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 B 端產品的認知

本文用最淺顯直白的方式幫你瞭解B端產品類型。讓在產品坑邊徘徊的你,更近一步瞭解B端產品的基本常識,也獨家分享一些個人的產品價值觀。

我对 B 端产品的认知

產品的服務對象

B 是 business,代表商業、企業、機構,是以團體集合的形式作為產品的服務對象,團體常常是有著較為清晰的組織目標的利益共同體。

B端產品首先要服務的對象就是這個利益共同體,其次是這個共同體當中每一個為了達成團體目標而使用產品的成員。

比如說早期的“釘釘”作為一款典型的B端產品,主要為企業提供考勤管理的服務。產品要輔助達成企業考勤目標,就需要產品能夠在工作日順利的將員工的考勤以企業需要的方式進行呈現和統計。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企業的員工配合在釘釘的手機端進行每日的考勤。所以,產品的次要的服務對象就是該公司參與日常考勤打卡的員工。

產品的需求策略

由於直接購買B端產品的客戶是企業,所以在需求的滿足上,優先滿足企業業務相關的需求。形成足夠的購買衝擊,和客戶建立強聯繫。

這是產品成功的第一步,企業在實際生產中高頻的使用了產品,代表著對初代產品需求的把握表示認可,也給了產品第二次機會。

需求應該如何把握好第二次機會呢?

用戶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問題,這時能否及時和良好的處理好這些問題,就成了產品能否煥發第二次生命的關鍵了。

一般來說,企業對產品的實際用戶——也就是員工——有一定的強制使用性,但是如果產品對用戶的不友好影響到了用戶的使用,這些問題也不容小覷。

此外,B端產品雖然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是如果不及時關注市場上同類產品的發展情況,不斷完善產品。那麼,產品來年的續費就令人擔憂了。

產品的細分類型

產品和市場是互相打磨協同共進的共同體,在互相的摩拳擦掌中,不斷豐富著產品類型和領域,最終很好地適應了市場的產品得以生存下來。

B端產品根據行業可分為通用型和垂直型。

通用型產品:大多數行業都需要的功能聚合型的產品。

最為典型的是企業CRM銷售客戶管理系統,產品把握住普通銷售在銷售管理中對用戶管理的需求,設計出的通用類型的產品。

垂直型產品:精準把握垂直行業或領域的需求特點,只針對該垂直行業的產品。

緊承上一個例子,其實不同行業的客戶存在不同的特點,相應公司的銷售人員就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進行管理。所以CRM系統,針對有價值的垂直行業會衍生出垂直型產品。

垂直型產品相對於通用型產品而言更具有專業性,但是由於其垂直特性,往往也會有相對較少的用戶範圍。

所以,更為細分市場的垂直型產品的差異性和差異性產生的價值是值得考量的。

根據具體的業務也會為支持業務團隊的業務平臺方向、支持員工內部協同的辦公協同方向、以及平臺業務模式中支持供給方的商家管理方向。

B端產品的價值和意義

說到價值和意義,如果強行擺出個人觀點,是很不負責任的一種行為。為了探索這一問題的答案,在此特地給出關於這一問題的思考框架。

價值是人賦予的

一個產品能夠連接產品的服務對象和產品提供者。

B端產品,在產品的服務對象方面,最應該思考的是產品的使用用戶和付費用戶。

B端產品面向企業進行銷售,所以產品的價值感更多體現在產品對該集體的效能提升的實際意義。

比如說,2019年3月26日被阿里全資收購的Teambition。

Teambition的客戶在日常協作中的痛點和需求點,就是團隊協作的低效和複雜。Teambition公司明確其定位“國內團隊協作工具的創導者”,為企業用戶提供統計報告、權限控制及組織架構等企業版功能。

以Teambition為永輝雲創提供的產品方案為例:

永輝雲創: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

這一定義道出了新零售的本質,以人為本,快速響應客戶,優化用戶體驗。

那麼,Teambition的項目高效協同的功能信息傳遞對永輝雲創這樣備受資本關注的新零售頭部企業而言,便是生死存亡的關鍵。

其次,集體中每個使用產品的主體的意義和價值,也是B端產品應該進行思考的。在產品提供者一方,也需要不斷地找尋和明確產品的使命和價值,讓產品更加清晰地發展和達成。

比如騰訊的企業微信,一開始就是企業交流協同的工具,後來有了流量通盤考慮產品價值後,又做支付紅包等功能。

公司的戰略和市場的變化,都時刻衝擊著產品的價值。因此,產品提供方要站在市場前沿預測性的修訂產品方向。

產品是達成目標的工具

B端產品進入到客戶的企業或機構以後,一定是做為一種工具在組織間發揮作用。產品逐漸成為客戶企業的一部分,和企業一起為企業目標所服務。

工具自古以來就是為了提升效率,信息化的最大特點也是提升效率。所以,產品最為重要的目標就是提高企業或機構的工作效率,為其賦能。

有一些產品設計者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思路非常發散,但是如果時刻記得這樣一條價值觀,在實現產品設計構思的條件下,一直尊重用戶的目標的達成。那麼,產品相對就會更加靠譜。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