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珠寶》:她選擇了捷徑,為什麼卻丟了性命?

莫泊桑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童年時,父母離異的陰影;青年時參戰後的痛苦;再加上病痛的折磨,一步步讓莫泊桑變得絕望。尤其是受到悲觀主義哲學思潮的薰染後,莫泊桑就更加沮喪和悲觀。

儘管莫泊桑的經歷,讓他成為了一名悲觀主義者,但悲劇卻並不是莫泊桑的目的,因為他依然對生活抱有希望。比如,在《珠寶》中,莫泊桑雖然讓郎丹太太以悲劇收場,卻也通過郎丹太太的悲劇,告訴了讀者一個道理:想要擺脫悲劇沒有所謂的捷徑,你必須要擁有一顆誠實的心,和一雙勤勞的手,才能真正遠離悲劇。

莫泊桑《珠寶》:她選擇了捷徑,為什麼卻丟了性命?

1. 體貼入微的背後,盡是虛偽編織的謊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郎丹自從在舞會上遇到她之後,就魂牽夢縈。幸運的是,他想要“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夢想,最終照進了現實。婚後的郎丹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太太不僅嬌豔動人,還懂得勤儉持家。

雖然郎丹的工資不高,但是日子卻過得很闊綽。精美食物、上等美酒,應有盡有。結婚6年來,郎丹享受著太太的體貼入微,對她的愛也是與日俱增。然而,還未到“山無稜,天地合”的地步,郎丹就與太太陰陽兩隔了。

郎丹太太的死,和她的愛好有關。郎丹太太有兩個愛好,一個是買“假”珠寶,另一個是去戲院聽戲,雖然郎丹對她這兩點愛好,很不滿意,但也沒有強迫她。太太因為受涼,害肺炎去世後,郎丹每天把自己關在太太的房間裡,從早哭到晚,不到一個月時間,就成了“白髮先生。”

雖然難掩心中的悲傷,但死者已逝,活著的人,還要繼續活下去。太太去世後,不懂理財的郎丹,過上了捉襟見肘的日子。出於無奈,他決定去變賣太太生前留下的“假”珠寶。當郎丹來到當鋪,得知太太的這些“假”珠寶,其實都是貨真價實的真珠寶時,他腦子亂成了一團,並昏倒在地,難受得撕心裂肺。郎丹難過,是因為他心知肚明,憑藉自己微薄的工資,根本買不起這些昂貴的真首飾;太太又出身貧寒,孃家沒什麼積蓄,所以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太太對自己不忠。

對一個人最大的打擊,莫過於被最信任的人欺騙。他不願意接受,太太往昔對自己的關懷備至,都是一種虛偽的愧疚;更不能接受,愛了6年的太太,居然瞞著自己,在外面與男人苟且。

開頭有多甜,後面就會有多傷。莫泊桑沒有讓這段“情比金堅”的婚姻,以“嗟餘隻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的深情,賺足讀者的熱淚;而是用一個真相,打破了太太虛偽的謊言,並揭示了故事的悲劇

莫泊桑《珠寶》:她選擇了捷徑,為什麼卻丟了性命?

2. 用故佈疑陣的結構、客觀的描寫,道盡郎丹太太的虛偽

其實,郎丹只要稍微計算一下日常的用度花費,再對比一下自己的薪水,就能發現問題。他之所以會困在騙局中,除了當局者迷之外,也是莫泊桑有意為之。

在《珠寶》中,莫泊桑通篇都沒有明說珠寶的來源,也沒有提到太太在外面的苟且。而是採用了隱藏、暗示的手法,在情節中暗藏蛛絲馬跡,讓讀者自己找出答案。這是一種“故佈疑陣”的技巧,當讀者一步步掉進郎丹夫妻倆你儂我儂的“圈套”時,莫泊桑話鋒一轉,讓讀者發現了人物真正的性格。

故佈疑陣技巧是一種談判時,運用的心理戰術。指談判一方利用向對方洩露己方虛假信息的手段,誘人步入迷陣,從而從中謀利的一種方法。

莫泊桑一直對珠寶的由來,守口如瓶,讓大家信以為真地相信郎丹夫妻的恩愛,又通過客觀描寫,在暗示中,讓大家發現太太的虛偽,可謂不落俗套

·暗示一:外貌方面的描寫

這個年輕姑娘彷彿是規矩女人的完美無缺的典型……她的純樸美里有一種天使般的貞潔的魅力;從不離開嘴唇的那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彷彿是她心靈的回光。

郎丹太太的嘴角,總是不自覺地上揚。這並不是發自內心的真笑,而是一種“他人皆醉我獨醒”的假笑。 丈夫微薄的收入、自己貧寒的出身,本來要過得狼狽,而她不但過得闊綽,而且丈夫還對自己信任有加,她當然要為自己的“能幹”而笑。

如果真的“純樸、規矩”,又怎會喜歡華而不實的“假”珠寶;又怎會在晚上,情願一人去看戲,也不願意找人陪同?莫泊桑故意用些表示完美的詞彙,來反襯太太“完美”背後的虛偽,也讓我們從她的“笑”裡,看到了她心靈的回光,並想要去探索這些完美詞彙,背後隱藏的渴求。

莫泊桑《珠寶》:她選擇了捷徑,為什麼卻丟了性命?

·暗示二:生活細節的描寫

“足夠家裡一切開支、日子好像過得很闊綽”;太太死後,丈夫一人生活卻“越來越困難”?太太喜歡看戲,“不管她丈夫願意不願意,總是拖著一塊去”,丈夫一天上班很疲勞,不想去,“他懇請太太請一位她認識的太太陪她去看戲,只要能送她回來就成。 太太直到最後才為了討好他,勉強讓了步。”

在太太生前,丈夫的收入,都可以供兩個人闊綽度日,為什麼等到郎丹一個人過日子時,反而捉襟見肘了呢?既然太太對郎丹愛護有加,那應該會心疼丈夫,並尊重他的喜好,為什麼還會強迫丈夫陪自己去看戲呢?這究竟是體諒丈夫一天辛苦,還是以退為進,為自己爭取自由時間的虛偽呢?看戲歸途中為什麼會受涼呢?難道歸途的寒風,真的如此凜冽,凜冽到可以要了一個人的性命?

關於郎丹太太的暗示,就像一個個謎團,我們分明感覺到了什麼,卻因為莫泊桑的守口如瓶,無法找到石錘,直到最後,當我們確認了那些“真”珠寶時,才恍然大悟,也證實了太太表裡不一的虛偽。

莫泊桑《珠寶》:她選擇了捷徑,為什麼卻丟了性命?

3. 若非自甘墮落,怎會誤了卿卿性命?

郎丹太太的父親原是稅務官員,但不幸去世多年,家裡一貧如洗。母親想憑藉女兒的姿色,攀附上一門好的親事,所以經常帶她到附近上流人士的家裡去走動。奈何現實卻並不樂觀,所以她只能嫁給前來求婚的郎丹。雖已嫁為人婦,但她那顆追求榮華的心,卻並未“死”,她打著看戲的幌子,為自己爭取到了自由的時間後,便過上了“闊綽”的日子。

雖然莫泊桑沒有提到郎丹太太苟且的過程,卻在珠寶的真相中,讓讀者聯想到了苟且的“畫面”。面對貧窮的現狀,郎丹太太不想誠實地面對,也不甘心白白浪費了自己的美貌,才選擇了自甘墮落。但其實,並不是貧窮,逼得她別無選擇,因為同為窮人的瑪蒂爾德,在面對鉅額的債務時,寧願10年都住在逼仄的陋室,也不願靠出賣自己,去償還。

瑪蒂爾德是莫泊桑短篇小說《項鍊》裡的人物,很多人覺得瑪蒂爾德虛榮,說她拜金才會自作自受,但紫陌卻不這麼認為。瑪蒂爾德雖然想過上富貴的日子,卻從未捨得花錢買衣服、買首飾;她雖然很享受在舞會上被人追捧的感覺,卻從沒想過利用這次機會,攀附上有錢人;因項鍊的丟失,背上了鉅額欠款後,她也從沒有想過走捷徑。

一樣的貧窮,卻有不一樣的選擇,是選擇就會有代價,人生從來都沒有所謂的捷徑。瑪蒂爾德誠實地面對現實,用勤勞的雙手,還清了所有債務,雖然代價是10年的青春,但她卻活得坦蕩,也守住了愛他的丈夫;而郎丹太太卻因選擇自甘墮落,而丟了性命,並寫下悲劇。

生活也是一樣,很多人自以為選擇了捷徑,卻沒想到唾手可得的幸福,其實都暗藏陷阱。很多人抱怨自己時運不濟,卻不知道,沒有人的成功和幸福,是一蹴而就的。自甘墮落容易,誠實勤勞不易。有些人學郎丹太太,以為只要活得夠虛偽,就能坦蕩地享受著自甘墮落帶來的“幸福”,卻沒想到這種“幸福”就像毒藥,“殺”人於無形;而有些人則學瑪蒂爾德,看上去選了一條最慘的路,卻憑藉誠實和勤勞,遠離了悲劇,也在患難中,守住了婚姻,並贏得了尊嚴。

莫泊桑《珠寶》:她選擇了捷徑,為什麼卻丟了性命?

4. 誠實且勤勞的人,終將免於墮落,遠離悲劇

瑪蒂爾德用10年的青春和貧寒,償還債務的行為,也許在郎丹太太眼裡是愚蠢的,但就結局而言,卻並不愚蠢而郎丹太太看似聰明的背後,卻是生命的代價。這也證實了,人生沒有所謂的捷徑,任何的幸福、美好,都要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去爭取。

所以,誠實且勤勞的人,終將免於墮落,遠離悲劇。這既是莫泊桑的希冀,也是經過現實驗證的真諦。2019年9月25號,“共話脫貧、點贊祖國”微訪談活動,走進了重慶墊江縣永平鎮。脫貧戶李秀碧在活動當天,分享了她用勤勞的雙手,脫離貧困的故事。

李秀碧的婆婆癱瘓在床,丈夫患有甲亢,三個子女相繼考上大學,家庭越來越入不敷出。2014年在政策的支持和幫扶下,雖然經濟壓力減少了,但日子還是過得緊緊巴巴。於是,她決定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去擺脫貧困。下定決心後,李秀碧就開始一邊養殖土雞、生豬,一邊進城打工。

功夫不負有心人,土雞、生豬都賣了好價錢,再加上打工賺的錢,一年之間,李秀碧一家就脫了貧。

面對經濟的壓力,生活的艱難,李秀碧沒有選擇逃避。她不僅誠實地面對貧困,還憑藉自己勤勞的雙手,走出了貧困。人生最自豪的,莫過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解開了生活拋來的難題。如果李秀碧沒有誠實地面對貧窮,而是選擇了一條叫“逃避”的捷徑,那她們一家也不會脫貧,更不會有之後越來越好的生活。

莫泊桑《珠寶》:她選擇了捷徑,為什麼卻丟了性命?

生活中,有些人活成了郎丹太太,自以為找到捷徑,卻用虛偽和自甘墮落,親手埋葬了自己可能會幸福的後半生;而有些人則活成了瑪蒂爾德,縱使代價巨大,也甘願接受,並堅信自己可以走出困境;還有些人則活成了李秀碧,誠實面對現實的貧困,並努力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的生活。

“人生沒有捷徑可以走,橫著省下的路就會變成豎著的坑,早晚都要經過。”—— 《搭錯車》

很多人既想要享生活的福,又不願吃生活的苦。所以他們自作聰明地選擇了一條條捷徑,卻走進了一個個死衚衕。誰的生活都會遇到難處,所謂的捷徑,其實就是嗜血的毒藥。只有樂於誠實面對生活的艱難,並依靠勤勞的雙手,去擺脫困境的人,才能真正的遠離悲劇,逆風翻盤。

任何看似容易的坦途,都有過一段逃不掉的黯淡時光。所以,遠離悲劇最好的辦法,並不是自甘墮落地去迎合它,而是誠實地面對,並運用勤勞的雙手去打敗它。

願我們都能熬過順境前的逆境,願你我不必墮落,也可以遠離悲劇。


莫泊桑《珠寶》:她選擇了捷徑,為什麼卻丟了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