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總比朋友多?今天的俄羅斯在國際社會到底有哪些朋友和敵人?

靜夜史


俄羅斯也有朋友,比如敘利亞、委內瑞拉等,只是數量沒有美國多,不過俄羅斯的朋友有個共同點:幾乎都不與俄羅斯接壤。俄羅斯的敵人主要集中在歐美。



1945年二戰結束,蘇聯憑藉一己之力擊退攻入東歐的德軍,蘇聯成為東歐國家的救世主,德國以東地區成為蘇聯的勢力範圍,美蘇爭霸讓蘇聯招攬了眾多小弟,擁有數量龐大的盟友,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實力和影響力不如蘇聯,盟友數量也在減少。

北約東擴讓俄羅斯越來越被孤立,2014年烏克蘭在歐美等西方國家的鼓動下,逐漸脫離俄羅斯,轉而靠近歐美,並最終陷入內戰,眼見著烏克蘭與俄羅斯漸行漸遠,俄羅斯出兵佔領克里米亞半島,並在克里米亞居民全民公投之下將克里米亞半島納入俄羅斯版圖。


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站在俄羅斯的角度是收回領土,俄羅斯經過200年戰爭從奧斯曼手裡奪取克里米亞,只因為蘇聯解體,才把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因此當烏克蘭投靠西方,俄羅斯自然應該拿回克里米亞半島。

但是對於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半島,西方國家強烈反對,因為俄羅斯佔據克里米亞半島,將會加強俄羅斯的海軍實力,另一方面,歐洲國家也擔心俄羅斯重新變得熱衷擴張,因此從2014年開始,西方國家開始制裁俄羅斯,俄羅斯也遭到進一步孤立。


俄羅斯面臨的外交形式極為嚴峻,但是也並非沒有盟友

俄羅斯的盟友當中,出場率最高的是敘利亞和委內瑞拉,它們有著共同的特點:陷入困境。敘利亞處於內戰狀態,俄羅斯在敘利亞有著最大的海外軍事基地塔爾圖斯港,因此不遺餘力拯救巴沙爾政府,甚至直接出兵。

委內瑞拉形勢要比敘利亞好得多,雖然國內經濟困難,至少沒有釀成內戰,不過隨著美國的制裁,委內瑞拉並沒有太多選擇,只能依靠俄羅斯的經濟援助和軍事援助,否則很難撐下去。


伊朗雖然不是俄羅斯的傳統盟友,但是與俄羅斯一樣遭到美國的圍堵,兩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近,今年5月美國將航母編隊調往伊朗周邊,俄羅斯將“航母殺手”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調往中東。

俄羅斯敵人並不多,只有美國算一個

歐洲國家追隨美國製裁俄羅斯,並非是想徹底消滅俄羅斯,只是對俄羅斯不放心,歷史上俄羅斯擁有極強的侵略慾望,加上文化宗教民族與西歐不同,所以只要俄羅斯強大,歐洲就會抱成一團。只有美國才會竭盡全力制裁俄羅斯,因為俄羅斯軍事實力強大,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俄羅斯盟友數量少,未來也很難增加,反而各國都會防著俄羅斯。


視野新觀


沒有永遠的敵人,更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國家利益,這句話放在俄羅斯身上,也是如此,比如說,最近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烏克蘭提出的決議,要求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半島和塞瓦斯托波爾,投票的票數最能說明問題,投了佔贊成票的63個國家,基本上都是美國的盟友,另外有19個國家投了反對票,而這些國家基本上都是俄羅斯的鐵桿朋友;


首先,投反對票的國家裡面,就包括了委內瑞拉,敘利亞,伊朗,塞爾維亞,吉爾吉斯斯坦,白俄羅斯等等,這些國家,之所以會投反對票,站在俄羅斯一邊,只有兩個原因,要麼就是和俄羅斯有共同的戰略目標,那就是與西方國家對峙,也可以理解為反美國家;要麼就是在經濟,能源或軍事上 對俄羅斯有很大依賴,所以,他們選擇了站在俄羅斯一邊,主要還是想通過投票支持俄羅斯,進一步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

還有一類國家,按照常理,應該都會投票支持俄羅斯,可是他們都投了棄權票,比如,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等,他們都是獨聯體國家,本身與俄羅斯屬於盟友關係,他們之所以會投棄權票,主要還是不想得罪美國等西方國家,還有,他們與烏克蘭關係相對較好,也不願意去得罪烏克蘭,畢竟,他們之前,都是蘇聯大家庭內的小兄弟,所以,他們乾脆選擇了不站隊,這樣的話,他們既不得罪俄羅斯,也不得罪西方國家 和烏克蘭;

由此可以看出,每個國家支持誰或反對誰,都是根據自己國家的利益出發,綜合考慮的結果,即使是俄羅斯的盟友國家,也不一定 每一次都會 堅定不移的去支持俄羅斯,畢竟,支持了這個盟友,有可能就會得罪另外一個朋友,從這個意義上講,還是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



關注小柳聊聊兵,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您的一個點贊!!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小柳聊聊兵


如題,鑑於俄羅斯的敵人“罄竹難書”,咱們還是先說簡單的——俄羅斯的朋友。學生淺見,俄羅斯的朋友有幾種:關鍵時刻能互相幫忙的,單方面嚴重依賴的,國際社會“誤傳”的。朋友有親疏遠近,先說重要的。

俄羅斯的關鍵朋友。據學生所知,目前應該就一個。俄羅斯最大的敵人是美國,補充一句:俄羅斯主觀上不敵視美國,是美國千方百計打壓俄羅斯。美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綜合國力一騎絕塵,面對這樣強大的對手,哪個國家有實力幫助俄羅斯?顯然,有這個實力的只有亞洲大國,兩國關係眾所周知,不多說大家都懂。

俄羅斯“被離不開”的朋友。這樣的朋友有一堆國家,簡單列舉。白俄羅斯,需要俄羅斯的廉價能源,真心不想合併。敘利亞,老阿薩德那輩人就和蘇聯友好,沒有俄軍參戰,小阿薩德早就“下課”了。委內瑞拉,拉美的一面反美旗幟,親俄純屬為了自保。這些國家比較“大眾”,地球人都知道,另外,還有一些“小眾”地區,真心熱愛俄羅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烏克蘭的(法理上)克里米亞,已經成功“脫烏入俄”,想步其後塵的還有烏克蘭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已經俄羅斯實際控制,摩爾多瓦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阿布哈茲,也屬此類性質,何時加入俄聯邦視國際局勢變化而定。

俄羅斯的“誤傳”朋友。很明顯的印度和伊朗。印度是俄羅斯軍火大客戶,客戶能做朋友嗎?一般不能,因為有利益關係,印度存在和俄羅斯的大量軍火交易,所以給人一種“表面”朋友的感覺。至於伊朗,在敘利亞戰場被以色列空襲上百次“打不還手”,俄軍防空系統不是吃素的,為什麼以色列頻頻得手?難道讓俄羅斯出面公開說“我確實沒看見”?

綜上,俄羅斯的朋友屈指可數,至於敵人,烏克蘭、格魯吉亞、摩爾多瓦,還有“日思夜想盼王師”的波蘭,等等,篇幅所限,此處省略500字。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沒有參照物就沒有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高低之分。

談到俄羅斯,就離不開美國。因為它們是一個“級別”的國家。如果將非洲的岡比亞和俄羅斯相比,那將失去“比較”的意義。儘管岡比亞曾誓言“可以在三天內打敗蘇聯”,但估計沒有任何人會相信,只是徒增笑料罷了!就像拳擊比賽一樣,如果泰森和鄒市明打比賽,在同樣的規則下顯然是不公平的。而在泰森那個時代,無疑,霍利菲爾德和泰森是一個級別的。可以算作是“對手”。

霍利菲爾德曾戰勝過泰森。泰森是“被判”失敗的,原因是泰森咬了霍利菲爾德的耳朵。對於泰森和霍利菲爾德兩人之間誰的“絕對實力更強”,大家都心知肚明。既然如此,泰森為什麼要“咬”呢?因為,霍利菲爾德的“死纏爛打”令泰森是“煩不勝煩”,情急之下也就“下口”了!因此,泰森被罵“霸道”和“沒品”; 而霍利菲爾德卻是一副“無辜”相。其實,誰更沒有“品”,大家同樣心知肚明。

俗話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是,這樣的“俗話”又常常會被自己“否定”。比如,在比較俄羅斯和美國誰的朋友更多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會在很多人的“口中”失靈。當有人問:“如果說俄羅斯比美國‘正義’,那為什麼俄羅斯的‘朋友’沒有美國多呢?”那一定就會有人解釋說:“那是因為那些國家害怕美國才和美國交朋友”。如果說是因為這些國家害怕美國,那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敢”罵美國呢?這不是自相矛盾嗎?比如,古巴可以罵美國,委內瑞拉可以罵美國,伊朗可以罵美國,巴沙爾政府可以罵美國。這些國家都是美國的“敵人”,罵美國自然也就罷了!可是,美國的朋友也“敢”罵美國,比如,馬克龍可以“懟”美國,默克爾可以“懟”美國,特魯多也“懟”過美國。說明什麼?說明它們並不完全是因為“害怕美國”才和美國交朋友的。

“口是心非”這個詞在國際上還是有市場的。比如,就在前不久,波蘭總統杜達公開說:“俄羅斯不是波蘭的敵人”,可是,波蘭卻又寧願“自掏腰包”懇求美國去波蘭駐軍,那麼,波蘭邀請美國駐軍是為了“防誰”呢?另外,如果說俄羅斯“樂善好施”而又“慈眉善目”的話,那為什麼格魯吉亞,烏克蘭寧願國土“被分裂”也要不回頭呢?為什麼曾和俄羅斯有過“交集”的波羅的海三國,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都那麼“決絕”呢?“腳”比“嘴”更靠譜。

如果說美國的“真正”朋友並不多的話,俄羅斯的表面朋友也不是很多。從目前情形來看,俄羅斯的情感上朋友當數塞爾維亞;利益上的朋友印度算一個。不過,印度也不能完全算。因為印度和美國,英國,法國的關係也不錯。這隻能說明印度很會“來事”;白俄羅斯也不能算是俄羅斯的朋友,因為俄-白一體化即將實現。原因是白俄羅斯處於歐洲的“十字路口”,如果總是將白俄羅斯當朋友的話,很不方便。因為,朋友是要靠“哄”的。假如“一體化”了,顯然就無需浪費資源了!就像俄羅斯黑海艦隊基地塞瓦斯托波爾港那樣,克里米亞公投入俄後,俄羅斯使用起來不僅“更方便”了,而且還“節省”了一筆大大的“租金”。另外,中亞五國也是俄羅斯的朋友,儘管它們可能也時不時的會有別的想法。但作為俄羅斯的“後花園”國家,它們目前還必須認俄羅斯這位“老大哥”。

俄羅斯也有戰略博弈需要之朋友。比如委內瑞拉,那是俄羅斯栽在美國後花園的一束“玫瑰”,所以俄羅斯要不斷的“澆水”和“施肥”。古巴也是。比如敘利亞,既有俄羅斯在中東地區唯一的軍事基地和港口,又能夠抑制美國的“囂張氣焰”。所以,寧願造成民生福利下降,俄羅斯也要斷然出兵挽救當時岌岌可危的巴沙爾·阿薩德政權。比如伊朗。儘管俄羅斯也不能接受伊朗擁有核武器,但也必須力挺伊朗和美國“鬥到底”。這就是戰略博弈的需要。自然也與一個國家的“處事哲學”有關。

從目前人類社會的發展階段來說,國家間的關係“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個“論斷”仍然有一定的市場。所以,在國家間的關係中,“立場論”依然被一些國家奉行。所以,總有些國家會以“立場”來劃分“朋友或敵人”。這樣的方式雖然在某種程度上符合“短期利益”,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二是有損於長遠利益。因此,在當下的國際環境體現下,既要重視“立場”,更應該堅持“底線”。這個“底線”就是最基本的“善惡和是非”。就像現實社會中的人與人相處。與邪惡為伍或者是面對惡行而選擇沉默,自己可能會獲利或止損,但終究會良心不安。國家間關係亦是如此。


人生觸底反彈


所謂的敵人也好,朋友也好,在國際關係上基本是利益。對俄羅斯的情況也應該如此分析。木叔用一個最近的例子做回答。

12月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個投票決議——

涉及到要求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半島,在當地撤軍的相關問題。

投票的票數或許能和題目映襯吧!

支持的有63票,反對的有19票。去年的這個數字也差不多。

當然俄羅斯是一定要投反對票的。那麼剩下的18張反對票就可以被視作是俄羅斯的朋友。

其中有幾個點可以說說的:

第一,白俄羅斯、敘利亞、伊朗、委內瑞拉等,都毫無疑問是站在俄羅斯一邊的,投的都是反對票。

原因很簡單,他們要麼是俄羅斯的盟友,要麼是和西方對峙的國家和俄羅斯有共同的目標。要麼是在經濟和軍事上對俄羅斯有巨大需求。

所以在烏克蘭問題上投票支持俄羅斯,顯然可以一舉兩得,既能讓俄羅斯高興,還能加強自己與俄羅斯的關係,為未來兩國友好添磚加瓦。

第二,中亞國家裡,只有吉爾吉斯斯坦投票支持俄羅斯,其他的4個斯坦國都是棄權。

吉爾吉斯斯坦的立場,顯然在中亞五國裡比較突出,這說明該國和俄羅斯關係是最親密的。

而包括中亞最大國家哈薩克斯坦在內的其他4個斯坦國,都是棄權,說明他們也不想得罪西方,特別是和烏克蘭畢竟也曾經是獨聯體的小夥伴,支持俄羅斯也會影響和烏克蘭的關係,因此他們就棄權了。

可見哈薩克斯坦等國,雖然是俄羅斯的朋友,但是距離盟友還有一段路。

第三,印度、越南等俄羅斯的小夥伴,都沒在投票支持俄羅斯。

印度和越南為啥說是俄羅斯的小夥伴?因為他們友誼維持了70多年,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中斷過。

特別是如今印度還是俄羅斯武器的第一大買家,越南也是重要買家之一。他們和俄羅斯的關係比較親密是路人皆知的。

結果他們也是棄權票。沒有支持俄羅斯的立場。

這也讓外界看清了印度和越南,與俄羅斯也就是經濟關係更多一些,也談不到盟友吧!


木春山談天下



在世界大國中,敵人比朋友多的,一般人都認為這是俄羅斯。從沙俄起,俄羅斯人信奉的處世哲學一直都是這樣子的,從未改變:俄羅斯只有兩個朋友,一個是陸軍,另一個是海軍。所以,俄羅斯的盟友跟美國相比相形見拙,實力對比更加失衡。相反,俄羅斯的敵人歷來都很多,只是他們不是很在乎而已。

俄羅斯脫胎於莫斯科公國,卻成長於蒙古金帳汗國的帳下,血液裡流淌著以掠奪為生存哲學的遊牧帝國的基因,骨子裡信奉力量、屠刀與征服,自始自終都只交兩個朋友:陸軍與海軍。國力強盛時期,滿世界橫衝直撞,所向披靡。國力衰落後,露獠牙,亮肌肉則是證明其存在的通行證。

俄羅斯的這個生存與處事哲學,註定與東方世界的不結盟哲學、西方的盟友體系哲學完全不同,整個八百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孤獨史、孤立史。

除了傳統的兩個朋友——陸軍、海軍外,俄羅斯的盟友有敘利亞、亞美尼亞、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委內瑞拉、塞爾維亞、白俄羅斯。

印度算是俄羅斯的準盟友,俄印兩國的友誼還是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在未來的很長時間裡,兩國還會維持這樣的雙邊關係。但是,伊朗並不是俄羅斯的盟友,只是俄伊擁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在敘利亞俄伊兩國的關係比較複雜,既合作又競爭,在這個方面,俄羅斯跟以色列一樣也想把伊朗軍隊逐出敘利亞,獨享敘利亞戰爭的紅利。

這些是俄羅斯在這個星球擁有的盟友、準盟友,相比之下,俄羅斯的敵人與不可調和的競爭對手更多。把俄羅斯視為敵人的國家有: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烏克蘭、格魯吉亞等。把俄羅斯視為不可調和的戰略對手的國家有:美國、英國、羅馬尼亞、摩爾多瓦等國家。

在這些敵對的或不可調和的戰略競爭對手裡面,俄羅斯對多數國家都不屑一顧,但英國經常令俄羅斯吃不消,在2018年上半年爆發的雙面間諜中毒案中可見一斑。從歷史來看,俄羅斯也總是吃英國的虧。

對於俄羅斯最痛苦的是始終被美國列為頭號威脅,長期遭到美國的遏制、打壓,近日,美國國會準備出臺法案,將俄羅斯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實在太過了,然而,對美國的全方位孤立與打壓,俄羅斯除了亮肌肉——不厭其煩地搞軍演,搞閱兵,核威脅外,並沒有太多的反擊手段與籌碼。

然而,糟糕的是,俄羅斯最為信賴的兩個老朋友——陸軍與海軍的實力,卻越來越讓俄羅斯人揪心。全球各類軍事機構所作的全球軍力排名顯示,俄羅斯軍隊的綜合實力仍然高居世界第二,但軍種的實力卻呈現下降、衰退狀態,海軍這個老朋友尤其如此。

在空軍、海軍方面,美國長期以來都是世界老大,但在陸軍方面,我軍長期以來都是世界第一,美軍世界第二,俄軍世界第三,這個應該沒什麼爭議。

海軍方面,俄羅斯軍隊長期維持著世界第二的地位,但俄羅斯海軍衰退得很厲害:俄羅斯已經沒有能力建造排水量5000噸的水面艦船;俄羅斯海軍的主力裝備都是蘇聯的遺產,陳舊、老化、性能落後;俄羅斯基本喪失了建造、維護中型航母的能力了。

根據國外各類軍事研究機構發佈的最新排名,俄羅斯海軍的實力勉強位居世界第三,已經保不住世界第二的位子了,而且照這個趨勢下去,很有可能被印度、英國海軍、日本海自趕超。

俄羅斯信奉的生存與處事哲學,以及兩位老朋友陸軍與海軍的不給力,未來行走地球的江湖,將會越來越吃力,在河邊行走常常會浸溼了鞋子。


飛狼


如今國家之間的關係,如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有好有壞,有親有疏,有遠有近,有厚有薄。說到底還是國家利益使然。


有人說美國的朋友比敵人多,俄羅斯的朋友比敵人少。小甜嘟爸爸認為,從表面上看應當是這樣,但是實際上並不見得美國的盟友心裡都說美國好,只是為了尋求美國保護,不敢得罪美國罷了!

為什麼這麼說?小甜嘟爸爸先舉一個例子,或許能夠說明問題。

這就比如一個黑社會組織,雖然許多人怨恨,人人喊打,都知道它不是一個什麼好東西,但是手下仍不失有眾多的打手,與黑社會組織投資遙想呼應,搖旗吶喊。因為如果不這樣,就會遭到黑社會組織頭目的嚴厲打擊,輕則缺了胳膊少了腿,重則就會命喪黃泉,連同家人一塊遭殃。

如今的美國就屬於是這種情況。由於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老大”,雖然許多國家都知道美國的人品和做派是怎麼樣,但是迫於美國的壓力和自身國家的安全,不得不和美國保持一致。如果不聽美國的話,就會遭到和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一樣的下場。


我們再說俄羅斯的朋友和敵人到底有多少?下面再舉一個例子,或許很能夠說明問題。12月9日,聯合國召開了一次聯合國大會,議題就是對克里米亞非軍事化問題進行投票,結果有63個國家投了支持票,19個國家投了反對票,66個國家投了棄權票。

從投票的情況看,在63個投支持票的國家中,絕大多數都是美國的盟友,也就是美國所謂的“朋友”。在19個投反對票的國家中,當然都是俄羅斯的朋友。除過俄羅斯自身一票,也就是說俄羅斯有18個鐵桿朋友。從這18個國家中,有伊朗、敘利亞、委內瑞拉、古巴、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均可以看作為反美的國家。

在66個投棄權票的國家中,可以看出他們既不想得罪美國,當然也不想得罪俄羅斯,走的是中間路線。這說明66個國家既不是美國的朋友,也不是俄羅斯的朋友。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由於美國的軍事實力比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強大,可以看作為更傾向俄羅斯一邊。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或許可以認為是俄羅斯的朋友比美國的朋友更多一些。


不可否認,俄羅斯在歷史上也是一個窮兵黷武的國家,常年征戰打仗征服別的民族,吞併過許多國家的領土,這也是俄羅斯領土面積廣大的主要原因。許多國家對俄羅斯還是比較忌憚的,對俄羅斯也沒有多少好感,也是事實存在的。



綜上所述,至於說美國和俄羅斯有多少朋友,應該說從心底裡佩服這兩個國家的都不多,都是為了國家利益選擇屈從美國和俄羅斯罷了!


小甜嘟爸爸


題主的問題是:敵人總比朋友多?今天的俄羅斯在國際社會到底有哪些朋友和敵人?

我覺得任何一個國家在世界上都是孤獨的,因為朋友、敵人會隨時轉換。

具體到俄羅斯也是如此,俄羅斯雖然在國際上有很多盟友,稱得上是極為要好的朋友了,不過這種朋友是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轉換的。

比如下面這幾位:

蒙古:

今天的蒙古和俄羅斯的關係已經遠不如蘇聯時期,隨著冷戰的結束蒙古經濟的惡化,這個國家一直在試圖尋找第三鄰國。

所謂的第三鄰國不是一個國家,而是隻除了他的兩個鄰國之外能夠和蒙古保持極為友好關係的國家的統稱,他們包括美國、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國!

為了和美國搞好關係,蒙古國甚至派出軍隊前往伊拉克配合美軍行動,他對俄羅斯都沒這麼好過!

不過,隨著美俄之間對抗的激烈化,蒙古必須要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選擇一個國家作為優先級,那時候估計蒙古又要將外交重點放到俄羅斯這裡了!

古巴

古巴早先和美國關係友好,哈瓦那簡直就是美國的後花園,這裡的經濟命脈幾乎都掌握在美國的手裡,直到古巴革命之後。

古巴革命後經濟改革動了美國的利益,於是兩國關係急劇惡化,從朋友變成敵人。為了避免被美國推翻,新的古巴政府倒向蘇聯,於是,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初開始,古巴和蘇聯成了盟友關係。

冷戰結束之後,古巴和俄羅斯關係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不過,不要忘了古巴當初和美國分道揚鑣的原因是兩個利益上的巨大沖突。

因為國家利益,古巴也沒準什麼時候會改變自己的外交政策!

烏克蘭

烏克蘭曾經是俄羅斯身邊非常要好的小弟,但是多年的經濟不景氣讓烏克蘭必須藥調整自己的國家政策。於是,烏克蘭政府選擇了一個非常極端的做法,那就是投奔俄羅斯的對手美國那裡。

結果,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極度惡化。


以上三個國家,蒙古和俄羅斯貌合神離但稱不上敵人;古巴繼續和俄羅斯關係友好但在上個世界50年代之前和俄羅斯的前身蘇聯八竿子打不著;烏克蘭現在算是敵人不過幾年前兩國可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所以,朋友和敵人都是可以隨時轉換的,非要把國家歸類並不明智,而是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今天的敵人可能因為利益走到一起,今天的朋友也可能因為利益反目成仇!


歷史風暴


朋友要看怎麼樣的朋友,敵人要看怎麼樣的敵人。當一個國家虛弱時,能緊緊站在她旁邊的,肯定是真朋友。當一個國家強大時,跟她攀親戚混吃混喝的未必是真朋友。


所以說在俄美對抗的今天,俄羅斯雖然朋友不多,但這些朋友都是鐵哥們,因為她們不嫌棄俄羅斯的虛弱。而那些所謂俄羅斯的敵人,絕大多數都是依附在美國的強大之下,看美國臉色行事的國家。如果美國哪一天不強大了,樹倒猢猻散了,那些所謂的俄羅斯敵人,也未必就是俄羅斯真正的敵人。
從前幾天在聯合國由美國提出的,克里米亞和亞速海非軍事區的決議,雖然63國投了贊成票,讓這個決議通過了。但是從66票棄權,19票反對的結果來看,美國雖然贏了,但俄羅斯也不算輸的太慘,並且有雖敗猶勝的感覺。

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家想一想,克里米亞和亞速海變成非軍事區後,對誰最有利,那毫無疑問是美國主導的北約。因為只要俄羅斯從克里米亞和亞速海撤軍後,那麼黑海的資源和管控權理所當然歸北約所有。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聯合國的這次投票是代表正義的
,是代表幫助烏克蘭的,其實並非如此。原因很簡單,因為只要這個建立非軍事區的提議在聯大通過,美國帶領下的北約就可以理所當然肆無忌憚的掠奪黑海的資源,壓縮烏克蘭和俄羅斯在黑海的話語權。

所以說美國在聯大的這次勝利,是她帶著北約20幾個狐朋狗友強取豪奪的勝利。
總的來講俄羅斯的朋友少是相對於美國來說的,而俄羅斯的敵人多都是美國強加給他的
。當然如果俄羅斯是一個軟骨頭的國家,在美國的威逼下能把自己的利益賣給美國的國家,那麼所謂俄羅斯的“好朋友”應該還會多一些。


滾滾看竹筍


很多人都認為現在俄羅斯敵人總比朋友多,而美國則是相反,但是事情往往不是那麼簡單的。



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美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一強國,世界金融中心,掌控著整個世界經濟,可謂是富甲天下,所以他的朋友自然多的很,即使那些不喜歡美國的國家都會去巴結他。而俄羅斯不同,俄羅斯是一個貧窮的國家,雖然軍事實力很強,但是那也不能當飯吃,除了少數幾個國家之外,俄羅斯確實沒有多少朋友。



但是美國的那些朋友就真的那麼喜歡他嗎?別的不說,就說歐洲那些盟友,當年跟隨美國恐怕也是迫於無奈而已。因為二戰之後歐洲被打得支離破碎,幾乎陷於崩潰,這個時候美國可謂是財大氣粗,拿出金錢來救援歐洲,所以歐洲不得不跟隨他而已。世界上的其他國家跟隨美國,也是因為美國能讓它富裕起來。中東的那些國家跟隨美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一旦不跟隨美國,就有可能被弄成委內瑞拉,即使有石油也是窮得叮噹響。



一旦真的美國衰落下去之後,恐怕會千人踏萬人踩,其他的國家恐怕也不會把他當做真正的朋友。按照美國自己所說,真的碰到這種情況,真正可信的盟友也只有講英語的那幾個所謂的同文同種國家再加上以色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