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常客:美軍這款手榴彈也用了半世紀,反而裝藥過剩要被淘汰

作為解放軍訓練的常用裝備,"木柄手榴彈"成了一大槽點。而在一系列木柄手榴彈中,又以67式木柄手榴彈最為經典。雖然表面上看著老,但現在也大多送去銷燬。留下的木柄手榴彈,一般作訓練之用。不過,誕生在同一時期的M67卵形手榴彈,迄今為止仍然是大洋彼岸的美軍的主力手榴彈。

遊戲常客:美軍這款手榴彈也用了半世紀,反而裝藥過剩要被淘汰

它經典的卵形外殼,想必是許多射擊遊戲裡的常客。從早期的《CS》,到"三億鼠標的槍戰夢想"《CF》,再到火遍全球的《PUBG》,其中都有m67卵形手榴彈的身影。從1968年服役至今也已有51年光景,m67從來沒有因為過時而被唾棄。相反,現在美軍想要淘汰它的理由是它威力過剩。

遊戲常客:美軍這款手榴彈也用了半世紀,反而裝藥過剩要被淘汰

作為一款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防禦手榴彈,它的威力還是比較大的。採用了在當時稍顯時髦的鋼預製破片外殼,總重390克,內部卻填裝有180克的b型炸藥。爆炸半徑更是達到了15米,在爆炸時足以產生1200片以上的破片。這些數據,放到現在看都並沒有過時。不過美軍早在2年前就打算研製新手榴彈,並儘快將m67卵形手榴彈移出現役。

遊戲常客:美軍這款手榴彈也用了半世紀,反而裝藥過剩要被淘汰

對於現代戰爭來說,手榴彈的研製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個新的發展階段裡,對於手榴彈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並不只限於爆炸威力大一個指標了。比如說現在的手榴彈越來越追求破片分佈均勻、破片可以形成360度無死角向外拋射。

遊戲常客:美軍這款手榴彈也用了半世紀,反而裝藥過剩要被淘汰

M67卵形手榴彈彈體分為上下兩部分結構,都採用刻痕鋼板衝壓製成。這層刻痕鋼板,是彈體也是是破片套。彈體內部留出的巨大空間用於裝填B型炸藥(黑索金、tnt炸藥的混合型炸藥)。不同時期的b型炸藥,兩種炸藥混合比例不同,爆炸威力也就不同。所以不同批次的M67手榴彈,爆炸破片的形狀、大小很有可能不一樣。

遊戲常客:美軍這款手榴彈也用了半世紀,反而裝藥過剩要被淘汰

雖然說M67的致傷爆炸半徑達到了15米,但真正的致死爆炸半徑只有5米左右。我國現役的86式卵形手榴彈裝藥僅40克,卻可以產生1600枚破片;82-2式卵形手榴彈裝藥62克,這兩款現役手榴彈的有效殺傷半徑已經大於7米了。而且鋼珠、預置破片混合殺傷模式,比M67的鋼預置破片殺傷遠要有效。

遊戲常客:美軍這款手榴彈也用了半世紀,反而裝藥過剩要被淘汰

如今的手榴彈不再追求一彈一用。二戰後不久的手榴彈仍然分開設計:士兵往往需要學會區分和使用"防禦型手榴彈"和"進攻型手榴彈"。M67已經是上世紀60年代的產物了,作為一款防禦型手榴彈它確實夠格。但現代手榴彈在追求攻防兩用的同時,更追求安全——根據實戰部署狀態下美軍的反應,M67內裝的B型炸藥容易在高溫環境下被誘爆,爆炸時破片分佈也並不均勻。


遊戲常客:美軍這款手榴彈也用了半世紀,反而裝藥過剩要被淘汰

而不算太均勻的破片,讓M67在測試中就得出了破片有幾率飛到40米外仍有微弱殺傷力的數據。這對現代手榴彈來說可是大忌:為了追求攻防兩用、殺傷力,現代的手榴彈破片儘可能小、儘可能輕。在爆炸波的推動下,破片可以迅速飛散開來,保證了殺傷力的同時又會因為自身輕盈,速度會被空氣阻力不斷減慢直至落地。

遊戲常客:美軍這款手榴彈也用了半世紀,反而裝藥過剩要被淘汰

M67手榴彈的裝藥量大,實際上也並不是它未落後於時代的標誌。反而恰恰是因為裝藥量大,限制了它的發展。當今世界的主流先進手榴彈,大多追求攻防兩用、減輕重量,且為了追求攻防兩用還在彈體內嵌鋼珠。M67這樣除了鋼殼就是炸藥的"良心貨"已經不多了,也已經不一定再適應現代戰爭,乃至未來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