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真的敢大規模對伊朗發動侵略戰爭嗎?

難得糊塗DAvid


美國絕對不敢直接發動對伊朗的戰爭,原因很簡單。

一,莫人當炮灰。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英,法,德輪番勸都勸不回,要不給面子大家都不給面子。英法德肯定不會參與美國同伊朗的戰爭,英法德不參與,歐洲多國都不會動。要美國單打獨鬥的戰爭他會發起嗎?肯定不會。

二,莫人當金主。美國過去打仗,錢都攤給盟友,他還不要臉說是美國在為盟友的安全買單。要打伊朗若沒人出錢,這個仗美國是不敢打的。美國挖空心思想搞箇中東版北約,讓中東人掏錢把中東打爛,埃及首先表態不參與,到現在這個組織也不見成形。這莫人拿錢的仗美國能打嗎?

三,找不到藉口。打伊拉克因為伊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打利比亞那是建立空中人道主義走廊;打敘利亞因為阿薩得在使用化武。伊朗何罪之有?聯合國五常有四常都尚在伊核協議內,再加上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卡塔爾,俄羅斯,巴基斯坦這些周邊國家都同伊朗關係良好。美國要打伊朗最多也就站在老遠扔幾顆戰斧,只能是耀武揚威而來,掃幸而歸。


學無止境0912


滅伊大戰遲早打 鷹傷熊殘群羊苦

本大仙首先給出肯定的答案!美國當然真的敢打伊朗了,而且一旦跟伊朗交火,肯定就是一場大仗+惡仗,更是一場長期消耗戰!美國當然想以最小的代價拿下伊朗了,但事實證明:跟伊朗小打小鬧,那只是美國一廂情願的空想!想要拿下伊朗,美國不吐血是不可能的。況且本大仙堅信,美國傾其國力拿下一個被打成廢墟的伊朗,肯定又是一樁賠本的買賣。

看似複雜的問題,其實拿伊朗緊鄰伊拉克比較,簡單分析一下就秒懂了:首先看數據。伊朗的人口是伊拉克的2倍,面積是伊拉克的4倍。現代戰爭雖然拼的是高科技,但打持久戰還得是拼國家實力。而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才是國家實力最主要的指標;其次看史實。美伊從未在戰場上真刀真槍較量過,所以直接說美國比伊朗如何如何牛逼,也都是主觀空談,不足為信。30多年前的兩伊戰爭,伊拉克最強盛時期都沒能打贏伊朗。而美國曆經兩次海灣戰爭,在眾多國家幫助下,才終於拿下伊拉克,同時也付出了慘重代價。想想日益衰敗的美國,如今再想打比伊拉克最牛時期還要牛不知多少倍的伊朗,不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可能嗎;最後看形勢。美國如今在“特沒譜”總統帶領下,以“退群”+“貿易戰”=“美國優先”的“四害公式”,一方面把美帝整成了孤家寡人,另一方面把世界逼成了戰爭泥淖。東亞、東歐、中東、南美,到處狼煙四起,戰爭一觸即發……美帝在這種情況下打伊朗,顯然會有後院起火之虞。

總之吧,美國打伊朗這事是無可避免的了。因為美伊之間矛盾由來已久,三觀大相徑庭,美帝亡伊之心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所以大戰是遲早的事情,美帝所差的就是一個時機,頂多再加一個藉口。

1、互掐七寸

“特沒譜”不是傻子,他知道打蛇打七寸的道理,所以才覺得拿捏住了扼住伊朗石油出口這個死穴,伊朗就不得不就範;但是“特沒譜”卻是瘋子,他忘了打蛇不死反遭蛇咬的教訓,特別像對於伊朗這類的“響尾蛇”,其最擅長的就是反噬。因為伊朗也捏住了美國的七寸,那就是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是全世界多數國家的油輪的必經之路,世界產油大國你像沙特還好,包括伊拉克、科威特、巴林、卡塔爾、阿聯酋、阿曼在內的主要海灣國家,其石油出口貿易都繞不開伊朗實際把控的這條“黑金水道”。之所以說伊朗可以封鎖住霍爾木茲海峽,主要是因為該海峽最窄處只有三四十公里的寬度,伊朗自產的所有型號的短程導彈都可以大顯身手,甚至火箭炮、加農炮、迫擊炮都能有用武之地。再說伊朗海軍實力雖說遠遜美軍,但是用佈雷艇在海峽最窄處佈滿各種型號的高爆水雷還是非常輕鬆的事情。

天上飛的有戰鬥機和無人機,水下潛伏的有潛艇,水中遍佈水雷,岸上則是各種炮彈、導彈,美軍的各種輕型艦艇過來既是靶子;而美軍的大型水面艦艇由於受到體積大、吃水深、拐彎半徑過大等因素影響,萬一扎進霍爾木茲海峽來的話也會凶多吉少。這油輪受阻短時間內對美國經濟是沒啥影響的,但是美國那些資源匱乏的盟友國家,比如歐盟國家,還有特別是日本和韓國,它們肯定是一天也坐不住的。除了無奈接受俄羅斯的“竹槓價格”,就是要逼著起來造美國的反。久之,美國的盟友肯定都會與之反目成仇,畢竟生存下去才是前提,沒有這個大前提了,要不要美國保護還有什麼區別?

2、巷戰難免

本大仙發現有不少網友天真地問:“美國可以採用航母艦隊遠距離攻擊伊朗嘛,為啥非要登陸作戰?”。理論上講,如果美軍有足夠的錢,是可以的。但是戰爭是你死我活的世界上最殘酷的活動!你以為武器彈藥無限量,人死了可以滿血復活?這不是玩遊戲好吧。

舉個最簡單直觀的例子,美軍航母戰鬥群最常用的攻擊型導彈就是戰斧式巡航導彈,一枚造價大概400萬人民幣。美軍2017年4月第一次入侵敘利亞時,曾經一個戰鬥波次發射了69枚戰斧式巡航導彈。換句話說,美軍將領一聲令下,3個多億就沒了。而燒掉這麼多錢換來的戰果是什麼呢?據敘利亞大馬士革電視臺以及俄羅斯塔斯社報道,只不過是炸燬了敘利亞的一座軍事科研所及其附屬建築物而已。而且據本大仙分析,說是炸燬的軍事目標,也許是俄敘聯軍把民房改造之後偽裝的呢?

如果具體到攻擊伊朗這事上,美軍航母戰隊再想從地中海上發起進攻就有點太遠了,因為這意味著導彈要穿越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領海或領空襲擊伊朗,如果這些國家境內有俄羅斯或者伊朗等國安裝的導彈攔截系統,就會讓美軍的進攻大打折扣。而由於伊朗獨特的地理位置,美軍航母編隊唯一能發起攻擊的地方就是在阿拉伯海上由南向北打了。而伊朗境內地形複雜,高原山地佔到了3/4,不像伊拉克那樣基本都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和荒漠。這就意味著伊朗可以開挖很多地下掩體,或者乾脆利用天然掩體設置(流動)雷達站和(臨時)導彈發射基地。一枚枚戰斧式巡航導彈由南往北飛躍數千公里去打德黑蘭,難道這其間就不會被攔截掉一部分?就算一枚都攔截不下來吧,你想把伊朗的主要城市蕩平得需要多少枚導彈?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伊朗早就做好了備戰備荒的充分準備,比如其主要大城市的分佈就很能說明問題。西北角的伊朗工業中心大不里士,無疑是距離美軍航母最遠的城市;首都德黑蘭地處西北,第二大城市馬什哈德偏安東北,第三大城市伊斯法罕位於中部偏西,第六大城市、文化名城設拉子地處南部偏西,交通樞紐城市扎黑丹則地處南部偏東;西南角的伊朗最大的港口城市及煉油中心阿巴丹,則處在霍爾木茲海峽以北導彈防禦圈的核心安全地區……總之,伊朗的城市分佈就是四個字-----星羅棋佈,美軍挨個拔掉恐怕事倍功半。伊朗除了主要城市之外還有更多其他城市,都能發揮出戰時備用互換的城市功能。何況真打起仗來,伊朗的地下王國,既包括指揮中心,又包括兵工廠、軍火庫、導彈研發製造基地,大型物資倉庫及人防設施,基本具備了生活、生產的各項功用。伊朗的主要領導人、高級軍官、科學家,伊斯蘭革命衛隊等精銳部隊,以及部分高精尖武器裝備,都可以躲藏其中,安然無恙。

綜上所述,伊朗“深挖洞,廣積糧”苦心孤詣40年來,時時處處防備美帝入侵,早已做好了最佳的防禦和最壞的打算。美軍顯然沒有足夠的經費開支來添置足夠多的武器彈藥,也不可能保證其艦船、戰機不被擊毀擊傷。就算跟打伊拉克規模同等,同時出動6個航母戰鬥群的話,上百戰艦、上千戰機、上萬軍人及更多的後勤保障人員,燃油費、維修費、人工費等各種費用算下來,美軍每年的7000億美元的軍費開支恐怕連一個月都堅持不了。不動用核武器,美國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用空襲來征服伊朗的。所以說美軍最怵登陸戰,而拿下伊朗卻非得靠陸軍去拼巷戰不可,這就得問問美軍那區區幾十萬陸軍部隊夠不夠用了?

3、兔死狐悲

美軍真想滅伊朗,還有一個坎得過,那就必須得先瓦解伊朗的外圍支持。不過令美軍最不想看到、卻在實際上已經形成的局面是,伊朗已經通過其在伊斯蘭世界什葉派老大的地位,成功贏得了周邊鄰居的同情和支持。向西已經把伊拉克、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連成一片,向北與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達成某種默契,向東正逐步修好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睦鄰友好關係。有了“什葉派之弧”的基本盤,又有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幫助,還有歐洲和亞洲某些大國的同情、資助,伊朗在中東做為實力派老大的位置是無可爭議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狼吃羊能找到一萬個藉口,如果狼覺得有必要弄塊遮羞布的話。美國要打伊朗,無非就是為了石油,這跟美帝及其主導的西方走狗國家當年打伊拉克和利比亞是一樣的道理。因為畢竟美國也是世界上的油氣資源出口大國,美國的美元霸權地位也是跟石油經濟綁在一起的“黑金”。美國只有控制世界原油市場才能繼續保持美元霸權地位,輕鬆實現薅世界經濟的羊毛。那麼美帝想操控石油價格就必須先要操控歐佩克,而其中最大的成員國沙特早就跟美帝穿了一條褲子,伊拉克、利比亞已經被美帝變為親美的傀儡政權,委內瑞拉已經被美帝給制殘分裂,剩下的唯一一塊難啃的骨頭就是伊朗了。制服了伊朗就統治了歐佩克,也就相當於在歐洲市場架空了俄羅斯,逼著俄軍繼續在全世界多處戰場“放血”,耗死普京政權從而實現不戰而勝。

有人說敘利亞不過是中東地區的“貧油國”,如果說美國是為了石油,為什麼還要介入敘利亞之戰呢?其實說到底,美帝是想排除俄羅斯和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進而為自己在中東的代言人以色列贏得生存空間。如果一個反美的敘利亞政權不能被推翻,那麼下一步緩過勁來,肯定要為收回被以色列佔領的戈蘭高地與以開戰。而戈蘭高地對以色列非常重要,以軍必定要跟敘利亞玩命,這時伊朗無論是出於對以色列的報復,還是為了保護什葉派小弟不被以軍打殘,都必然會出兵相助。那麼敘伊聯軍的實力,再加上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支持,同時加上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的策應……誠如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司令官侯賽因·薩拉米所言:滅掉以色列,真是幾天就搞定的事。那麼以色列也就只能靠美國庇佑才不至於亡國。而美國想幫以色列,因為打不過俄羅斯,又不能打名義上屬於北約陣營弟兄的土耳其,所以只能拿伊朗開刀。

其實,對於美帝想要稱霸世界、魚肉各國的狼子野心,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就連沙特都不得不對美帝想要入侵伊朗表示了反對,這不僅是因為沙特同伊朗都屬於阿拉伯世界的弟兄,更因為沙特知道“兔子”被“老虎”吃掉,那麼下一步就會輪到“狐狸”。然而,就目前面對強大無比的美軍,還有一個瘋狂的最高武裝部隊總司令“特沒譜”親自指揮,誰都不敢明懟,特別是對“伊朗石油禁售令”這麼敏感的字眼而言。如果能變變說法、換換花樣,“特沒譜”又能裝瘋賣傻不予追究的話,那麼這場大戰極有可能會拖過2020年下屆總統大選塵埃落定。不過一旦“特沒譜”覺得自己已經提前鎖定勝局,或者已經提前被踢出局,再無掛礙之後的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下達總攻令。要不然,下臺之後就沒得玩了。

關注本大仙,陰謀全揭穿;關注本大仙,世界真好玩!


山東夏津赤腳大仙


美國拿下伊朗,基本二就控制了整個中東,控制了中東,就控制了石油資源,控制了石油資源,就可以控制歐洲各國,和亞洲諸多小國,世界過半將在美國的控制之下,戰略利益空間巨大,美國對伊朗動武的勝算是一邊倒,但是要使要在伊朗建立一個親美政權美國實在沒有把握,即使拿下伊朗,美國就將在伊朗的混戰中被套牢,如果美國拿下伊朗後就撤出,發展對伊朗戰爭又得不償失,這是美國對伊朗動武之前的決心所遲疑不決的,問題的核心是美國一國對伊朗動武嗎,如果美國聯合縱多國家對伊朗動武,這是考量整個世界各國的智慧了,這不是美國人所能控制的戰爭災難,伊朗戰爭將演變成世界戰爭,這是美國所不能承受的,以上條件及危機將打消美對伊動武,美國為什麼又向世界公開對伊動武呢?這是美國對世界各國的刺探及反應,如果世界各國反應平平,或者反對聲少,沒有,這可能使美國作出對伊朗動武的心理彭長加大,如果反對聲激烈,美國也不敢冒世界之大不諱,置於世界各國的圍繳聲中發動對伊戰爭,這也是美國遲遲不敢對伊戰爭的條件性


旭日東昇80847515


美國根本沒有打伊朗的打算,如果有還能等到今天麼?

要知道美國人有很多次機會對伊朗動武,但都沒打。如今更不是動武的好時候。

木叔可以談兩點:

第一,40年前美國和伊朗關係最為劍拔弩張,那時候都沒開戰。

美國和伊朗之所以關係產生問題,是因為伊朗推翻了巴列維王朝的統治,並對支持國王政權的美國極度不滿,老百姓在政府的支持下佔領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把數十名外交官綁架成人質400多天。

這口氣美國怎麼會咽的下!按照國際法來講,伊朗人也不佔理吧。即使你對美國支持前政權不滿,也不能用這種極端的手段。所以美國一直認為伊朗是恐怖主義分子。

連本國外交官都被綁架了,但美國也沒有發動戰爭。

後來的兩伊戰爭中,美國為啥支持有意無意地薩達姆?就是想報仇。但是自己也沒有趁著伊朗最薄弱地時候,趁火打劫來打伊朗。

當年那時候都沒打仗,如今能打嗎?

第二,如今是伊朗歷史上國力相對強大的時候,特朗普又不喜歡對外用兵,所以更打不起來。

伊朗的GDP如今在全球排27位,要比40年前跌了10位左右。這當然說明伊朗經濟實力相對較差。

但另外伊朗的軍事能力和研發能力比以前有了進步。伊朗可以發射衛星、可以發射導彈、甚至可能有核武器。

這讓美國人根本不能輕易對伊朗發動戰爭來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美國人沒有準備好和伊朗硬碰硬,因為可能遇到的風險是未知的,這會讓美國利益處於一種不確定狀態。

特朗普本人對打仗也不是很在意,前一段不是一直說要從敘利亞和阿富汗撤軍嗎?

為什麼撤軍?費錢啊!

敘利亞美國才投入2000兵力,他都要撤軍了,還能再發動針對伊朗的一場大戰?

如果要推翻伊朗政權,沒有十幾萬人是不可能的。

這要投入多少錢?有必要為伊朗改朝換代投入這麼多?這是特朗普絕對不會打伊朗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木春山談天下


打伊朗只有時機問題,沒有敢不敢問題。蘇聯解體後美國的戰略在1993年前後就定下來啦。建議大家多看看書,美國走的是陽謀,各個國家都知道,只是老百姓都不知道罷了。

911事件之前美國的國家戰略基本定為打擊共產黨政權。但是本拉登突然跳出來截胡了。這樣美國陷入中東十多年還沒有解決問題。畢竟伊斯蘭世界太大了,國家多。當時相比來說顛覆中國是更容易的。現在伊朗是最後一塊絆腳石,踢開伊朗直逼中國的計劃相信已經放在美國影子政府面前。

我說文明的衝突其實質就是文明的殺戮。西方是一定要將他們的普世價值觀推廣到全世界的。這是美國作為西方第一強國的使命,所以我們不應該對美國的下一步行動報任何的僥倖。打是肯定的!雖然出了特朗普這個攪屎棍,但改變不了美國的國家戰略。大家說中國應該支持伊朗,這一點在1993年美國就已經預見到了。現在擺在伊朗面前的選擇兩條路,一開戰,用戰爭解決問題,大不了就是個死。二進行政治改革,宗教不再幹預政治。全面實現民主制。是打是和看伊朗自己的了。


好奇與思考


我可以很負責任地直接給您答案——絕無這種可能性!美國不敢大規模入侵伊朗,國務卿蓬佩奧“不會對伊朗做軍事打擊”的表態並非是忽悠人的。


(圖:伊朗革命衛隊被特郎普政府“恐怖”)

第一,美伊交惡長達40年,美國實力最鼎盛期也沒敢向伊朗動手,現在就更不可能動手了

從上世紀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掀翻對美親暱的伊朗巴列維王朝算起,美國伊朗交惡已歷40年。哪怕是伊朗扣押美大使館外交官及公民52人長達444天,美軍也僅僅策劃實施了小規模的“鷹爪行動”,結果被伊朗高原莫名其妙的大沙暴破壞,四架直升機與一架運輸機受損,參與營救人質的藍光突擊隊鎩羽而返。

(圖:根據真實事件拍攝的電影《逃離德黑蘭》劇照)

這一事件間接導致美國總統吉米-卡特謀求連任失利,繼任者是打贏了冷戰的著名鷹派強人羅納德-里根。冷戰結束前蘇聯四分五裂,美國進入了國力軍力最鼎盛時期。

這之後美國曆任總統至少發動過一場以上對外戰爭——老布什發動入侵格巴拿馬和海灣戰爭;克林頓打了科索沃戰爭;小布什任上策動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大戰;黑人總統奧巴馬間接參與打了利比亞戰爭……即便是在美國如此強大與好戰的背景下,也輕易沒衝著伊朗動武,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圖:伊朗閱兵式整齊隊列)

第二,把伊朗和伊拉克作比較,按美國在伊拉克的代價,打伊朗的損失根本無法承受

美國忌憚的原因是——伊朗是中東大國。伊朗國土面積16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沒有最新確切數字但至少有七八千萬人,且人種彪悍信仰狂熱。伊朗戰略迴旋空間大,軍工產業基本配套成龍,可不依賴外部實現軍品供應自給。

伊朗軍隊人數雖說僅有五六十萬,但其中革命衛隊18個師盡皆精銳,海陸空及導彈部隊兵種齊備,同時這支被特朗普拉黑為“恐怖組織”的部隊,管轄著數十萬到100萬伊斯蘭民兵。


(圖:伊朗最高領袖視察無人機部隊)

想想兩伊戰爭期間的巴士拉戰場,伊朗老人少年蜂擁去趟地雷的狂熱場面,估計美國人就會頭皮發炸。

美國在伊拉克戰場14年累計耗費7000億美元,傷亡數千人。伊朗遠比伊拉克強大得多,人種比較單一,內部也更加團結,假如美國打算大規模侵略伊朗,又將付出怎樣慘重的代價?

第三,殘酷的敘利亞巷戰已經嚇得美軍膽寒,面對彪悍無畏的波斯人,美國不會重犯舊錯

美軍徒有先進的武器裝備,無奈美國大兵怕死,畏懼打短兵相接的巷戰或近戰。敘利亞殘酷的城市游擊戰,恐怖的傷亡代價直接把美軍嚇慫了:他們想不明白,一個小城鎮艾因阿拉伯,美軍出動飛機反反覆覆轟炸700多次,為什麼抵抗力量依然存在?


(圖:武裝人員俯瞰敘利亞城鎮廢墟)

伊朗幾年來在敘利亞戰場戰死少將4人,准將級別近50人,累計傷亡士兵5000多人,愣是把奄奄一息的阿薩德政權從懸崖邊拉了回來。波斯人的鐵血及視死如歸的犧牲精神,實在讓美國佬感到膽寒!

第四,美元綁架了海灣石油,伊朗則卡住了海灣石油的咽喉,美國敢冒天大風險行事?

美國以超強的軍力加持美元,又以美元綁架了全球能源供應。接連幾場中東戰爭,讓美國在中東尤其是海灣地區話語權猛增,基本上跟沙特聯手控制了海灣石油。唯獨伊朗不聽招呼,還在石油運輸通道霍爾木茲海峽動作不斷。

波斯灣地區石油儲量佔據世界一半以上,每天出口量高達1700多萬桶,這些石油90%須經過霍爾木茲海峽,約佔全球生產量的20%,貿易量的33%。


(圖:霍爾木茲海峽實景)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伊朗和阿拉伯半島之間,被稱作“世界石油的閥門”,海峽最窄處僅有不足40公里,伊朗據地利優勢可輕易用水雷、火炮、導彈及軍艦封鎖這一通道。

石油號稱全球經濟的血液。假如伊朗武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則世界經濟血庫的血漿告急,原油價格或直線攀升至每桶100甚至200美元。那樣一來不但世界經濟將陷入災難性倒退,美元貨幣的基礎也將發生動搖。其中隱含巨大的風險,讓美國望而生畏。

(圖:美元的寄生性決定了它的敏感與脆弱)

第五,伊朗可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打爛伊朗不難,難的是伴生的嚴重後果令美國細思恐極

套用某位央視名嘴的話來說,伊朗“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從伊朗高原一路向西,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幾乎連成了一片“什葉派之弧”。並且伊朗在這一地區的盟友真心不少:伊拉克什葉派,敘利亞政府軍,黎巴嫩真主黨民兵,也門胡塞武裝,巴勒斯坦志願者,俄羅斯,甚至還包括中東攪局者土耳其。

(圖:中東地區國家示意圖)

憑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打爛一個伊朗不難,難的是由此伴生的嚴重後果——伊朗本土要不要進駐,那麼多油田要不要去派人接收?到時候幾百萬人跟美軍打城市巷戰和高原游擊戰,幾千萬人被打散向中東擴散,美國的軍事基地、海灣盟國隨時面臨極端襲擊,石油設施或通道危險係數劇增,第五艦隊駐泊地防不勝防,那場面簡直不要太壯觀!

(圖:如臨大敵的美軍士兵)

綜上,伊朗很難纏,是令美國頭大如斗的可怕對手。除非伊朗將要研發出核武器,或者率先武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進攻美國在海灣的盟友以色列、沙特和巴林等,美國不會也不敢對伊朗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


回馬一腔


以美國今天的“脾氣”,如果敢的話,會等到今天還不對伊朗動武嗎?美國知道自己啃不下伊朗這塊骨頭,所以不到無路可走,美國大兵是不會踏上伊朗國土的。

伊朗不同於伊拉克,踏入伊朗國門,山連山,此起彼伏,地形險峻,易守難攻。當年美國攻打伊拉克,從科威特出兵,沿途電視直播,睡一覺醒過來裝甲運兵車還在筆直往前衝,一馬平川直殺巴格達。但是伊朗就不同了。

伊朗四面環山,不論從伊拉克還是阿富汗出兵,美軍都無法輕騎快馬,只能跨過重重山脈。如果美軍期望從四邊鄰國一路殺到德黑蘭,沿途必然會面臨無窮無盡的伊朗軍兵伏擊,伊拉克“零傷亡”的奇蹟不可能在伊朗再現。伊拉克一戰,美軍以“零傷亡”的標準運回4000多具屍袋,抬回3萬多傷兵。現在讓美軍爬過伊朗這些山山嶺嶺,美國國內還不炸鍋了!

就算美軍一頓狂轟濫炸,天降奇兵,用空降部隊強奪德黑蘭,結果還不是又一個阿富汗,美軍只能躲在圍城之內不敢出門,一不小心還要怕被“偽軍”從背後開黑槍。

除了地形上不利於進攻,伊朗全國上下一條心,美國連安插一個間諜都困難。不同於伊拉克國內民心四散,佔大多數的什葉派國民就盼著統治國家的遜尼派被撬掉。伊朗國內大多數國民信奉什葉派,而且尊崇教內長老,全國上下以最高精神領袖為主心骨。一聲號令,全國響應。

在美軍和伊朗軍隊的交往中,伊朗敢作敢為,美軍空有強大兵力,卻無數次遭遇伊朗羞辱。上世紀伊朗發起的德黑蘭革命,曾經直接扣押大批美國外交官做人質;美軍在秘密營救過程中也折戟沙漠,丟盔卸甲;近年來在波斯灣兩軍對峙過程中,伊朗不但敢於派出小型巡邏艇“衝撞”美國航母,還直接抓捕越境的幾十名美軍;伊朗甚至創世界先河,多次俘獲美軍的無人機。

面對這樣的伊朗,不到萬不得已,美國絕對不敢輕易出兵攻打。


梅絲露


《孫子兵法》中的《謀攻篇》中指出“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美國近些年的鬥爭情況看,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尤其特朗普政府大膽將政治、軍事、經濟、能源、貨幣、信息、科技、地緣政治當棋下,下的很高超,一個國家對壘全世界,這是個什麼鬼?當年美國建國的一群智者將美國打造成了國家人(自然人是國家的細胞,但美國分化出了複雜多神經元的大腦結構——參眾兩院、小腦——聯邦政府及各部門,神經感知及交流系統——中央情報局和大大小小的媒體,血液循環系統——金融,警察和聯邦調查局——免疫系統),而其他國家卻落在了動物層面,有的變成了獅子、鱷魚,有的變成了大象,有的變成了狼、有的變成了牛馬,有的變成了植物。回頭看看,美國雖然歷史很短,但絕對是一個戰鬥經驗豐富的國家,在鬥爭理論科學研究與實踐層面無國家可比,包括我們老祖宗的甚至毛老人家的鬥爭經驗,都有最精細的研究,曾經包括我們在內都讓他吃過大虧,但這個智商很高的國家沒有一件事會吃超過兩次虧,他們的股市就看出來,是一個不會連續犯錯誤的國家,絕不會錯了再改改了再錯。從一個兒童變成了一個成年人。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現在看國家也會滅亡,壽命可能不一樣,有的是自然死,有的被吃掉,有的被奴役,有的被玩死。結論:美國最終會玩死伊朗。


用戶75547057732


一個國家敢不敢打另一個國家,首先取決於決策層的勇氣,要是決策層勇氣不足哪怕實力完全佔有優勢,也不敢輕言戰事。

其次,就得看有沒有這個需求了,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除非一些戰爭狂人,否則,任何一個人在對外發動戰爭的時候,都得從自身的角度考慮一下,這場戰爭是否必須!

最後,實力怎麼樣。戰爭歸根結底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如果實力不濟,即便敢打,有打的需求,任何一個決策者在理性的時候都得掂量掂量,要不要發動戰爭。

說道美國敢不敢對伊朗發動大規模入侵戰爭,也要從以上三個原因去分析。

美國決策層的勇氣

個人認為美國的決策層在對外發動戰爭的時候還是很有勇氣的。自從美國立國之後,這個國家就喜歡對外發動戰爭。北邊的加拿大被美國侵略過,南方的墨西哥就更不要說了一半的國土都成了美國的。

(美墨戰爭美國奪取了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老牌帝國主義西班牙在19世紀末更是被美國擊敗,丟失了菲律賓、古巴、波多黎各等殖民地。進入20世紀,美國所參加的戰爭就更多了,尤其是當美國在二戰結束後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後,導致美國不斷在世界各地發動戰爭,這些戰爭有勝有負,但總的來說對美國利大於弊,美國就是通過不斷戰爭成長起來的。

以上可見,美國的決策層不缺少發動戰爭的勇氣。當初,即便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日本帝國主義和納粹德國,美國照樣在戰前提出要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以此來取得對法西斯的勝利。

美國有沒有需求發動對伊朗的大規模戰爭

伊朗和美國之間的關係緊張已久,從1979年開始伊朗成為反美急先鋒,和美國的關係一直不怎樣,雖然此後遭到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封鎖,但伊朗在這些年還是發展的不錯,人類發展指數排名世界第60名,是社會發展程度比較高的國家。

伊朗憑藉較強的實力,最近幾年一直在和美國爭奪對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控制權。可以說,伊朗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主要的對手之一。

(伊拉克和阿富汗位於伊朗兩翼,目前伊朗在這兩個地區保持了非常大的影響力)

而對於伊朗這樣的大國,單憑封鎖並沒有取得較好的效果,看到伊朗這些年的對外擴張,美國不排除對伊朗使用武力作為手段。

美國有沒有實力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戰爭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美國要是想對伊朗動武,是有這個實力的。

美國擁有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僅航空母艦就多達11艘,在戰時可以集中3艘航母進入波斯對伊朗作戰。並且,美國在中東地區有大量的空軍基地可以幫助實現對伊朗的空中打擊。

(強大的航母編隊)

伊朗的海空武器相對於美國來說非常簡陋,戰爭發起之後伊朗海軍很容易被美軍全殲。

空軍即便將飛機轉移,也會因為在美國空優的壓制下無法起飛而形同虛設。

海空軍的失利會讓伊朗陸軍淪為待宰羔羊,在現代戰爭機器面前殲滅伊朗陸軍簡直易如反掌,然後還會讓美國軍火商大賺特賺。

所以,今天的美國還是有能力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攻擊的,而伊朗缺少必要的手段反擊。

但是,美國很難做出攻擊伊朗的決定

對美國來說,在是否攻擊伊朗的問題上一定會舉棋不定。因為,打敗伊朗容易,但後續的一系列重建工作將會讓美國焦頭爛額。

美國被稱為民主的燈塔,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所以,打完仗他們不可能對伊朗不管不顧,很容易陷入戰後重建工作所帶來的鉅額經濟壓力和軍事壓力。

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就是很好的例子,打敗阿富汗和伊拉克很容易,但具體到戰後組建新的政府,掃平反抗者,恢復經濟卻是美國最頭痛的。

(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這裡極為落後,看上去根本不想首都)

兩場戰爭美國累計投入1.6萬億美元,但效果甚微。有這兩個例子在前,美國是很難對伊朗輕易動武的。


歷史風暴


打與不打:美國和伊朗說了都不算:真正關鍵的是北極熊和兔子:如果這倆方堅定支持伊朗的。各位親你們認為老鷹還會動手嗎?放放嘴炮而已!否則老鷹直接成為歷史:歐盟國家巴不得老鷹動手它們好撿漏的哈:

我們可以從戰略方向看看北極熊和兔子面對這個問題會如何選擇的。

一:伊朗被老鷹控制了。也就意味著工業黑金被老鷹控制了。這是命門啊!會讓人拿刀架在脖子上隨時被砍嗎?我相信他們肯定不幹的。(經濟)

二:伊朗被幹了。接下來針對的方向就是北極熊或者老鷹:唇亡齒寒:而且也沒小弟幫忙了:現在連敘利亞和委內瑞拉都硬剛的。北極熊和老鷹會放棄伊朗嗎?(政治安全)

三:伊朗被幹了。意味著整個中東都是老鷹控制了。北極熊和老鷹的緩衝地帶消失了:也就意味著以後在世界上的政治話語權大大的降低了。老鷹在政治及經濟的危機也就解決了。各位你們說老鷹會同意嗎?(政治經濟)

當然老鷹特沒譜有可能拼死一搏而幹伊朗的:不幹伊朗慢慢的等死:幹了伊朗成功了那利益真的太有誘惑力了。雖然這個代價天大的:但是付出天大的代價北極熊和兔子也肯定給特沒譜挖了天大的坑去埋藏老鷹的。我相信老鷹不會真正的去跳這個坑:動手容易:脫手難:鑑於此: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是希望老鷹動手的:甚至還會推波助瀾的給老鷹加把火的。因為只有如此才可以讓老鷹成為歷史的嘛:俺只說俺思維的想法:請各位見諒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