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讲防城港故事的“老科协”——记防城港市老科协荣誉理事缪宽遂

他是土生土长的防城港人,年轻时,他应征入伍,为保家卫国奉献青春;转业后,他扎根码头,为建港兴市出谋划策;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成为老科协得力干将。如今,虽步入耄耋之年,却宝刀不老,他把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防城港建设发展的所见所闻编成故事,到机关,入社区,进校园,登瑶寨,往军营,讲防城港故事,又成为他在宣讲台上新的“征程”。他,就是防城港市老科协荣誉理事缪宽遂。

爱讲防城港故事的“老科协”——记防城港市老科协荣誉理事缪宽遂

防城港市老科协荣誉理事缪宽遂

缪宽遂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政委,军营24年,练就了雷厉风行,责任心强,遇事善思考的优良品格。1984年转业后回到防城港,先后担任港务局党委书记、市体改委主任等职。2005年7月退休后加入老科协,连任防城港市老科协一、二届副会长兼秘书长。年近80的他,如今是防城港市关工委副主任、市“五老”宣讲团成员、市老科协荣誉理事。

退休后的缪宽遂,干事创业的初心不改,军人本色依然。他热情参加各种老年人宣讲活动,向党政机关单位、社区群众、中小学师生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担任防城港市老科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的14年间,他发挥专长,协助会长、理事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团结和组织全市老科技工作者再做贡献和维护老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显著成绩:市老科协曾荣获广西国控重点污染源调研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两次荣获广西老科协先进集体奖;多次荣获市科协学会先进集体奖;组织推荐理事杨子亮的事迹,荣获中国老科协奖,他个人也多次被广西老科协和市科协评为先进个人。

十多年来,缪宽遂每年都组织老科技工作者、老专家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等部门建言献策。其中,2015年组织退休水产专业技术人员撰写的《在沿海建设海上牧场的建议》,得到了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采纳,并上报当时的国家农业部,获批投资8000多万元。此项目分5年实施,使用海域面积为14040公顷,在白龙一带海域投放6000个渔礁,目前已基本完成,一个北部湾海上牧场正在形成;2016年他本人撰写的《重竖炮台灯塔作为防城港标志》的建言报告,得到时任市委书记金湘军批示,交由市住建部门规划和建设,现正在实施中。

爱讲防城港故事的“老科协”——记防城港市老科协荣誉理事缪宽遂

缪宽遂在防城港新时代高中授课

缪宽遂不仅点子多,脑瓜灵,在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参与精准扶贫攻坚工作中更是不辞劳苦。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他组织农业畜牧专家深入山村瑶寨,讲授种植、养殖技术300多场次,组织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咨询、义诊近百场次。活动中他不仅是出色的组织者、建言人,还经常亲自登台,讲党史,讲防城港建港和建市故事。并结合中共党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幸福生活从奋斗中来等主题进行演讲,每年不少于10场次,仅在2017年,他就跑遍了全市28个乡镇和76所中小学校,这一年就达到23场次,受众人数超3万人次。宣讲活动中,还根据学校师生的学习和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邀请广西科普演讲团的老专家、老教授来到防城港举办讲座,深受师生欢迎。

去年7月,缪宽遂卸任市老科协副会长秘书长,被授予“荣誉理事”称号,继续承担广西科普演讲团防城港分团成员的任务。在防城港建港50周年和建市25周年期间,他以改革开放40年成果和建港建市为主题,在《防城港日报》发表了《一座港口城市的记忆—写在防城港建港50周年之际》一文,与市民共同分享建港的历程和喜悦。在市委、市政府召开建市25周年纪念大会上,他受邀作了防城港建港建市情景报告,并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举行讲座,向人讲授防城港建港建市的故事。

作为防城港老人,家乡日新月异的巨变和一代代建设者挥汗如雨的劳动场面,成了缪宽遂编写故事的活生生素材。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缪宽遂先后在《防城港日报》发表了《桃花湾诞生记》《腾飞防城港一瞥》等文章,让市民了解防城港建港建市的历程,并把这些发展变化的事例编成《桃花湾诞生记》《从无路无桥到“双高时代”》(即高速公路、高速动车)《从小渔港跨入国际枢纽港行列》《从落后的工业发展到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等故事,深入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和驻军(警)营举行讲座,用通俗风趣的语言,从不同的侧面、不同层次向市民讲述防城港改革开放前后变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爱讲防城港故事的“老科协”——记防城港市老科协荣誉理事缪宽遂

缪宽遂在给小学生“讲故事”

缪宽遂正在用一段段经典历程,一个个励志故事,唤起市民对家乡的热爱,激励着成千上万青少年对复兴梦的追求,在建设美丽家乡的奋斗征程上阔步前行。(丁 一 朱洪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