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博物馆无处不在,家长“富养”孩子的方式,是让他们泡博物馆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的大多数家长对下一代都采取“富养”的方式,都想给孩子最优越的成长条件:吃优质的食品,穿好看的衣服,玩酷炫的玩具,甚至带着孩子周游列国,在他们身上非常舍得“投资”。

然而,西方国家的父母却很少有给予孩子在物质层面上的各种富足。尤其是在德国,你会发现这里的儿童穿着都非常朴素,吃的也很简单,很少会有手机或高级玩具,但这并不妨碍孩子们快乐地成长,德国儿童也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德国人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方式,到德国各大城市走一趟,也许就能明白一二。“富养”孩子这个概念,在德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法。

其实,德国被誉为“博物馆之国”,全德国有超过6000座博物馆,涵盖艺术、历史、科技、自然等各个方面,德国人出于对文化的敬重,对历史的敬仰,造就如此之多的博物馆,供后人学习参考。

在德国南部名城慕尼黑,市中心有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区域,被用作博物馆区,这里有一系列的国立博物馆,包括艺术绘画博物馆、工业设计博物馆、科技创新博物馆等等,这些博物馆门票都不贵,每个周日甚至实行1欧元的博物馆通票,为市民逛博物馆提供了便利和优惠。

德国孩子可以说从小就是浸泡在博物馆里长大的。在慕尼黑,博物馆里经常看到推着婴儿车的小baby、抱在怀里牙牙学语的小宝宝。德国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到高中毕业,每个学期都会组织参观各类博物馆。

德国孩子在博物馆里得到了最好的“富养”,从小在博物馆里熏陶,培养他们对文化、历史、艺术等各方面的兴趣,让这些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孩子们的“玩具”,使得他们的精神世界无比的富足。

德国幼儿园的老师,被看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她们会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让他们做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定期带孩子们去博物馆,实地讲解,不仅给予孩子丰富多彩的知识和信息,还能学习到教室里学不到的社会常识和礼仪公德。

事实证明,这种培养下一代的方式确实有用,德国历史上出了马克思、叔本华、尼采、歌德、贝多芬、莫扎特、爱因斯坦等名人,还创造了奔驰、宝马、西门子、徕卡等世界名牌,获得诺贝尔奖的德国人超过200人。看到这里,你赞同把孩子带去博物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