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陆军两栖登陆舰――“神州丸”号特种船!


日本陆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被命名为“神州丸”号。该舰于1933年4月在播磨造船厂开始动工,翌年11月15日竣工入役。为了掩人耳目,这艘军舰最初被定义为“输送舰”。其实算是现在的两栖登陆舰!

该舰参数如下:标准排水量7180吨,满载排水量8108吨,舰长141米,航速:20.4节。其主要武器为75毫米高炮和20毫米机关炮各4门。按当时的设计思想,“神州丸”号的主要目标还是用于登陆作战的。为此,它要可以搭载大小登陆艇50艘,登陆部队2000人。

神州丸号内部结构图

神州丸号内部结构图

不过为了达到战时“出奇制胜”的目的,该舰新功能的秘密被小心翼翼地保护了起来。改造出来的飞机库,也还沿用马栏甲板的称呼。按照陆军原来的设想,在这个小小的机库里,不仅要能搭载尺寸较小的战斗机,还要能搭载尺寸较大的轻型轰炸机才行,甚至飞机总数要达到17架。

据资料显示,最终确定下来的载机方案,限定为12架中岛九一式战斗机。由于舰上空间异常拥挤,造成了该舰只具备弹射起飞载机的能力,却没有回收载的载机的能力。

1935年7月,在日军的广岛湾大演习中,新近入役的“神州丸”号向陆军高官们展示了被期待已久的“绝招”。在半个小时之内,舰上载机全部弹射起飞完毕。然后,按演习预案,这些飞机又成功地降落在了广岛练兵场。这次演习,着实地让“神州丸”号风光了一把。

1937年7月,中日之间的战争爆发。被日本陆军寄予厚望的“神州丸”号披挂上阵,从此开始了其四处侵略的罪恶生涯。从淞沪会战开始,一直到广州战役,再到后来的登陆海南岛、登陆钦州湾,在每次日军的大规模登陆作战中,“神州丸”号是场场必与,成为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1945年1月3日,停泊在台湾左营外海的“神州丸”号遭逢美机空袭,受创后慌忙逃至港外躲避。不想却被正在附近海域游猎的美军潜艇逮了个正着。在一次靶场打靶式的鱼雷攻击后,该舰被击沉。至此,“神州丸”号的生命彻底完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