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教育的那些“通關”歷程

2019年盛夏,一群年輕幹部從紀檢、組織、經信、群團、鄉鎮等不同系統,來到一個名叫“主題教育辦公室”的地方,投入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也開始了他們“通關升級”的新徵程。



  “心態關”:馬上就辦,真抓實幹。主題教育辦公室的同志們來自各個系統、不同戰線,風格不同、方法迥異。但主題教育辦的風格只有一種,就是工作“馬上就辦”。無論是面上統籌,還是線上指導、點上支招;無論是推動解決改革發展穩定突出問題、黨的建設緊迫問題,還是探索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機制,但凡一人少了擔當、多了太極,少了理解、多了指責,必將辦不成事、辦不好事。上百天的磨合,催生無需言語的默契,比如,今日事、今日畢,任務做不完、有家也不還。“馬上就辦、真抓實幹”是一筆寶貴財富,今後不管身處脫貧攻堅、招商引資、基層治理等哪個崗位上,都應牢記、更要傳承。


  “能力關”:學有良師,行有益友。年輕幹部們都寫材料,領導講話、工作信息、調研報告,無所不包、無所不寫;他們有遺憾,更有收穫。有時候,在高手們對文稿的反覆推敲、深入切磋中,“精益求精”既顯水平、更有態度;有時候,夢想總是“胸中有點墨,下筆如有神”,現實卻是“今夜多寫一點,明天爭取不過12點,夢想照進現實,就差能力再強那麼一點點”。每當他們戲謔“要當好材料的倒數第二關”(因為領導要把最後關),其實誰又不想“出手都是高手、提筆就是定稿”?那些按時間順序排列的60多篇文檔、10萬餘字,記錄下每一次領導的精心點撥、前輩的耐心修改、同事的暖心“背鍋”,更記錄著明燈下、深夜裡、火熱實踐中的收穫與成長。三五良師、成群益友的同心同德、同心協力、同舟共濟,停駐了熱血、奉獻的青春印記。



  “修為關”:吃苦如甜,受益匪淺。主題教育是一次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也是年輕幹部一次難得的“吃苦”經歷。凌晨2點會議室裡的字斟句酌、600多人會場裡的團結協助、每日數稿任務下的壓茬寫作……“打急抓”,面不改色;“熬通宵”,談笑置之。畢竟,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懈怠者幹不成宏圖偉業。沒有老老實實吃苦,又如何收穫新思想的“甜味”,檢視差距的“辣味”和革命友誼的“情味”?主題教育辦的同志們一致認為,黨的創新理論是把“金鑰匙”,越學越覺得有信心,越學越覺得有力量。這群年輕人,他們想進步,他們不怕苦。來時,聚是一團火;別時,散是滿天星。


  初心如炬,使命在肩。主題教育雖暫告段落,但總結不是完結,收官亦不收兵。在主題教育辦公室戰鬥的寶貴經歷,讓這群年輕幹部深刻明白,“兩個維護”不僅要落實在本職崗位上,還要體現在一言一行中。這群謙遜有禮、辦事周全,才華橫溢、能文能武,朝氣蓬勃、充滿潛力的兄弟姊妹們,讓他們深切體會,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既是享受,更是一種幸福。(來源:共產黨員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