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大將龍且是怎樣敗在韓信手下的?

草根一族的空間


漢四年冬十月,漢相國韓信採納范陽辯士蒯通的計謀,趁齊國君臣因漢使酈食其提議齊、漢結盟抗楚而放鬆對漢軍守備的有利時機,突然襲擊齊軍,攻取齊歷下城。韓信隨後乘勝追擊,攻取齊國的國都臨淄。齊國君臣四散逃亡,齊王田廣向東逃往高密,田橫讓灌嬰打敗,逃向彭越軍中。

項羽得知韓信打敗齊國的消息後,趕忙派龍且前往增援。

韓信、龍且

韓信是漢軍大將,輔佐劉邦迅速平定三秦。彭城失利後又是他帶領漢軍偏師連破魏、代兩國,然後在井陘俘虜趙王歇、擊殺名聲赫赫的代王陳餘,一年後盡數平定趙地五十多城。韓信為漢挽回了戰略劣勢,同時也從默默無聞的小卒成長為震動天下將帥。

龍且為項羽心腹,各種小說以及影視作品總是將他設定成項羽的死黨,這是根據項羽喜歡任用親舊的性格以及龍且日後領一軍征戰的事實而推定,大致可信。龍且最出彩的戰役當屬攻打九江王英布。

項羽彭城大勝劉邦,諸侯大多背叛劉邦歸降楚國,可英布卻在隨何的勸說下反其道而形之,殺死項羽使臣,公然投靠劉邦而襲擊楚國後方。項羽只得放棄親自追殺劉邦,返回平叛。項羽攻打下邑,派項聲、龍且率軍攻打淮南。龍且竟能打敗勇猛的英布,攻取九江郡,英布只得孤身走小路投奔劉邦。英布是楚軍中數一數二的猛將,能打敗他,龍且的才能毋庸置疑。

同是楚人,龍且很看不起韓信。首先,韓信身為七尺男兒,卻不能自食其力,險些餓死,還是靠漂母接濟才能過活,這是無能;其次韓信不敢殺人,因而受辱於同城少年,這是沒有勇氣。他認為既無能又無勇的韓信非常容易對付,所以輕率的和漢軍決戰。雙方在高密西邊的濰水兩岸各自紮營。

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寄食於漂母,無資身之策;受辱幹跨下,無兼人之勇,不足畏也。《漢書·韓彭英盧吳傳》

吳楚地方的人強悍勇猛,頑強不屈,項羽是其中最好的代表。韓信身為楚人卻是其中的異類。他更喜歡動腦筋,花最少的力氣獲取最大的收穫。

對陣魏豹時他明面上臨河對峙,暗地裡派人從上游偷襲魏國都城;背水一戰,他又派人偷襲趙軍營寨導致趙國軍心動盪,從而一舉獲得勝利。

高密之戰是韓信從軍以來最重要的一戰,干係非常重大,決定著楚、漢雙方勢力消漲。韓信為此定下了周密的作戰計劃。

戰爭經過

楚漢雙方在高密城西的濰水兩岸夾河對峙,漢軍在西,齊楚聯軍在東。從後來雙方越河作戰的描述來看,這段流水水位並不高,步卒可以跨越。

韓信在決戰前夜命人在河流上游用沙袋築壩,阻攔流水。

第二天兩軍臨河對壘,他首先指揮漢軍渡河衝擊楚軍,假裝不敵,敗退而回。由於抱有韓信怯懦無能的固有印象,龍且將漢軍的誘敵之計信以為真,大笑他果然無能的同時親自帶隊追擊漢軍“潰兵”。

可當他率先鋒渡河後,韓信命上游漢軍決堤,霎時間濰水水位上升,楚軍後續大部隊無法跟上,他們讓突然湍急的河流一分為二。此時漢軍以多攻少,趁機反攻龍且部。楚軍卻因這突然的變故慌亂不已,給漢軍打的一敗塗地,龍且不幸當場戰死。河流對岸的楚軍目睹主帥殞命,四散潰逃。韓信趁機向東一路追殺聯軍逃兵,一直追到城陽城,俘虜大量楚國士卒,更是乘勝徹底平定齊地。

總結

這一戰韓信軍力不如齊楚聯軍,漢軍遠道而來,補給也不如齊楚充沛。可楚軍將領龍且輕率的和韓信決戰,給了他可乘之機。韓信巧妙的利用了地形,在戰鬥中突然改變水流速度,抬升河流水位高度,從而將楚軍分成兩部分。當楚軍面對這地理變化慌亂不已的時候,早已準備妥當的韓信指揮漢軍反擊,殺死龍且,一舉奠定勝利。

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韓信不但如此,還能突破慣性思維,改變地理為己用,變不利為優勢,真不愧是千年一出的名將!


始於終


龍且乃是項羽座下五虎大將之一,自幼就跟隨項羽,一起長大,情同手足。為了項羽他一生身經百戰,同樣也是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英雄。參加項梁起義,聯合田榮大破秦軍於東阿。項羽因為生性多疑,猜忌座下大臣,使得身邊的人很多背叛他,只有龍且留在了他的身邊保護他。在同為五虎大將之一的英布背叛楚國得時候,項羽就派了龍且前去追趕和擊殺,龍且和英布兩個人之間大戰很久,最終龍且將英布殺死。在當時這是不可能的發生,因為英布乃是成名已久的名將,武藝高超,聲望名譽完全不是龍且可以相比的,龍且對於英布來說就是一個新人,這使得龍且的名聲大起。

在楚漢之爭中,龍且死於漢將韓信的手下。當項羽聽到龍且的死訊傳來的時候,差點沒傷心到暈倒,也是非常的恐慌。龍且和韓信兩人第一次交戰於濰水之戰,也是最後一次交戰。在戰場上的韓信士氣銳不可當,項羽聞韓信已舉河北,破齊、趙,而且想要擊楚,項羽便派手下大將龍且出兵支援,龍且帶領二十萬大軍前去支援,而當時韓信只有五萬兵馬,這可以看出就是一場勝券在握的戰爭,但是龍且敗了。主要是因為龍且在平定英布的戰役上嚐盡了甜頭,所以急功近利,想迫切的在這場戰爭中去的勝利,卻疏忽了他的對手是韓信。

龍且在濰水上佈陣,想渡河攻打韓信陣營,而韓信早就看透了一切,在半夜的時候率領軍隊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來堵塞河水,讓水不再往下流。等到第二天打仗的時候,韓信卻逐漸弱於龍且,處於下風,這都是因為韓信帶領自己的軍隊假裝不敵,然後裝作要逃走。

龍且知道韓信的兵都是新兵,還有就是龍且戰勝英布使他信心倍增,急切功利。所以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不勝武力,於是趁勝追擊,正當大部隊準備渡河的時候,韓信命人把堵在河道上的沙袋移了過去,瞬間滾滾河水沖走了很多龍且的士兵,一時間軍隊大亂,韓信趁此主動出擊攻打,而龍且也在戰亂中被殺。項羽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感到了莫名的驚恐,因為龍且一死使得項羽不僅損失了一名大將,而且還沒了二十萬的兵力,這可是相當於項羽四分之一的軍隊啊!


北斗趣史


龍叔來說一下個人見解,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在楚漢之爭這段歷史中最重要的兩位人物就是項羽和劉邦兩個人,龍且是項羽手下的大將,韓信是劉邦手下的大將,兩人第一次交手是在濰水之戰,龍且在這場戰爭中,敗給了韓信,自己也被殺害了。他敗給韓信的原因無非有兩個:

一、居功自傲,貪功冒失。在戰場上的韓信士氣銳不可當,一舉攻入齊國,齊國這時候向項羽求助,項羽便派手下大將龍且出兵支援,龍且帶領二十萬大軍前去支援,本來就是一場勝券在握的戰爭,但是龍且卻失敗了。主要是因為龍且在平定英布的戰役上嚐盡了甜頭,所以急功近利,想迫切的在這場戰爭中去的勝利,卻疏忽了他的對手是韓信。

二、也是韓信才智過人,靈活多變,而且善於兵法佈陣等,龍且在濰水上佈陣,想渡河攻打韓信陣營,而韓信早就看透了一切,於是命士兵裝了幾萬袋的沙子圍在河流的上游,堵住河道,這就是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次日兩軍交戰韓信卻逐漸弱於龍且,處於下風,逼得韓信節節敗退。 此時的龍且想趁勢追擊,正當大部隊準備渡河的時候,韓信命人把堵在河道上的沙袋移了過去,瞬間滾滾河水沖走了很多龍且的士兵,一時間軍隊大亂,韓信趁此主動出擊攻打,而龍且也在戰亂中被殺。

這場戰爭也是楚漢之戰的一個轉折點,丟掉齊國,令項羽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最終無奈只能與劉邦議和。龍且敗給韓信,不僅是因為自己的傲慢輕敵,主要也是遇到了韓信這個強大的對手,註定會失敗。


龍叔話歷史


我是子曰讀歷史,你的問題我來回答。

我們要想知道項羽大將龍且如何敗給韓信,首先得了解到龍且是什麼樣的人?韓信又是什麼樣的人?

龍且是什麼樣的人?

龍且是楚漢相爭時期的一位傑出的將軍,是項羽賬下五大將之首。這五大將按順序排名為:龍且、季布、英布、鍾離眜和虞子期。龍且自幼和項羽一起長大,情同手足,官拜大司馬,位高權重。龍且對西楚的主要功績在於:

一, 龍且和項羽類似,武藝高強,在戰場上有萬夫不當之勇,士兵被他的氣勢深深折服。

二, 曾追隨項羽叔父項梁起義,後與田榮合軍救東阿,大破秦軍於東阿。

三, 大敗叛將英布。由於劉邦使用了反間計,英布受到項羽的猜忌而反叛西楚,項羽派龍且追殺英布。龍且最終不辱使命,大敗英布,大大的鼓舞了士氣。

韓信又是什麼人呢?

韓信年輕時受過胯下之辱,後來在西楚霸王項羽賬下做執戟衛士,最後才去了劉邦賬下做了大將軍。韓信心細如髮,能洞察敵將的心思並運用到戰爭中。

我們再看看當時這一仗的背景和雙方的兵力。

當時的情況對於韓信非常不利。韓信在連續平定魏、趙、燕三國之後,又聽從謀士蒯徹的建議,出兵攻打在酈食其勸說下名義上已經投降的齊國。而項羽在接到齊王田廣的救援請求之後,命龍且率領二十萬精兵前往救援。龍且來到濰水,迫切地想和韓信一決高下。有謀士為他獻了個萬全之策:

漢兵遠鬥,窮寇久戰,鋒不可當也。齊、楚自居其地戰,兵易敗散。不如深壁,令齊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城聞王在,楚來救,必反漢。漢二千里客居齊,齊城皆反之,其勢無所得食,可毋戰而降也。

意思是說:漢軍孤軍深入,本部大軍相距二千里,基本上沒有援軍。而齊王威信仍在,可以招募舊部四處反漢,漢軍糧草不夠,楚軍可不戰而屈人之兵,漢軍不攻自破。

然而龍且和項羽一樣,剛愎自用,貪功冒進,高傲自負,十分輕視韓信,認為韓信昔日受過胯下之辱,做過執戟衛士,怎能和自己一較高下,就完全否決了謀士的計策,並且輕蔑的評價韓信:

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寄食於漂母,無資身之策;受辱幹跨下,無兼人之勇,不足畏也。且救齊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半可得,何為而止!

意思是說:我韓信是甘受胯下之辱的懦夫,不足為懼。況且解救齊國,卻只是讓齊國投降,也顯示不了我的本事啊?不如一戰而勝之,打敗韓信不說,整個齊國也唾手可得,何樂而不為!

濰水一戰,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中計,全軍覆沒。

龍且與韓信在濰水對陣,韓信連夜派人制作一萬多條裝滿沙土的沙袋,阻塞濰河上流。隨後率小部分軍隊涉水進擊龍且之陣,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韓信怯弱,於是率全軍渡江進擊。這時韓信命人挪開上游沙袋,河水奔騰而至,龍且大軍大半沒有渡過去。這時韓信揮軍猛烈截殺,龍且被灌嬰手下丁義斬首,楚軍全軍覆沒,經此一役,楚漢之爭勝利的天平倒向了漢軍。

韓信勝利的原因很簡單: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在項羽賬下做執戟衛士時,就已經非常瞭解龍且了,所以將計就計。龍且呢,輸在剛愎自用,貪功冒進,高傲自負,不聽他人建議。

【小編寄語:我是子曰讀歷史,喜歡我的小夥伴,點贊關注加留言。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子曰讀歷史


龍且從小跟項羽一起長大,並且項羽一起義他就跟著項羽。所以項羽對他十分信任並親近。龍且是項羽手下第一猛將,項羽對他格外器重,視他為臂膀。但是他卻在濰水一戰敗給了韓信,直接導致了楚漢形式的大逆襲。

公元前203年,韓信對齊國發動突襲,十月韓信攻下齊國都城臨淄。韓信攻下臨淄後,又趁勢向東追殺齊王田廣。田廣向項羽求援,項羽派龍且率領20萬精銳救援齊國。十一月,龍且和韓信在濰水對陣,隨後爆發了影響楚漢形式的重要一戰濰水之戰。

但是龍且手握20萬大軍,又剛剛打敗英布,可以說士氣正盛。而韓信只有五萬兵力,按理來說龍且勝算大很多。但是龍且最後兵敗被殺,二十萬大軍傷亡殆盡,實在讓人唏噓不已。其實龍且失敗是有原因的,他敗的一點都不冤枉。

濰水之戰前有人給龍且獻策“讓齊王派人去招撫那些已經失去的城邑,讓那些城邑的百姓起來反叛韓信,韓信就得不到補給,這樣就能不戰而讓他們投降”。但是龍且卻說自己瞭解韓信,認為一個寄食於漂母還受過胯下之辱的人不足為懼。他直接否定了這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策略,認為讓韓信不戰而降,不能提現自己的功績。龍且這樣已經犯下了兵家大忌“輕敵”而且還“貪功”,已經也自己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其實韓信並不是龍且眼裡那麼簡單的一個人,他是一個深懂兵法謀略的軍事家。早在兩軍對陣濰水的時候,韓信已經命人連夜用沙袋堵住濰水的上游。隨後他才率領一半的渡河去攻打韓信,隨後假裝戰敗,往後敗退,騙龍且過來追。

龍且果然上當,大笑道“韓信果然膽小如鼠”。於是他親率大軍渡河追擊韓信。龍且的先頭部隊剛渡過濰水,韓信就令人挖開濰水上游的沙袋。一時間大水奔洩而下,龍且的大部隊被阻斷沒法過濰水,楚軍一時間大亂。因為渡過濰水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楚軍,韓信迅速組織反擊。最後龍且被灌嬰手下丁復斬殺,而濰水對岸的楚軍主力,只能眼睜睜看著主帥被殺,而無能為力。龍且被殺後,楚軍大亂。韓信乘勝追擊,活捉齊王田廣,楚軍二十萬精銳也幾乎全軍覆沒。

濰水一戰成了楚漢之爭的轉折點,項羽賠了夫人又折兵。濰水之戰,不僅讓項羽痛失愛將,更是促使得後來項羽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之中。


錢錢他爹


龍且是項羽手下排名第一的大將,二人從小一起長大,並且從始至終他一直選擇跟著項羽,項羽對他情深意切(兄弟之情)。他是項羽必不可少的一條臂膀,不過在劉邦與項羽發動楚漢之戰後,其中有一戰叫做濰水一戰,一戰之後項羽軍大敗。雙方的將領正是項羽器重的龍且與劉邦器重的韓信。

先來為大家簡介一下龍且的功績與項羽對龍且的信任程度

公元前206年,劉邦起兵揚言滅三秦。龍且、項佗與漢將曹參、灌嬰在定陶以南交戰失敗。前205年的彭城之戰後項羽將西楚國僱傭的樓煩騎兵盡數交由龍且統帥。前204年,蕭何成功說動英布叛楚,項羽不慌不忙的派龍且去平定,只看龍且率軍十萬攻打九江國,大破英布。

公元前204年,西楚軍把漢王劉邦圍困在滎陽,並切斷了漢軍糧道。劉邦求和,西楚軍謀士范增力諫項羽不要和談。陳平向劉邦獻計說:“項王的忠臣,只有范增、鍾離眛、龍且、周殷幾個人,如果你能用萬金買通說客,去離間他們的君臣關係,再出兵攻打,項王必敗。”劉邦遂用此計。項羽果然對忠臣疑忌,致使范增離去。


龍且依然受到項羽信任,由此可見項羽對其的信任程度。


公元前203年龍且奉命參加濰水之戰,這一戰不光是他人生中最慘的一次敗績,也是楚漢之爭的分界線,傳聞項羽聽後龍且戰死的消息後,整日鬱鬱寡歡再無征戰之心。他對龍且的情義對自己的兄弟一樣,相信龍且一死他手下真的再也沒有能夠完全信任的人,因此龍且被韓信設計被圍城中殺死,是龍且一生的恥辱。

龍且失敗的原因

用兵者最忌諱的地方就是狂妄自大,當初韓信奇襲攻下齊國首都後,龍且奉命項羽命令去打敗韓信奪回齊國。韓信立足未穩,戰線脫的太長,不濟全靠當時的富紳來供給。畢竟他們是外來的,富紳對他的意見是非常大的。龍且手下的謀士建議派人去聯繫富紳不要將食物給他們,沒有吃的,韓信必然乖乖回到漢中。


可龍且認為這樣的做法不是大國所為,用自己的拳頭打敗他們才能讓他們記住,用這樣的發放,下一次他們帶夠了充足的糧草,我們應當如何?謀士當即不說話了,龍且這種觀點在當時已經比較落後的,一個人一旦思想落後並且驕傲自大,怎麼可能打敗敵人呢?韓信略施小計就讓龍且片甲無歸、命喪黃泉。


龍且還將韓信的身世說出了,不以為然,其實韓信是一種謀略家,與龍且交戰相當於成年男子在欺負一個拿著武器的小孩而已。

戰鬥經過:

兩軍對陣濰水兩岸時,韓信已經命人連夜用沙袋堵住濰水的上游。次日他率領一半的渡河部隊去攻打龍且,龍且一看韓信軍還有人在渡河率先發動進攻,韓信假裝戰敗大軍開始敗退,龍且想都不想直接就追。隨機龍且上當,還大笑道“韓信果然膽小如鼠”。


他親率大軍渡河追擊韓信,龍且的先頭部隊才剛剛渡過濰水,韓信就令人挖開濰水的上游。一時間大水奔洩而下,龍且的大部隊被阻斷沒法過濰水,楚軍一時間大亂。由於渡過濰水的楚軍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楚軍,韓信迅速組織反擊。


龍且被灌嬰手下丁復斬殺,而濰水對岸的楚軍主力,只能眼睜睜看著主帥被殺,而無能為力。龍且被殺後,楚軍大亂。韓信乘勝追擊,活捉齊王田廣,至此楚軍二十萬軍隊全部被韓信蠶食(殺死的、投降的、失蹤的)。

綜上所述:韓信能夠打敗龍且其實他的功勞只有設計了一個小的計謀,更多的還是由於龍且的輕敵所謂驕兵必敗,這一戰不僅自己送了命還未不久後項羽被迫烏江自刎埋下了伏筆,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慕容鑑史


濰水一戰,是楚漢相爭期間韓信打出的一場經典戰役,在此戰中,韓信設計用水阻斷龍且後軍,以多打少,陣斬龍且,大敗楚軍。

龍且是項羽手下的大將,隨項羽東征西討,能征善戰,而且救援齊國的時候,帶領的是二十萬精銳楚軍,然而,面對遠道而來的韓信,卻為何如此輕易地就敗了呢?

歷史上有關西楚霸王手下的大將記載很少,我們都知道霸王項羽是如何神勇,然而要說他手下的大將龍且,到底其軍事能力如何,就很難有一個定論了。

但公元203年,在英布背叛楚國得時候,項羽就派了龍且前去追趕,龍且和英布兩個人之間大戰三百回合,最終龍且將英布擊敗,這在當時很多人看來都是不可能的,因為英布是當時的名將,武藝高超,聲望名譽不是龍且可以比擬的。再加上龍且與曹咎、周殷三人並列為楚國的大司馬,可見他在項羽帳下絕對是重量級的人物,屬於第一梯隊的重臣。

而濰水一戰,一交手就敗給了韓信,我們可以把他失敗的原因歸結為“驕傲自大”“迷信武力”

公元前203年,韓信趁齊國放鬆警惕、毫無防備之際,對齊國發動突然襲擊,從歷下一路打到齊國都城臨淄。韓信攻下臨淄後,又趁勢向東追趕齊王田廣。田廣向項羽求救,項羽派龍且統兵救援齊國。於是,龍且與韓信在濰水爆發大戰。這一戰,史稱濰水之戰。

濰水之戰前,有賓客勸龍且說:“漢軍遠離本土,拼死戰鬥,鋒芒銳不可當。而齊、楚兩軍在自己的家門口作戰,士兵容易逃散。因此不如修築深溝高壘固守,讓齊王派遣心腹大臣去招撫已經丟失的城邑。已喪漢軍之手的城邑民眾聽說自己的君王還健在,楚軍前來救援時,必定都會反叛漢軍。漢軍客居在遠離本土二千里的齊地,如果齊國的城邑全都起來反叛它,漢軍勢必無處取得糧草,這樣即可以不戰就使他們投降了。”

不得不說,這位賓客很有謀略,分析了三點楚軍必勝的原因,還給出了擊敗韓信的方法:

第一、雖然已經攻破趙國、燕國和齊國,但是韓信屬於孤軍深入,而此時漢朝本部大軍正被楚王項羽圍困在滎陽,所以韓信並沒有什麼援軍;

第二、齊王田廣雖然已經流亡,但是他的威信還在,要是讓他召集已經被韓信攻克的城池共同抵抗韓信,齊國與楚國裡應外合,韓信便會陷於被動;

第三、漢軍是客場,沒有援兵、缺乏糧草;

這個賓客的意思就是:我們根本就沒有出兵的必要,等他內耗就行了。但是龍駒的驕傲自大讓他聽不進去:

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寄食於漂母,無資身之策;受辱於下,無兼人之勇;不足畏也。且夫救齊,不戰而降之,吾何功!今戰而勝之,齊之半可得也。

如今的韓信已是劉邦集團的大將軍,不僅幫助劉邦成功還定三秦,還在不久前接連消滅魏國、趙國、收降燕國,豈能把如今的韓信與當初的韓信相提並論?龍且以此認定韓信“易與耳”、“不足畏”,顯然犯了先入為主、自以為是以及用老眼光看人的經驗主義錯誤,從而滋生了驕傲輕敵的思想,而且他還貪功冒進,最終讓他走上了不歸路。

十一月,龍且、韓信兩軍隔著濰水擺開陣勢。韓信命人連夜趕做了一萬多個袋子,裝滿沙土,投堵濰水的上游,然後率領一半部隊渡河去襲擊龍且,隨即假裝戰敗,往回奔逃。

龍且見韓信戰敗逃回,十分得意,說:“我本來就知道韓信膽小如鼠嘛!”於是親率大軍渡濰水追擊韓信。龍且不愧是項羽手下的猛將,追擊之時,他身先士卒,衝鋒在前,領著少量的兵卒率先渡過了濰水。

龍且的先頭部隊剛剛渡過濰水,韓信立刻下令挖開堵塞在濰水上游的沙袋。積聚了一夜的大水立刻奔瀉而下,驚濤拍岸,龍且的軍隊因此大部分沒能渡過河去。

龍且原本有二十萬兵力,在數量上遠勝於韓信。但此時,韓信只用了一河之水,便讓龍且的兵力優勢瞬間化為烏有。不僅如此,由於龍且的大部隊都被河水阻在對岸,跟隨龍且渡過濰水的士兵太少,韓信反而在局部上擁有了兵力之優勢。

韓信驅動優勢兵力迅速反擊,終於殺了龍且。在龍且被殺時,阻留在濰水東岸的楚軍只能望洋興嘆,卻無能為力,待他們看到龍且被殺後,全都作猴孫散。龍且死,楚軍散,齊國也丟失了。這場戰爭中,二十萬楚兵除了一部分戰死之外,其餘悉數被韓信俘虜(信遂追北至城陽,皆虜楚卒),龍且終於為他的狂妄自大和迷信武力,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這一戰,給楚軍造成了重大打擊,不僅損失大量生力軍,更重要的是,得力大將龍且的戰死,導致齊國的丟失,令項羽從此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最終只能無奈地被迫以鴻溝為界,與劉邦議和,項羽不可避免地進一步走向衰敗......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

欲知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大漢史談,帶你走進真正的歷史!


大漢史談


輕敵自大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

楚漢之爭這段歷史中最重要的兩位人物就是項羽和劉邦兩個人,龍且是項羽手下的大將,韓信是劉邦手下的大將,兩人第一次交手是在濰水之戰,龍且在這場戰爭中,敗給了韓信,自己也被殺害了。他敗給韓信的原因無非有兩個。

第一,居功自傲,貪功冒失。在戰場上的韓信士氣銳不可當,一舉攻入齊國,齊國這時候向項羽求助,項羽便派手下大將龍且出兵支援,龍且帶領二十萬大軍前去支援,本來就是一場勝券在握的戰爭,但是龍且卻失敗了。主要是因為龍且在平定英布的戰役上嚐盡了甜頭,所以急功近利,想迫切的在這場戰爭中去的勝利,卻疏忽了他的對手是韓信。

第二,也是韓信才智過人,靈活多變,而且善於兵法佈陣等,龍且在濰水上佈陣,想渡河攻打韓信陣營,而韓信早就看透了一切,於是命士兵裝了幾萬袋的沙子圍在河流的上游,堵住河道,這就是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次日兩軍交戰韓信卻逐漸弱於龍且,處於下風,逼得韓信節節敗退。

此時的龍且想趁勢追擊,正當大部隊準備渡河的時候,韓信命人把堵在河道上的沙袋移了過去,瞬間滾滾河水沖走了很多龍且的士兵,一時間軍隊大亂,韓信趁此主動出擊攻打,而龍且也在戰亂中被殺。

這場戰爭也是楚漢之戰的一個轉折點,丟掉齊國,令項羽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最終無奈只能與劉邦議和。龍且敗給韓信,不僅是因為自己的傲慢輕敵,主要也是遇到了韓信這個強大的對手,註定會失敗。




渣渣的冒險歷程


第一

且的過度自負是導致他失敗重要原因之一。其實在開戰之前,就有人曾經勸過龍且,先對韓信的糧草進行堵截,讓士兵渙散,再加上地理的優勢,韓信的軍隊就會不戰而降。然而這個提議並沒有什麼用處,因為龍且看不上。因為龍且和項羽一樣,驕傲自負,他覺得自己對韓信這個瞭解的很透徹了。可是龍且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了解的呢?瞭解的方式當然是韓信忍受胯下之辱的這個事情了。韓信窮困潦倒的時候,被街頭上的一個臭流氓欺辱,當時為了息事寧人,只能從他的胯下面鑽。龍且只知道韓信當年受胯下之辱,是個無用的人,卻不知道韓信在為劉邦發現之後不僅有了一飯千金這樣的感人故事,還幫助劉邦打了很多勝仗,攻略了很多城池。現在韓信早就不是當年那個小混混了,絕非往日可比,龍且自認為了解韓信,卻只瞭解到了韓信的過去,因為這點小事就驕傲自滿,無視他人的勸告。

二、詭計多謀

龍且碰上了韓信,在計謀方方面已經註定不是他的對手。龍且兵力是自己的四倍,韓信當然明白,所以他可不會選擇正面和龍且對抗,畢竟他一直是靠腦子打仗的。戰鬥前韓信命手下做了一萬個沙袋,將沙袋堵在了濰水上游,然後派出半數的軍隊向龍且進攻,故意失敗逃跑。自信的龍且派出騎兵追擊韓信的軍隊,為了儘快將韓信拿下,龍且走在軍隊的最前面,整個軍隊士氣滿滿。因為淮河水被麻袋隔絕,所以滔天大浪被阻塞在了上游,等到龍且他們為了追擊而全軍渡淮河的時候,韓信便下令撤回麻袋,大水瞬間將他們淹沒。就一瞬間,龍且沒了一大半的兵力,再看看龍且後面的將士們,還在濰水那邊,龍且身邊的士兵還真是沒剩多少了,真是風水輪流轉,這下,龍且兵力不多了。韓信殺死龍且以後,後面的人看見沒了將軍,也就成了一盤散沙,韓信趁機收攏軍隊,不僅沒有損失,自己的實力也得到了增強。

三、好戰好強

龍且的衝動,喜歡戰鬥,不動腦子向前衝,是失敗的決定性因素。龍且項羽兩人性格極為相像,都是在戰場上好衝動,不過腦子行事的人,很是急功近利,而且曾經都被韓信大敗過。龍且相當自負,也相當好戰,這和他與項羽從小就一起生活有一定的關係,項羽讓龍且性格也發生了改變。龍且作為將軍,肯定是讀過孫子兵法的,但是真打起仗來,什麼兵法,全部拋之腦後。孫子兵法講究的是用一點點兵力達到你想要的結果,但是龍且卻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只要自己殺個痛快就好。雖然龍且的單兵作戰能力很強,但是論到用兵的話,那就不擅長了。追擊韓信的一個小部隊,也不用傾盡全部兵力吧,


A章北海


公元前204年(漢三年)十一月韓信率領曹參灌嬰等漢軍向東追擊齊王田廣的殘餘勢力到達濰水(今濰河)與龍且,周蘭率領的救齊楚軍以及齊王田廣率領的齊軍殘部組成的齊楚聯軍夾河對峙。雙方決戰的前一天晚上,韓信命令手下將領帶人秘密運動到濰水上游狹窄處,用布袋裝沙堵塞水流。並和前線保持聯繫,等候下一步指示。又令曹參和灌嬰分別帶兵埋伏在戰場周圍。

天亮韓信親自帶領漢軍主力部隊半渡濰水主動攻擊齊楚聯軍,不知有詐的楚軍主將龍且和副將周蘭亦親自帶領楚軍主力迎戰。戰無多時,韓信率軍退向濰水西岸,龍且 周蘭率軍追擊,楚軍前鋒剛過濰水,主力還沒來得及渡河的時候,韓信命令上游決塞放水,奔騰而下的濰水瞬間將楚軍截為兩段,並且沖走了河床中的楚軍,趁此機會,韓信命令左右伏兵盡出,直擊過河的楚軍,陣斬主將龍且,俘虜副將周蘭,東岸的楚軍群龍無首,指揮失靈,就這樣崩潰了。之後漢軍渡過濰水俘斬了齊王田廣,又在成陽俘虜的大量楚卒,最終平定了齊地。

韓信此戰能夠成功一是善於利用地利,事前曾親自考察地形,發現了濰水可用。反觀對手連漢軍堵塞了上游的水流都不知道!

二是對楚軍的瞭解,善於利用對方的弱點。楚軍在項羽的示範下,一直有主要將領帶頭衝鋒的優良傳統,這樣做雖然臨戰士氣高昂,但是卻把己方的中樞置於險地!所以此戰中漢軍先渡河,然後詐敗引誘楚軍渡河追擊,進而利用濰水以分楚軍的兵勢造成漢軍的局部優勢,從而成功對楚軍實施斬首行動,最終贏得了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