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王耀武的軍事才能?

天翼用戶58944


王耀武絕對是國民黨眾多高級將領中,最為善戰的一個有謀有略的戰將。

在這方面粟裕大將給予王耀武過一個評價,他說國民黨中,最會打仗的將軍,一個就是薛嶽,另一個就是王耀武。

可見,王耀武的軍事才能有多高。

其實王耀武軍事生涯,除了抗戰時期,他的事蹟多多少少都和粟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的,粟裕也是他多年的老對手。

粟裕將軍對他的評價,應該算是很中肯的。

這從王耀武擔當過的軍職,也可以看出一二來。

一般國民黨的將軍中,被蔣介石重用的,都是浙江系和黃埔系。儘管王耀武也是畢業於黃埔軍校,但是,他是黃埔軍校三期的學生。

被蔣介石重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期像陳誠,胡宗南之類的。到了王耀武的三期生的時候,他已經是晚輩中的晚輩了,也就是說留給他的重要職務已經不多了。

再加上他是山東大漢,和蔣介石的浙江老鄉團,八杆子打不著。黃埔軍校三期畢業的人,在國民黨中擔任重要職務的,除了王耀武,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來。

解放戰爭的時候,王耀武更是被蔣介石委派為封疆大吏,鎮守山東。

這是多麼重要的一個職務,能當一方諸侯的人,你說是不是已經走到了蔣介石的核心人物之中。

可見,王耀武絕對是蔣介石最為信任的一個人。

王耀武之所以能被蔣介石信任,正是他靠自己的實戰,一步一步打出來的。

讓王耀武真正成名的,正是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帶領的74軍,真可謂是所向匹敵,可以說他經歷過,抗戰時期的所打的每一場大仗,硬仗。

74軍在當時有一個稱號,叫做“鐵軍”,這個稱號正是王耀武任軍長的時候,帶領著自己的部下,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大家都知道薛嶽指揮的萬家嶺大捷,滅掉了日軍106兵團。

當時的王耀武的74軍,正是這場戰役的主力。僅萬家嶺一戰,74軍就殲滅了日軍4000多人,也正是這一戰讓74軍名揚於天下。讓王耀武成為了蔣介石的核心將領之一。

之後的長沙保衛戰,常德保衛戰,王耀武的軍隊,更是立下了赫赫的戰功。

這樣英勇善戰的王耀武,當然被蔣介石委以重任了。

抗日戰爭之後,蔣介石派王耀武鎮守山東,當時山東幾乎都在我軍的手中,也就是濟南,青島幾個大城市,在國民黨的手裡。

王耀武要想去山東,就必須經過空軍,所以,他正是坐著飛機,被空運到濟南去的。

不過在這裡,他遇到的是他一生不可戰勝的粟裕大將。

當時粟裕帶領的華東野戰軍,正是在山東這一片土地上。可以說國民黨的將領,無論是誰遇到粟裕,都是頭疼的一件事。

因為粟裕打仗,從來都不按常理出牌,你絕對猜不到他會怎麼打這個仗。

有的時候,他會先組織我軍優勢兵力,殲滅國民黨最強的一支部隊,張靈甫的74師不就是這樣被他全殲於孟良崮的嘛。

有的時候,他會指揮我軍優勢兵力,打國民黨最弱的一支軍隊,有的時候採用的是合圍的戰術,有的時候採用的是各個殲滅的戰術........

總之,只要遇到粟裕,等待國民黨的就是失敗。王耀武也沒有打破這個“魔咒”。

王耀武在華東戰場上,不是敗在了粟裕將軍的手下一次,而是一敗再敗,最終落了一個濟南城池被攻破,王耀武也被活捉,做了俘虜的下場。


漢史趣聞


他是74軍軍長,一代抗戰名將,解放戰爭時做了兩件讓人敬佩的事。

說起74軍和74師,很多人會想到張靈甫。但是抗戰初期,張靈甫只是個戴罪立功的團長,而對74軍真正有大功的是王耀武。在解放戰爭中,他奉老蔣的命令守濟南,城破之際曾做過兩件讓人敬佩的事情。

王耀武是山東省泰安人,黃埔軍校優秀的畢業生。王耀武的指揮作戰能力非常強,憑藉著軍功一路升到74軍軍長和第四方面軍司令官。74軍也在王耀武的帶領下,在炮火中淬鍊和成長,立下了無數戰功。比如在上高戰役中,他曾經指揮部隊七次衝鋒,奪下陣地。面對日軍的毒氣戰,74軍毫不退縮,以頑強的毅力殲滅日軍,並且擊斃日軍少將官巖永,光復了高安鎮。上高會戰大獲全勝,王耀武功不可沒,而這一戰甚至被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內戰爆發後,包括王耀武在內的很多蔣軍將領表現出了厭戰情緒,不願意與人民為敵。但是在蔣的壓力下,王耀武不得不在濟南鎮守。其實王耀武也很清楚,在解放軍的圍攻之下,濟南城很快就會失守。

在濟南城即將被攻破之時,王耀武下令把濟南城的所有百姓疏散出去。王耀武是個有良知的軍人,戰爭本是軍人之間的事情,不應該傷及無辜百姓。所以他堅決反對個別將領把百姓當作擋箭牌的行為,這一舉動為他的正面形象加分不少。

另外,王耀武下令把所有監獄裡關押的犯人全部釋放,對於被關押的我黨同志和戰俘,王耀武甚至還發錢作為經費。要知道,在當時城破之際,有些敵軍將領甚至是窮兇極惡、大肆屠戮的,使得很多革命志士倒在黎明前的黑暗裡。但是王耀武是個明白人,這樣做不僅於事無補,還會給自己樹敵,所以王耀武採取釋放的辦法。

後來王耀武被我軍俘虜。雖然在紅軍時期,王耀武曾經消滅過尋淮州的紅軍,但是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王耀武是消滅日寇最多的將領之一,被後人成為抗日十大名將之一。在解放戰爭時期,王耀武疏散平民、釋放犯人的行為又給他加分。此後王耀武積極參加改造,並在新中國成立九年後成為第一批特設戰犯之一。王耀武的抗日功績和高尚品格值得人們尊重。


冰哥聊史論古今


王耀武絕對是國民黨少有的幾個有遠見的將軍之一。而我們所熟知的國民黨御林軍,五大主力之首的74軍,在抗戰中的赫赫戰功也是和王耀武分不開,至於後來的張靈甫,在王耀武面前只不過是一個小輩而已。

王耀武於1926年1月,王耀武於黃埔軍校畢業,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三團四連任少尉排長。由於他作戰勇敢、帶兵得法,不久就被晉升為上尉連長。到抗日戰爭爆發時,王耀武已經是國民黨五十一師師長,參加了國民黨的幾次主要會戰。

抗日戰爭期間:

淞滬抗戰:王耀武率領51師參戰,之後51師與58師合併為國民黨74軍。

南京保衛戰:王耀武負責淳化鎮、牛首山一帶的防禦,頑強抵抗日軍6天,終因武器懸殊而撤退。

蘭封會戰:王耀武五十一師與日軍土肥原之第二師團激戰於河南三義寨附近,重創日軍。

萬家嶺戰役:此戰王耀武同國軍其它部隊與日軍激戰數週,傷斃日軍4000餘人,取得萬家嶺戰役的勝利。戰後王耀武升任七十四軍副軍長仍兼五十一師師長。

長沙會戰:王耀武率七十四軍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運用反包圍的戰術,經過3天激戰,收復高安城。

上高會戰:王耀武率領中國軍隊克復陷入日軍半月之久的高安鎮,殲滅日軍幾千人,打死日軍第三十四師團少將指揮官巖永。

之後王耀武參加了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等對日作戰,並取得了不少的戰果。當然在抗日戰爭期間王耀武主要是作為將才在各地征戰,到抗戰後期才開始逐步的成為戰役的總指揮。

1945年的雪峰山戰役由國民黨陸軍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親自指揮,此戰面對日軍10萬餘人,王耀武率領軍隊頑強抵抗,日軍多次進攻均被擊退,後來中國軍隊從防禦轉入進攻,日軍潰不成軍。戰役結束後,計傷斃敵28174人,俘敵軍官17人,士兵230人,戰馬347匹,火炮24門,機槍100挺,步槍1300餘支,其他戰利品20餘噸。正是這一戰役的成功,不久他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當時他年僅40歲。

抗日戰爭期間王耀武逐漸由一名將才成長為一名帥才,其作戰能力和統兵藝術都有明顯的提升,屬於國民黨軍隊中的後起之秀,對軍隊和戰場的把握有著非常敏銳的眼光,能從戰爭的全面考慮問題。

解放戰爭期間;

1946年初冬,王耀武攜全副美式裝備,打通了膠濟、津浦兩線。國民黨在山東省的軍事力量一時大增.王耀武也正式入主山東。

1947年2月,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發動萊蕪戰役。粟裕放棄臨沂,誘使李仙洲冒進。王耀武發覺李仙洲軍團有危險,馬上下令軍隊開始撤退。但陳誠直接命令李仙洲堵住膠濟路一線,致使李仙洲軍團全軍覆沒。此戰可見王耀武在軍事上敏銳想嗅覺,但可惜有豬一樣的隊友。

1947年5月,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在沂蒙山區發動了孟良崮戰役。孟良崮戰役結束之後,王耀武就發現了濟南已經在解放軍的包圍圈中,所以王耀武飛到南京,請求蔣介石放棄濟南,退守二線防禦,但是這一建議未被採納。最終在濟南戰役失敗,被解放軍俘虜。

解放戰爭中王耀武成為了失敗者,成為了解放軍的俘虜,但是王耀武在解放戰爭中的遠見和敏銳依舊不能磨滅,若非國民黨高層的昏聵和戰略失敗,王耀武絕對不會兵敗至此。

從抗戰之初到抗戰結束,王耀武年年對日作戰,幾乎是無役不予,而且戰績頗佳,是國民黨軍在8年抗戰中最能打的虎將之一。在解放戰爭中,他忠於職守,能以大局為重,也能洞悉微小,是不可得多得的將才,而濟南城破之時他對首先所說的“此非國戰,不比成仁”,更是看穿了戰爭的本質。

身處國民黨的王耀武,以他的失敗證明了一句話,“不拍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試想一下如果蔣介石聽從王耀武的建議放棄濟南迴到南京,即使不考慮軍隊實力的保存,就在淮海戰役期間讓王耀武為總司令,那麼淮海戰役將會怎麼樣?


帝國烽火


粟裕將軍“攻進濟南府 活捉王耀武”在某種意義上是復仇之戰,十四年前,國民黨補充第一旅少將旅長王耀武所部在譚家橋戰役中擊敗紅十軍團,進而導致懷玉山失敗,方誌敏和劉疇西被俘犧牲,粟裕率兩個連400餘人突圍成功。



萊蕪戰役,王耀武發覺解放軍南線阻擊有詐,急令北線李仙洲兵團縮回濟南附近,卻在蔣介石的嚴令下不得不再次“南北對進”,終於將李兵團送進粟裕的口袋,三天內7萬人馬全軍覆沒,氣得顧祝同大罵:就是七萬只豬,三天也抓不完吶。

濟南戰役,王耀武堅持認為濟南孤懸解放區並不可守,飛赴南京面見蔣介石要求南撤徐州,蔣介石為國際觀瞻堅決不允,坐困孤城的王耀武只能負隅頑抗,吳化文部臨陣起義,王耀武兵敗被俘。



所以客觀的說,拋開政治立場,王耀武的軍事才能還是可圈可點的,黃埔三期的他可以被譽為“三李不如一王”並非浪得虛名,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都是黃埔一期的名將,但是戰功遠不及師弟王耀武,到抗日戰爭末期成立陸軍總司令部,王耀武同張發奎、盧漢和湯恩伯一起出任四個方面軍司令時,他是唯一的黃埔畢業生。

抗日鐵軍第74軍,雖組建俞濟時手中,亡於張靈甫麾下,而實際將其打造成“五大主力”之首的,則是第二任軍長王耀武。

從萬家嶺大捷到74軍獲得“飛虎旗”的上高會戰,從長沙保衛戰到常德會戰,抗日戰爭華中戰場最激烈的幾年,是王耀武以74軍軍長之身在戰爭中將這支部隊錘練成“虎之師”,即便是王耀武升任第29集團軍總司令後,74軍也仍然是在他的指揮之下作戰。張靈甫接手的,已經是一支裝備、意志和戰力成型的精銳之師。



王耀武雙商均高,不僅戰場直覺敏銳,戰術指揮得當;與國民黨高層各個方面都搞得關係融洽,與所屬部隊的手下軍官們也能打成一片,帶兵有方。

可惜輔錯了人,軍事才能在蔣介石的瞎指揮下大打折扣,尤其是在他成為高級將領受蔣介石直接指揮後,這種情況愈發嚴重,其實也是一批國民黨軍隊能戰之將的共同悲哀和下場,比如淮海戰役隨其後被俘的杜聿明中將,同病相憐。


度度狼gg


從黃埔軍校的少尉排長到抗戰後的封疆大吏,王耀武僅用了20年的時間便實現了這一角色轉變,遠遠的將他的黃埔三期的同學甩在了後面。


我個人認為,王耀武升遷如此之快除了會做人做事之外,還有他突出的軍事指揮才能。

要說王耀武指揮過的戰役,我個人認為最精彩的是上高會戰。

1、上高會戰

“此次日犯上高死傷甚重,現已查明池田旅團野勳中佐、大隊長鹿合、聯隊天中大隊長等人陣亡”。《申報》(1941年4月9日)

上高會戰是抗戰時期我方取得全面勝利的一次戰役,被何應欽誇讚為“抗戰以來最精彩一戰”,在這場戰役中,王耀武的74軍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941年,當時華中日軍在南昌方面有兩個33和34兩個師團駐守,日軍總部想把33師團調走,把獨立混成20旅團調來接替33師團,而且當時已經到達了南昌,這一調動會讓日軍兵力有些虛弱,為了減輕自己的壓力,11軍司令長官園部和一郎想趁33師團還沒調走,集合兩個師團和一個旅團七萬多人的兵力對中國軍隊進行打擊。


七萬多人一共分為三路兵力,北路為33師團,中路為20旅團,南路為34師團,它們最終的目標就是打擊我軍,然後奪取上高城。當時王耀武的74軍在上高城附近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羅卓英怕王耀武堅持不住,於是派了一位中將參謀長前去督戰,王耀武明白,自己能不能抵抗得住日軍對這次會戰至關重要,所以他直接給羅卓英打去電話,說讓他放心。王耀武確實沒讓羅卓英失望,74軍盯住了日軍的輪番進攻,一直等到周圍友軍前來圍攻日軍,最終在各軍的努力下,上高會戰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日軍倉皇而逃。

上高會戰能取得最終全面的勝利,可以說王耀武指揮的74軍功不可沒,正是因為如此,74軍獲得最高榮譽“飛虎旗”,王耀武也獲得了軍隊的最高勳章。


速看歷史


王耀武,字佐民,山東省泰安市人。黃埔三期生,國民黨中將軍銜。生平大小戰役無數,也多次立功,特別是八年抗戰中屢立奇功,在國民黨內部可算得上不可多得的將才。

1924年冬,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編在入伍生總隊。1925年7月,正式升入黃埔軍校三期學生,編在步兵科。1926年1月畢業,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一師三團四連任少尉排長。


1927年2月,被何應欽調到第一軍的補充團,任第二營少校營長。同年8月,調往江西,參與堵截賀龍、葉挺領導的南昌起義部隊。10月,何應欽在南京召見王耀武,對他的工作表示滿意,即派他到嫡系部隊的第一軍第二十二師第四團任第三營營長。

1930年3月,他被軍長劉峙保薦為獨立第二團中校團附。不久開赴河南參加蔣、馮、閻中原大戰,屢立戰功。同年9月,升為獨立三十二旅第一團上校團長。王耀武上任之後,精心訓練部隊,與士兵同甘共苦,他的第一團三十二旅成為訓練有素的部隊。


1932年6月,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發起第四次“圍剿”。因作戰有功,蔣介石在南昌召見王耀武,升任他為補充第一旅少將旅長。1936年8月,被升為第五十一師師長。

1937年七七事變後,王耀武的第五十一師從漢中調往上海,參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滬抗戰。在吳淞口附近的羅店,阻擊日軍從海上登陸。日軍以海陸空協同作戰的優勢,向羅店發動數次猛攻,均被第五十一師官兵擊退。王耀武還巧妙地運用夜戰,派出小部隊夜襲,先後擊斃日軍聯隊長竹田和炮兵聯隊長英森,受到總部通報表揚,戰後晉升中將。

同年12月初,率第五十一師參加南京保衛戰。


1938年5月,率部參加河南蘭封戰役,與日寇土肥原之第二師團激戰於三義寨附近,重創日軍。同年7月,參加江西萬嶺會戰,協同其他部隊與日軍激戰數週,傷斃日寇4000餘人,取得萬嶺戰役的勝利。戰後升任第七十四軍副軍長兼五十一師長。

1939年6月,蔣介石在重慶召見王耀武,對他任第五十一師師長期間的戰績大加讚許,並提升他為第七十四軍軍長。同年9月,率第七十四軍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攔截向長沙進犯的兩個師團的日軍,激戰於贛北重鎮高安。


1941年春,率部參加了著名的江西上高會戰,並贏得了“抗日鐵軍”的稱號。戰後第七十四軍獲軍中最高獎品“飛虎旗”,王耀武獲最高勳章。9月至12月,率第七十四軍兩次參加長沙會戰,均獲得出色戰績。接著參加了浙贛會戰,在衢州、江山一帶與日軍展開激戰,延緩了日軍西犯的企圖。

1943年4月,在鄂西戰役中,率第七十四軍經石門向汀北之松滋縣敵人側背攻擊,並截斷敵人的交通。此役結束後,升任第二十九集團軍副總司令。


1944年1月,被蔣介石提升為第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1945年1月,國民黨軍事當局成立陸軍總懷念部,下轄四個方面軍,王耀武升任第四方面軍司令官,與老資格的盧漢、張發奎、湯恩伯並駕齊驅。


1945年5月,以第四方面軍司令官身份親自指揮湘西雪峰山戰役。此戰役歷時近兩個月,日軍多次進攻均被擊退。後來,指揮部隊從防禦轉入戟,日軍狼奔豕突,潰不成軍,計傷斃敵28174人,俘敵軍官17人,士兵230人,戰馬347匹,火炮24門,機槍100挺,步槍1300餘支,其他戰利品20噸,此役獲得空前大捷。

抗日戰爭剛剛勝利,王耀武就得悉蔣介石將要發動內戰。當時,有友人勸他,既然是功成名就,不如激流勇退。倘若涉足過深,勢必前功盡棄,恐將淪為罪人。他認為友人所見,確是肺腑之言,立即稱病請假,迅速住進了武昌的一家醫院。但蔣介石不許,在蔣的恩威並施之下,王耀武只得接受命令。


1946年1月,蔣介石公佈王耀武為第二綏靖區司令官。1947年9月16日,華東解放軍發起濟南戰役,由於大軍壓境,第九十六軍軍長吳化文率兩萬餘官兵舉行戰場起義。濟南市於9月24日全境內解放,王耀武化裝出逃,企圖東去青島,但到了壽光縣境內被當地民兵查獲被俘。

從上面我們可以知道,王耀武戰績輝煌,能硬剛日本人不落下風,戰略戰術素養應該可以說是很高的,可以歸在國民黨內部將領中第一檔之列。但為何濟南戰役只得短短八天時期就被擊潰?這不由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究其原因:第一,王耀武本人內心抗拒內戰,因為這和抗擊日寇有本質區別,消極怠工;第二,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各打各的小算盤,都明哲保身,企圖保存自己的實力;第三,國民黨從上到下協同作戰不力,不能統一思想,生生貽誤了很多對已有利的時機;第四,國民黨內部腐敗墮落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統治階層因爭權奪利而早已搖搖欲墜,這場戰役不過是整個戰爭的一個縮影和真實反映。

1959年12月4日,王耀武等被首批特赦。特赦後,他被推選為全國政協第四屆政協委員,被聘任為文史資料專員。1968年7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


朝聞歷史


在國民黨軍中有“三李不如一王”的說法。三李指的是山東籍黃埔一期畢業的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一王指的是山東籍黃埔三期畢業的王耀武。

王耀武善於帶兵和具有較高的軍事指揮才能。其開始展露頭角的是在江西,1932年國民黨發動的第四次圍剿時,王所在的32旅被紅軍圍困在宜黃。旅長柏天民打算放棄宜黃撤退,時任團長的王耀武力薦堅守宜黃。最後堅守宜黃城24天,王因功升為補充第一旅少將長。1934年王耀武的補充第一旅與紅軍在譚家橋相遇,此戰著名的紅軍將領紅19師師長尋淮洲犧牲、紅21師師長鬍天陶被俘。戰後,王升任第51師師長。

抗戰全面爆發後,王耀武的51師和58師和編為國民革命軍第74軍,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其中武漢會戰中的萬家嶺戰役,王耀武的51師與其它部隊消滅了日軍第106師團4000多人。1939年,王耀武升任74軍的第二任軍長,74軍在他的指揮下先後參加了三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其手下猛將如雲,如餘程萬(常德會戰)、李天霞、張靈甫(張古山之戰)等。1944年,王耀武因戰功升任第24集團軍總司令,下轄73軍、74軍、79軍、第100軍。1945年,王耀武任第四方面軍總司令,親自了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雪峰山會戰,會戰長達兩個多月,最終以日軍的失敗而告終,王耀武出席了日軍在湖南芷江的投降儀式。此戰之後,年僅40歲的王耀武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1948年,華東野戰軍發動了濟南戰役。負責防守濟南的正是王耀武,解放軍打出了“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由於吳化文的起義,在經過8天的激戰,解放軍解放了濟南,王耀武在化裝逃跑的途中被民兵發現抓獲。

王耀武絕對是國民黨軍中的一員猛將,擅長打陣地戰,敢打硬仗和惡仗。本人雷厲風行、殺伐決斷,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的說法。


歷史軍魂


我是歷史伶俜者,你來問我來答。

王耀武有多厲害?當時有種說法:“寧碰閻王,莫碰老王”。

王耀武最初讀的是四書五經,家道中落後到上海謀生,偶然聽到黃埔軍校在招生,不願再如此消磨下去,於是跑到了廣州報考黃埔軍校,順利成為黃埔軍校第三期的學員。在國民革命軍東征之時,王耀武以學員的身份參加了這次戰鬥,因為作戰勇敢受到嘉獎。



國內戰爭時期,國民黨還熱衷於圍剿紅軍之時,王耀武的軍事天賦就顯露無疑。在紅軍將國民黨第32旅包圍在宜黃時,王耀武在紅軍的進攻下堅持了24天,最終紅軍撤退。後來還打敗了方誌敏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在譚家橋戰鬥中,紅軍損失慘重,十九師師長尋淮洲犧牲,二十一師師長鬍天陶被俘。



抗日戰爭時期,八年抗戰中,他有七年是在前線度過的,王耀武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萬家嶺戰役、第一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戰役、常德會戰和雪峰山戰役。他的成名之戰就是上高會戰,也是抗日戰爭中中方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場戰役。



在這次會戰中,作為主力的74軍在軍長王耀武的帶領下作戰勇敢,王耀武本人也是沉著冷靜、決策果斷,體現出了很好的軍事才能,日軍第34師團傷亡過半,剩下的帶著傷兵突圍逃竄。雖然未能全殲,但此次戰役,中方始終掌握著戰場的主動權,所以很是難得。



解放戰爭時期,王耀武入主山東,藉助著美軍提供的精良裝備,打通了膠濟、津浦兩線。在幾次大的戰役中,王耀武憑藉敏銳的軍事觀察力多次提出正確的戰略方針,但都被領導層否定了。濟南戰役中,王耀武化妝逃跑,在壽光境內被我軍俘虜成為戰俘。

雖然立場不同,但是王耀武在抗日戰爭中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當的起抗日名將、民族英雄的稱號。


歷史伶俜者


王耀武被陳老總和粟大將評論為國民黨內少有的聰明人,這對於他的軍事能力和做人都是一種肯定。王耀武是黃埔三期,參加過十年內戰中對紅軍的圍剿,尤其是方誌敏的北上抗日先遣隊,其“功不可沒”。抗日戰爭時期自淞滬會戰開始,打過多場硬仗,算得上是抗日名將,也算是民族英雄了。解放戰爭時期,作為主政山東的封疆大吏,主管山東的軍政事物,對山東野戰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後來華野組建,粟裕指揮軍事,經過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解放山東,其在戰場指揮上頗有能力,只是國軍派系林立,指揮不動,因此大敗。濟南戰役時,他下令釋放了一些人,並向國軍士兵下令:內戰沒必要誓死守衛,實在打不過就投降。被俘之後,在北京功德林積極改造,1959年被第一批特赦,成為政協文史專員。

王耀武是山東泰安人,身上具有明顯的山東人特徵。作為軍人,他卻經營自己的產業,用來經營人情,能說會道,在國軍內部吃得很開,網上盛傳王耀武送鋼筆的事就是典型。

總得來說,王耀武是一個洞察世事的人,看得清形勢,守得住本心,在國民黨這艘破船上,他也感染有很多缺點,這一點既有環境因素,也有歷史因素,但在最後的歷史時刻,他能接受改造,也算是功德圓滿了。

評價這麼一個人,我們要看到他的功績,尤其是在面對外來入侵者時那種堅決,也要看到他缺點,找到原因,予以借鑑。


勤勞的貝貝兔


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在粟裕統一領導下打響,而負責具體指揮攻城的是許世友,國軍方面則是王耀武。面對這一場攻勢凌厲的戰役,作為濟南乃至整個山東地區的軍政一把手的王耀武,他的心裡實在沒有底氣的,因為手上只有拼湊起來的10萬人馬,其中大部分都不是正規軍。戎馬一生的王耀武是不畏懼失敗甚至是死亡的,可是以這樣的失敗來結束自己的政治生命,王耀武顯然是不甘心的。可是大夏將傾,王耀武又能如何呢?


王耀武,在蔣介石集團中是為數不多能真正帶好兵打好仗的將領,在孟良崮戰役中,被全殲的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就是王耀武在抗戰期間一手訓練出來的,而在孟良崮被擊斃的張靈甫,其囂張跋扈,恃寵而驕的印象我們至今還歷歷在目,但他在王耀武面前連說話都不敢大喘氣,可見王耀武其人的威名。


在蔣介石信任的高官中,出身山東的王耀武顯得是那麼格格不入。之所以王耀武能得到蔣介石的信任,無非還是兩個字:實力。


在抗戰期間,王耀武先後參加了無數的大戰、惡戰,打出了中國軍人的風姿。


抗戰初期,已經升任為中央軍51師師長的王耀武,奉命編入第74軍(後來的整編74師),前往上海前線抗擊日軍。而當時的74軍軍長俞濟時,對這個山東大漢並沒有什麼好感,王耀武用實際行動贏得了這位上級的認可,更成為了軍中的一員虎將,也為日後俞濟時把74軍交給王耀武打下了基礎。


在南京保衛戰中,王耀武駐守的牛首山防線,成為了日軍難以逾越的一道防線,以此遲滯了日軍長達六天時間。


在萬家嶺戰役中,王耀武率領的51師充當了對敵的主力,也為萬家嶺大捷打下了基礎,消滅了日軍4000餘人。此役後,王耀武榮升為74軍副軍長,可謂實至名歸。


1941年的上高會戰,王耀武率領部隊與日軍進行過七次肉搏,不顧日軍卑鄙的毒氣彈威脅,前仆後繼於日軍進行巷戰。最終殲滅日軍3000餘人,打死日軍第三十四師團少將指揮官巖永。


1945年的雪峰山戰役,是王耀武親自指揮部署的一場戰役,來犯之敵集結了10萬兵力,企圖向芷江進犯。而在王耀武的指揮下,歷時兩個月,擊退了日軍的攻勢,共消滅日軍28174人,使得日軍再也無力進犯,只能專為防守。



從抗戰開始到抗戰勝利結束,王耀武幾乎是無役不予,年年對日作戰,而且戰績頗佳,儼然成為了國軍中的第一人。王耀武指揮下的74軍,在整個抗戰期間,幾乎參加了所有正面戰場上的重大戰役,也因此成為全軍上下一面旗幟,就連日軍聽到74軍都感到害怕。從1939年到1945年這六年中,正是由於王耀武的英明指揮,治軍嚴格,才使得這支抗日鐵軍打出了名頭和輝煌。也因為王耀武以身作則,恩威並施,賞罰分明,以負責任的態度勉勵屬下,才使得全軍山下擰成一股繩,打出了國威、軍威。


同時期的國軍將領中,能和王耀武這樣能征善戰的抗日名將平起平坐的只是少數,例如薛嶽,衛立煌,孫立人等。但是在仕途上,相比這些人,王耀武做的更是風生水起,由於雪峰山輝煌的戰果,王耀武當上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當時年僅40歲。抗戰勝利後,王耀武又坐上了山東省主席的寶座。



由於主政山東的王耀身處內戰的第一線,不可避免的就遭到了我英勇的解放軍無情的痛擊。解放軍先是打破了蔣介石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在萊蕪和孟良崮更是打出了前所未有的完美戰役,使得久經沙場的王耀武都感到後怕,趕到南京向蔣介石進言,請求把濟南的主力部隊撤到徐州固守,放棄濟南,可見在王耀武心裡,之前在抗戰期間累積的信心已經完全坍塌。但蔣介石的一意孤行,使得死守濟南的王耀武不可避免的兵敗被俘。


對此,你覺得王耀武的軍事才能如何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