離開時也不能擅自帶走。

8.垃圾不亂扔

果皮、零食包裝等垃圾要扔到客廳的垃圾桶裡,或放到指定的地方,不能隨處胡亂丟棄。

9.坐姿要端正

端正地坐在沙發或椅子上,不要歪躺,也不要翹腳,更不能把腳擱在茶几上。

10.衛生需注意

不隨意地當眾進行摳鼻子、打噴嚏、擤鼻涕等行為,可以去衛生間進行清理,並洗手。

11.不隨意打斷

當大人交談時,孩子不能隨意打斷插嘴。有事要說時,可以先通過眼神輕拉父母衣服,等方法示意,在父母允許後再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與親友聚餐時

不做餐桌上的小霸王

春節前,父母有必要教給孩子這30個教養細節

餐桌禮儀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因此,春節聚餐,父母要提醒孩子文明用餐。

13.注意飲食衛生

吃飯之前,孩子們可以幫著擺放碗筷、端菜等,並記得飯前洗手。

14.不要上來就吃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長幼有序”,要等所有人尤其是長輩落座、宣佈用餐後,才能開始夾菜吃飯。

15.文明就餐

就餐要坐端正,不能跑來跑去,不能站在椅子上,不能邊玩邊吃。

16.安靜就餐

不要大聲嚼食物,不要用手擺弄食物,也不要滿嘴食物時說話。

17.不擺弄餐具

在餐桌上不要舞動筷子、勺子或刀叉。

18.不翻攪飯菜

夾菜時動作幅度要小,不要翻來翻去,預先看好,直接夾走。

19.不霸佔菜品

不要緊盯著自己喜歡的食物不放,不能獨霸自己喜歡的菜品。

20.不抱怨

不能抱怨食物不好吃,尤其是家人或其他人辛苦準備的飯菜。

21.不浪費

食物來之不易,要時刻謹記不浪費的原則。

22. 時刻禮貌

別人幫你夾菜後,要記得說“謝謝”。

23.禮貌離座

吃飽以後,要跟大家打聲招呼,然後離座,表示禮貌。

三、客人到訪時

做熱情的小主人

春節前,父母有必要教給孩子這30個教養細節

有客人來拜訪前,父母最好提前告訴孩子,並提醒孩子應該熱情禮貌。

24.熱情迎客

教給孩子主動開門,迎接客人,表示歡迎,禮貌地請客人坐下。

25.感謝並收好

接受客人贈送的禮物或者紅包時,要雙手接過,表示感謝,並且不要當著客人面拆開。

26.參與準備

可以與父母一起準備茶水、水果、點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7.

主動陪伴

有小客人同來時,小主人要禮貌友善地主動陪著小客人熟悉家裡的環境,將玩具、書等拿出來與小客人分享,不要獨自玩耍,冷落了小客人。

28.留意需求

留意客人的需求,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客人需要使用衛生間,小主人可以主動帶路引領。客人找不到紙巾、垃圾桶等等,小主人都能主動周到地幫助客人,給客人賓至如歸的感覺。

29.態度端正

當客人與自己交談時,不要心不在焉、敷衍了事,要落落大方、誠懇禮貌。

30.禮貌道別

客人起身離開時,不要視而不見或閉門不出。和爸爸媽媽一起送客,將客人送到門口,禮貌道別,並邀請客人下次再來。

一個人的教養是在生活點滴中形成。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更是展示家風和修養的小舞臺。

家長要從現在開始,教給孩子應該遵守的規矩,並用自身良好的禮數和姿態,幫助孩子學會舉止得當、彬彬有禮,給他們最有效的禮儀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