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國內支持阿薩德的人多嗎,為什麼?

李亞東


這個問題說起來也是分時間段的,當年敘利亞受阿拉伯之春的影響,人們開始上街遊行,但是因為政府處置不當,導致遊行變成了武裝衝突,對阿薩德政府的不滿,達到了歷史頂點,隨後,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迅速介入,又再次導致的局勢惡化。



因為敘利亞原本就不算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直到把巴沙爾當政的中晚期,通過教科書和電視臺,他們才逐步有了國家的觀念。一開始敘利亞政府軍在全國的聲討中處於弱勢。



敘利亞是以阿薩德為首的阿拉維人在統治,他們今天有不到300萬的人口但是卻控制了整個敘利亞,基本上整個敘利亞的政府工作人員都是阿拉維人,他們肯定是支持阿薩德的,因為一旦阿薩德被推翻,曾經遭遇清洗的遜尼派一定不會放過他們,因此他們是誓死保衛阿薩德的。



大家都知道,在敘利亞內戰開始之初的幾年,政府軍節節敗退,多虧了伊朗強勢進駐敘利亞,這才讓阿薩德政府有了喘息的機會,隨後就等來了俄羅斯的強勢援助。

在幾年的戰爭中,敘利亞人都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推翻阿薩德政府未必是一個正確的決定,敘利亞經濟完全停滯,人們的家園被毀,各種勢力組織都進入敘利亞攪局,社會治安混亂,搶劫,槍擊事件時有發生!他們就是打著正義旗號行殺人越貨之事的恐怖分子!



反對派不僅沒有帶給他們什麼實際的好處,反而在巴沙爾提出和平對話的時候表示了拒絕,絲毫不顧及敘利亞平民的死活,反觀巴沙爾,甚至提出如果反對武裝願意停火,自己願意讓出總統的位置,其實你看巴沙爾給人的感覺就是溫文爾雅,他做醫生的時候就是一個安靜的美男子,不太愛說話,總是安安靜靜的,如果不是哥哥去世,他也不會被安排到這個位置上,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他和卡扎菲和薩達姆還是不太一樣的。



巴沙爾夫妻還親自到前線慰問士兵,增加自己的形象分,大家開始慢慢對阿薩德政府有了好感,民心也漸漸的傾向了巴沙爾,此時經過戰爭洗禮,什麼派別鬥爭,什麼福利待遇,都不如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國家來的實在,像極了當年的伊拉克。


風雲一點通


在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初,佔到敘利亞總人口70%的遜尼派與佔10%的庫爾德人都反對阿薩德。遜尼派與庫爾德人在阿薩德父子40多年的統治之下,能到的政治權利屈指可數。敘利亞大部分政治權利都被阿薩德家族所屬的阿拉維派掌控,而阿拉維派只佔敘利亞總人口的12%左右。不過,隨著敘利亞內戰的進行,戰爭給敘利亞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絕大部分敘利亞人又開始支持阿薩德儘快結束內戰,重新恢復安定的生活。

老阿薩德

敘利亞總人口約為2100萬,如果按照民族劃分,絕大部分屬於阿拉伯人,小部分為庫爾德人。敘利亞的阿拉伯人又分為遜尼派、什葉派、德魯茲派等,其中遜尼派佔到了敘利亞總人口的70%以上,什葉派佔到了14%,德魯茲派等約佔到6%左右。阿薩德家族屬於什葉派的分支阿拉維派,佔到敘利亞總人口的12%。1970年,出身貧寒的老阿薩德發動了“糾正運動”奪取了敘利亞最高領導權。此後的40多年裡面,阿薩德父子牢牢掌握著敘利亞控制權。在中東,宗教的影響力非常大,統治者都需要依靠宗教的力量。阿薩德政權也不例外,依靠所屬的阿拉維派統治敘利亞。

阿薩德

在老阿薩德時期,敘利亞曾經爆發過多次武裝衝突,遜尼派與庫爾德人多次試圖反抗阿薩德政權,都被老阿薩德用武力鎮壓。例如,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穆斯林兄弟會曾經帶領遜尼派反抗阿薩德政權,造成了長達6年的敘利亞內戰。隨著阿薩德政權的鞏固,阿拉維派控制了敘利亞政治、經濟、軍事各個領域,廣大遜尼派與庫爾德人日益不滿。因此,在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前,絕大部分敘利亞人並不支持阿薩德政權,反而支持的是敘利亞反對派。

從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到2005年俄羅斯介入之前,阿薩德政權節節敗退,控制的領土範圍不足10%。最危急的時刻,首都大馬士革每天遭到敘利亞反對派的炮擊。敘利亞內戰也給敘利亞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500萬敘利亞人流亡外國,600萬敘利亞人在國內流亡。2015年10月,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阿薩德政權開始轉敗為勝。現在,阿薩德政權已經控制70%以上的領土,完全掌控了敘利亞局勢。

經歷內戰的敘利亞城市

隨著阿薩德政權的不斷勝利,支持阿薩德的敘利亞人也不斷增多。經歷7年內戰,敘利亞人都開始渴望和平,渴望穩定的生活,而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帶來的只有殺戮與貧窮!根據俄羅斯衛星網的報道,已經有130萬敘利亞人重返家園,敘利亞重建工作也已經開始提上日程。

不過,贏得敘利亞內戰對於阿薩德來講,只是第一步,能否做好利益分配穩定住遜尼派,才是阿薩德政權能穩固的重中之重!


美國觀察室


既然是探討巴沙爾-阿薩德在敘利亞的支持率問題,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他是如何掌權敘利亞政府軍、成為敘利亞現任總統的。客觀而言,巴沙爾的崛起之路正應了那句老話: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相信如果沒有他的父親哈菲茲,巴沙爾必然很難獲得今天的地位!

▲阿薩德家族合影

哈菲茲-阿薩德作為敘利亞前總統,執政敘利亞長達三十年之久!而他之所以能從一名普通的飛行員蛻變為敘利亞的最高統治者,“不甘平庸、愛折騰”的性格功不可沒:從1963年到1970年短短七年時間裡,哈菲茲就領導參加了三次政變!

第一次政變讓哈菲茲的官職和軍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晉升;第二次政變讓他徹底取得了對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控制;第三次政變則確保了他榮登總統之位。三次政變可以說是環環相扣、步步緊逼......

▲敘利亞現總統巴沙爾-阿薩德

哈菲茲-阿薩德掌控下的敘利亞名義上雖然是“共和國”、當初還施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社會主義制度,(2012年新憲法改為多黨制),但在哈菲茲心裡卻一直都埋藏著“世襲罔替”的種子。他極力培養、打造自己的四個兒子,送他們留學、從軍;在哈菲茲眼裡,最中意的就是長子巴西勒,但遺憾的是巴西勒94年就在一起車禍中意外身亡。

哥哥去世後,父親就讓已經成為了一名眼科醫生的巴沙爾做好接班準備!巴西勒去世的同年,巴沙爾就放棄了醫生的職位進入軍事院校學習......而他此後在敘利亞軍界也是一路暢通,僅用了五年時間就晉升為上校!

▲敘利亞政府軍懸掛的照片

此時的巴沙爾雖然沒有在敘利亞政府任職,但其父已經讓他開始負責一些打貪反腐的行動,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幫助巴沙爾清掃“障礙”。2000年6月,哈菲茲因病去世,為了能讓時年35歲的巴沙爾順利接班,敘利亞議會特意將憲法中規定的總統擔任年齡下調至35歲;如此一來,所有的事情也就變的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

當然,作為一個推崇“民選”領袖的國家,必要的選舉數據和支持率還是要有的:巴沙爾首度“競選”總統和再度連任時的得票支持率都超過了90%;2014年的大選中,巴沙爾的支持率雖然有所下降,但也還是很可觀的88.7%!

▲權利往往集中在少數幾個人的手裡

所以說,如果你不能一個接一個的親口問敘利亞人他到底支持誰,那你永遠也不會得到真實的數據!巴沙爾的情況和小金都一樣!數據好看、畫面擁護,但支持率到底如何,誰也無從知曉。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說句實話敘利亞啥人支持阿薩德,但是其他人更差,還不如阿薩德...

2000年6月,老阿薩德去世,年僅35歲的巴沙爾阿薩德當選敘利亞總統,甚至於敘利亞議會專門修改了憲法,將總統擔任年齡下調至35歲。

看到這裡就明白了吧,披著民主外皮的世襲制王國,當然了偽裝還是有的,阿薩德每次的支持率都不低90%左右。


有人喜歡這種世襲制的國家嗎,沒有,這也是敘利亞阿拉伯之春的時候,敘利亞人民分分支持反對派,希望敘利亞普選,然後各地的反對派做大。

當時俄羅斯介入敘利亞的時候,可不怎麼光彩。

接著麼,敘利亞人後悔了......阿薩德不咋地,但是反對派更糟 甚至於因為敘利亞在中東,一大把的反對排成了披著反對派皮的恐怖組織,還不如阿薩德政府呢,所以敘利亞人民琢磨了半天....還是選擇阿薩德吧....就這麼的,阿薩德政府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阿薩德就開始節節推進了....




嘯鷹評


阿薩德的父親老阿薩德當了30多年敘利亞總統,應該說對敘利亞出現內戰負有一定責任;阿薩德接過父親的班後,讓反對派不斷做強做大,導致出現內戰,也有一定責任。否則,敘利亞內戰打不起來,美國和俄羅斯等外國也不可能介入,更不可能變成美俄兩個大國的博弈。這都是過去式了!


說說現在進行時。當下的敘利亞內戰,以敘利亞、俄羅斯、伊朗組成的一派,戰勝以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的反對派,應該是時間早遲的問題。俄羅斯已經打響被外界稱為敘利亞內戰“最後一役”的第一槍,俄敘聯軍已經對伊德利卜的反對派和恐怖分子進行了1000多次轟炸。待到伊德利卜的平民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後,俄敘聯軍可能對伊德利卜發動全面進攻,取得勝利之後結束敘利亞內戰。


正因如此,目前支持阿薩德的敘利亞人肯定很多。敘利亞內戰打了將近8年,據有關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2月,敘利亞已有46.5萬人喪生,四分之三的敘利亞人(約1350萬)需要人道主義援助,500萬敘利亞人出逃淪為難民,敘利亞人民最需要和平穩定、安居樂業的生活。而這種生活已經近在眼前,是阿薩德政府在俄羅斯、伊朗的幫助下取得的,實在來之不易,敘利亞人民一定會倍加珍惜。


毛開雲


當然不多,多的話還能打8年內戰麼?

木叔提醒各位,敘利亞內戰爆發就是因為老百姓反抗巴沙爾家族長期統治帶來的結果。這和埃及的阿拉伯之春推翻穆巴拉克30年的統治,其實是異曲同工的。

只不過埃及軍方對鎮壓老百姓的反抗沒有那麼堅決,穆巴拉克本人也沒有那麼堅決,最終下臺。

而巴沙爾則是動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包括俄羅斯、伊朗、真主黨等武裝分子的支持,才得以把政權延長到今天。

但並不是說戰場勝利了,就是老百姓支持的結果。

如同美國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了10多年,推翻了自己不喜歡的政權,但能說當地人支持他們?

所以對敘利亞的看法也應該秉持一樣的態度。首先要弄清事情的起因,就好判斷後續。

那麼老百姓為什麼反對巴沙爾?

當然是因為他和他父親50年的統治讓人受不了。如果一個聲稱的民主國家,長期被一個家族兩代人統治,很多人都會不滿意,這是個非常正常的現象。

敘利亞聲稱自己是民主國家,結果做的和沙特一樣的家天下,當然老百姓不滿意。

另外,巴沙爾是少數族裔,他的阿拉維派只佔人口的11%左右,其他的90%的人口要麼是遜尼派要麼是庫爾德人和基督徒,巴沙爾的政策肯定不能讓這些人滿意——憑什麼少數族裔長期統治我們,而且還剝奪基本的民主權利?

特別是遜尼派佔該國人口75%左右,他們受鄰居沙特等遜尼派大國的支持,更具有反抗意願。

因此巴沙爾如果從人口比例來講,也並非受到大多數人支持。

這也是巴沙爾不敢民主選舉的原因,真正透明的民主選舉的話,他作為11%的人口代表,肯定會被75%的人口代表選下臺啊!

所以還是那句話,他的戰場勝利,不等於獲得老百姓的認可。未來如何處理國家事務,才是根本。


你如何看待巴沙爾的統治?


木春山談天下


肯定不會,即使是支持也是被迫支持,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阿薩德是什葉派,敘利亞民眾卻有百分之七十四是遜尼派。

我們來根據一組數據來了解一下阿薩德家族在敘利亞的受歡迎程度,阿薩德父親哈菲茲從1970年到2000年擔任總統,在此期間,他以99.99%的選票贏得了5次全民公決,這的確是一個可怕的數據,虛假的有些可怕。到了阿薩德時代,相對於父親來說,阿薩德顯得較為低調,在幾次投票選舉中,只獲得了90%的選票。其實這些數據也完全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隨著敘利亞局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敘利亞人也開始逐漸接受阿薩德,長達七年多的敘利亞內戰早已經使得敘利亞人身心疲憊,數百萬人淪為難民,逃離家園,妻離子散,各種折磨讓身為普通人的他們早已經厭倦了戰爭,無論是誰掌權好像都已經不再重要,只要能夠返回自己的家園,家人能夠團聚,這些都已經不再重要,將所有人聚在一起相比,阿薩德似乎是最好的一個。

而如今的敘利亞已經不再是阿薩德是非功過的時候了,敘利亞在經過了長達七年多的戰爭中,早已經淪為他國在中東謀取利益的場所,俄羅斯、美國、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等對敘利亞虎視眈眈,只想通過這場戰爭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

戰爭之初,敘利亞人民只要通過抗議得到一些更多的福利,但誰也想不到卻導致了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事到如今只有希望戰爭早點結束,人人安居樂業,和平健康。


走進伊拉克


支持阿薩德的人還是非常多的,這一點從阿薩德家族就可以看得出來。阿薩德家族在敘利亞本身是少數派,如果沒有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根本就直接被拍翻了,畢竟中東地區就是這種格局,只有大家族能夠統治,而小家族則不能,阿薩德家族是中東的異類。

其次就是去掉阿薩德之後又能有誰能取代他呢?現在的敘利亞政府可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都不算什麼大問題,倒是其他的所謂反對派他們大都是野心家恐怖分子,現在的敘利亞反對派總共有一百多個,每個都想稱王稱霸爭權奪利,但是卻沒有一個是真心想為老百姓考慮的。比如,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美國只援助槍支彈藥,卻沒有援助糧食等物資,這些反對派就只能從老百姓手裡去搶,這一來二去的肯定是會使他們民心大跌得不到支持的。而阿薩德的政府,現在對其國內人民是採取糧食生活物資配給的方式,這是阿薩德從俄羅斯那裡賒來的,免費供應給老百姓的,雖然不多,但是能生活。

第三個群體,現在支持阿薩德的有兩個群體非常特殊,一個是14~30歲的女人,另外一個則是18~35歲的男人,因為阿薩德上臺後夠廢除了一夫多妻制度。這使得這些年輕人實際上是被解放的,男人開始找得到老婆;而女人也得到了解放,她們可以去工作,可以去賺錢,甚至可以穿著裙子去逛街,而這些事在中東地區是被嚴重禁忌的。


優己


有資料顯示,目前敘國內至少有70%的民眾選擇支持巴沙爾政權。我們不妨粗略估算一下,看看究竟是哪些群體在支持敘當局。

首先是阿拉維派。阿薩德家族出身該宗派,敘利亞軍隊的中堅力量——敘空軍(老阿薩德起家班底)、共和國衛隊的大部分官兵也都是阿拉維派,敘軍政商高層(權貴集團)的重要成員同樣是阿拉維派。出於共同的利益紐帶和對失掉權柄後可能遭宗派大清洗的恐懼,300萬敘利亞阿拉維派絕大多數都選擇支持現政權——他們踴躍參軍或加入親政府民兵“沙比哈”但也蒙受了巨大損失,據統計7年多內戰導致三分之一的阿拉維青年男子喪生(多系陣亡)。

其次是德魯茲派、基督徒等少數宗派和族裔。敘當局對待其他少數宗派比較寬容,相比遜尼派,敘境內德魯茲派、基督徒大多效忠巴沙爾政權。而且由於一些歷史文化因素,以對所在國無限忠誠而聞名中東的德魯茲人長期在敘政府軍中佔據一席之地,比如以堅守東部孤城代爾祖爾3年之久而一戰成名、號稱“共和國衛隊雄獅”的老將伊薩姆·扎赫雷丁(少將軍銜,2017年10月8日觸雷身亡)。

這批少數族裔在敘境內約有330萬人,拋去逃往國外淪為難民的部分,留在國內繼續支持巴沙爾政權的也不會少於250萬人,他們中有不少青壯年都加入了聽命於敘當局的親政府民兵組織,在保衛大馬士革、協助政府軍收復首都周邊失地和敘南部省份的戰鬥中做出很大貢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初以來隨著敘政府軍捷報頻傳,大批逃往國外躲避戰火的基督徒開始返回家園,這部分群體粗略估計也有幾十萬人,他們在內心感情上同樣是支持敘當局的。

第3部分也是權重最大的一個族群恰恰就是敘反對派也視作自家“根基”的遜尼派。目前敘當局控制區的總人口約1100萬(另有流落海外的難民近600多萬、伊德利卜400萬、幼發拉底河東岸的庫爾德武裝控制區約200萬),拋去阿拉維派等少數族裔,其餘600多萬(佔實際控制人口半數以上)大都是選擇效忠敘當局的遜尼派。

與西方媒體宣稱和臆想的敘境內遜尼派集體投靠叛軍的景象不同,為數眾多的遜尼派民眾覺得阿薩德家族對自己還算不錯,這些遜尼派要麼是親友家人在巴沙爾政權中混上了一官半職,要麼是此前通過支持阿薩德家族統治獲得了豐厚回饋,所以他們也不願意眼睜睜看著巴沙爾政權垮臺而讓自己的既得利益受損。

而且,阿薩德家族對於遜尼派高層的籠絡是相當成功的,比如巴沙爾麾下的國防部長法赫德·弗雷吉、情報部門高官阿里·馬穆魯克和迪布·扎陶恩、調查機構負責人馬哈茂德·卡迪卜都出身遜尼派,這些強力部門高級將領對阿薩德家族忠心耿耿,即使美國中情局重金收買都毫不動心。

此外還有一大族群不容忽視——眼下實際控制幼發拉底河東岸的庫爾德武裝也在與敘當局接洽談判,假如他們的條件得到滿足,就很可能連帶其治下的約200萬軍民宣佈效忠巴沙爾政權。真要那樣的話,巴沙爾政權的名義支持率還能有所上升。


網言軍事


敘利亞原本支持阿薩德政權的人不少,大部分主要是什葉阿拉維派、基督教群眾和遜尼派中產階層。反對者多是像庫爾德那樣的地方部落武裝或民族武裝,再或者就是遜尼派宗教中上層反世俗與什葉派的人士,還有少部分政府失勢者。由於佔據多數的基層民眾屬於吃瓜群眾,所以總體來看支持者和反對者其實大概是一半對一半的樣子。



但是自從巴沙爾在2007年面對世界金融危機處理不力造成發展停滯之後,又遇上上數十年一遇的乾旱天災,使得敘利亞自2008年開始失業率陡然上升,大量基層的民眾紛紛失業。但是阿薩德政府仍然課以重稅,這顯然使得原本並不怎麼反對甚至支持巴沙爾的基層民眾沒有活路轉而開始倒向反對派,當矛盾積攢到2011年已經到了臨界值,所以內戰一觸即發。



不過內戰七年過後敘利亞滿布瘡痍,不論是基層民眾還是利益相關的各方勢力,都受到了嚴重的利益影響。而急於求成的反對派和庫爾德武裝在控制區對群眾的盤剝比起之前的敘利亞政府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兩者相害取其輕,這些基層民眾為了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轉而對敘政府重新採取積極的態度,所以目前的巴沙爾阿薩德的支持率得到了一定的反彈。



未來一段時間內,巴沙爾的支持率將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彈,這大部分得益於戰後重建對基層百姓恢復生產生活的積極作用,而敘利亞政府同意政治協商更是使得部分反對派也願意達成妥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