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三缸機不好,為什麼依然有很多車企要採用三缸機?

帶閨女耍去


目前,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選擇採用三缸機,通用甚至在中低端車型全面普及三缸機,很多人拒絕三缸車理由是抖動和噪音,但是很多三缸車在優化之後變現已經,三缸車最大的弊病其實是未知性。

三缸機的未知性

很多車評人評測三缸機的時候,都會測試三缸車的車內抖動、噪音,來證明三缸機的體驗並不亞於四缸機。但是讓三缸機抖動並不難,只要增加平衡軸和機腳墊就能夠抵消大部分的抖動,再通過隔音措施減少傳到車廂內的噪音即可。

但是這種做法無異於掩耳盜鈴,三缸機的抖動是先天缺陷,就像一個人天生一個腿長一個腿短,即使穿上褲子掩蓋,但是褲子一脫還是原形畢露,而且抖動抑制的這些措施耐久性無法保證。三缸機的運轉品質會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大幅度降低,噪音和抖動問題會不會隨著使用日益凸顯,誰也說不準。

三缸機真的不省油

我真的是納悶了,三缸機省油這種彌天大謊還是有這麼多人信?1.0T三缸發動機省油是因為排量,同等技術同排量的四缸機只會更加省油。不信我們看數據!

根據小熊油耗的車主眾測油耗顯示,1.5T三缸版本的領克03油耗是8.72升,2.0T四缸版本的油耗是8.32升,並且四缸版本還比三缸版本重了125KG,馬力高出10匹。

無獨有偶,新款的1.3T三缸英朗比老款的1.4T四缸英朗百公里油耗高出了0.32升,整備重量還輕了35KG,如何解釋?

三缸機因為先天缺陷,抖動和噪音更加難以抑制,所以有些四缸機運轉起來最省油的工況,三缸機卻要避開,導致油耗並不佔優。所以別再相信三缸機能省油了,那是因為廠商除了編制三缸機能省油的謊言之外,再也沒有理由說服消費者。

三缸機就是節省成本

三缸機其實滿足排放標準+降低成本的畸形產物,我知道又有人反駁三缸機研發費用高,其實並不比四缸機成本低。

首先我們說製造成本,結構上,三缸發動機相比四缸機減少一個氣缸,相對應地缸內的結構也減少一個,包括點火、供油、連桿和曲軸、凸輪軸對應部分,雖然有的車企配上了平衡軸,但是製造成本還是比四缸機更低。

再說研發成本,研發成本雖然高,但是會被銷量攤薄。舉個簡單例子,某個紡織廠因為人工工資高,引進機器生產代替某個工序的所有人工,雖然購買機器的成本巨大,但是一次投入永久收益,再也不用支付這部分的員工工資,是不是在節約成本。道理是一樣的,用腦子想一想就明白。

最後我想說,在目前三缸機和四缸機並存的狀態下,我還是建議大家選購四缸機,減少後期風險。不過,三缸機和電動的組合可以很好地規避三缸機的缺點,可以酌情選購。


老司機侃侃車兒


目前搭載三缸機的主流品牌有寶馬、本田、別克、福特、標緻、吉利、領克。三缸機在NVH方面和四缸機相比是先天不足。很多車企要採用三缸機,我覺得核心原因就是“省”。

這個“省”指的並不是油耗。如果你看到一款新的三缸機比老款同排量的四缸機省油,更多的其實是發動機技術迭代的結果,而不是少一個氣缸的功勞。或者有人說1.5T三缸比老2.0Na四缸省油,這種觀點其實是把三缸機和小排量混為一談了。首先,我國工信部現階段的油耗測試方法採用的是歐洲的NEDC循環。這種方法的測試工況過於溫柔,都是緩加速,所以特別有利於小排量渦輪增壓車型跑出低油耗。三缸機汽缸數少,往往就意味著排量不大,至少目前乘用車裡沒有超過1.5L的三缸機。所以你看一款車三缸機的工信部油耗低,那是排量小的功勞。如果是同技術年代、同排量、同進氣方式的兩款發動機,汽缸數少的反而可能更費油。

你們細想,同排量前提下,三缸機零件數雖然比四缸機少,但它每個氣缸的工作量還比四缸機多了1/3呢。單缸容積、活塞、氣門等零件的規格和及其工作量也都是四缸機的4/3。所以這方面實際上並沒有節省什麼。

這還僅僅是發動機硬件層面的情況,到了實際裝車上路之後,三缸機因為NVH的物理瓶頸,主機廠對ECU做標定的時候,當經濟運轉區間和差NVH區間重合時,為了不犧牲舒適性,不讓車的行駛品質顯得掉價,只能犧牲油耗為平順讓路了。比如低轉速高負載(大油門)工況,本來是有利於省油的,但是三缸機在這種情況的振動讓人難以忍受,工程師就只能通過變速箱換擋拉高轉速等方式來規避這個情況。

舉個實例吧,寶馬改款前1.6T四缸的316和現在的1.5T三缸318,它們動力參數一樣,變速箱也一樣,但318行駛中的基本不低於1500轉,而且稍稍深踩油門就會積極降擋,把轉速拉到2000轉以上。而316i巡航轉速可以低到1100轉,轉速拉到2000轉以上需要油門踩得更深。

之家的實測油耗也很說明問題:316Li用的是老款N13B16發動機,在晴天34度高溫下(高溫不僅令空調能耗更高,而且有損渦輪增壓機的燃燒效率),實測油耗百公里7.3L;而318Li的新一代B38發動機在陰天23度舒適溫度下,實測油耗百公里7.5L。排量小了,發動機新了,缸數少了,還沒開空調,結果油耗不降反升。這就是三缸機所謂的省油?

在我看來,三缸機真正的“省”的其實是成本。尤其是寶馬的B系列模塊化發動機,單缸排量0.5L。以2.0T四缸為基準,少做一缸就是1.5T三缸,多做兩缸就是3.0T直列六缸,不同排量發動機的零件可以通用。另一個原因是優化空間,尤其是橫置發動機,做成三缸可以縮短髮動機長度,機艙的橫向空間就能更好地裝下當今自主品牌流行的單電機P2結構的插電混動系統。要知道,如今的車企需要大幅提高新能源車的銷量,來滿足國家的雙積分排放政策(新能源積分和企業平均油耗積分)。單電機P2佈局的混動系統恰恰是最能短平快生產的混動結構。這樣一來,混動結構的佈局空間更寬鬆了,而電動機平順、低扭強勁的優勢剛好彌補了小排量三缸機動力和平順性的不足。兩者各取所需,還能跑出一個漂亮的工信部油耗,何樂而不為。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很簡單,因為三缸機是最容易達到國六標準以及達到國六標準後成本最低的。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3缸機的燃油消耗也是最容易達到未來即將實行的燃油消耗標準的。

所以這些年各大廠家推3缸機也就很正常了。

廠家也知道消費者不喜歡3缸機,但沒轍,4缸達標成本太高,而且燃油消耗也下不來,將來不達標還要被罰款或者花錢買積分,還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弄個3缸。

消費者不喜歡?

沒事,多洗洗腦就可以了,低汙染,省油,環保一古腦的加上去就可以了。

雖然這些3缸機使用起來並不怎麼省油……

一次不行就多洗幾次,沒什麼是洗不了的,畢竟花錢洗腦的成本比花錢讓車輛達標少多了。



玩二手車的李先生


這個你得問國家,搞了咖啡法和國六,不用三缸未來根本不行,油耗和排放都會不達標,你以為車企願意搞三缸啊,結構複雜,比原來成熟的四缸車成本還高


德州廣本大雁島店


官少可以省財政,缸少不省油阿,那個豬頭思路,羅羅


大墩墩


吉利好多年前就有三缸發動機了


porscheclub


一則受國家法律制約,再一就是大勢所趨


輕輕小年


還不是欺負中國人多錢傻,你信不!半自動擋的車,國外滅跡多年,國內還不是有車企用!


賴賴48765458


大勢所趨,其實國外三缸機很早就普及了,不過國人對這東西的確很敏感,還有就是三缸機技術上的問題還是有挺多要解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