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順,一順則百順

人生三順,一順則百順

人生三順,一順則百順

在國人的文化觀裡,“順”一直是特別的存在。

修養上,人們講究“君子以順德”。意思是說謹慎自己的德性,不斷修為,才能成為高尚的人。

行為上,古人認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生而為人,懂得“順”的學問,方能活得輕鬆,過得通透,處事更可舉重若輕,事半功倍。

01 心 順

古人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面對這些不順心的人與事,不同的態度,往往會是不同的結果。

控制好自己的內心,把控好自己的情緒,直接影響到人的幸福指數,也關乎生命的品質。

比如陸游,他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他面對困境時的樂觀豁達和內心安寧。

有一次他家裡房屋上的瓦被狂風掀掉,牆壁被大雨淋溼快要塌了,家中無米無糧揭不開鍋,如此淒涼的場景,普通人早就憂鬱了。

可他沒有因此發愁,反而當即作詩一首“昨夕風掀屋,今朝雨淋牆,雖知柴米貴,不廢野歌長。”

再如晚清名臣曾國藩,他曾因轎子的問題,無端遭受過一場羞辱。

有一天上朝途中,曾國藩坐的四抬轎子,和某官員的八抬大轎,相遇在狹窄的巷子。

對方一看是四抬轎子,以為裡面坐的是比自己身份低級的官員。

於是,藉著沒有及時讓道的緣由,對方轎伕二話不說,將曾國藩從轎裡揪了出來,上去就是一耳光。

結果,八抬大轎裡的官員一看,是比自己官職更高的曾國藩,嚇得慌忙下轎,叩頭謝罪。

面對對方的無禮,曾國藩沒有動怒,反而將這位官員扶起,笑著說道:

“是本官的轎子擋了大人的道,不怪你,不怪你。”

遇到糟心的人和事,曾國藩的選擇是一笑置之,而不是陷在自己的情緒裡,一心想著報復。

這樣的人才能迅速調整自己,既贏得了別人的好感,也為自己節省出更多時間、精力,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修持好了內心,心平氣和,就不與瑣事較勁,不與挫折較勁,不與不愉較勁。

心無外物,看得開,人生的路才會越來越寬,生活也會越來越順暢。

人生三顺,一顺则百顺

02 言 順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與人交往與人發生聯繫,時刻發生。

對人謙和,言語和順是第二件要學會的事。

存好心,說好話,把人做好,諸事也才順利。

魯迅在《立論》中講了一個故事:

一家人生了一個男孩,全家歡天喜地。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自然是想得到一點好兆頭。

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於是他得到一番感謝。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於是他得到幾句恭維。

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於是他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那個遭打的完全是咎由自取,他說的是真話,但在祝賀一個滿月的小孩這樣說,卻是一句沒有人性的“真話”。

演員黃渤的好人品和敬業被大眾看在眼裡,他經常在各種場合被人調侃,有些是為了搞笑,有些完全是惡趣味,但黃渤都能巧妙化解,波瀾不驚。

最著名的一次,記者問他“是否能取代葛優”,黃渤說:

“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輝。因為人家曾開天闢地,在中國電影那樣的時候,人家是創時代的電影人。

我們只是繼續前行的一些晚輩,不敢造次。”黃渤的回答不卑不亢,沒有貶低自己,同時也對前輩恭敬有加。

好好說話,是一種風度涵養和不讓他人尷尬的體諒,是刻在骨子裡的教養。

話說得好,妙語連珠,八面玲瓏;話說得不好,往往得罪人而不自知。

所以,會說話真的很重要。

養成“言順”的習慣,才不會在不知不覺中樹無形之敵,給自己的人生種下羈絆,埋下驚雷。

人生三顺,一顺则百顺

03 事 順

《三國志》中說:“聖人常順時而動,智者必因機而發。”

聰明的人都具備頂級眼界,懂得順勢而為。

他們洞悉命運一部分自我能夠把握,一部分卻是天意造就。能把握的就得到,無力逆轉的,順其自然失去不強求。

北宋名相王安石只轟烈了一時的變法,正是因為過於激進著急才走向末路。

他想在短短數年間便將所有改革全面推行,卻忽略了每一個改革會帶來的連鎖不良反應該如何化解。

最終不僅導致改革失敗,還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北宋的滅亡。

一心求快一心求變,卻忽略了外部環境因素,忽略了時機的把握,忽略了可能發生的意外,失敗自然也在意料之中了。

1930年,上海法租界的工人們因為工資待遇問題,鬧了一場大罷工

當時有人找到杜月笙,想請杜老闆出面調解,但是杜月笙並沒有馬上答應。

因為他很清楚,這個時機不對,如果早早地出面,工人們群情激昂,情勢發展不明朗。弄得不好,非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得得罪人,吃力不討好。

後來事態愈演愈烈,上海灘幾乎百業廢弛,連街邊收垃圾的工人都不上班了。在這個節骨眼上,杜月笙覺得時機到了,於是出手調解。

他很快地和資本家們達成協議,並親自掏30萬大洋安撫工人,四處走動斡旋,很快就解決了這場曠日持久的大罷工

這下,資本家們感激他,政府部門感激他,工人們更是喊出了“做人當學杜老闆”的口號。

選對了時機,杜月笙名望一時無兩。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根據不同的情況,調整自己對待事情的態度、方法,“謀時而動”,掌握主動。

順應天道的人,才能成就人道。順應時勢的人,才能求新求變。

04

人生是一條曲線,沒有誰的一生一帆風順,轉個彎,就是別樣天。

心順讓我們心態平和,心胸寬闊,修持著我們的內心;

言順讓我們話語友善,言談和氣,輔正著我們的行為。

事順讓我們做事有譜,遇事沉靜,成就著我們的未來。

因為迴歸平靜,略去浮躁,才能點亮個性生活。

還原純粹,略去虛偽,才能打造滿意人生。

人生三顺,一顺则百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