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小白:如何判斷目標院校考研難度?

有些同學認為院校排名就是報考難度,顯然這是極不科學的。考研,從某個角度來講也是考研黨之間的信息之戰,有些人善於利用網絡、人脈等資源蒐集各種各樣的信息,相對於不會蒐集信息的人來說,這些人的考研之路要順暢許多!

那我們要想判斷目標院校好不好考,需要蒐集哪些信息呢?

1、計劃招生人數

這條信息一般在招生院校公佈的專業目錄裡面有說明。通常認為招生人數和錄取幾率成正比。一些特別熱門的專業,如果不知道具體招生人數,很可能從報名的那一刻起已經註定失敗。為了保險起見,同學們不能僅看今年的數據,最好能看看往年的數據。

2、報考人數

這是一個比較關鍵的信息,從中可以看出你的競爭對手到底有多少。雖然這一數據只能看到前幾年的,但是足夠我們大致判斷出當年的報考情況。有的高校特別是名校熱門專業報考人數非常多,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建議不要報考。

3、實際錄取人數

通過這個我們能得知這個專業去年到底錄取多少人,再結合去年專業目錄公佈的招生名額,可以判斷出該專業去年的招生錄取情況。有一點要注意,有些高校個別專業實際錄取人數多於招生人數。所以要分析下目標院校有沒有擴招的傳統。

4、報錄比

報錄比直接反映出某專業的熱門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熱門專業報錄比達到10:1,甚至20:1。這反映的是名校熱門專業的真實考情。競爭如此激烈,同志還需努力。

5、推免人數

很多同學認為推免人數和考研沒有多大關係,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很多名校熱門專業每年的推免名額很多,有的甚至佔了當年招生人數的一半甚至更多。於是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很少,考研競爭更加劇烈,所以各位同學在報考之前,必須搞清楚自己報考專業的推免人數,若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太少,就一定要慎重了。

6、複試分數線

要注意的是,複試線有校線和院線的區別。有的學校會有多個學院開設同一個專業,各個學院的院線可能不一樣。學校給出的複試線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線。所以,查找複試線的時候不要混淆校線和院線的區別。如果目標學校只有一個學院開設目標專業,則不存在校線和院線的區別。同學校專業課試題難度差異太大。

7、複試比例

複試比是指,計劃招收人數和進入複試人數的比例。教育部規定最低的複試比例為1:1.2,這就意味著,如果錄取10人,就會有12人進入複試,有兩個同學註定要當炮灰。

有的學校複試比會高達1:1.5,甚至1:2,複試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說明兩個問題:1)複試線的參考價值降低;2)複試競爭激烈、風險更大。

8、考研最終成績計算方式

總成績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試分和複試分佔總成績的權重。有的學校初試分會佔到總成績的70%,有的是初試、複試各佔50%,有的學校複試分只佔總成績的30%、甚至20%。

在對比不同學校考研難度的時候,還要橫向考慮專業課試題難易度的差異,還有些學校不公開真題試卷,所以還要多方權衡。

21考研的小夥伴們,在選擇目標院校的時候一定要慎重,結合自己的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切不可選擇目標過高難以達到的院校,不然整個考研複習過程會拖垮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