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不能播”的柏邦妮:多少女生想活成她

關注 ,做勇敢的自己!


初識柏邦尼,是在第二季《奇葩說》:蘑菇頭,黑邊大框眼鏡,實在不算美女。

但隨著自我介紹:我是一名二手性學家,跟性有關的話題我都可以談,百無禁忌。

引發全場沸騰。

老司機肖驍也雙眼放光。

蔡康永隨即質疑:

“看著不像啊。”

大家都以為《奇葩說》來了一位風流浪蕩女。

馬東說:

“這是《新紅樓夢》最年輕的編劇,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原來人家是內外兼修。

一句不像,準確展示了柏邦尼的特點,羞澀中隱含著才華,難以啟齒的話題在她口中可以侃侃而談。

《離騷》文曰: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形容柏邦尼再合適不過。

《奇葩說》“不能播”的柏邦妮:多少女生想活成她

01 二手性學家,是介紹,但不是標籤

2005年7月一期《奇葩說》,在辯題為“好朋友能不能約”的環節中,節目組破天荒地對一名選手的發言採用了快進的方式。

她的嘴在動,卻不知說什麼,你只能看到4名評審的驚訝表情。

這名選手就是柏邦尼。

《奇葩說》“不能播”的柏邦妮:多少女生想活成她

而《奇葩說》,號稱可以“無話不說”。

到底柏邦尼說了什麼,當時引發大面積討論,直到現在在網上搜索,大家的答案也五花八門。

大家只記得柏邦尼說完後馬東的強行插話:

“邦妮是一個走在時代先鋒的人。”

後來,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柏邦尼談及此事,自稱只是把性這事聊得特別高興,可能用詞過於黃暴,態度過於激烈。

但如果你因此就覺得柏邦尼只懂性,那就大錯特錯。

只要在網上搜一下,即可窺一斑:80後作家,著名編劇、影評人、名博主、專欄作家。

尤其在編劇領域,從電視劇《浪子燕青》、新版《紅樓夢》到電影《黃土謠》《花木蘭》《撒嬌女人最好命》,話劇《北京我愛你》。

她在打造只屬於自己的柏式風格。

許多人評價說,這是一個筆底有煙霞的天才女孩,一個呼嘯前行的咆哮女孩。

柏邦尼在《奇葩說》的辯論,沒有馬薇薇的犀利,範湉湉的霸道,更沒有肖驍的妖嬈詭異或是陳銘的一身正氣。

但她總能用一股細細的暖流,不知覺地走進你的心裡,然後獲得認同。

關鍵的是,她的金句讓人舒服。

有一期的辯題是“應該改變成戀人想要的樣子嗎”,柏邦尼反駁邱晨,一句:

“其實愛情不是運氣,愛情是一種能力。”

引發全場共鳴。就連一向挑剔的金星,也頻頻點頭。

柏邦尼在“你會接受開放式婚姻嗎”中反駁肖瀟的觀點更是堪稱經典:

“開放的人去找開放的人,保守的人去找保守的人,塵歸塵、土歸土、吃素的人去吃素,吃葷的人去吃葷。讓所有思想淫蕩身體解放的人,X到一起去,讓大灰狼去X大灰狼,小白兔去X小白兔。”

“奇葩說第一殺手”馬薇薇都忍不住鼓掌而沒有反駁。

其實這才是辯論的最佳打開方式,所有人都能聽懂,而且都愛聽。

馬東評價柏邦尼:

“我不知道為什麼,聽柏邦尼說話很舒服,他就像站在你旁邊的一個朋友,而且輕聲細語,聲音也不尖。”

這個評價,我每次看柏邦尼都感同身受。

網上有人說,柏邦尼是被編劇耽誤的好辯手。

其實,她沒有被什麼耽誤,才華讓柏邦尼在多個領域都遊刃有餘。

《奇葩說》“不能播”的柏邦妮:多少女生想活成她

02 叛逆青年+另類家庭

高考時,柏邦妮發揮出色,以江蘇省藝術類狀元身份考進南京藝術學院,這是很多藝考生夢寐以求的地方。

但上過一年後,柏邦尼做出了驚人之舉:退學,然後到北京電影學院當旁聽生。理由是對電影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真是一場說走就走的退學。

她也成為了南京藝術學院歷史上第一個退學的人。

很多人說她叛逆,但柏邦尼不在乎,認準的事情就要去幹。

在北京電影學院旁聽期間,因不是正式學生,她住在北影廠每天15塊錢的招待所,夏天一身汗,冬天冷颼颼,交著高昂學費,每天看電影學英語到深夜。

聽課只聽她認為有價值的,唯一例外的是文學系的所有課程。

那時,柏邦尼還沒改名字,還在叫本名張珊珊,但在看了一部美國電影《邦妮與克萊德》時,被女主角邦妮與強大命運鬥爭,身中100餘槍轟轟烈烈死去的鏡頭所觸動,決定改筆名。

從此,世上再無張珊珊,多了一個才女柏邦尼。

跟所有北漂一族一樣,別人吃過的苦,她吃過;別人沒吃過的苦,她也吃過。

為了練習寫作能力,每天鍵盤3萬字,手腫到原來的兩倍,拿筷子成了奢望。

逼急了,就雙手捧著碗,像喝粥一樣吃著米飯,即使這樣,手也疼得直哆嗦。

在《魯豫有約》中,魯豫問她:

“這樣的日子你過了多久?”

柏邦尼回答:

“幾年吧,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每天寫3萬字的。”

輕描淡寫間,吃過的苦,只有她自己明白。

正是這種持久的低迷,枯燥的堅毅,造就了一個厚積薄發,不一樣的柏邦尼。

在接到劇本《浪子燕青》的任務後,柏邦尼一個半月足不出戶,硬是用每天2萬多字的速度寫完了整個劇本,導演拿到後甚至懷疑她找了槍手。

因為一個正常的編劇,每天一萬字基本就是極限。

所有的底蘊在那一刻傾注爆發,所有的才華在那一瞬變為永恆。

粥佐羅在《學會寫作》一書中曾說:

“用正確的方法堅持下去,成功是遲早的事。”

柏邦尼就是這麼做的。

談及自己的成功,她曾說,最感謝父母對她的寬容教育。

這是讓所有家長大跌眼鏡的方式,更是讓教育專家不能容忍的方式。

作為女孩子,在青春期收藏通常男生喜歡看的黃漫畫,在其他家庭看來簡直是大逆不道。但在她們家,不沒收,不過問,自由生長。

直到現在,柏邦尼回家,那一堆她學生時代收集的黃漫畫,依舊整齊地疊放在一起,就放在床頭可以隨意拿到的位置。

正是這種沒有打壓,沒有約束,沒有條條框框的家庭,才成就了獨特的柏邦尼。一個看似不走正路,但始終積極向上的奇葩女子。

《奇葩說》“不能播”的柏邦妮:多少女生想活成她

03 自由生長的柏邦尼,活出了真實

在一期節目中,她曾說:

“我特別不願意聽的一句話,就是別人跟我說,你要學會放下你的慾望。”


“我就想問,你的慾望被拿起來過嗎?你的慾望都沒有被拿起來過,你怎麼能談放下它呢?我覺得在現在大部分的中國人,特別是女孩子,一生中她的慾望就是被放下,被冷落,然後被禁錮,有一天就被勸退了。”

初看之下,羞羞答答;再看之下,醍醐灌頂。

柏邦尼活出了很多女人想活又不敢活的樣子。

她能在《像邦妮一樣愛你》一書中說出這樣的激烈言辭:

“一個男人作踐自己來取悅你的時候,千萬不要因此感動。這個菸頭燙在他身上,下一個就可能燙在你身上。”

也能在《見好》中提出客觀見解:

“沉默是一個男人的美德,男人可以能言善辯,但不要滔滔不絕。”

她對異性的理解,超出了這個年齡段女孩的認知。

《奇葩說》“不能播”的柏邦妮:多少女生想活成她

在柏邦尼火了之後,曾有出版商找她,稱只要她同意,就按照“新生代神秘天才美少女”來包裝推廣她,保她名利雙收。

柏邦妮笑了笑,只跟對方說了一句話:

“如果找賣點,那還不如直接說我是38D好了!起碼,這是真的。”

一句真的,暴露了柏邦尼的本性。

真實,涵蓋了她的全部。

《名人訪談錄》的作者曾說:

“和邦妮接觸只要幾分鐘,就可以感受她的真誠和熱情,和她聊上幾個小時,會發現她的豐富與溫暖。因為她沒有成見,沒有預設,永遠熱情,永遠好奇。在她眼裡,什麼都值得讚歎。” 

既懂得愛,又懂得性。個性鋒芒間的我行我素,掩蓋不了內心的真摯。這樣的80後女孩,是我們這個時代獨特的風景。 

如同她的金句一般,既可以柔情似水:

“因為愛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倆一起慢慢變老,是我們倆一起慢慢變好。”

也可乾貨滿滿:

“善良是很珍貴的,但善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

甚至還能有點兒少兒不宜:

“但是賈寶玉有搞過林黛玉嗎?沒有,不但沒有搞過她,對她連性幻想都沒有。”

這就是柏邦尼,有點小傻又可愛的蘑菇頭。一副一本正經的黑框大眼鏡,略顯木訥的外表搭配樸素的發言,甚至略有羞澀。

但不要被她的外表“矇騙”。

恰如她在一次演講中的話題《一場完美的性愛是我們想要的嗎?》一樣。

也許她短短几句話,現場就高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