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煙(散文詩)


往事如煙(散文詩)

人是一種很固執的動物,“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不死心”。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結,解不開,就不放過,“斬不斷,理還亂”。說穿了便是一種執念。

佛教認為:凡是執念,皆為束縛。執念就是對心靈的囚監。

往事如煙(散文詩)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查個清清楚楚,問個明明白白,人活著,“聰明”有時候是一種罪過,“糊塗”反而會讓你活得更好更簡單。

要想活得逍遙自在,請記住一條人生大智慧:事過,不追問,不糾纏。昨天的太陽,豈能把今日的衣服曬乾!

把心思花在揪著自己或他人的過錯的事情上,只會招來消極的情緒或傷感。人生原本就很短,不過三萬六千天。如果事事糾結糾纏,不如讓事情翻篇,讓遺憾翻篇。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時光不會倒流,日月不會倒轉,歷史不能重新改編。

事過不追問,對別人,對自己,都是一種包容和放寬。

好事壞事,都是往事,往事如煙,又何必掛牽。

不是每件事上我們都要完美,越追求完美,完美將離我們越遠。“天不兼覆,地不周載”。況人乎!

不追問、不糾纏,就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精力和時間去追求美好而幸福的明天。

古人云:“有天地之大,故覺萬物之小。有萬物之小,故覺天地之大。”

懂得遇事過不追問,不糾纏的人,著眼於天地之大無邊,看清人生珍貴且短暫,因而待人對事,總能不計前嫌,寬厚大度,活得開心,天天過得喜地歡天。

往事如煙(散文詩)


馮唐說:“時間太少,好玩兒的事兒太多,從尊重生命的角度,不必糾纏。”“一日不笑,便是對生命一日的浪拋”。

人生苦短,人可以難過,但不要糾纏,不追問,就是對自己心靈的鬆綁與赦免。

總是停留在過去的人,註定不會幸福,因為他們失去的是現在和未來,更挽回不了已經失去的昨天。

一個人不能陷落在生活的瑣碎裡,人生總是有很多不如意的時候。懂得“事過境遷不追問,不糾纏”才能更快地、更快樂地奔向幸福的明天。

林清玄先生所言: “當我們活在當下的那一刻,才能斬斷過去的憂愁和未來的恐懼,當我們斬斷過去的憂愁和未來的恐懼,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

不管大事小事,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已成往事。“往事如煙”。不僅往事如煙,所有的身外之物,如功名利祿皆如過眼雲煙。

千萬不要在一件彆扭的往事上太久地糾纏。糾纏久了,你的心會破碎,心會很累,很厭煩。

實際上,到最後,你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跟自己過不去。無論多彆扭,你都要學會抽身而退,身心急轉,珍惜時間,去迎接新的一天。

人世間最大的智慧是什麼?

事過,不追問,不糾纏!唯有讓該過去的成為過眼雲煙,才能享受雲淡風輕的豔陽天。

願你所到之處,皆是風景!

往事如煙(散文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