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普通人家的午飯:明太魚燉豆腐,獨有醬缸小辣椒,盤碗滿桌


東北人家,到了冬天,屋子裡陽光最好的地段必須交付於家裡的花草,因為冬天外頭沒綠色,全靠這些綠植活泛活泛,按身高體型重新給它們排好隊,隔三差五澆澆水,洗洗澡,都長得挺帶勁。

這是一棵張牙舞爪隨時想要起飛的蘆薈,因為一直減肥,精瘦,再加上個兒高,感腳時刻都能臥倒,植物也吃顏值的虧,愣沒挪到小屋關了禁閉。

閨女回來了,老兩口感覺吃飯能有點兒動力,平時多數時間都是對付,朝鮮族人家吃飯簡單,一飯一湯,幾個泡菜,往往就是一頓。加上歲數大了,不吃油星,逐漸形成了更加清淡的口感偏好,今天中午燉了一鍋明太魚大豆腐,不擱油,嘖嘖,想想都腥呢……

因為明太魚是海魚,自帶腥味兒,所以做湯之前先用開水打個水焯,這樣就能去除魚腥,湯裡放了用來做大醬湯的大醬,算是唯一的調味品了。

湯配米飯,一般朝族人吃飯有個特點,前半碗湯和飯分開吃,後半碗,將米飯扣進湯裡,吃湯飯,韓劇裡也常有如此吃法,中國的朝族也是一樣。

自己醃的撇了疙瘩鹹菜和小鹹黃瓜,一滷鹹兒,切成薄片,挺下飯,這些鹹菜都是早前跟漢族鄰居學的,雖是朝族,但對食物的調教上,融合了其它民族的智慧,比如回族的醬牛肉,漢族的醃酸菜啥的,都成為了家常菜……

這是朝鮮族特有的大醬缸裡泡出來的小辣椒,用那種辣的羊角椒,在大醬發酵出香後,洗淨控幹埋進去,泡上個把月就可以吃了,那股子醬香完美地和青椒的清香結合昇華成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味,不用別的菜,光這小辣椒就能輕鬆下去兩碗飯,配粥更是驚豔。


不過朝鮮族早飯很少喝粥,他們只有在生病時才煮粥喝,平時早飯也是以米飯配湯為主,麵食吃的相對較少,三口人,倆菜:大頭菜、剩魚,加上小鹹菜碗,一共十三個,擺了滿滿一桌子,雖然沒啥油水,但個頂個地下飯,也是爹媽歲數大了的家庭很有代表性的一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