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不是阻礙,宜賓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的位置“剛剛好”

近日,四川、重慶地區大多數地方一片歡心鼓舞,特別是環蓉、環渝城市群的網友更是高興得合不上嘴,因為原來的成渝城市群將升格為“成渝雙城經濟圈”。

可是處在成渝雙城經濟圈邊緣的宜賓部分小夥伴卻有一種觀點,他們認為宜賓離兩大經濟體的距離太遠,即使有溢出的資源,也很難到達宜賓,所以感覺宜賓今後發展的道路會變得艱難起來。

距離不是阻礙,宜賓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的位置“剛剛好”

“空間論”或許對其他的城市有阻礙,但我反倒覺得處在“成渝雙城經濟圈”邊緣宜賓位置“剛剛好”



01

政策執行的連貫性,不是說變就變的

國家、省上的絕大多數政策都具有連貫性、相關性的。我們來盤點一下近年來宜賓獲得的政策。

1.國家層面:宜賓被定位為全國50個高鐵樞紐之一,京昆、蘭廣高鐵在宜賓交匯;被定位為綜合交通樞紐,鐵公機水智每樣都在高速發展;被定位為西部陸海大通道,三條主通道中,宜賓處在西線大通道上,是四川南向出川的重要節點。

距離不是阻礙,宜賓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的位置“剛剛好”

在國家“帶路”大背景下,宜賓擁有光明的未來

在國家“帶路”戰略大背景下,西部地區要加大對外開放,大通道的西線承接著成都及川西地區的貿易資源,而宜賓正處在出川的必經之路上,是四川境內最後一個區域中心城市。

2.省上層面:“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格局下,川南經濟區是除成都平原經濟區的第二增長極,是全省經濟副中心最有利的競爭者之一。省上在宜賓佈局的產業、大學等資源就是為打開南向開放格局的先手棋。

最近國家提出的建立“成渝雙城經濟圈”體現了對成渝經濟區的重視,希望成渝兩大經濟體能夠帶動經濟圈內的中小城市快速發展。但是,發展的動力在哪裡?還是對外開放,而前面所述的國家層面、省上層面制定的政策基本上都與南向開放有關。而

只要涉及南向開放,宜賓的作用就非常顯著,因此“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建立對宜賓來講只會是福音。



02

差異化發展格局下,不再有攤大餅了

四川前些年的發展模式,更多講中庸、講相對平衡,造成四川各地級市之間差距太小,而成都卻形成了一城獨大的局面。通俗一點就是成都資源先吃,剩下的湯湯水水大家再平分。可是自從經濟副中心戰略提出來後,一切都變了。成都溢出的資源優先向7個候選城市流,當然其實在7個城市中也是有差異的。可這和“成渝雙城經濟圈”有什麼關係呢?

關係大著呢。國家原來的發展策略是先讓沿海地區富起來,再帶動其他地方一起富起來,為什麼先發展沿海,因為一個最現實的原因,資源有限。現在提協同發展,其實就是在履行原來政策的後面部分帶動其他地方一起富起來。

距離不是阻礙,宜賓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的位置“剛剛好”

“成渝雙城經濟圈”會優先發展那些條件相對較好的城市

國家儼然如此,成渝雙城經濟圈更會如此。成渝雙城作為西部地區的兩個“扛把子”在資源本不及其他三個經濟圈的情況下,更沒有那麼多的資源搞全面帶動,只會先發展一些“發育”相對較好一些的城市優先發展。因此,四川提出的經濟副中心和重慶的副中心城市將會優先得到發展的機會。

另一方面,我們狹隘一點,通過一年多的時間,省上資源優先配置好的城市,現在也沒辦法收回去了,否則這不是打臉嗎?既然資源有限,自己吃下大部分的情況下,何不先讓計劃擬成為副中心的城市吃飽再去帶動它們周邊的城市發展呢?這種貌似無為而治的手段反倒更加高明。原來只有四川省這麼搞,現在重慶也增加了進來,資源的盤子更大了,優先培養起重點城市的時間將更短,這將會是兩大經濟體樂見其成的。



03

主動對接定位規劃,宜賓走在了前列

1月8日,宜賓就召開了會議專門安排部署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的定位和規劃有關事宜。離國家提出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圈”僅僅過去5天,這就是宜賓市上一班人的幹事激情與工作效率。這裡我簡要解讀一下會議的內容。

  • (一)做好高規格的定位和規劃

原來宜賓的定位是加快建成經濟副中心,隨後競爭省域副中心。隨著“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提出,各城市在經濟圈內發揮的作用會進一步得到強化,宜賓必須要考慮今後在經濟圈內實現利益最大化,就必須將定位和規劃提升上去。在定位和規劃的牽引下,宜賓成為西南地區第5城,重塑“西南半壁”地位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加大。

距離不是阻礙,宜賓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的位置“剛剛好”

宜賓會成為西南地區第5城嗎?

  • (二)建設成渝昆貴直連大通道

宜賓既然處在成渝雙城經濟圈內,又身兼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西南陸海新通道西線重要節點和長江經濟帶上游中心城市,對於對外開放的意義將進一步增大,要提高對外開放的強度和標準,成為三省一市“通衢”就非常有必要,建設直連大通道也就有了強大支撐,至於是什麼形式,個人估計應該會是貨運鐵路。

距離不是阻礙,宜賓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的位置“剛剛好”

宜賓將建成四通八達的全國性交通樞紐


  • (三)打造經濟圈先進製造基地

宜賓擁有較強的工業屬性,除以五糧液為首的食品飲料等傳統行業外,汽車整車製造、智能終端製造、軌道交通製造、新材料製造等成長型新興行業從無到有,帶來的經濟價值非常可觀,今年的進出口總值增幅就是最好的說明。宜賓產業的多元化,完全可能使其成為成渝兩大經濟體的前沿先進製造基地

距離不是阻礙,宜賓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的位置“剛剛好”

宜賓全工序自主組裝的智軌.五糧液號

  • (四)建設經濟圈區域科教中心

擁有大學城和科創城的宜賓是全省唯一的“學教研產一體化試驗區”和“帶路”國家留學生基地。這樣的人才產業對口配置,一方面會對宜賓的各種產業形成支撐,激活宜賓的經濟發展活力;另一方面也會增強宜賓在東南亞、南亞等“帶路”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而“成渝雙城經濟圈”所帶來的關注度、資源承接度等將會進一步增強宜賓的經濟發展和定向人才培育效應,不斷提高和擴展宜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距離不是阻礙,宜賓在“成渝雙城經濟圈”中的位置“剛剛好”

宜賓的大學城一角

而由於宜賓思考得早、謀劃得高,並早早就趕到省上報告爭取支持,可謂佔得了先機,爭取了主動,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宜賓市上一班人仍然如此的給力,確實是宜賓人民之福。

04

結語

基於對政策執行的連貫性、差異化發展的格局和宜賓爭取主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解讀,我認為宜賓在全國經濟增長第四極“--“成渝雙城經濟圈”中將發揮更大更多的作用。小夥伴們,你們認為呢?請投上您寶貴的一票吧。

您是否看好宜賓在“成渝雙城經濟區”中取得更卓越的成績? (單選)
0人
0%
看好
0人
0%
不看好
<button>投票/<button>


我是宜賓小小生,分享宜賓故事、洞悉宜賓現狀、解析宜賓未來,讓我樂此不疲,喜歡我的觀點,贊成我的看法,請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更多有關宜賓的原創文章等您評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