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小學德育課堂充滿濃濃“漢味”

湖北日報訊(記者朱惠、通訊員陳學兵、實習生李詩溢)1月3日,武漢市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青山區召開,近600名武漢市德育專家和教師,現場分享新時代德育課程改革創新的有益探索和經驗,多區中小學德育課堂結合區域特色,充滿濃濃“漢味”。

“生態體驗已成為德育的時代新方位。”青山區教育局黨委書記丁華鋒介紹,青山人親歷了生態環境由好到差、又由差到好的時代變遷,用生態體驗作為德育導引,容易引起學生共鳴。在生態體驗德育引領下,全區有31所學校被評為省、市兩級綠色學校,佔比近70%。

“生態體驗系列課程,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品牌課程系列之一。”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校長呂向東說,《從荒原到宜居城區》是第一本生態體驗系列的校本教材。伴隨著課程實施,同學們實地尋訪桃源村的鴛鴦古井,實地考察瞭解新中國描繪的武鋼藍圖,一個不一樣的青山展現在學生面前。

“生態實踐課程是學生的必修課。”青山區紅鋼城小學校長朱冬梅介紹,每學期都有研學活動周,同學們走訪鋼城二中海綿試點校、五豐閘溼地公園研學;參觀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戴家湖,瞭解戴家湖前世今生;走進一冶版畫研究院,瞭解新中國第一個工業版畫創作群,拜訪工業版畫非遺傳承人“付樹青”……一批批學生由此成為生態文明傳播志願者。

江岸區也依託該區豐富的紅色資源,開展主題實踐體驗活動,將校本特色與區域特色有機融合,全面深入推進責信德育。“責信德育是江岸教育近20年的積澱和傳承。”該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該區正積極啟動“美好教育”,構建現代育人模式。

在江夏區,法泗小學利用農村特有的泥土資源,組建泥塑社團,用孩子們的作品裝飾校園,培養學生文明自信、勇於展示的良好品質。江夏區教育局德育中心負責人徐強介紹,該區推行“全域德育”倡導全員、全程、全科、全面育人,探索新時代立德樹人新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