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為何會成為沙特的頂級打手?兩者關係為何如此親密?

青年視紀


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的關係好到什麼程度?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進行亞洲之行的第一站就是去的是巴基斯坦,並二話沒說就跟其簽署了一項200億美元的大單子。這也為深陷債務巴基斯坦解決燃眉之急。



可見兩國的關係真的是非同一般的好。而題主把巴基斯坦說成是沙特的頂級打手,我認為並不是特別的好。在我看來他們更像是各取所需,合作共贏。

而為何他們會如此親密,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相同。

可以說這也是兩個國家合作的基礎。沙特和巴基斯坦都是信奉伊斯蘭教中的遜尼派。那麼雙方自然關係融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為了擊垮伊斯蘭教中的另一個派別什葉派。


而什葉派的老大伊朗更是隔三差五的使用何塞武裝來威脅沙特。而沙特由於與伊朗實力差距懸殊,只好向同為遜尼派的朋友巴基斯坦求助,來組成聯盟來抵禦伊朗的攻擊。

巴基斯坦是伊斯蘭國家中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核武器可以說是現在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了!而巴基斯坦這個國家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國內擁有了超過150枚核彈頭而且這個數量還在增加到了2025年可能會達到250枚,這個數量更是超過了自己的宿敵印度。而作為伊斯蘭國家中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那麼自然沙特要緊緊抱住他的大腿!


沙特有錢,巴基斯坦出力,達成雙贏

沙特可以說是一個靠石油一夜暴富的“土豪”。而國家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一幢幢高樓大廈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錢也不是萬能的”。

雖然沙特也曾向美國購買過大量軍事設備,但是無奈的是,自己的軍隊資歷尚淺,無法嫻熟使用。

“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而巴基斯坦這個國家不同,雖說作戰能力可以說是中東的戰鬥民族了,但是國家窮啊!“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所以沙特也願意出資幫助他們,讓他們能在危急關頭幫助下自己,還能讓他們提升自己的軍隊的實力。而巴基斯坦也能因此緩解經濟困難,這樣雙方達成雙贏!

而且巴基斯坦更是被我們親切的稱呼為“巴鐵”,可以看出巴基斯坦的確十分可靠!所以沙特這個土豪,不如把錢投資在他們身上,讓他們為自己賣命,豈不是更加的安心!

若有其他的觀點的話,也歡迎大家進行討論!最後喜歡或同意我的觀點的話希望大家花一秒鐘時間,給我點一個小小的贊或者一個關注。謝謝大家!


瀚聽豐語


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巴基斯坦國策引起的,巴基斯坦是全球僅有的兩個以戰養戰國家之一(另外一個是古巴),巴基斯坦長期對外武裝輸出,就指望這種軍事輸出賺錢養兵。現在大約有7萬多巴基斯坦人從事僱傭軍活動,每年可以給巴基斯坦換回來幾十億美元的外匯收入。

沙特阿拉伯則屬於那種有錢人需要保鏢的!由於部隊裡各種盤根錯節的貴族關係戶造成了官僚腐敗,沙特部隊的軍官水平太菜,所謂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沙特軍隊的戰鬥力就這麼一直上不去;沙特是世襲國王制,國家等級森嚴,底層士兵很難找到為國王賣命的信仰,造成沙特人打仗怕死。沙特國王不得不僱傭國外僱傭軍幫他們打仗,而巴基斯坦士兵就這麼來到沙特給沙特國王打工,現在的沙特部隊裡有大約2~3萬名巴基斯坦僱傭軍在幫沙特打仗。甚至為沙特國王提供護衛的御林軍也是由巴基斯坦僱傭軍組成(大部分)。所以沙特跟巴基斯坦是屬於僱傭關係,當然反過來理解則是沙特需要巴基斯坦提供保護。

第二個原因是宗教問題,巴基斯坦跟沙特都是穆斯林同教。這兩國的宗教信仰都相同,根據古蘭經上的經典規定,這種宗教兄弟就是親兄弟手足,這也給了兩國互相合作留下了空間。


優己


沙特想當阿拉伯世界的老大,但奈何能力不濟,於是就想找巴基斯坦給他當保鏢,而巴基斯坦則非常缺錢,恰好沙特有錢,這不就是一拍即合了嘛!

在二戰之後,阿拉伯世界盟主一直都是埃及,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就設在開羅,而埃及也一直是以阿拉伯國家領導人自居,帶頭與以色列死磕。

但是在前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都是慘敗告終,不僅沒有幫助巴勒斯坦建國,甚至連自己的西奈半島也丟了。不得已埃及總統薩達特宣佈與以色列議和,兩國在美國的撮合下籤署了《埃以和約》,以色列將按約分批從西奈半島撤軍,而埃及則正式承認以色列。

埃及和以色列的議和大大震動了阿拉伯世界,以色列自建國伊始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公敵,在埃及之前沒有任何一個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而埃及作為阿拉伯世界的盟主竟然宣佈承認了以色列,這讓許多阿拉伯國家無法接受。

埃以議和的舉動大大挫傷了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威望,加之冷戰結束後經濟成為世界的主流,而埃及經濟始終發展不起來,這導致它在阿拉伯世界的影響力逐漸降低。

在埃及之後,伊拉克也曾想做過阿拉伯國家的大哥。當年在兩伊戰爭時期,伊拉克就就打著為阿拉伯民族二戰的旗幟和伊朗死磕,而包括沙特在內的阿拉伯國家也確實給了伊拉克許多支援。

然而兩伊戰爭差點打殘了伊拉克,將伊拉克幾十年積累的財富消耗一空,國力大衰。而之後薩達姆又腦子發昏,出兵攻打了自己的阿拉伯兄弟科威特,這讓伊拉克眾叛親離,被美國狠狠地收拾了一頓,稱霸之路也就此歇菜了。

當埃及和伊拉克相繼走下舞臺之後,沙特認為自己的時代來臨了,沙特決定當一下阿拉伯世界,甚至伊斯蘭世界的盟主。

相比於埃及和伊拉克,沙特的外交路線更加穩健,並且沙特也更加有錢,在如今這個年代,沒錢誰還跟著你混,有錢就有當大哥的底氣。

當光有錢也不行,大哥拳頭也得硬啊!但沙特偏偏是個傳統太極愛好者,各種招式套路眼花繚亂,可就是打不了實戰。

在沙特軍方的武器庫中,各種武器裝備都有,聯合國五常中除了俄羅斯,其他四個國家的軍事裝備沙特都買了,尤其是美製武器,沙特一出手至少上百億美元,買軍火跟買蘋果似的。

從武器裝備上來看,沙特起碼在中東地區是難逢敵手,可是一旦打仗,沙特軍隊基本上就跪了,連一個胡塞武裝都把沙特軍隊打得哭爹喊娘。

(被胡塞武裝擊毀的沙特M1A2S坦克,雖然該型坦克是美軍M1A2 SEP坦克的猴版,防禦力不及美軍自用型,也各項性能也算是先進,結果已經被胡塞武裝擊毀十多輛了)

其實沙特軍隊戰鬥力低下也是有原因,因為沙特政府一直在壓制軍方,一個過於強大的軍方對沙特王室十分恐怖。

其實中東地區原本幾乎都是君主國,例如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埃及、利比亞、突尼斯、也門,這些國家曾經和沙特一樣,都是有王室的。

但是自從上世紀60年代以後,上述國家接二連三的爆發革命,各國君主相繼被推翻,這其中軍方起了巨大的作用。而利比亞、埃及、伊拉克、敘利亞這幾個國家的國王更是直接被軍人推翻的。

(伊拉克末代國王費薩爾二世,他於1958年被軍人推翻,而他本人直接在政變中被殺)

鄰國的君主不是被殺就是逃往,沙特王室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對此沙特王室自然不敢放權給軍隊,並且一直打壓軍隊,造成沙特軍隊戰鬥力十分弱雞的現狀。

但問題是沙特軍隊的戰鬥力也太弱雞了,難以支撐沙特謀求阿拉伯世界霸主的野心,所以沙特就必須找幾個保鏢傍身,在關鍵時刻給自己充當馬前卒。環顧一週,沙特相中了埃及和巴基斯坦。

埃及是沙特的近鄰,兩國隔亞喀巴灣相望,埃及作為阿拉伯世界的傳統強國,雖然今天的地位有所下降,但軍事實力仍舊時阿拉伯世界的翹楚,而且由於挨著近,很多事情埃及能快速幫上忙,因此沙特和埃及關係很不錯。

(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原本是俄羅斯從法國訂造的,後來由於克里米亞問題,法國終止了與俄羅斯的交易,而這艘軍艦最後被埃及買走,付賬的則是沙特)

除了埃及以外,沙特和巴基斯坦的關係也很不錯,巴基斯坦雖然不是阿拉伯國家,但也是伊斯蘭國家,並且與沙特同屬於遜尼派,兩國在宗教信仰上高度一致,這是兩國合作的基礎。

巴基斯坦長年與印度保持軍事對峙,軍隊戰鬥力一直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放到阿拉伯世界乃至整個伊斯蘭世界中,巴基斯坦軍隊的戰鬥力絕對是BUG級別的地位,這正是沙特所看重的。

此外,沙特也希望身為遜尼派國家的巴基斯坦能夠在東邊牽制什葉派國家伊朗,雖然巴基斯坦並不願得罪伊朗,可沙特還是儘量維繫這層關係,至少不要讓巴基斯坦倒向伊朗。

(巴基斯坦和沙特)

而巴基斯坦這邊也非常重視發展與中東國家的關係,畢竟巴基斯坦本國經濟較為落後,但又得維持著較高的備戰水平來對付印度,財政壓力非常大,急需盟友的支援。

美國曾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軍事盟友,曾大量支援巴基斯坦許多先進武器,以及提供各種援助。但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政策始終是短暫利用,雙方關係最好的時刻便是蘇聯入侵阿富汗和美國攻打阿富汗,此後美國更加重視印度,讓巴基斯坦傷透了心。

相比之下沙特對巴基斯坦就比較真心實意,長期在資金方面援助巴基斯坦,給巴基斯坦解了許多燃眉之急,尤其是在印巴問題上,沙特還是一直支持巴基斯坦的,雙方關係一直不錯,所以對於沙特的一些護駕要求,巴基斯坦也是儘量答應。

總的來看,沙特和巴基斯坦的關係類似於一種僱傭兵關係,沙特出錢讓巴基斯坦給他打仗,差不多就是如此。

(巴基斯坦的費薩爾清真寺就是沙特出資援助興建的,此外沙特還多次直接給巴基斯坦打賞現金,幫助巴基斯坦購買軍火,而巴基斯坦也投桃報李,多次參與沙特主導的軍事行動)


千佛山車神


我們常說巴基斯坦是巴鐵,其實對沙特而言,巴基斯坦也是巴鐵!

他們關係確實比較親密,而且去年8月伊姆蘭·汗當選巴基斯坦總理後,關係更為密切。

這位巴基斯坦的汗總理上任後首訪的國家就是沙特,而且幾十天內就去了兩次。從這個頻率上就能看出他們關係越來越好了吧!

至於為什麼這麼親密,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巴基斯坦缺錢,沙特是著名大土豪,互補關係一拍即合。

這點其實不用多說,巴基斯坦是一個小國也是窮國,國內問題一大堆,沒什麼像樣的工業、農業,在軍事上只是能弄出核計劃,常規武器研發比較差,還面臨反恐的考驗。

這樣一個國家最缺的就是錢。因為以上說到的領域,處處都要錢。

沙特有錢,一個月前沙特王儲小薩勒曼訪問巴基斯坦,簽訂了100億美元的投資就是一個例子。

既然沙特給錢,巴基斯坦就要出力啊!拿人手短嘛!

所以能看到在針對也門胡塞武裝的打擊上,巴基斯坦出動了很多兵力。

畢竟巴基斯坦是中東西亞地區唯一具有核武器的國家,軍事能力比很多國家都強。這是該國少有的能稍微拿手的地方,當然就要在這個自己優勢領域一展身手了。

第二,雙方都是遜尼派國家,有共同的意識形態。

沙特是遜尼派的大本營,中東西亞地區遜尼派國家的領軍國家,巴基斯坦國內絕大部分都是遜尼派,因此對沙特還是有在意識形態上的認同感的。

所以巴基斯坦政府發展和沙特的關係,不僅沒有什麼阻礙,反而獲得一般民眾的支持和用戶。

舉個例子吧!

巴基斯坦人海外打工去的最多國家是哪裡?就是沙特,因為沙特給錢給待遇,而且文化上也很類似,距離又不遠,巴基斯坦國內又沒啥工作機會,因此去沙特的人很多。

其中的重要意識形態原因就是彼此是遜尼派。

而巴基斯坦的隔壁也是一個大國——伊朗,但伊朗是什葉派為主的國家,雙方雖然關係也不錯,不過巴基斯坦老百姓很多對伊朗的態度就沒有對沙特那麼親密。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如果老百姓彼此不認同,國家間關係發展再好,也是空中樓閣。

沙特比伊朗佔據了這個優勢,所以巴基斯坦政府自然順勢而為。


木春山談天下


關係談不上有多“鐵”,沙特和巴基斯坦是典型的相互利用,各取所需的關係。

一、宗教因素。沙特和巴基斯坦都是遜尼派國家,這是他們能合作的基礎。

上世紀四十年代,出於遏制對方的目的,遜尼派的老大沙特和什葉派的老大伊朗,分別對剛建國的伊斯蘭小兄弟巴基斯坦進行了拉攏。巴基斯坦雖然是一個遜尼派國家,但由於其外交政策一貫都很務實,因此面對沙特和伊朗的同時拉攏,巴國內部的態度是誰都不偏,與沙伊同時交好。

為了表示拉攏的誠意,當時的沙特給予了巴基斯坦極大的外交誠意,比如,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穆斯林信徒如果想去麥加朝覲,不必去沙特大使館辦簽證,直接在巴基斯坦辦理就可以了。沙特承認巴基斯坦簽證。

正是因為有這種外交基礎,所以後來沙特和巴基斯坦才會展開合作。


二、巴基斯坦的利益需求。

巴基斯坦建國初期,它的外交政策是全面倒向西方的,跟美國的關係非常好。

但是,由於巴基斯坦內戰期間,西方國家的模糊態度(歐美在巴國期間的表現讓巴基斯坦傷透了心),讓巴基斯坦意識到只靠西方國家是遠遠不夠的。因而至此之後,巴國領導人開始調整外交政策。

首先,是跟中國搞好關係,藉助中國遏制印度的擴張。

第二,是跟中東搞好關係,主動向中東國家尋求援助。

前面說了,沙特一直想拉攏巴基斯坦,因此面對主動倒向自己的巴基斯坦,沙特和中東遜尼派國家都非常高興,對其給予了非常大的資金援助。

比如在1976年,由沙特牽頭,海灣產油國把巴基斯坦列為第一受援國,共向巴基斯坦援助了大約4.5億美元的貸款。其中,沙特援助了約1.3億資金。

此外,沙特還以國際組織和私人投資的名義進入巴基斯坦,對其進行投資。比如,歐佩克委員會和伊斯蘭發展銀行就分別為巴基斯坦提供了4500萬和3600萬美元的貸款。

巴基斯坦只是個貧窮的農業國,並且由於戰爭的關係,國內需要大量資金用於建設和裝備軍隊。因此當沙特牽頭,帶著中東一票產油國對其投入大量資金後,巴基斯坦就徹底的倒向了沙特,成為沙特的“兄弟”。(拉攏沙特也可以利用中東國家的國際影響力制衡印度)


三、沙特的利益需求

沙特援助巴基斯坦,不單單是為了擴大遜尼派的地盤,它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1974年前後,由於以色列的存在,沙特的國防安全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但是沙特的軍隊又是爛泥扶不上牆,始終沒有戰鬥力。為此沙特急需要拉攏一個打手保護自己。而這個打手就是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軍隊的戰鬥力在世界大國眼裡,不算什麼,但是在遜尼派國家裡面,戰鬥力是頂級的。巴軍常年和印度對練,其戰鬥素養要高出中東國家軍隊一大截。(而且巴基斯坦和沙特不接壤,只是隔海相望,沙特也不用擔心巴基斯坦跨海過來打自己)

1976年,也是由沙特牽頭,中東國家在經濟援助的同時,也向巴基斯坦援助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比如在當時,利比亞和阿聯酋就分別向巴基斯坦捐贈價值相當於2.8億和3.3美元的米格-23和幻影戰鬥機。巴基斯坦缺錢搞建設,也缺錢買裝備。中東國家在它最缺錢的時候又捐錢,又捐武器,巴基斯坦自然是死心塌地的給它們充當保鏢角色了。

另外,中東國家的農業普遍落後,巴基斯坦正好是農業國。援助巴基斯坦,可以解決中東國家糧食短缺的問題,讓巴基斯坦成為中東的糧倉。


總的來說,沙特有錢,但戰鬥力不行;巴基斯坦沒錢,但是因為跟印度對練幾十年,戰鬥力在遜尼派國家中是最強的。沙特看中了巴基斯坦能打、沒錢這兩點,出錢讓巴基斯坦給自己當保鏢。巴基斯坦看中了沙特有錢這一點,願意給沙特當保鏢。雙方算是各取所需,合作互贏。

但是,這種合作關係談不上“鐵”。因為沙特和巴基斯坦只是一種“僱主”和“保鏢”的利用關係,給錢就“鐵”,不給錢就不“鐵”。沙特其實也不一定要巴基斯坦保護自己。比如近些年沙特就把保鏢工作交給了美國。其對巴基斯坦的安全依賴性也大大降低。


Mer86


上個月沙特王儲薩勒曼殿下訪問巴基斯坦,兩國簽署了200億美元的合同和協議。


沙特阿拉伯與巴基斯坦關係確實很好!除了宗教信仰的關係外,主要原因巴基斯坦是“遜尼派”國家與沙特同屬一個“派別”,而且巴基斯坦還是“遜尼派”國家當中經歷過現代戰爭最多的國家!

巴基斯坦建國伊始(1947年)就和印度進行過三次次的大規模戰爭!直到現在兩國間小規模戰鬥依然不斷,上個月末還發生巴-印兩國空軍空戰的軍事衝突...雖然在大部分的軍事戰鬥當中負多勝少,但是巴基斯坦軍隊的實戰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
馬哈蒂爾總理參加巴基斯坦國慶閱兵式,觀看了“梟龍戰鬥機”的彙報表演,圖為馬哈蒂爾總理聽取巴空軍對“梟龍戰鬥機”的講解。


還有一個原因是巴基斯坦的工業化程度在“遜尼派”國家當中也是最完善的,現代工業在巴基斯坦是有一定發展,初步建成了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也正是有了基礎工業的原因,巴基斯坦的軍工生產可以為本國提供最基本武器裝備,雖然還不能製造大型戰艦、潛艇、大型戰鬥機…這樣複雜的武器裝備,但比起其他“遜尼派”國家基本上沒有工業要強了許多!
巴基斯坦空軍派出現役飛行員去沙特駕駛戰鬥機(圖為沙特空軍的F15戰鬥機),甚至直接參戰!而且這種“軍事勞務出口”早在1970年代初就開始了,1980年代蘇聯入侵阿富汗時,揚言要消滅中東那些腐朽國家(原因是沙特給予阿富汗游擊隊資金援助)…在惶惶不可終日中 沙特請求巴基斯坦派軍隊進駐沙特…。

正是由於有實戰經驗和一定能力的工業基礎,沙特才看中了巴基斯坦,沙特自己非常清醒的認為:自己雖然有鉅額石油收入和財富積累,但是自己的軍事力量太弱,即便是裝備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武器,由於軍人的素質太差也不能保證國家的整體安全,如果出現危及國家安全的戰爭,不能指望本國軍隊,只能是依靠“遜尼派兄弟”幫著打仗!在諸多的“兄弟”當中只有巴基斯坦軍事力量最強大(有核彈)…所以,幫助(援助)巴基斯坦就是保護自己的財富和政權的穩定,在這一點沙特還是清醒的!


反過來巴基斯坦也面臨著印度巨大的軍事壓力,以巴基斯坦的國力來看,相比較印度有著8:1巨大的差距!如果僅靠自己的國力與印度拼軍備競賽將處於絕對的劣勢…所以,巴基斯坦也希望有外援幫助,美國的援助經常性的“政治藉口”當然靠不住的!唯有找“遜尼派兄弟國家”幫助解決部分軍費和外購武器裝備的外匯…所以,巴基斯坦與包括沙特在內的“遜尼派掌權的國家”關係都不錯,由於雙方這種利益關係,沙特歷史上甚至直接請求過巴基斯坦出兵幫助維護國家的安全。
沙特王儲訪問巴基斯坦時,巴政府贈送的鍍金德制MP-5衝鋒槍,槍或者刀劍這類的國禮可不是隨便贈送的,這表示兩國間的軍事合作有在非常好的基礎。

國際上普遍都認為:巴基斯坦軍隊購買外國的:潛艇、軍艦…等武器裝備,甚至研製原子彈、彈道導彈…等先進武器資金都來自沙特等國家(沙特認為這是自己的原子彈),如果僅憑巴基斯坦一年不到100億美元的軍費開資,是根本買不起也研製不了的!

當前,世界安全形式依然不穩定,沙特也面臨著恐怖主義的襲擾,自身的財富非但沒有增加,反而受國際油價走低的影響和打擊周邊“恐怖組織”行動花費巨大,財政多少有些入不敷出,同時印度的崛起和國際地位、國際經濟分工的提高,也讓巴基斯坦倍感壓力!在這種兩國都受到安全環境惡化的壓力下,沙特和巴基斯坦的關係就更加“親密”了!

通過上面對沙特和巴基斯坦的關係的簡單說明,就會清楚兩國之間是國家利用相互需求的關係 也是雙方共同利益最大化,沙特希望巴基斯坦給自己提供安全保障、巴基斯坦希望沙特給予資金援助用以對抗印度!兩國間: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這也是外交名言:“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友誼”精髓所在!


皇家橡樹1972


巴基斯坦真的是沙特的打手嗎?實際上我們並不能這樣定義巴基斯坦和沙特之間的關係,巴基斯坦只是沙特的合作伙伴,由於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比較強大,沙特在軍事和外交上又有求於巴基斯坦,所以沙特在大多數時候會努力討好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肯定不是沙特的打手。

沙特一直是想要做中東地區的領導者,而沙特作為一個以遜尼派穆斯林為主的伊斯蘭國家,它和什葉派老大伊朗之間的矛盾始終是難以調和,沙特在中東地區的主要對手基本也都和伊朗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繫。對抗伊朗是沙特最主要的戰略利益,同時以沙特為首的聯軍還一直在對也門胡塞武裝實施軍事打擊,而也門的戰爭實際上就是沙特和伊朗對抗的一個縮影。

儘管沙特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衝突不斷,但是巴基斯坦幾乎從來不會輕易介入中東地區的戰爭,巴基斯坦軍隊主要關注的方向在克什米爾地區,它需要時刻防備印度有可能在邊境地區挑起的軍事衝突,所以巴基斯坦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捲入中東地區的戰事。況且巴基斯坦還是一個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它的軍費開支跟沙特根本不在一個等級,所以巴基斯坦也沒有底氣說自己一定能夠幫助沙特贏得戰爭。
(伊朗位置圖)

巴基斯坦最大的優勢在於它是一個有核國家,而且巴基斯坦是伊斯蘭世界唯一的有核國家,核武器讓巴基斯坦在伊斯蘭世界擁有很高的影響力。從沙特的角度來看,雖然巴基斯坦不會出兵幫助它進行一場戰爭,但是巴基斯坦可以幫助沙特牽制伊朗。巴基斯坦位於伊朗的東部,它剛好能夠和沙特一起對伊朗形成兩面圍堵之勢,所以沙特拉攏巴基斯坦能夠對伊朗形成牽制。

(巴基斯坦導彈)

沙特是中東地區的大土豪國家,它在經濟上能夠給予巴基斯坦很大的援助,近些年沙特在巴基斯坦的投資也是不斷呈現上漲的勢頭。巴基斯坦作為一個以遜尼派穆斯林為主的國家,它在沙特和伊朗的對抗當中肯定也更傾向於支持沙特,因此沙特和巴基斯坦之間還是有不少的默契。巴基斯坦不會充當沙特的打手,但是由於兩國之間存在很多的利益共同點,所以沙特和巴基斯坦的關係看起來會比較親密。

<strong>


李姓先生


巴基斯坦和沙特關係親密的原因很簡單,一個特有錢,一個特能打。


沙特及海灣一眾阿拉伯國家都很有錢,擁有世界上最頂尖的武器裝備,但戰鬥力卻很渣。

幾次中東戰爭都被以色列打得滿地找牙,就連也門穿著拖鞋的農民軍都把他們打得潰不成軍。沙特等國深知自己的“少爺兵”靠不住,所以要尋找外來的保護傘。

沙特雖然給美國交了不少保護費,但美國的政策一直是“美國優先”,關鍵時刻能不能幫沙特打仗不敢說。

另外,沙特的死敵是以色列和伊朗,而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頭號小弟,所以沙、以交惡時,美國不可能派兵打以色列。

至於伊朗的關係更復雜,雖說美伊關係不咋的,但要美國和伊朗直接開戰,可能性不大,因為伊朗對於俄羅斯和東方大國來說,戰略意義太大,冒然開戰後果不可控。


所以說沙特把國家的命運,全部交給美國是不靠譜的。

而沙特選巴基斯坦作為第二保護傘,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巴基斯坦和印度對戰多年,其實戰能力和戰術水平都毋庸置疑,最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有核武器,無論是以色列或伊朗,想打沙特的主意,都不得不考慮這個因素。

其次,巴基斯坦是以信奉伊斯蘭教為主體的國家,從這點來講,巴基斯坦和海灣國家是天然的兄弟國,他們的合作有足夠的信任基礎。

另外,巴基斯坦軍隊由於歷史原因,是中東唯一一支無教派區別的軍隊。


既有什葉派,也有遜尼派,還有信奉基督教的。所以巴軍方在中東各個國家都能吃得開,比如兩伊戰爭或伊朗、沙特關係緊張時,巴軍方都發揮過重要的調停作用。

而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國家貧窮,長期和印度對抗,又需要大把的軍費。

海灣這些阿拉伯國家有錢是世人皆知,所以選他們做金主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綜上所述,巴基斯坦和沙特是各取所需,至於有多鐵很難說,關鍵還要看錢給的痛不痛快,“肌肉”是否能保持長期健壯,僅此而已。



花木童說史


知乎上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答案,我就借花獻佛吧:

1、首先下沙特和巴基斯坦都是遜尼派為主的伊斯蘭政教合一國家,而伊朗是什葉派為主的國家。

派系鬥爭,對於伊斯蘭而言,是比生死還大的大事。所謂的聖戰,不就指出了這一點了嗎?

2、沙特有心無力的恢復阿拉伯帝國夢想。沙特擁有麥加和麥地那兩大聖城,是伊斯蘭誕生的地方。伊斯蘭的傳播,是從阿拉伯半島-中東-中亞-印度次大陸-東南亞這樣一個路線傳播。因此沙特人在繼承阿拉伯帝國的奧斯曼帝國在一戰滅亡後,就開始想要恢復歷史上的阿拉伯帝國之夢。

但一窮二白的沙特,除了茫茫沙漠之外,根本就沒有能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沙特人曾經想要依靠當時強大英國人實現自己的阿拉伯王國之夢,但英國人對於資源匱乏的沙特實在不感興趣——成本太高、收益太低,這買賣不划算。

直到沙特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儲備,並和美國結成了聯盟,沙特人已經無法實現恢復一個統一的阿拉伯王國的夢想,但要做一個阿拉伯國家的盟主,這個夢想還是可以實現的吧。

於是暴發戶沙特,就以伊斯蘭教領袖國的身份,到處援助阿拉伯國家,建立大哥形象。

於是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朗,就成為了沙特的眼中釘、肉中刺。

路邊常見的玉米攤為巴國人每日聚會和零嘴地點——還能悠閒的喝茶啊,這生活!

3、1947年誕生的巴基斯坦就成為了想要成為阿拉伯世界領袖大哥的沙特和伊朗拉攏的對象。

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和蘇聯聯手對抗美國,美國於是決定武裝白戶巴基斯坦,可巴基斯坦沒錢買美國的武器,於是沙特就站出來,大筆一揮,幫巴基斯坦買單,這樣巴基斯坦才能夠迅速有自衛的能力。

同樣想要爭阿拉伯大哥的伊朗一看,這不行,於是就對巴基斯坦進行經濟支援。

簡單說,為了爭阿拉伯世界大哥的位置,伊朗和沙特,從巴基斯坦沒有獨立時就支持巴基斯坦。因此巴基斯坦和伊朗、沙特的關係都很好。

4、從巴基斯坦看,巴基斯坦人其實就是信奉伊斯蘭人的印度人,主要大部分人都是旁遮普族(63%)、普什圖族(阿富汗人也是 16%)、信德族(13%)。

巴基斯坦人和中東的波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拉伯半島的閃族人後裔阿拉伯人,都沒有相同的文化和血緣關係。雖然是同一個宗教,但不算是兄弟。

因此巴基斯坦,還是不願意和阿拉伯人為主的沙特和波斯人為主的伊朗、突厥人為主的土耳其這些伊斯蘭教大國起衝突,和平共處——和自己具有相同血脈的印度在自己身後虎視眈眈,不宜多交敵人。

這就是為什麼似乎同樣是伊斯蘭教的國家,巴基斯坦基本上就不插手以色列。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南亞的巴基斯坦和西亞的沙特,在地理位置上相距甚遠,卻成了非常親密的朋友,我們通常稱呼巴基斯坦為巴鐵,但是對於沙特和巴基斯坦兩國來說,他們倆也是一對非常要好的鐵哥們。

我們都知道沙特是中東土豪,非常富裕,他怎麼會看上經濟非常落後的巴基斯坦,而且還成了沙特為數不多的盟友呢?


其實關於沙特和巴基斯坦能走到一起,既有沙特自身戰略需要的因素,也有巴基斯坦經濟發展需要的因素,更有天然的相同宗教信仰的因素,沙巴之間的利益互補和戰略需求成為最大動因。


首先沙特和巴基斯坦有共同宗教信仰


巴基斯坦的國名全稱為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通過國名就可以知道,巴基斯坦是個伊斯蘭國家,而且還是以伊斯蘭遜尼派為主。恰恰沙特也是伊斯蘭國家,同樣是以遜尼派為主。


沙巴兩國相同的宗教信仰,實際上就已經為兩國展開合作打下的最堅實的基礎,這對於兩國人民來講,相同的宗教信仰是具有天然的親近性。

更為關鍵的是沙特還是全球伊斯蘭遜尼派的領頭人,這就決定了巴基斯坦在處理與沙特的關係上,必然是給予沙特最高的尊重,在更多國際問題上,立場往往也會偏向沙特。


其次沙特可以為巴基斯坦提供經濟支持


沙特之所以能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頭人,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石油,在世界石油格局裡佔有很大的分量,從而獲得大量資本,成為中東乃至整個伊斯蘭世界最富有、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中東土豪,有油任性。


沙特的資本正好是巴基斯坦所需要的,近年來,巴基斯坦的外匯儲備急劇萎縮,國家經濟增長比較低迷。

在今年年初,巴基斯坦的外匯儲備已經降至72.9億美元,對於巴基斯坦進口領域已經造成嚴重影響,預示著巴基斯坦經濟存在重大危機。今年我國外匯儲備達到31037億美元,巴基斯坦與我們相差425倍左右,可見巴鐵的經濟形勢並不樂觀,很多國際機構都不願意支援貸款給巴鐵,害怕損失。


唯獨沙特闊氣出手,兩次對巴鐵伸出援手。第一次是去年10月份,巴鐵儲備快要枯竭的時候,緊急提供了60億美元;第二次是在今年2月份,沙特又對巴鐵投資200億美元,這對巴鐵的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再次巴基斯坦可以為沙特提供軍事支持


巴基斯坦是伊斯蘭世界唯一擁有核武的國家,軍事力量長期排在全球前列高於沙特,握住巴基斯坦,對沙特來說至關重要。


這些年,沙特聯合其他國家的軍隊,一直在也門作戰,但是由於沙特的士兵作戰能力低下,長期處於富貴嬌養狀態,據媒體報道,有上萬名巴基斯坦人在沙特軍中服役,為沙特軍隊提供訓練,甚至直接參與作戰。

巴基斯坦自從上世紀獨立以來,巴軍基本上一直處於作戰狀態,實戰經驗豐厚,尤其是游擊戰、殲滅戰等方式對沙特的幫助會很大。


最後巴基斯坦可以調節沙特和伊朗的關係


一直以來,以什葉派為主的伊朗和以遜尼派為主的沙特總是鬧矛盾,這個時候,巴基斯坦卻並不是一味地跟風沙特與伊朗不和,反而是採取了中間立場。


伊朗和巴鐵是鄰國,雖然都是伊斯蘭國家,但是宗教的派系不同,通常來講,巴伊兩國關係應該不會很好,但是巴基斯坦和伊朗超越了這種分歧,努力維持正常的國家關係。這樣一來,巴基斯坦既與沙特保持友好關係,也與伊朗保持正常關係。


每當沙特和伊朗關係緊張時,巴基斯坦都會進入調停者的角色,緩和局勢,為兩國降溫,為中東地區的局勢平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巴基斯坦不能簡單地看做是沙特的打手,還起著非常重要的戰略作用。沙特和巴鐵可謂是相互需求,相互依賴,互相支持,各取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