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伊朗兩國爭鬥,為什麼感覺俄羅斯能從中得利?

爸爸媽媽幸福生活


俄羅斯,伊朗聯手抗美。這次伊朗衝在前,挑起了大梁,俄羅斯肩上的擔子輕了許多,重心整合中東擠壓美國,俄羅斯獲益非淺。


文樂415


美伊衝突是美國石油美元霸權和地緣政治的結果。一是美國通過打壓制裁伊朗,目的是取得在中東地區石油美元絕對霸權,但是由於制裁伊朗石油天然氣出口大大減少,這就有利於俄羅斯石油田然氣的出口,特別是增加了歐洲對俄石油天然氣的依賴。二是美伊對抗,伊朗就成了俄羅斯南部邊界的安全屏障,減少北約對俄羅斯南部的邊境威脅。三是伊朗也是俄美爭奪對中東控制的一個重要棋子,有利於俄羅斯在中東的利益。四是由於美伊衝突,可以牽制和消耗美國的部分實力和精力,減少美國在東歐對俄羅斯的部分威脅。還是老俗話“魚蚌相爭,漁翁得利”……


憩園春


伊朗在中東地區是一個擁有絕對影響力的國家,伊朗與美國鬥爭了40年,可以說也是伊朗影響力此消彼長40年。當然,在伊朗與美國的鬥爭當中,顯然,俄羅斯是一個可以從中漁利的國家。這裡面不僅僅涉及到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貿易往來,同時也存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對立。畢竟美國推行全球霸權主義,其最大的絆腳石就是俄羅斯。那麼美國採取全力圍堵和打壓俄羅斯的態度,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俄羅斯而言,顯然俄羅斯整體上是處於戰略收縮的狀態,畢竟這是由於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也成為了美國最大的目標。隨著北約不斷地東擴,不斷的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讓俄羅斯這些年來一直處於守勢。同時俄羅斯還會因為各種理由和原因被美國經濟制裁,俄羅斯當然希望能夠在某些方面獲得突破,或者說是能夠緩解一下俄羅斯所面臨的壓力。如果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鬥爭表現得相對激烈,那麼在某些方面對於俄羅斯還是相對有利的。


比如伊朗在能力上獲得更多的發展,這對於俄羅斯勢力在中東地區的擴張顯然是十分有利的。比如2015年7月簽訂的《伊核協議》,讓伊朗經濟在2017年GDP增長率已經達到了10%,伊朗經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隨後伊朗不斷地擴充自己在中東地區的勢力範圍,這不僅僅有支持敘利亞阿薩德政權,還有支持真主黨武裝,也門胡塞武裝,還有中東地區的什葉派民兵武裝。可以說正是伊朗不斷對外擴充勢力的前提下,讓美國感覺到了危險,所以才已退出《伊核協議》為藉口,對伊朗進行打壓,從而限制伊朗勢力的擴張。


顯然,伊朗經濟快速發展,影響力不斷擴張,對於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控制能力顯然是有利的。畢竟俄羅斯是在背後支持伊朗的,伊朗在中東地區擁有更多的勢力範圍,顯然能夠抑制以美國為支持的遜尼派勢力。俄羅斯當然希望在中東地區擁有更大的話語權,那麼,伊朗勢力的適當增長,自然對於擴大俄羅斯的話語權非常有利。而這樣的增長,顯然是被美國看到了危機,自然美國要對伊朗進行打壓。

在美國對伊朗進行打壓期間,自然也是由美國背後的多重目的。比如,1月3日,美國定點暗殺了伊朗高官蘇萊曼尼,這本身就是一個挑起地區衝突的導火索。然而伊朗卻在1月8日對美軍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進行了導彈襲擊,這本身卻可以成為美伊開戰的藉口。但是美國擔憂進入與伊朗的全面戰爭,而最終選擇了放棄。美國製造這起突發事件的目的就是想要讓中東地區陷入緊張狀態,從而迫使國際油價快速上漲,這樣可以緩解美國傳統能源大佬在頁岩油上的資金套牢,同時也能增加美國總統盛選的概率。



可是一旦出現這樣的結果,這對於美國來說,自然是有利的。同時,它的副作用也會出現,那就是俄羅斯也是一個石油出口大國,國際油價的快速上漲,也會讓俄羅斯快速恢復實力,這顯然又是美國不想看到的。因此,在美國與伊朗的鬥爭當中,迫使國際油價上漲,的確可以為美國帶來一定的利潤,尤其是國際上大量需要美元的缺口,可以讓美元霸權進一步得到鞏固。而對於俄羅斯來說,顯然又是美國不想看到,畢竟俄羅斯實力的增強意味著美國將會付出更大的成本來制約俄羅斯。



因此,在美國與伊朗的鬥爭當中,俄羅斯始終是處於一種相對有利的地位。無論伊朗在這場鬥爭當中獲得了優勢,那麼伊朗就會在中東地區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進一步來講俄羅斯也同樣會在中東地區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如果雙方之間真的開戰,那麼他們必然會導致國際油價上漲,而俄羅斯也同樣是國際油價上漲的受益者。在美國與伊朗之間的鬥爭中,俄羅斯或多或少的都會成為其中的受益者,但是俄羅斯卻真的不希望美國推翻伊朗伊斯蘭政權,所以俄羅斯要把握住雙方之間衝突的烈度。(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美國和伊朗爭鬥,自然就會消耗美國的注意力,以及綜合的國家實力。而且,引發的油價上漲,自然就會給俄羅斯帶來紅利。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俄羅斯還因此可以向中東國家顯示自己的軍事裝備,從而在中東地區大賣,這也讓俄羅斯能夠有機會,獲得更多的中東軍火買單。所以,俄羅斯實際上是駐守漁利的,這個並不為過。

美國把伊朗圍堵了40年,對伊朗制裁了40年。而俄羅斯卻完全可以與伊朗合作,對美國進行對抗,讓美國無法同時應對兩個國家,分散了美國的主要精力。當然,同時也消耗了美國的各種資源。這對俄羅斯來說,利充分的利用伊朗來對抗美國,也是俄羅斯的中東戰略和全球戰略的一部分。



當然,眾所周知,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世界霸主。而美國的全球戰略中,眼中最大的障礙就是俄羅斯,而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障礙又是伊朗。所以,俄羅斯和伊朗合作實際上就是美國最大的障礙,雙方都在相互利用,相互合作,共同對抗美國,讓美國欲罷不能,又騎虎難下。


因此,不能夠說伊朗對抗美國,俄羅斯是最大的漁利者,而俄羅斯對抗美國,對伊朗來說又何嘗不是最大的漁利者呢?因此,相互之間的利用,相互之間的牽制,相互之間的合作,相互之間的制約,其實,讓相互之間就得到了利益,這才是現實中的伊朗和俄羅斯之間,對抗美國的關係。只不過是孰輕?孰重而已。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美國與伊朗爭鬥,既能夠消耗美國的國力,又減少了美國對於俄羅斯的打壓力度,當然會讓俄羅斯得利。美國雖然是超級強國,但其國力已經處於下滑階段,不足以同時在多個戰場施加絕對優勢的影響力。俄羅斯是世界級強國,伊朗也是地區性強國。美國在與伊朗進行爭鬥的同時,必然會減少對俄羅斯的打壓力度。所以,美國與伊朗爭鬥,俄羅斯是獲利一方。即使是爆發美伊戰爭,國際油價飆升,俄羅斯也是大贏家。俄羅斯總統普京

伊核協議簽署後,伊朗在中東影響力快速增長。2015年,在奧巴馬任期內,美國與伊朗簽署了伊核協議。2016年與2017年,伊朗經濟快速發展,年均增長率超過了10%。相對應,伊朗經濟快速發展,也加強了對伊拉克什葉派、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與敘利亞阿薩德政權的支持。也因此,伊朗的中東的影響力快速增長。伊朗影響力快速增長,當然就威脅到了美國在中東的利益,也讓美國的盟友沙特、以色列感到了威脅。

自從美國現任總統上臺以後,美國與伊朗關係直轉急下。現任美國總統上臺以後,一直對伊核協議頗有微詞,認為讓伊朗獲利,卻束縛住了美國。在2018年5月,美國總統宣佈退出了伊核協議。由此,美國與伊朗的關係急轉直下。等到了2020年1月3日,美國高調動用無人機在巴格達國際機場外暗殺了伊朗“聖城旅”司令蘇萊曼尼,美國與伊朗的關係陷入了最低谷。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財政部長姆努欽宣佈對伊朗新一輪經濟制裁

美國與伊朗爭鬥,俄羅斯是得利一方。俄羅斯與伊朗是友好國家不假,但不是如同白俄羅斯那樣的盟友關係。站在俄羅斯的角度,與伊朗不過是在反美、敘利亞問題上有著共同的立場。美國與伊朗爭鬥的越激烈,耗費美國的精力就越多。美國在中東地區耗費的精力越多,對於打壓俄羅斯方面耗費的精力就會相應減少。這樣一來,俄羅斯面臨美國的壓力就會減輕。

甚至於,美國與伊朗的關係越緊張,就會造成國際油價的上漲。畢竟,伊朗既是產油大國,又守著霍爾木茲海峽。石油出口也是俄羅斯的經濟支柱之一,國際油價上漲,俄羅斯經濟強勁;國際油價下跌,俄羅斯經濟疲軟。回顧下歷史,俄羅斯經濟快速增長週期與國際油價上行週期基本一致!所以,在美伊爭鬥中,俄羅斯會支持伊朗消耗美國的國力。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美國與伊朗可能會爆發戰爭嗎?


美國觀察室


當然一一漁翁得利啦


叢中笑無言


因為這個感覺本身就是錯誤的。

古語有云“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指的是兩方纏鬥會給第三方從中漁利的機會。

當前的美國和伊朗對峙升級,理論上非常有利於俄羅斯從中得利。但理論和現實總有差距,雖然俄羅斯佔據了第三者的位置,但卻只能做個“小三”,因為:

實力不濟是會呼吸的痛!

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典故中看,鷸蚌之所以能爭得你死我活,根本原因在於雖然兩者實力上存在差距甚至代差,但在爭鬥的具體問題上則是勢均力敵、難解難分。

2020年1月3日美國對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的“定點清除”行動雖然雷厲風行、攝人心魄,但具體到美伊戰爭,美國和伊朗反而成了“麻桿打狼,兩頭害怕”,因為伊朗怕失去政教合一的統治,美國怕失去超級大國的霸權。

所以美國和伊朗能夠心照不宣地長期鬥爭下去,但俄羅斯為何不能從中漁利呢?靜夜史認為“漁翁得利”的根本前提是“漁翁”是鷸和蚌的天敵。

也就是說,只有俄羅斯的實力遠超美國和伊朗,才有從中漁利的機會。現實中的俄羅斯只有深深的力不從心,因為俄羅斯不是沒有努力過,而是美國太強悍了。

作為帝國主義陣營的一員,歷史上的俄羅斯雖然很努力,但由於底子薄、人緣差等,始終處於較低的發展水平,也就是列寧所說的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一環。

相比於俄羅斯,美國簡直就是一個開掛的存在。

從1776年宣佈建國開始,美國在240多年的時間裡,通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廣納世界精英、通過曠日持久的戰爭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提升國際地位、 通過三次科技革命引領世界技術發展潮流。到二戰結束,美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在國際社會是鶴立雞群的存在。

面對這樣的美國,俄羅斯感覺到了深深的力不從心。但“天無絕人之路”,就在沙俄帝國崩潰,帝國主義圍追堵截的危急時刻,紅色帝國蘇聯橫空出世。

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模式塑造的“斯大林模式”的引領下,蘇聯僅用20多年時間便從落後的農業國迅速成為強大的工業國,並在二戰後一躍成為超級大國。

但蘇聯是“成也斯大林模式,敗也斯大林模式”,這一模式再將俄羅斯推向超級大國的巔峰的同時,也為蘇聯的更進一步設置了難以逾越的天花板,並最終導致了1991年的蘇聯解體。

而蘇聯的崛起不僅僅使俄羅斯失去了5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超過5000萬的人口,以及完整而強大的工業體系,更讓俄羅斯失去了超級大國的地位,雖然此時的美國也深受“滯漲”危機的影響,但美俄之間的差距仍然不可避免地越來越大。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俄羅斯雖然在普京的領導下咄咄逼人。但總體而言,俄羅斯在美伊衝突中首先關心的並不是能獲得多少利益,而是如何防止美國趁打擊伊朗連俄羅斯也一併打擊了。

畢竟俄羅斯與伊朗隔離海相望,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鄰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如果美伊真的擦槍走火,俄羅斯不可能置身事外,而從美俄的國力對比上來看,俄羅斯始終處於疲於應付的被動狀態。俄羅斯想要從美伊衝突中漁利,首先需要解決自身的國土安全問題。

而很明顯,希望以攻為守的俄羅斯無法保證國土的絕對安全。

再加上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已然成為一個靠出賣資源為生的國家,這就更讓俄羅斯在美伊衝突中的漁利希望渺茫。除了美伊衝突導致國際原油價格上揚讓俄羅斯賺得盆滿缽滿,其他方面基本難以指望,畢竟,歷史上深受俄羅斯欺凌的伊朗對俄羅斯也深惡痛絕。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美國與伊朗較勁,俄羅斯一直是受益者!

第一,美國與伊朗對抗轉移了美國的戰略注意力。

美國被迫將更多的注意力和軍事資源耗費在中東,緩解了北約東擴對俄羅斯的壓力,緩解了俄烏衝突壓力。讓俄羅斯有更多精力用於拼經濟,用於與歐盟談合作而不是一味對抗。俄羅斯樂意看到。

第二,美國與伊朗衝突撕裂了美國盟友體系,削弱了美國號召“打群架”的能力。

英法德維護“伊核協議”與美國相佐,法德日不為美國倡導的“波斯灣國際護航聯盟”捧場,土耳其、伊拉克不允許美國利用他們的領土領空攻擊伊朗,英德打算從伊拉克撤走駐軍。

美國與伊朗對抗極大的削弱了美國在世界領導力和發動“打群架”的能力,俄羅斯對抗美國更有信心和底氣!

第三,美國與伊朗在波斯灣互撕,有可能導致世界石油供應短缺,油價飆升。

俄羅斯不依賴波斯灣石油,而且與之形成銷售市場競爭關係。波斯灣打癱瘓了,霍爾木茲海峽打堵塞了,俄羅斯將是最大受益者。

第四,伊朗與美國打仗,俄羅斯可以給伊朗大賣武器獲利。

而伊朗與俄羅斯非軍事盟友關係,俄羅斯只賺伊朗的錢,只會讓伊朗投靠自己,而俄羅斯用不著為伊朗而戰!這種好買賣,俄羅斯樂意做!

第五,美國與伊朗對抗,緩解了對敘利亞的壓力。

俄羅斯與敘利亞將會抓緊機會控制敘利亞大局,清理門戶,讓巴沙爾牢牢掌控大局,便於俄羅斯從敘利亞亂局中脫身。


諶人



baba159057331


這個世界的力量格局就像自然法則一樣,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看似不合理的平衡。在當前這種百年不遇的深刻大變局之下,就看誰沉的住氣,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目前看來,美國沉不住氣,美國的內心中有一隻猴子,總在上跳下竄,到處惹是生非。俄羅斯雖然在軍事、政治上還是全球前三,但是綜合國力原本就排到五名以外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美國就不同了,畢竟還是世界老大,而且特別想維持這一特殊地位。但是其負債已經突破了臨界點,國力也在不斷的相對下滑。一旦美國與伊朗激烈爭鬥,就會導致美國既定的戰略再次轉向,那麼進一步打壓俄羅斯的既定國策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竊以為,雖然伊朗確實不能跟美國同日而語,而且也沒有全面對抗美國的能力,但是,如果美國與伊朗死扛發生全面戰爭,伊朗戰爭結束之日,就是美國霸權全面終結之日。

那是因為:

一、一場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就讓美國從財政盈餘5000多億到負債20多萬億,伊朗比伊拉克、阿富汗難對付的多,再加上大國介入,可以直接引爆美國的債務危機;

二、美國一旦把焦點投入伊朗戰場,其它國際玩家就會相對的國力增長,等美國在伊朗陷阱脫身,世界就已經是另一番模樣。

美國一旦衰落,俄羅斯的戰略壓力就會減輕,美伊的爭鬥,天然的會讓俄羅斯獲得戰略利益。那是因為,一旦美伊開戰,世界的目前平衡局面會轉化成另一種全新的平衡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