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安全疫苗有哪些?

關鍵詞:分娩鎮痛

全文字數:約3410字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11月20日,國家衛健委官網發佈《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2018至2020年在全國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並逐步在全國推廣。

這標誌著無痛分娩將在全國推廣。

一時間大家聚焦無痛分娩。

孕期安全疫苗有哪些?

說到無痛分娩,可能大家腦海裡出現的畫面就是產婦躺著床上待產,打了一針麻藥,產婦睡著,等她醒來時,宮口已經開全,寶寶接著就娩出。

無痛分娩可謂把分娩變得輕鬆愉快,誰不用誰就虧大了。

但無痛分娩真的是這樣嗎?

你完全瞭解分娩鎮痛嗎?


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分娩鎮痛!分娩鎮痛分為藥物性鎮痛非藥物性鎮痛

藥物性鎮痛

藥物性鎮痛分為全身性用藥和局部用藥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區域性麻醉,比如硬膜外麻醉。就是通過穿刺將一根很細的導管置入硬膜外腔隙,推送藥物進入而起到麻醉的作用。

孕期安全疫苗有哪些?

注意看紅圈圈地方,就是藥物注射進的位置

而麻醉後的效果怎麼樣?

因!人!而!異!


大部分媽媽覺得疼痛減輕,但依然疼痛,很小部分媽媽覺得完全無痛或完全沒有減痛作用。

硬膜外麻醉並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它的部分缺點如下:

1、產婦很可能需要待在床上待產,不能四處走動。

仰臥位待產是最不利於順產分娩的姿勢,因為對抗重力的作用。

2、可能降低產婦的血壓。

低血壓可能會引起胎心率異常。

為了維持血壓,會增加輸液,而產程中過多的輸液,可能會使產婦乳頭乳暈水腫,不利於產後哺乳。

產後寶寶體重下降更多,更多機會會被認為母乳不足。

3、如果硬膜外腔阻滯持續數小時以上,可能出現發熱。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醫生可能決定給予媽媽或寶寶抗生素以防發生感染。

4、在分娩後可能出現頭痛。

這種頭痛會使媽媽只能躺著床上,不能下床(因為體位變化會加重頭痛),對母乳餵養會造成很多不便。

5、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瘙癢等常見併發症,以及硬脊膜外血腫、呼吸抑制等罕見併發症。

另外,對於硬膜外腔阻滯麻醉對於產程的影響,目前已經公認不影響第一產程的時間,但對於第二產程是否延長是有爭議的。

至少現在國內的產科指南對於初產婦,沒有用硬膜外腔阻滯麻醉,第二產程的時限是3小時;用了硬膜外腔阻滯麻醉,第二產程的時限是4小時。

而較高藥物濃度的硬膜外腔阻滯麻醉還可能增加器械助產(產鉗等)的發生率。

孕期安全疫苗有哪些?


為了不嚇到你,找了張比較可愛的圖

非藥物性鎮痛

介紹幾種常見的非藥物性鎮痛方法

放鬆和呼吸

一項針對2011-2012年間分娩的美國女性的調查顯示,48%的調查對象使用了呼吸技術。

多數使用了呼吸技術的女性報告這些方法“非常有幫助”、“有些幫助”、“好”或“很好”。


分娩環境

好的分娩環境是舒適並保護產婦隱私的,可以讓產婦走動、洗澡和休息。

一項系統評價發現,家庭式環境可提高以下方面的可能性:產婦不使用產時麻醉/鎮痛、自發性陰道分娩、在6-8周時母乳餵養。

產科干預(硬膜外麻醉、縮宮素催產、會陰切開術)率顯著降低。

持續分娩支持 導樂、伴侶、朋友提供正確的諮訊支持、讚美、鼓勵能緩解壓力和增強自信。

自由體位待產

在產程中走動並變換體位會使產婦感覺更舒服,骨盆的直徑也會隨體位的不同而變化,因此,體位變化可能有助於緩解分娩疼痛。

2013年一項系統評價納入了有關第一產程產婦活動和體位的對照試驗發現,在第一產程中採用行走和直立體位似乎可縮短產程、降低剖宮產的風險、減少硬膜外麻醉的需求,且不會增加干預措施或不良反應。

孕期安全疫苗有哪些?

分娩球

在產程中使用分娩球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疼痛。

一項納入3項試驗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發現,在205例產婦中,與未使用分娩球的產婦相比,使用分娩球可輕度減輕疼痛且成本和風險極小。

孕期安全疫苗有哪些?


撫摸和按摩

撫摸可傳達一些積極信息,如關心、關注、安慰和愛。

在分娩中進行撫摸和按摩沒有害處,在第一產程這些干預可緩解疼痛並增強幸福感。

目前已進行數項有關按摩的隨機試驗,結果支持上述結論。

孕期安全疫苗有哪些?

我不想神話非藥物性鎮痛的作用。

但它對有些媽媽真的效果不錯,有些媽媽覺得一般,還有媽媽覺得沒有作用,“宮縮一疼就忘了怎麼呼吸了”,其實這種情況更常見於孕期沒有充分學習和練習的產婦。

分娩中的媽媽是一個飽含各種感情的人,需要被照顧生理、心理的各種感受,並不僅僅是打一針藥物鎮痛就結束了。

溫馨的環境,感受到被支持,被愛和信任包圍,對分娩有掌控感等等也非常重要。

很喜歡我的朋友郭郭(也是一位婦產科醫生,IBCLC)說的一段話:

孕期安全疫苗有哪些?

無痛與自然分娩,就象爬山可以選擇自己爬或者坐車上山頂,自己慢慢爬,可以收穫沿途風景和內心的自信,坐車輕鬆,就會失去生命的體驗和自信。

無痛分娩會影響早期尋乳和母嬰鏈接,而母乳餵養是個自信的遊戲。我不反對無痛,但是我們要加強產前教育和運動,告知媽媽利弊。

孕期安全疫苗有哪些?

開始時先體驗一下爬山的感覺,沒準你就被沿途的美景和鍛鍊時的酸爽迷住了,一不小心就自己爬到了山頂。

如果已經用了很多技巧(非藥物性鎮痛的方法),依然沒法堅持繼續爬下去,再不坐車就會摔下山崖,那你可以選擇轉為坐車(藥物鎮痛)。

因為使用藥物鎮痛的分娩也好過剖宮產。

分娩不是隻有疼痛和絕望,也有對於生命的領悟,對於孕育的感恩,對於自信的加持,對於角色的蛻變。

很可惜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

相信這篇文章會有很多人持不同觀點,因為她們親試了無痛分娩並未發生任何併發症,但我在個案指導中遇到了很多媽媽採用硬膜外腔阻滯麻醉後出現了意外狀況,影響了分娩和母乳餵養。

在你身上沒發生,不代表在別人身上也不會發生;你第一次使用沒發生,不代表第二次、第三次也不會發生。

因為只是一個概率問題,不知道會發生在誰身上而已。

我們不反對藥物鎮痛,只是希望媽媽能夠完全清楚可能的風險後再做出選擇。

如果你想很好的運用非藥物性鎮痛的技巧,那麼需要在分娩前就學習和練習。


參考文獻:

Maimburg RD, Vaeth M, Dürr J, et al. Randomised trial of structured antenatal training sessions to improve the birth process. BJOG 2010; 117:921.

Escott D, Slade P, Spiby H. Preparation for pain management during childbirth: the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ping strategy development in antenatal education. Clin Psychol Rev 2009; 29:617.

Declercq ER, Sakala C, Corry MP, Applebaum S. Listening to Mothers III: Pregnancy and Birth, Childbirth Connection, New York 2013.

Hodnett ED, Downe S, Walsh D. Alternative versus conventional institutional settings for birth.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 :CD000012.

Lawrence A, Lewis L, Hofmeyr GJ, Styles C. Maternal positions and mobility during first stage labour.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3; :CD003934.

Makvandi S, Latifnejad Roudsari R, Sadeghi R, Karimi L. Effect of birth ball on labor pain relief: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Obstet Gynaecol Res 2015; 41:1679.

www.uptodate.com


孕期安全疫苗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