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任何人都沒有“撒歡兒”的特權


人民日報:任何人都沒有“撒歡兒”的特權

輿論場

今日聚焦

《人民日報》刊文《堅定信心,克難前行》談兩岸關係。

文章表示,臺灣是中國一部分,早已成為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臺獨”是逆流、是絕路。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勢不可擋。

文章指出,展望未來,臺海地區不會風平浪靜、統一航程不會一帆風順,但只要道路正確、信心堅定,就一定能走向勝利的彼岸。

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17日表示,中美兩國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是一個值得歡迎的信號,這意味著拖累全球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下降。她暗示今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或將上調。

格奧爾基耶娃說,中美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對全球經濟而言是利好消息,不確定性和負面影響下降,但並未消除,雙方應繼續努力,取得更多積極進展。

2

15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宣佈俄政府全體辭職,隨後普京任命其出任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一職。

人民日報:任何人都沒有“撒歡兒”的特權

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

當地時間18日,梅德韋傑夫接受俄羅斯當地電視臺採訪時稱,此次政府辭職只是“例行公事”,在全世界都可能發生,並呼籲公眾冷靜對待此事。

3

18日,德國內政部長澤霍費爾接受採訪時表示,若沒有華為的參與,德國可能無法在短期內建成5G網絡,該建設可能會推遲5至10年。

他說:“我反對只是因為存在發生某些事的可能,就從市場上排除某種產品”,這位德國安全方面的最高官員認為不應該把華為排除在德國5G網絡之外。澤霍費爾還表示,在涉華為的議題上,他與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看法“完全一致”。

4

17日,荷蘭國家公共廣播電視臺(NOS)就美國干涉阿斯麥對華出口極紫外光刻機一事對徐宏大使進行採訪。

美國大使表示不希望荷蘭政府簽發出口許可,而中國大使則認為美國不應插手荷蘭和阿斯麥事務。荷蘭政府面臨艱難抉擇。

徐宏大使表示,胡克斯特拉大使的言論儘管沒有出乎意料,但我對他那句“ASML技術不應屬於某些地方”的說法仍然感到荒謬。如果你比較我和胡克斯特拉大使的言論,誰在搞政治施壓,一目瞭然。美國大使在採訪中還提到了中國人權問題,我想強調的是,雖然我們的制度不同,但中國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並得到廣大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中國沒有在境外挑起一場戰爭,沒有濫用長臂管轄、實施單邊制裁,更沒有處處以自身利益優先來處理對外關係,干涉他國內政。

5

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今天(19日)公佈《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

《意見》提出,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禁止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購物袋、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禁止以醫療廢物為原料製造塑料製品。全面禁止廢塑料進口。

同時,《意見》也提出了建立健全相關法規和標準,完善支持政策,強化科技支撐,嚴格監督執法等支撐保障措施。

6

“趕著週一閉館,躲開人流,去故宮撒歡兒。”有人開車進故宮一事引起輿論關注。

人民日報:任何人都沒有“撒歡兒”的特權

躲開人流,去故宮撒歡兒

對此,《人民日報》評論表示,規則不是彈簧,絕非松一陣緊一陣,不是“關係”可以疏通,不是“金錢”可以買通,如果任由規則出現縫隙,只會堤潰蟻孔、氣洩針芒,規則便無公平可言。應當說,規則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沒有“撒歡兒”的特權。

600年的故宮歷經歲月滄桑,不再是封建帝王的象徵,也不是一己私慾的炫耀場所,而是全國人民的文化瑰寶、世界文化的遺產。在敬畏意識下,故宮進行保護性開發、保護性展示,遊客進行保護性參觀、保護性接近;在規則意識下,呵護文明共識,維護文保秩序,捍衛制度剛性,這才是我們捍衛的文化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