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2019我們這樣作答

廣安市:2019我們這樣作答

鄧小平故里遊人如織(資料圖片)。鄭繼明 攝

——全力擦亮“四張名片”

●2019年1至11月,全市新引進1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34個,完成全年目標326.83%

●2019年1至11月,我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3.42億元,增速居全省第6位

●全年有序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建設項目142個,計劃投資54.6億元(其中主城區43個,計劃投資14.4億元)

●2019年,我市共爭取中省文旅資金1.49億元,集中開工文旅項目12個,總投資54.6億元

11月3日,2019廣安紅馬如期開跑。來自德國、新加坡、日本、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餘名跑者齊聚廣安,為夢奔跑。

愛上“跑馬”,愛上廣安。一時間,熱情洋溢的偉人故里、濱江之城、川東門戶、紅色旅遊勝地,成為廣大跑友心之所向的地方。

2019年,在“四張名片”引領下,廣安給人們帶來的驚喜不止於此。

燃爆國人眼球的2019華鎣山旅遊文化節,吸引了來自深圳、珠海、百色、成都、重慶等省內外友好城市的嘉賓、企業代表等眾多遊客;廣安海關業務技術綜合用房項目正式開工,標誌著我市海關籌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越來越多大型賽事落地廣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青睞廣安,越來越多的實幹者,在這裡收穫夢想與榮光。偉人故里、濱江之城、川東門戶、紅色旅遊勝地助推城市底蘊愈加厚重,引領廣安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站高謀遠,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向世界遞出“四張名片”,不斷提升城市形象,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

2019年1月28日,廣安市2018年經濟形勢新聞發佈會如期舉行。

會議通報了2018年廣安市經濟形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50.2億元,同比增長8.0%,增速與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數據在手,市委書記李建勤清醒地認識到,廣安經濟總量弱小,經濟下行壓力漸重;經濟增速放緩,發展後勁不足……

如此現狀,廣安拿什麼同川東北其他城市一起,共同擎起川東北經濟區發展旗幟?

有力應對挑戰,有效化解危機。眼光向外,彼時,省委正提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一邊強化區域聯動,增強內生動力,著眼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一邊對接先進生產力,著眼拓展發展空間。

眼光向內,廣安是秦巴山區、貧困地區,是全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典型地區。作為全省唯一川渝合作示範區,廣安擁有一系列政策優勢,擁有紅色資源、產業、區域等方面鮮明特色。

優勢獨具,如何握指成拳?城市名片是一個城市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縮影,是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實力的標誌,在一定程度上,能助推城市長遠發展。

滄海桑田,走過的是歲月、是艱辛,形成的是鉅變、是精神。有著深厚人文歷史積澱的廣安,迫切需要總結提煉出獨具特色的城市精神,迫切需要廣安特有的鮮明標誌,使之成為引導和激勵全市人民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精神感召。

全力打響城市名片,被響亮提出!

城市形象如何概括?城市名片如何確定?

全市上下積極行動——

偉人故里: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鄧小平,1904年誕生於廣安協興鎮牌坊村。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上,小平故里的優勢被納入“1234”工作思路,被確定為廣安的兩個優勢之一。

濱江之城: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把“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定位。緊跟省委部署,市委五屆六次全會出臺了《建設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推進方案》,濱江之城將加快建設。

川東門戶:廣安位於四川的最東面,距離重慶僅有1小時車程。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上,川東門戶的優勢被納入“1234”工作思路,被確定廣安的另外一個優勢。

加快建設紅色旅遊勝地:這不僅是落實省委書記彭清華對廣安提出的要求,也是發揮廣安優勢,推動廣安發展特色旅遊的有效載體。

定位明確,“四張名片”有了全新概念,只待一個蝶變之機。2019年1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召開2019年春節農民工座談會,市委書記李建勤與返鄉農民工共迎佳節、共敘鄉情、共謀發展。

會上,李建勤勉勵大家,繼續情牽家鄉、關注家鄉,當好廣安宣傳員,宣傳家鄉的變化,宣傳家鄉的文化,宣傳好偉人故里、濱江之城、川東門戶、紅色旅遊勝地“四張名片”……

自此,“四張名片”向全世界拋出!

長期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全力擦亮“四張名片”,全面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譽度,不斷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對外影響力

“四張名片”是對廣安城市形象的精準提煉,如何把它擦得更亮、叫得更響?

廣安主動對錶、自覺看齊中央和省委戰略部署,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嚮往,站位全局、長期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讓“四張名片”蜚聲中外、享譽全國。

2019年,鄧小平故里管理局以“鑄造小平故里文脈高地”為重要目標,在擦亮“偉人故里”這張名片上持續發力。

“擦亮‘川東門戶’這張名片,交通先行。”市交通運輸局充分發揮緊鄰重慶的區位優勢,加快構建川東渝北區域綜合交通樞紐。

學歌謠、唱歌謠、編歌謠、演歌謠……在我市各個學校,廣安“四張名片”優秀歌曲及童謠推廣、傳唱活動接續開展……

知廣安、贊廣安、愛廣安。一場場大規模的叫響“四張名片”的活動在廣安大地精彩上演。

——主動打好偉人故里牌。積極苦練“內功”,堅持“因地制宜,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理念,挺起工業脊樑。以“三大拳頭”產品為支撐,提質升級現代農業。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城市提質工程,不斷擦亮偉人故里名片。

——全力建好濱江之城。紮實開展“用雙腳丈量河流”行動,守護濱江之水;以中、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契機,全力打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守護濱江之藍;堅持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精細化管理,建好濱江之城。

——構建更加開放的川東門戶。不斷打通向東、向西、向南開放通道,突出“幹”“支”聯動,與成都簽訂《推進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建設廣蓉生物醫藥產業園,擴大區域協同合作,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拓展發展空間,激發發展活力。

——加快建設紅色旅遊勝地。確定打造鄧小平故里和華鎣山兩大紅色旅遊品牌,做強紅色文章;推進“旅遊+文化教育”“旅遊+農業”“旅遊+工業”“旅遊+交通”融合發展,做好綠色生態文章;形成集文化體驗、戶外運動、康養休閒、溼地觀光、鄉村旅遊等於一體的全域旅遊形態,推動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

認識廣安,瞭解廣安,支持廣安,一場場大規模的叫響“四張名片”的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

2019年,我市舉辦“全國首批經濟特區主流媒體廣安行”採訪活動,邀請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的主流媒體以及人民網、新華網、四川在線等新聞媒體,宣傳廣安,推介廣安。

舉辦“小平故里之旅·創新創業之行”首批經濟特區青年企業家走進廣安座談會,邀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的青年企業家代表共敘友情,投資發展。

內外兼修,傾力打造,廣安的“四張名片”響徹全國,享譽世界。

“四張名片”發揮磁力效應,助推城市底蘊愈加厚重,引領廣安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時空在變,市民對城市美好生活的嚮往卻從未改變。在“四張名片”的引領下,廣安的城市底蘊愈加厚重,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2019年12月26日早上7點50分,家住廣安城南的李全在家吃過早飯後,開車前往華鎣上班。

從幾個月前的“匆匆忙忙”到如今的“不緊不慢”,李全上班之途變得更順暢了。一座橋的飛跨,縮短了兩地距離,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2019年,像這樣的城市提質項目,廣安已有序實施了142個,計劃投資54.6億元(其中主城區43個,計劃投資14.4億元)。

放眼全市,2019年,廣安正構建一座發展的“飛橋”,以叫響“四張名片”助力城市邁向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打好偉人故里牌,一個更加具有影響力的廣安正在構建:從半月談的《業廣民安》,到人民網《廣安四張名片,請接收》,從四川經濟日報《廣安珠海深入三大領域合作開啟新篇章》,到重慶日報《四川廣安 加速全域開放 助力經濟騰飛》,偉人故里的名片更加響亮。

——構建川東門戶,廣安發展空間增大加寬:廣安不僅與重慶、成都、浙江南潯區等地建立起“飛地產業園”,還與鄧小平同志倡導設立的深圳、珠海、廈門、汕頭4個全國首批經濟特區均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成為四川唯一與首批經濟特區全部締結友好關係的城市。數據顯示,2019年1至11月,廣安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3.42億元,增速居全省第6位。

——加快建設紅色旅遊勝地,紅色廣安正加速崛起:2019年,廣安紅色旅遊勝地影響力飆升,鄧小平故里紅色旅遊品牌越來越響,華鎣山逐步變成知名的康養避暑休閒度假基地。

2019年12月19日,川劇《南海李準》,獲得了四川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一時間,廣安不僅吸引了眾多文藝愛好者的目光,也獲得了中省極大的力度支持。

更多助力紅色旅遊項目發展資金投向廣安。數據顯示,2019年,廣安共爭取中省文旅資金1.49億元,集中開工文旅項目12個,總投資54.6億元。

“來廣安旅遊真是不虛此行”“在廣安生活很愜意”“廣安真是一個開放的城市”……2019年,在如潮水般湧來一批接一批投資興業、參觀旅遊大軍中,人們對廣安山清水美的新形象、發展變化的新面貌、宜居宜業的新魅力豎起了大拇指。

邁入新的一年,懷揣著美好的期待,積蓄著蓬勃的力量,廣安將匯聚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擦亮“四張名片”,譜寫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來源:廣安日報 本報記者站 朱儁吉 蘭林前 本報記者 劉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