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貸APP遭工信部點名!實測:不合理索取權限、強制收集個人信息

飛貸APP遭工信部點名!實測:不合理索取權限、強制收集個人信息

/趣識財經南木

近日,工信部通報第二批侵犯用戶權益行為APP。其中,金融類的APP只有一家,即飛貸,涉及問題是“不給權限不讓用”。

飛貸APP存強制同意情況

對於工信部通報的情況,趣識財經對飛貸APP進行測試,首次啟動時,飛貸APP會出現“個人信息保護提示”,需點擊“同意”才可進入登錄頁面,若“不同意”,APP會直接閃退。

飞贷APP遭工信部点名!实测:不合理索取权限、强制收集个人信息

另外,趣識財經注意到“個人信息保護提示”中明顯標註《隱私政策》,該政策中提到,當使用平臺申請借款產品時,會收集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要素(包括:您的登錄名、密碼、短信校驗碼、電話號碼、手機號碼、證件號碼及生物識別信息)、個人敏感信息(包括個人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或其他有效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銀行賬號、財產信息、精準定位信息)、設置MAC地址、設備型號、操作系統、唯一設備標識符、登錄IP地址、軟件版本號、接入網絡的方式、類型和狀態、APP崩潰日誌的信息等。

飞贷APP遭工信部点名!实测:不合理索取权限、强制收集个人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飛貸會要求借款人添加或授權其採集個人通訊錄及相關聯繫人信息,主要為了若後期出現逾期,可用於催收。

另外,註冊成功後,飛貸APP進入“測測額度”界面,需要補充個人資料。趣識財經點擊“信用貸”一欄,需要添加信息包括常居城市、文化程度、工作信息、家庭信息。

飞贷APP遭工信部点名!实测:不合理索取权限、强制收集个人信息

當趣識財經點擊左上方按鍵退出時,飛貸APP出現“小提示”,顯示“信息不完整”,而且只有“去完善信息”的選擇,未設有“退出”一欄。趣識財經多次嘗試,均無法從“完善信息”這一界面退出,只能通過手機後臺強制關閉飛貸APP,是明顯“強制”行為。

飞贷APP遭工信部点名!实测:不合理索取权限、强制收集个人信息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年底,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秘書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四部門聯合印發了《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以下簡稱《方法》)。

《辦法》中明確提到,“要求用戶一次性同意打開多個可收集個人信息的權限,用戶不同意則無法使用”這一情況被認定為“違反必要原則,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

趣識財經還注意到,今年1月6日,App專項治理工作組詳細披露了近千款App評估中存在的典型問題,並對具體違規行為進行了分析,而金融類APP是違規重災區。

App專項治理工作組指出,“金融類App不同意打開通訊錄和位置權限,則拒絕提供所有業務功能”這一行為正是典型的“違反必要原則,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

另外,去年11月,工信部下發的《關於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提到,整治重點中包括不合理索取用戶權限方面,針對不給權限不讓用、頻繁申請權限、過度索取權限等問題進行監督檢查和規範整治。

被借款人投訴:暴力催收、高利貸

趣識財經注意到,除了飛貸APP存在違規的情況,其平臺提供業務被借款人投訴存在諸多問題。

天眼查顯示,飛貸運營主體為“深圳中興飛貸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其對外投資包括深圳市研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及大數據公司上海黑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在21CN聚投訴上,涉及飛貸的投訴包括暴力催收、高利貸、變相砍頭息等問題。其中,一名為“彭小勇”的借款人在投訴平臺上表示,“飛貸APP上明確規定沒經過我同意不會把我資料給第三方的,可是飛貸公司還是把我的資料賣給了第三方,併到我單位堵門暴力催收,第三方並恐嚇還要到家裡來”。

飞贷APP遭工信部点名!实测:不合理索取权限、强制收集个人信息

另外,投訴人楊女士在21CN聚投訴上表示,在飛貸平臺上借款3.8萬元,分24期,第一期還款逾3600元,之後每期還款2335元,總共需要還款超5.6萬,利息達1.8萬餘元。而按照IRR方式計算,楊女士此次借款年化超過40%。

飞贷APP遭工信部点名!实测:不合理索取权限、强制收集个人信息

而且楊女士表示,在還款19期後,其曾與飛貸協商按法定利率還款,但最終無果,造成逾期,且本人遭到暴力催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