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額股權“三拍”未果 河北銀行內憂外困

新年伊始,河北銀行就遭遇了股權拍賣失敗的尷尬局面。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1月6日,已經拍賣兩個月之久的中城建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城建投”)持有的河北銀行近4.65億股權益價值因未有人接盤最終變賣失敗,而這已是這筆股權第三次登上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作為河北省成立最早的城商行,河北銀行近兩年來業績經營情況承壓明顯,營業收入、淨利潤均出現下滑,在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差異化發展道路是河北銀行面臨的難題。

三登拍賣臺

阿里司法拍賣平臺公佈的信息顯示,此次拍賣的標的為中城建投持有的河北銀行近4.65億股股權,佔該行總股本的7.75%,評估價為23.05億元,起拍價為18.67億元,近8折出售。此筆股權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於2019年11月7日至2020年1月6日進行公開變賣。截至2020年1月6日10時拍賣結束,這筆股權有14729人圍觀,47人設置提醒,但最終因無人報名變賣失敗。值得關注的是,這筆大額股權已經是第三次登上阿里司法拍賣平臺。

早在2019年8月13日,河北銀行上述股權就被掛網進行公開拍賣,“一拍”時的起拍價為20.75億元,較23.05億元的評估價打了近9折,這一起拍價格也刷新了近三年阿里司法拍賣平臺的銀行股拍賣底價紀錄。從當時的拍賣情況來看,這筆股權光保證金就高達2.07億元,有超3000多人圍觀,49人設置提醒,但無人報名。2019年9月22日該標的被二次拍賣,彼時的評估價為23.05億元,起拍價為18.67億元,與“三拍”的價格相同,較第一次拍賣降價超過2億元,但最終未有人接盤。從股權結構來看,中城建投為河北銀行第三大股東,持股數量近4.65億股,持股比例為7.75%。

一般來說股權拍賣對公司正常經營不會產生直接影響,但可能會影響公司的戰略性長期發展。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例如,在股權變化趨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可能影響公司的長期決策,或者是公司未來潛在投資者的決策。同時,股權拍賣造成股東結構的不確定性也會使得相關銀行的未來發展方向增加一些不確定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客戶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針對此事,北京商報記者試圖採訪河北銀行進行詢問,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業績經營承壓

作為河北省成立最早的城商行,河北銀行近兩年來經營情況承壓明顯。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自2016年實現74.43億元的營業收入後,河北銀行的營業收入就出現持續下滑,2017年、2018年河北銀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4.14億元、67.73億元。

在淨利潤方面,2016年河北銀行實現淨利潤26.42億元,同比增速達到17.91%;2017年,該行實現淨利潤27.17億元,同比增速下滑至2.85%;而到2018年,淨利潤下滑至20.22億元,同比增速下滑了25.59%。同時該行經營活動產生淨現金流為淨流出65.34億元,而上年同期為淨流入34.4億元。

對於該行盈利水平下滑的原因,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評級報告指出,河北銀行公司存款流失導致存款規模增速放緩,資產負債的整體規模增長乏力;受外部經濟的影響,信貸資產質量有所下行,信貸資產五級分類偏離度較高,撥備已處於不充足水平,未來面臨進一步計提的壓力;利差收窄、撥備計提等因素導致其盈利水平有所下降。

同時,河北銀行資產質量指標也出現下滑,2016年末至2018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49%、1.61%、2.53%,連續三年上升。同期該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為201.55%、162.66%、111.85%,連續三年下降,且已經低於監管規定的紅線。

王劍輝進一步表示,公司盈利指標下滑從某種程度也可以認為跟股權結構不確定有一定的關係。在股權決策不明確的情況下,一些重大的投資活動會遭受限制,從長期來說會對公司的經營產生影響。另外,河北銀行本身在業務拓展方面相對滯後,這也是造成該行經營能力遲遲得不到顯著提升的原因。

進入2019年,河北銀行業績經營水平有所好轉,截至2019年9月末,河北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9.03億元,同比增長22.75%;歸母淨利潤15.05億元,同比增長6.36%。針對未來如何提升經營水平的具體舉措,北京商報記者嘗試聯繫河北銀行進行採訪,但同樣未得到回應。

醞釀上市七年未果

2020年是河北銀行成立的第24個年頭,早在2012年1月,該行就發佈公告宣佈,擬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並於境內上市,2018年11月,中信證券還發布了河北銀行第二十七期上市輔導工作報告,但七年過去了,河北銀行上市並沒有迎來新的進展。

“從好的一面來說,如果能在上市之前股權變更塵埃落定,這對於河北銀行上市起碼去除了一個不確定因素。在將來戰略發展、長期規劃方面也會有一定好處,對河北銀行來說,該行未來應更多關注內部經營、業務多元化等問題。”王劍輝說道。

在同業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如何走出屬於自己的差異化發展道路是河北銀行目前面臨的難題。“對中小銀行而言,最核心的無外乎是迴歸初心,致力於服務中小企業、深耕普惠金融,從而與大型銀行實現差異化的發展。”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小銀行應充分了解自身與大型銀行競爭的優勢和劣勢,揚長避短,發揮在服務當地企業、服務中小企業服務、普惠金融方面的優勢。不追求大而全,應追求小而精的發展,應聚焦當地,深耕當地,與當地優勢的中小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賦能優質企業發展,與優質企業共成長。應圍繞當地居民普惠金融做系統服務,如為居民提供存、貸、匯等便捷的金融服務。同時,應探索建立與當地居民特點相適應的金融服務模式。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