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爾表態:反對美國製裁北溪二號,駐德美軍是否有能力採取行動顛覆德國政權?

雷姐的機械空間



我的看法是:絕對不能。

雖然美國是二戰戰勝國,也在德國駐紮有軍隊,而且肩負對德國進行軍事保護和監督之責,但是美軍不能因此就隨意顛覆德國政權,來改變德國的對外政策。

那是因為:

第一、美國可以隨意顛覆一些第三世界的小國政權,但是要顛覆一個與美國具有同樣價值觀的歐洲大國民選政權,那簡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自找麻煩。


如果美國軍隊真的通過武力這樣做了,那世人恐怕就真的把美國看成納粹政權了,歐洲各國會人人自危,徹底跟美國脫鉤以求自保。美國會真正成為孤家寡人。

美國也會徹底的把自己的盟友全部推向俄羅斯,歐洲和俄羅斯的敵對關係會徹底結束,恐怕世界格局就會變成美國一家獨自抗衡全世界。美國再牛,也不過就是一個三億人的國家而已,要以一己之力對抗全世界,恐怕還力有未逮。

第二、不值得。美國即便顛覆了默克爾政權,也未見得就能夠改變德國的外交政策。目前德國的外交政策不是默克爾的個人決策,而是德國政府為了維護德國的利益做出的共同選擇。

就算換一個人來做,他也不可能公然出賣德國的利益。如果真有政府首腦這樣做了,德國人民以及民意代表也不會答應。所以,與其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做一個無用功,還不如利用美國當前的強大國力對德國施壓,徐徐圖之來的穩妥。

第三、美國在德國駐軍,受到駐軍法約束,不能隨意調兵使用武力。美軍一旦不與德國政府通氣,在德國境內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甚至攻打、控制德國政府,那就不是政變的事情,而是對德國的全面侵略。德國政府也絕對不會乖乖配合美軍對德國的粗暴侵略還任其暢通無阻。

第四、德國雖然在二戰後被英法蘇美佔領,不允許擁有武裝部隊,但是隨著美蘇爭霸的開始,德國也開始被武裝鬆綁。1955年11月12日,聯邦國防軍正式建立,雖然東西德國統一後,德國對軍事規模進行了縮編,現在包括預備役在內,還是有二十多萬人的規模。而德軍的裝備水平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其戰鬥力雖未檢驗,但經過北約框架下反覆錘鍊,據信不弱。


美國在德國駐軍不過7.3萬人,要突襲德國首都控制德國政府,只能是小規模軍事突擊,以德國全北約制式化的防空水平和處突能力,美軍怕是沒有那麼容易得手。

綜上所述,要通過駐德美軍來顛覆德國政府,以廢除北溪二號項目,只有瘋子才會想的出來。就算是特朗普雖然略微有點瘋,但是美國的政治制度也不會給他這樣做的機會。


謝金澎


有著“歐洲女王”之稱的默克爾,向美國發飆了。近日,面對美國壞其“北溪2號”石油管道的大事兒,在這寒冷的冬天裡,她不顧孱弱的身體,向美國發出怒吼:手別伸得太長,德國的事兒,不要你管。伊核問題是這樣,北溪二號的事兒更是這樣!

默克爾不是第一次對美國發飆了,想當初美國逼迫德國提高軍費,要達到德國GDP的百分之二。默克爾同意提高,表示你等著吧,十年以後差不多。美國很生氣,威脅著要將德國駐軍撤到波蘭,波蘭可是朝思暮想夜盼的。默克爾面對美國訛詐式的威脅,直接對美軍下逐客令。誰知道尷尬的美國人,說自己的祖先是德國人,攆都攆不走。

美國德國因為軍費問題,尤其是這個北溪二號問題,鬧得很不愉快。北溪二號馬上要竣工,美國橫插一槓,不允許施工。之前美國都警告德國不要跟俄國走得太近,避免被利用,被控制。德國不說話,只是努力趕工期,結果趕到現在的90%了,美國威脅著制裁,導致瑞士的施工單位停工了。隨著德美矛盾的升級,兩國關係肯定會惡化,但無論怎麼惡化,最多就是制裁,斷然不會動手動腳的。

不過,既然題主問了,福垊也就給您聊聊,駐德美軍能否顛覆默克爾的德國政權呢?

德國總理與德國國防部長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不能。美國固然裝備精良、將士強悍,但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駐德美軍才幾萬人,很難打贏德國這個十幾萬軍隊的國家。假如一旦鬧出軍事衝突,德國不要要說斷了美軍的後勤給養,就是對美軍駐地停水停電,美軍都受不了。

退一萬步說,即使駐德美軍拿下了德國。德國不是默克爾一人支持北溪二號,而是幾乎是所有的德國人支持北溪二號,美國能與所有德國人為敵嗎?更何況支持北溪二號的,還不是德國一家而是遍及幾乎整個歐洲,美國會跟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為敵嗎?如果美國敢這樣做, 那必然是把歐洲這些盟友推給俄國。

再說了,德美兩國是不可能爆發衝突的,都是北約國家。兩個北約回家爆發衝突的話,北約就不只是馬克龍所說的“腦死亡”了 ,而是徹底死亡了。馬克龍說北約腦死亡時,默克爾還很不願意。默克爾是“歐洲女王”、“歐洲一姐”,兩國爆發軍事衝突,北約就會解體,而這絕不是美國想看到的,就是連歐洲也不想看到。

福垊認為,眾怒難犯,美國遭到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的國家的反對,最終也會妥協的。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美國妥協,而德國為了大局和長遠,會在以後一定程度低討好美國,恢復兩國的關係,也只能說這樣了。對此您怎麼看?


福垊



美國對付駐軍所在國、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歐盟領導者德國,外交部門國務卿已經不那麼有效了,但根本不用出動國防部——殺雞焉用牛刀?針對德國與俄羅斯合作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制裁,遭到德國的反對,美國根本不需要出動駐德美軍,推翻默克爾政權——只有五百五才會這麼想,美國財政部一巴掌拍過去,德國就暈厥了,就屈服了。

美國國會參議院12月18日批准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法案包含了美國對“北溪2號”的制裁內容。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即回應,稱德國反對美國長臂式域外製裁。

12月20日,美國簽署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對“北溪2號”項目的相關方的制裁正式生效,在60天的緩衝期結束後,美國的制裁大棒就無情地敲向“北溪2號”項目的相關方。12月21日,德國總理府的發言人除了重複反對美國的域外製裁外,更是表達了遺憾。

“北溪2號”項目建成,投產後,俄羅斯將能滿足歐洲10%的天然氣需求,這其中不僅極大地滿足德國的天然氣需求,還使德國成為俄羅斯天然氣銷往歐洲的中轉站,賺取鉅額的中轉銷售費用。所以,德國很重視這個項目,很樂意與俄羅斯合作建成這個大項目。

無奈,這個項目不僅遭到美國的強烈反對,更是遭到美國的制裁,項目的主要承建商瑞士Allseas公司立即宣佈停工,並撤回三艘施工船,項目建設擱淺,甚至有可能爛尾,儘管俄羅斯強撐面子,發誓會想方設法完工。

面對美國的制裁,德國人表面上看起來挺強硬的,反對美國的域外製裁。但是,客觀地講,遭到美國的制裁後,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毫無辦法,都沒有足夠的實力、籌碼、膽識,對等反擊、制裁美國,因為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掌握著全球的金融霸權,這讓受制裁的國家非常痛苦、無奈,毫無招架之力,俄羅斯是這樣,德國也是如此。

面對美國的制裁,“北溪2號”項目的主要承建商瑞士Allseas公司停工了,雖然俄羅斯高調錶示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工業公司將調撥旗下的施工船去繼續承建,但俄羅斯的專業施工船舶過於老舊,工程建設技術也不如Allseas公司,實際上是有心無力的。

那麼,在這樣的困境下,德國企業是否敢於不懼美國的制裁接手未完工的工程,把它建完,投產嗎?這是德國是不是真的反對,反抗美國製裁的衡量標尺之一。再比如,面對美國的制裁,德國敢不敢反擊,也對美國實施反制裁?

德國的輿論對於美國的制裁雖然很不滿,也被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架到了烤爐上去燒烤——他公開聲稱德國的反對聲讓他看到了歐洲國家(德國)還是有尊嚴的。

但現實比俄羅斯人想象得更冷酷,以默克爾為首的德國政府既不敢反抗美國的制裁,派出德國企業承建未完工的“北溪2號”項目,更沒有膽量反擊美國,對美國實施制裁。因為德國與美國的實力懸殊太大,根本沒能力與美國戰鬥。

針對“北溪2號”項目的制裁,德國要是敢跟美國掰手腕,美國根本不需要出動國防部及駐德美軍,美國財政部的一個巴掌就能把德國拍暈,比如美國財政部對德國的汽車大幅提高關稅,就會德國的經濟實施毀滅性的打擊,汽車產業那可是德國的命根子!

再者,美國要是出動駐軍去推翻駐軍所在國的政權,會給美國帶領不可承受的災難——所有的駐軍所在國都會做夢都在擔心美國駐軍推翻他們,那美國遍佈全球的盟友體系就會一夜之間坍塌了。

所以,美國不僅不需要動用駐軍推翻不聽話的德國現政權,也不敢這麼做。德國有一千個理由討厭美國,美國卻有一萬種辦法拍死德國,殺雞焉用牛刀?


飛狼


這話說的,雖然駐德美軍沒事就姦淫婦女擾亂治安,但基本的戰鬥力還是在線的。雖說消滅俄羅斯不好指望,但顛覆個德國還是輕鬆愉快地如砍瓜切菜。

但問題是能力和勇氣從來都是兩碼事,德國敢真的和美國對著幹,但美國敢真的顛覆默克爾政權嗎?

當然不會,畢竟美國講究以德服人嘛!

最近的美國和德國都非常上火,伴隨著2019年12月17日美國參議院通過《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一個針對北溪二號線的大棒終於落下。然後,負責波羅的海深海管道鋪設的Allseas集團第一時間跑路,俄羅斯和德國的火蹭的一下就上來了。

北溪二號線是北溪一號線的2.0版,隨著歐盟天然氣缺口的不斷擴大,2011年投產的北溪一號線550億立方米的輸氣量也越來越捉襟見肘,俄羅斯向歐洲輸送的天然氣越來越供不應求。在這樣的情況下,北溪二號線呼之欲出。

2018年5月,北溪二號線開始在德國格萊夫斯瓦爾德附近的管道終點站動工,北溪二號線從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的烏斯季-盧加地區(Ust-Luga)連接德國東北部的格萊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線路基本和北溪一號線平行,項目全長1224公里,投資95億歐元。

北溪二號線耗資巨大,除了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獨家持股並承擔一半投資,歐洲五大歐洲能源公司包括法國恩基集團(Engie)、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德國尤尼佩爾公司(Uniper)和德國溫特斯公司(Wintershall)都參與進來。由於關乎歐盟能源安全,所以歐盟尤其是德國異常重視,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下定決心排除萬難,誓將北溪二號線建設成為歐洲能源領域的標兵工程、模範工程、樣板工程。

而美國的橫插一槓使北溪二號線在最後10%停擺,這對於嚴謹的德國人來說根本無法接受,所以默克爾大媽再度發飆。

在美國對北溪二號發佈制裁令後,默克爾強調:“我們反對域外管轄,而且這不是昨天開始的,我們在伊朗問題上也面臨類似的問題。我們除了跟美國舉行決定性會談並鄭重告知美國‘柏林拒絕接受美國域外管轄和制裁’外,別無選擇。”

默克爾大媽的表態很有意思,雖然沒有當面問候老特的祖宗十八代,但卻在國際社會高調猛抽美國大嘴巴子,公然挑戰美國的武林盟主地位,這讓美國很沒有面子。

但,無論美國多麼下不來臺,但想讓老特和默克爾一樣憤怒是不現實的,想讓老特出離憤怒並出兵德國更是不可能的。

作為二戰戰敗國,德國在二戰後被同盟國分割佔領,是所有歐洲國家中美國駐軍最多的國家,也是駐歐美軍司令部所在地,駐軍數量高達3萬多人,是所謂的二戰成果的最有力維護者,是防止德國法西斯死灰復燃的沉重鎖鏈。

也正因為大量美軍基地的存在,被較為徹底地去法西斯改造的德國,被拔掉了尖牙利齒,德國也在沒有軍事拖累的輕裝上陣中實現了經濟的騰飛。

但基本沒有國防的德國,理論上在面對美國干涉時沒有任何還手之力,所以如果美國想要顛覆德國政府,那根本就不能算個事。

但就和“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錢”一樣,拿下德國容易,但善後,也就是擦屁股工作,能把美國噁心死。

從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案例來看,美國消滅薩達姆政權是真正的乾淨利落,風捲殘雲,但幫助伊拉克重建,也就是扶持傀儡政權卻是真正的累覺不愛。而德國雖然基礎很好,重建不費勁,但以當前德國所處的內外環境來看,即使沒有默克爾,也還會有其他反美政府。說白了,默克爾是時勢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時勢。

而且更要命的是,德國還是歐盟的老大和北約的重要成員。如果美國在歐盟中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會直接導致歐盟的分崩離析,從短期來看對美國是有利的,但長期來看卻會給俄羅斯可趁之機。

其實歐盟問題還好點,畢竟怎麼說也是自己的競爭對手。要是作為北約成員的德國被顛覆了,問題可就不是一般的要命了,因為這不僅僅會損害美國的形象,更可能導致北約內部群雄並起,尤其是蠢蠢欲動的法國就有更多的理由不再老實,這更是俄羅斯的機會。

所以儘管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總是不給美國面子,但美國為了團隊建設還是對土耳其異常剋制。土耳其尚且如此,面對德國美國又怎能“大義滅親”?

正因為有這樣的身份和條件,德國才敢於和美國對著幹,而這種反抗早就開始,比如2003年伊拉克戰爭拒絕出兵。

所以面對德國的反抗,美國就是氣個半死也不會走顛覆德國的路線,因為這會讓美國也深陷泥潭。

之所以在北溪二號線上不斷作妖,靜夜史認為最根本原因在於美國無法坐視俄羅斯一步步蠶食德國,而且搶走美國天然氣的份額。

但問題是美國遠在大西洋彼岸的地理位置,確實不如俄羅斯山水相連來得便利,而且就算美國強行讓北溪二號線斷氣,俄羅斯的天然氣依然不愁銷路,苦於資源不足的歐盟尤其是德國也不會選擇不穩定且價格高的美國天然氣。畢竟,沒有了北溪二號線,“土耳其流”也能將天然氣拐彎抹角地送到歐洲,而即便一併被制裁的“土耳其流”也折戟沉沙,原先過境烏克蘭的天然氣也可以用。

最重要的是,北溪一號線早已投產運營,它不會因北溪二號線的成敗而擱淺。

因此,困不住俄羅斯和挽不回德國的美國,在北溪二號線上和對伊朗極限制裁一樣,更像是美國惱羞成怒下的歇斯底里,北溪二號線也必將走向成功。美國在能源領域的霸權,也將在俄羅斯的猛烈衝擊下岌岌可危。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35000名駐德美軍絕對是可以給德國製造出大麻煩的,但是要去顛覆德國政權還是不夠火候和缺乏因素,也主要是美國不太敢去顛覆德國政權,為什麼這樣說?

一,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的經濟體,歐洲第一的領頭羊,說明了德國在世界上的份量,特別是在歐洲的地位,美國無論如何不敢小瞧德國,德國起碼還有歐盟這張底牌,歐洲共同體是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利益共同體,所以美國想動歐洲的領頭羊還是先掂量一下自己,再說了如果美國連德國都敢去顛覆,那得搞出多大的動靜,美國可能會受到整個歐洲的抵制,最後美國只有收拾不了的爛攤子,兩敗俱傷,美國的舉動也會讓整個美國世界上盟寒心,美國最後只能得到一個自己給自己挖個坑埋了的結局。



二,美國想顛覆德國不是光靠35000名駐德美軍就可以的,根據經驗美國在顛覆其他國家時不光靠軍事行動,還要靠他本土的反對派勢力,美國想在德國找這樣的契機很難,德國內部非常團結,而且德國作為世界第四的經濟體和歐洲經濟的大哥大,日子過得非常不錯,就沒有閒工夫聽美國人去蠱惑人心。美國想下手非常難,據一些調查顯示有百分之80多德國民眾較反感美國,對美德關係不看好,這完全是美國經常對德國一些利益內政干涉後果,比如最近的美國毫無理由制裁與德國想連的北溪二號通氣工程,德國認為美國在橫加干涉德國人的利益與內政,所以在德國的35000名美軍想顛覆德國政權缺乏因素,太單一不夠份量。



三,德國的實力肯定是無法與美國的整體實力抗衡的,但光靠駐紮在德國35000名美軍去顛覆德國太單一,而美國本土又與德國距離太遠,遠水解不了近渴,而德國人也是實打實非常團結的戰鬥民族,是從小接受軍事教育的民族,美國想在軍事顛覆德國困難重重,再個美國樹立的敵手夠多了,再在歐洲共同體樹敵,美國還能保住自己的霸權嗎?在中東強國伊朗面前美國都怕把自己拖進去。更何況是世界性強國德國美國更不會去顛覆。



牛頭馬面兩鬼


網友們幾乎高度一致地認為:駐德美軍是不敢採取軍事行動的!美國甚至無法阻擋北溪2號項目的完工!不知道他們這個論斷是建立在什麼常識基礎上的呢?凡事要辯證的看,話不能說絕。關鍵是看這事情要鬧到什麼程度。

如果美國認為非要動用那3.5萬軍隊強行干預德國政府的話,那也是小菜一碟;如果美國鐵了心要動用一切手段對北溪2號項目進行破壞,即使完工了也無法順利使用,就像烏克蘭切斷俄羅斯的供氣管道一樣,除非俄羅斯的天然氣就單獨供應給德國一家,那俄羅斯恐怕連投資管道的錢也出不來。



美國在德國和日本的駐軍,與在其他國家駐軍有著截然的不同性質,這都是二戰的產物,德國和日本至今是個非正常國家,美國至今對他們進行軍事管制。什麼叫管制?就是他們命運的七寸捏在美國人手裡,那3.5萬駐軍就是震懾和後盾。可能有人認為美國動用軍隊顛覆德國政權的模式,就是把裝甲車開進總理府強行接管等等。其實不是這麼回事,美國在德國駐軍70多年,美國勢力早已滲透到了德國的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的每一個細胞。

美國大可不必兵戎相見,只需要採取有效的手段換一個聽話的總理上臺,不就所有的問題解決了嗎?美國要做到這一點,簡直是順手拈來。你看看日本,凡是不聽美國話的首相,任期都是非常短命。安倍晉三為何能執政這麼長時間?就是因為他惟美國馬首是瞻,緊跟在美國屁股後面屁顛屁顛的緊跑。



我們應該清楚的看到:美國製裁北溪2號項目,這是維護自身霸權的必然——美元+石油,美國在這一點上是不會讓步的,這等同於美國的戰略安全。試想一下,俄羅斯的天然氣都輸送到歐洲各國了,俄歐雙方用歐元結算,不但讓俄羅斯賺了大錢,還把美元排除在外,美國的天然氣給誰賣去?這等於是俄羅斯用經濟控制了歐洲,那美國在歐洲苦心經營了70多年,不就拱手讓給俄羅斯了嗎?所以這關乎到美國在歐洲的戰略安全,美國會是不擇手段的。



德國和其歐洲其它大國如法國土耳其等在小事情上與美國鬧一下彆扭,美國倒不是太在意,全當是舌頭和牙齒咬了一下,屬於內部的狗咬狗。可是現在俄羅斯的天然氣要通到歐洲,這對美國的挑戰是空前的,美國會急紅了眼,啥手段也能做得出來!當年的科索沃戰爭本質上圖的是啥?不就是美元和歐元之爭嗎?

退一萬步講,美國駐德國的那3.5萬大軍,也不是花瓶當擺沒看的,也不是吃乾飯的,70多年沒有動用過,不見得永遠就不能動。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果美國認為到了非動用不可的時候,美國會毫不猶豫的動用。再者,美國通過70多年的苦心經營,通過北約而牢牢的控制了歐洲,即便德國鬧得最兇,還能擺脫歐洲還能擺脫如來佛的手掌心嗎?所以,默克爾總理的態度,還不是以此增加自身與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僅此而已。


書中有毒


在北溪二號工程還有300公里就能建成的情況下,美國終於坐不住了,一旦這個項目完工(原計劃在今年年底),歐洲每年可獲得至少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到時候還會有誰買美國的頁岩氣呢?因此,針對這個項目的嚴厲制裁逐漸展開,美國要求參與該項目的所有公司立刻停止施工,否則後果自負。

北溪二號是俄羅斯、奧地利、荷蘭和法國等多國聯合開發的,這幾個國家的公司都有股份,而且有一半的投資是俄羅斯出的,但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反應明顯更加劇烈,因為北溪二號的最大受益國肯定是德國,默克爾說:“德國反對美國的制裁和域外管轄,對伊朗和北溪二號的制裁都是不能接受”。強硬的表態可以理解,但偏偏還把伊朗問題扯進來,折讓很多人都會受不了。

如此不聽管教,會不會有嚴重後果呢?駐德美軍高達3.5萬人,且基地多位於德國腹地。就實力而言,只要美軍願意的話,可以迅速推翻德國政府,就像當年布拉格之春蘇軍佔領捷克斯洛伐克那樣。不過,這是不可能發生的,美國的權力機構不會做這種事情。 (駐德美軍)

多年以來,伴隨著安逸的生活德國軍隊的戰鬥力迅速的下降,目前德軍不到30萬人的總兵力,雖然裝備是非常精良的,可在和平環境中長期生活的德國人沒有什麼鬥志。美軍的部隊分佈在德國境內,一旦發生緊急事件,德軍不是美軍的對手。

但是,美德矛盾有很多方法解決,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在德國國內使用武裝部隊。

首先德國人不是草包,一旦惹怒德國人,也會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二戰就是最好的證明。(今日德軍)

歐洲國家是美國的核心盟友,雙方價值觀保持著一致,通過經濟手段和政治手段,美國對西歐國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如果德國有的行為損害了美國利益,美國完全可以通過施壓的手段迫使德國改變策略。目前的德國還是非常依賴美國人的,美國對德國保持著強大的控制力。

對美國人而言,出動軍隊控制德國是不可想象的。 這等同於複製了布拉格之春,當初蘇聯就因為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而陷入眾矢之的,美國不會犯同樣的錯。

目前鬧得沸沸洋洋的北溪二號天燃氣項目使得美德關係出現一絲裂痕,不過歐洲是美國的戰略重心這一點始終沒有改變。美國人不會因為一些次要矛盾和德國人鬧翻,要知道,美國人中的德國後裔人口比例也是非常高的。說到底都是一家人,雙方在經濟和政治上的聯繫是非常密切的。德美戰略上的依存度非常的高,而且都是美式民主的國家,德國和美國發生戰爭的可能性是零。

當然,在軍事上目前德國不是美軍的對手,一旦開戰美軍將迅速控制德國。可接下來的事美國就頭疼了,德國人會迅速組織起來和美軍對抗,歐洲的發達國家們也會與美軍為敵,這樣的後果是可怕的,美國人會因為侵略德國失去所有歐洲盟友,即使是在美國國內也不會有人支持佔領德國。那整個世界戰略局勢會亂成一團,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總統會做這樣的傻事。


兵器世界


默克爾反對美國製裁北溪二號,應當是忍無可忍了!至於說駐德美軍是否有能力顛覆德國政權,小甜嘟爸爸認為,能力肯定有,但是駐德美軍不會這麼做。



美國為什麼要制裁北溪二號工程?

這個北溪二號工程是由德國和俄羅斯牽頭興建的。這個工程的管道鋪設是經過波羅的海,全長2400多公里,目前已經鋪設了2100公里,還有300公里即將全部完工了。

如果北溪二號工程建成的話,俄羅斯每年可以向以德國為首的歐洲提供天然氣550億立方米,相當於歐洲用氣量的10%。

這個北溪二號工程其實是一個雙贏的工程。

對於俄羅斯來講,一方面,可以直接繞過烏克蘭,使烏克蘭再不能向俄羅斯收取過境費;另一方面,將本國的豐富的天然氣輸往歐洲,促進俄歐之間的經貿往來,是俄羅斯賺取大量外匯,還可以拉近俄羅斯與歐洲的關係。

對於德國來講,最主要的就是可以進口俄羅斯廉價的天然氣,緩解能源緊張局面,實現能源的多元進囗。

對於美國來講,它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擔心。一方面,如果北溪二號工程建成的話,歐洲國家就不會進口美國的頁岩氣了,使美國的能源出口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北溪二號工程建成,可以拉近俄羅斯與歐洲之間的關係。美國駐軍歐洲的目的,就是以俄羅斯為假想敵,俄歐的關係拉近了,美國再想要挾歐洲,歐洲人也就不相信了。


駐德美軍雖然有能力,但是不會顛覆德國政權。

德國和美國儘管有矛盾,但是人家還是同一陣營的人,兩個國家有相同的價值觀。即使他們之間有矛盾,也屬於內部矛盾,根本不會上升到推翻政權這個層面。

駐德美軍的目的是為了威懾俄羅斯,而不是推翻德國政權。雖然駐德美軍完全有這個能力,但是他們絕對不會這樣做,因為這樣做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如果這樣做了,那歐洲就亂套了,北約就可以解體了,歐洲人再也不會相信美國人了!

退一萬步講,即使駐德美軍將德國政府推翻了,德國還要進行民主選舉,推選一位新的領導人。

由於這個北溪二號工程是一個大的民生工程,是製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換作任何一個領導人,都會考慮到德國人民的福祉,都會將北溪二號工程持續推進下去,直至建成通氣。

可以預見的是,北溪二號工程雖然暫時停工,但是這個工程已經進入尾聲,一定會如期完工通氣。美國再製裁,德國也不會退縮。


小甜嘟爸爸


這根本就不是有沒有能力的問題,就算駐德國的3.5萬美軍可以做到,問題是它敢於冒風險這麼做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再借幾個膽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別說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體(世界第四),又是歐盟經濟領袖,就算只是一個歐洲小國,美國也不敢搞垮其政權。

我認為題主的設想,簡直就是開國際玩笑,這如果不是拿德國打岔,就是拿美國逗悶子取樂。德國是歐洲除了俄羅斯以外的第一人口大國,總人口超過8000萬。而亞洲的伊朗剛好與德國人口規模上相差無幾,美國都沒有實力顛覆其政權。

德國雖然不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它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非同一般,絕不是伊朗等中東國家可比的,它的經濟、科技實力都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數一數二的,整個歐洲的事務要是離開了它,也就根本解決不了。

舉個例子來說,當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正是由於德國總理默克爾出面斡旋,才促成了俄羅斯、烏克蘭、法國和德國的四方會談,且這種機制已經成為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常態化行動。原因就在於,不論是法國還是烏克蘭,甚至俄羅斯總統普京也都會看默克爾的面子,說實話歐陸目前除了她,還真找不出第二個有此影響力的政治家(默克爾出任德國總理已經超過之前任何一個)。

在面對美國威脅要制裁“北溪二號”相關建設方的歐洲企業時,德國總理默克爾12月18日在德國聯邦議會發言時表示,柏林反對美國製裁和域外管轄,不管是在“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問題上還是伊朗問題上,柏林都不贊成美國的做法。很明顯,這是擺明了德國方面的堅定立場。

另外,默克爾還強調說,“我們反對域外管轄,而且這還不是昨天開始的。我們在伊朗問題上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我們除了跟美國舉行決定性會談並鄭重告知美國柏林拒絕接受美國域外管轄和制裁外,別無選擇。”

由此可見,德國方面已經抱著“必死的決心”要對抗到底,說到底“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建成後,直接關係到德國及歐洲多個國家的能源供應及安全,這是涉及到自身根本利益的大事,不可能輕易退縮,既然如此那就早有準備了,豈能懼怕美國的威脅。

總之,儘管它們有一些矛盾,還都是在自身經濟利益及國家利益上的,但遠遠不到推翻其政權的地步。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真想這麼搞,單靠那3.5萬美軍也是無濟於事的,別忘了當年推翻伊拉克前薩達姆政權還動用了10萬以上的美軍呢。


東震木


駐德美軍又被稱為“駐歐美軍”,美國在德國駐軍,就是為了防止德國納粹復辟!如今,德國不顧美國的反對和俄羅斯建設“北溪二號”,美國忍無可忍,拿起“制裁大棒”,制裁“北溪二號”!美國干涉德國的內政,往“北溪二號”項目上潑髒水,認為對德國和歐盟有利的“北溪二號”是錯誤的,對歐洲不安全,默克爾強勢回懟,對美國霸權說“不”!

德國總理默克爾說,無論是“北溪二號”問題,還是伊朗“核問題”,德國的態度都和美國相反,不贊成美國的採取的措施,美國採取的措施是域外管轄,德國表示反對,拒絕接受美國的域外管轄和制裁。

默克爾的態度非常明確,在伊朗“核問題”上,德國反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德國不願意對伊朗開戰,美國一意孤行,制裁伊朗,取消伊朗的石油豁免權,德國只有和美國為敵,建立新的支付系統支持伊朗,經濟上支持伊朗,讓伊朗不被美國拖垮,讓伊朗放棄擁核。

在“北溪二號”問題上,美國的域外管轄和制裁也沒有用。美國欺人太甚,不讓德國好過,不讓歐盟好過,干涉德國的內政,干涉歐盟的內政,推行美國的霸權主義,德國不會屈服,不會理會美國的經濟制裁,德國作為歐盟的領袖,會帶著歐盟繼續建設“北溪二號”。

德國不改變立場,堅持要讓“北溪二號”完工,並讓“北溪二號”順利通氣,此舉激化德國和美國之間的矛盾,美國會不會讓駐德美軍採取軍事行動顛覆德國政權?美國不會軍事行動推翻德國政權,美國製裁“北溪二號”的本意是讓德國等歐盟國家繼續臣服於美國,繼續當美國的“小弟”,繼續被美國利用。美國一旦高高舉起“軍事大棒”,不管美國是直接採取軍事行動,還是輕輕放下,都會逼反德國,讓德國和歐盟徹底與美國反目,會讓德國和歐盟徹底倒向俄羅斯!

德國和歐盟一旦倒向俄羅斯,歐盟和俄羅斯只需要聯合起來,“北溪二號”完工、通氣指日可待。另外,中東的伊朗“去美元化”才是美國最大的危機,美國一旦讓駐德美軍推翻德國政權,德國就會帶著歐盟和俄羅斯支持伊朗,使用歐元、盧布、人民幣取代美元,加速去美元,讓美元失去國際流通貨幣的地位,將會引發美國更大的危機!

默克爾公開和美國叫板,反對美國的域外管轄和制裁,就是因為默克爾知道,美國已經不是說打就打的美國,現在的美國打不起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美國連伊朗都不敢打,連委內瑞拉都不敢打,更別說使用軍事行動推翻德國政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