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基金為什麼也會出現虧損?

投資基金的核心思想是:用時間來平滑市場的波動,從而換取市場的平均收益。換言之,基金投資就是用投資者的時間成本來取得合理的收益。而市場時時刻刻無不處於波動漲跌之中,階段性看基金投資虧損這本就是基金投資應有的內涵。但是拉長時間看,投資基金大概率是會取得正收益。投資基金出現虧損,歸納起來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1、投資者沒有給予基金成長時間;

2、階段性的系統風險;

3、行業輪動;

4、基金經理專業素養需要提高;

5、投資者沒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

6、頻繁是申購贖回;

7、不重視贖回時機。

下面咱們圍繞這七個方面一一道來。

投資基金為什麼也會出現虧損?

基金投資

投資者沒有給予基金成長時間

投資者購買基金的基金,一類是已經發行,且已過封閉期處於公開申購贖回期,另一類就是新發行的基金。

對於處於公開申購贖回期的基金,投資者往往是追逐市場的熱點而買入,唯一的標準就是近一段時間漲幅較好,且自身朋友圈不斷有人炫耀自己在某某基金上賺了多少多少,投資者完全是亢奮情緒買入。但是也許這時該基金正處於調倉換股階段,淨值難免出現階段性的下跌。

基金經理運作基金時,從市場的一個熱點和風格切換到另一個熱點和風格往往需要比較長時間,絕非散戶那三瓜兩棗一把梭就能買入賣出,基金經理必須考慮大量賣盤度股價的衝擊和自身淨值的影響,通常這種調倉換股需要一個月上下時間。例如去年火爆的白酒消費基金,當下就處於調倉換股,這不這段時間該類基金都表現不咋靚麗嘛!

新發行的基金,在基金合約中已經明確約定,需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封閉建倉,進行資產配置組合

結論:老基金需要調倉換股,新基金需要建倉,而投資者往往不給予基金經理時間,階段表現不如預期而否定基金

投資基金為什麼也會出現虧損?

基金調倉換股

階段性的系統風險

股市系統性風險指全局性事件引起的投資收益變動的不確定性。股市系統性風險的影響一般包括經濟等方面的、關係全局的因素。如世界經濟或某國經濟發生嚴重危機、持續高漲的通貨膨脹、特大自然災害等。系統性風險造成的後果帶有普遏性。其主要特徵是所有股票均下跌,不可能通過晌買其他股票保值。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都要遭受很大的浮虧。市場參與者都竭力拋出手中的股票。例如1929年發生的股市大崩潰就是系統性風險的產物。

再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2015年去槓桿帶來的系統下跌風險,這是任何基金都無法避免的。雖然階段性基金整體性虧損,但就當下時點來看,那是虧損的基金現在幾乎全部將虧損彌補,甚至很多基金淨值創出了歷史新高。

投資基金為什麼也會出現虧損?

長期看基金大概率收益優秀

行業輪動

我們的股票市場和基金行業整體都很年輕,還處於起步階段。股市1990年開鑼,基金直到2000年才逐漸出現,這就和美國二三十年的基金一樣,市場大起大落,投資者也不夠成熟。市場情緒化特徵相當明顯,行業輪動速度極快,這也是國家經濟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必然的現象。

穿越牛熊的公司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慢慢成長,進而脫穎而出。就如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期一樣,所有的行業都有春天,所有的個股都有機會,但常識告訴我們這種混亂的格局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隨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逐漸會進入平穩增長期。

投資者認識也一樣,隨著市場不斷的教育投資者,投資者成熟度不斷提高,市場的波動和行業的輪動也就不那麼明顯了。

總結:股市行業流動和投資者的非理性,導致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基金階段性虧損很正常

投資基金為什麼也會出現虧損?

行業輪動

基金經理專業素養需要提高

前面我們說過基金業還很年輕,合格的基金經理目前還屬於稀缺資源。很多基金公司也不太重視人才的培養,熊市無底線的壓縮開支和專業素質的培訓,牛市匆忙上規模,臨時拉人擔當基金經理。我們經常看到很多老基金經理一人兼職管理幾隻基金。而投資這行能力圈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和界定,比如某基金經理本來擅長TMT行業,但是在牛市時,基金公司拉郎配讓其擔任消費醫藥類基金經理,結果很是糟糕,這裡不點名。

而新基金經理成長需要時間,沒有經歷牛熊,僅僅做了幾年行研,擔任了半年基金經理助理就被快速扶正的現象在國內就太多了。

同時,基金行業人員流動太頻繁了,稍微有點名氣和能力的離開公募自己單幹,導致很多基金前後兩任投資理念上迥然不同,這也會導致基金階段性虧損。

總結:行業人員專業素質跟不上行業發展

投資者沒有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

這一點是投資者最容易忽略的一個因素。我們在開篇就明確了基金投資要適合投資者,是用時間換取平均收益。那麼要想長期持有,投資者必須從靈魂深處認同這一理念,而且這一理念和自己要匹配自己的性格,資金用途等等。

很多投資者投資基金,往往是無腦買入,如果你非要投資者說出個一二三,投資者通常會告你一句話,某某買了基金賺了,股票市場行情好這些廢話,問題就是這些廢話的確是投資者買入基金的最大原因。

比如:投資者計劃每月定投1000元,給孩子做教育基金或者養老基金,那他顯然有恆心和毅力堅持下去,這時投資者最佳的選擇應該是指數基金或者受經濟週期影響較小的消費醫藥基金,而不是當前市場的熱點和風口主題基金。

總結:投資投資基金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要有計劃,然後才有長期持有

投資基金為什麼也會出現虧損?

適合投資者的基金

頻繁是申購贖回

很多投資者認為,我大幾萬、幾十萬的投資基金,申購贖回拿點費用可以忽略不計,這就的大錯而特錯。把基金當成期貨一樣的玩,三五天就想贖回、買賣,喜歡追漲殺跌,頻繁交易。他們喜歡加入各種各樣的投資群,讓別人推薦,或者看別人討論什麼賺錢就買什麼,跟著別人頻繁交易。頻繁交易的最終結果往往是抄底抄到半山腰,這個過程中產生高昂的交易成本。

以股票型基金為例,申購費小於百萬時,通常申購費率是1.5%,就算平臺有一些費率打折的優惠,也一般不會低於0.15%;贖回費率方面,若持有時間少於7天,贖回費率一般是1.5%,持有半年以上贖回費率是0.25%,持有兩年以上贖回費率是0。因此,如果資金量不大,短線操作的話,一進一出就是要支付至少1.65%的手續費,這看起來不多,但是累計起來就相當可怕。

同時要記住,國內最牛的機構投資者社保資金,年化收益也不過8%上下,在頻繁的交易三五次,那還有利潤可言,不虧就是萬幸。

總結:頻繁交易,誤解基金投資本質,高額成本侵蝕利潤,導致虧損

不重視贖回時機

基金投資的確需要長期持有,但是絕不是無限期的長期,如果永遠的持有,投資者的投資就沒有任何的現實意義。因為投資的本質的財產增值保值,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或者價值。就算投資的基金漲了N倍,不贖回也是白用功。

根據數據統計,投資A股市場所有基金,如果持有時間超過5年,取得正收益的概率約80%,超過10年持有取得正收益的概率約85%,超過20年持有則降低到83%,我們在7到13年之間做測試顯示,A股市場基金投資最佳持有時間為8年,其正收益概率為90%,顯然說基金持有時間越長,收益越高是缺乏數據支撐。

結論:投資者要麼急於求成,不給基金成長時間,要麼一根經死死持有,這兩種方式也是基金階段性虧損的常見原因

綜上:基金投資出現虧損很是正常,因為是投資就有虧損,但是站在一定的時間週期上看,基金大概率是賺錢是。投資者投資基金很大部分原因是理念不對,認知錯誤和實操中的追漲殺跌才導致了投資基金虧損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