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粟裕因為建國後沒有被評上元帥,都哭了,真相到底如何?


有人說粟裕因為建國後沒有被評上元帥,都哭了,真相到底如何?

(電視連續劇《東方》)


據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透露,在中南海的一次會議上,曾對粟裕應授何軍銜進行過討論。毛澤東主張給粟裕授元帥,只是鑑於粟裕已經請求辭帥,而且有過“二讓司令”的經歷,所以才未果。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還表示:“粟裕二讓司令,一讓元帥,人才難得,大將還是要當的。”毛澤東補充道:“而且是第一大將。我們先這樣定下來,十大將十元帥。”

有人說,粟裕本人因為對沒有被評上元帥不滿意,還受到過毛澤東的批評,都被批評哭了,由此可見,這完全是誤傳。中央有過授粟裕元帥的考慮,是粟裕高風亮節,自己不要,把元帥辭了,當然也就不存在他對評大將軍銜不滿意,以及毛澤東找他談話,批評他的事了。

應該指出的是,李銀橋並不是唯一透露粟裕主動辭帥的人,其他身任要職的知情者也都曾在不同場合印證了這件事。原華東野戰軍參謀長陳士榘晚年告訴家人:“到了1955 年評軍銜問題時,粟裕很有可能當元帥,但是他有自己的考慮,幾次誠懇要求不當元帥。主席決定讓他當第一大將。”


有人說粟裕因為建國後沒有被評上元帥,都哭了,真相到底如何?

(電視連續劇《東方》)


譚震林是粟裕的老戰友,建國後任國務院副總理。有一年當華野老戰士管美英向他打聽粟裕為何只授銜大將時,他詳詳細細地把粟裕主動辭帥的經過講了一遍,並且解釋說:“因為沒向你們傳達,你們不瞭解情況,所以有意見。”

粟裕在戰爭年代敢於決斷,不唯上、不唯權、只唯實,連在毛澤東面前都敢於“斗膽直陳”,但對於包括軍銜在內的名利問題卻看得十分淡泊。

有一次,粟裕的秘書鞠開看到黨內一份材料上記載著,連黨外高層民主人士邵力子都說粟裕應該評元帥,於是就當面報告了粟裕,並把材料指給他看。鞠開以為首長看了材料一定會高興,沒想到粟裕把臉一沉,脫口而出道:“評我大將,就是夠高的了,要什麼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有人說粟裕因為建國後沒有被評上元帥,都哭了,真相到底如何?

(電視連續劇《東方》)


接著,他又很嚴肅地對鞠開說:“今後不要議論這方面的問題了,議論這都是低級趣味,沒有什麼意思。”

管美英、鞠開等人都是過了若干年以後,才通過各種渠道知道了粟裕辭帥的真相,這令他們受到極大震動,深感粟裕是自己“做人的楷模”。

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粟裕雖然沒有被評為元帥,但並不影響他在共和國軍史上的地位和口碑。正式授銜時,周恩來把授予大將軍銜的命令狀第一個授予粟裕,因為元帥授銜的儀式要在稍後才舉行,所以粟裕不僅是“共和國第一大將”,位列所有將官之首,而且也是建國以來第一個被授予軍銜的軍人。


有人說粟裕因為建國後沒有被評上元帥,都哭了,真相到底如何?

(電視連續劇《東方》)

今日薦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