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行“攪局”國內支付市場?

近日,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發佈公告,宣佈旗下的銀聯二維碼已經與微信二維碼實現了

“互掃互通”,用戶只需用中、交行的手機銀行APP就可以掃微信二維碼進行支付。這一舉措將用戶流量儘可能地留在了手機銀行APP上,提高了銀行卡使用的頻率,增強了手機銀行APP的用戶粘性,對於微信和中、交行來說都有利好,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中、交行“攪局”國內支付市場?
中、交行“攪局”國內支付市場?

艾瑞諮詢發佈的Q1支付份額

艾瑞諮詢去年七月份發佈的《2019年Q1中國第三方支付份額:支付寶遙遙領先微信》一文中指出,當前第三方支付領域支付寶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支付寶支付份額為53.8%,微信為39.9%,落後前者13.9個百分點,兩家佔據著支付市場的幾乎所有份額。另外諸如平安旗下的壹錢包、京東支付、蘇寧支付等所佔的份額均不到2%。眾所周知,如何打通消費場景的整個閉環至關重要,而支付則是消費場景中最後一個環節,誰佔據了支付市場,誰就贏得了先機、贏得了用戶、贏得了流量、贏得了未來。

中、交行“攪局”國內支付市場?

艾瑞諮詢發佈的Q1支付規模

如此一來,中、交行聯合微信來進攻支付寶的護城河,目的性就顯而易見了。長期以來,微信主打熟人社交領域,支付寶專攻支付等生活場景,兩家雖競爭激烈,卻還處於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沒有二選一),但就目前來看,支付寶在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的龍頭地位逐漸會受到影響,微信及銀聯支付的市場份額將會上升。

中、交行“攪局”國內支付市場?

中國銀聯

總結:無論國內支付市場如何你追我趕,對於消費者來說無非是多了幾個選項而已,如果今後銀聯、微信、支付寶之間都可以實現“互掃互通”,那將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有助於簡化支付手段和流程、提高消費者的支付體驗,造福全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