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動力航母比核動力航母差多少?

風雪二頭


其實同等級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和核動力航空母艦在功能上其實是基本相同的,只是在持續作戰能力和部署時間上是核動力佔有很大優勢。大國在發展航空母艦上還是儘量向核動力靠攏,只是技術等級和花費實在是太高,所以搞成的很少

我們先說一下功能上的問題吧,很多人崇拜核動力,把核動力擺在“天下無敵”的位置上,但是從功能上看如果你不差錢的話,核動力航空母艦與同等級的常規動力航母是一樣的。動力系統被譽為“心臟”,因為全艦的主要能量來源全部來自於動力系統,只要動力系統足夠強大那麼可以滿足艦上的任意需求。但注意我說的是“動力系統”而非“核動力系統”,不管你是燒鍋爐還是用核反應堆,最終還是要看實際輸出功率,只要功率夠了那麼不管是拖蒸汽彈射器還是用大型相控陣雷達都是可以滿足的。下圖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他的心臟病就是因為經費問題將K15核反應堆由3座削減至2座,輸出動力由12萬馬力下降到8萬馬力,所以現在跑也跑不快,彈射器工作還受到限制。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個例子:美國“小鷹”號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和“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這兩型航空母艦分別代表著20世紀常規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的最高技術,“小鷹”號雖然噸位比“尼米茲”號要少大概1萬噸,但是二者採用的都是4部C-13-1型蒸汽彈射器、都可以搭載F-14重型戰鬥機、升降機也都是4部、對空搜索雷達也都是SPS-48C/E和SPS-49V、艦載武器也都是MK-15“密集陣”和MK29“海麻雀”。“小鷹”號裝備8臺燃油鍋爐可以達到28萬馬力的輸出動力,反倒是“尼米茲”採用2臺核反應堆只能到26萬馬力,比“小鷹”還要低2萬馬力。其實只要不刻意去削減航空母艦配置,那麼同等級的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功能上是一樣的。像英國“伊麗莎白女王”那樣6.5萬噸沒有彈射器、沒有阻攔索那純粹是英國人自己太過於“拮据”都砍掉了而已,不能證明常規動力就是比核動力功能少。

其實二者真正的差距在持續作戰能力和部署時間上,因為核動力航空母艦沒有巨大的自用油箱,可以將省下來的空間搭載更多的航空燃油和彈藥。“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的航空燃油攜帶量為180萬加侖,但是還需要攜帶270萬加侖的船用燃油。“尼米茲”不需要攜帶船用燃油(需要攜帶少量備用燃油),但是航空燃油攜帶量提高至350萬加侖,二者航空燃油攜帶量相差1倍。在彈藥方面,“小鷹”號可以攜帶1800噸航空武器,而“尼米茲”則提高至2970噸,多1170噸。也就是說從持續作戰能力方面,由於核動力的“尼米茲”在航空燃油和彈藥攜帶全面超越“小鷹”,自然艦載機出動的次數就多很多。

再就是反應和部署時間上核動力也是佔優勢的。根據美國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的名為《Cost-Effectiveness of Conventionally and Nuclear-Powered Aircraft Carriers》的報告中指出:核動力航空母艦由10節加速至30節需要大概180秒,而常規動力則需要750秒。雖然只相差幾分鐘,但是我們要注意艦載機起飛雖然有彈射器支持,但仍然需要強大的甲板風支持才能保證足夠的彈藥和燃料攜帶量,也就是說誰能夠先加速艦載機起飛風速誰就能先放飛艦載機。或者說航空母艦加速性能對風力的突然變化應變能力要強。在部署時間上,核動力航空母艦在高航速保持的時間較常規動力要長,甚至全程可以“飈”30節以上的航速。另一方面,核動力航空母艦不涉及自身船用燃油,所以行進過程中不需要補給艦對航空母艦進行燃料補給,只需要對編隊中其他艦艇進行補給即可,但是其他艦艇的燃料攜帶量比航母差太多,所以整個編隊補給時間也壓縮大概30%以上,等於間接提高編隊行進速度。

所以核動力航空母艦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遠遠甩掉常規動力航母,甚至有朋友認為常規動力直接無法使用彈射器,這都是錯誤的。但是表現在遠洋作戰,特別是遠離本土作戰上意義就很大了,核動力的持續作戰能力顯然高於常規動力,大大降低後勤上的壓力。

當然,核動力比常規動力要強一些帶來的是一些經濟上的代價。首先,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的維護壓力較小,部署時間可以達到整個壽命的74%左右,比常規動力要多大概5%。其次,核動力航空母艦因為技術程度更為複雜,一旦進入大修維護階段基本不可能短時間內馬上轉為作戰狀態。而常規動力恰好相反,他的轉換能力比核動力航母要強,更容易從維護狀態轉入現役投入使用,靈活度更強。還有就是錢的問題,因為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核動力系統是在太貴,下圖還是取自1998年版的《Cost-Effectiveness of Conventionally and Nuclear-Powered Aircraft Carriers》,可以看到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初期投資費用達到64.41億美元,是核動力的2倍還多。綜合全壽命中其他各項,核動力航空母艦實際全壽命花費為222.22億美元,仍然達到常規動力的157%。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他的心臟病就是因為經費問題將K15核反應堆由3座削減至2座,輸出動力由12萬馬力下降到8萬馬力,所以現在跑也跑不快,彈射器工作還受到限制。

所以同等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隻能說各有利弊,不存在誰絕對好誰絕對不好這種觀點,更不存在常規動力某些功能一定不具備。


雛菊西瓜Peterpan


核動力航母被認為有無限航行能力,由此造成的印象,要比常規動力好,並非完全是這樣。法國“戴高樂”號,比不上英國女王級,女王級的常規動力可靠,艦載機也比法國領先一代,不是嗎?不能否認核動力是好,也看是誰的,美國經過三代核動力技術探索,越發展越好,正是性能最好者。而法國經過“戴高樂”級的探索,不得不在下一代航母重新使用常規動力,可見核動力之複雜,即便是法蘭西工業高度發達的國家,也存在相當大的難度,大不列顛國也沒用,原因也因為技術複雜,要實現突破需要相當的技術積累才成。核動力,安全防護是件比天都大的事。既以價格而論,核動力研發的費用,維護的費用,以及核廢料的處理費用,撂在一塊,也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數字,在使用費用上並不比常規動力省,甚至還要高一些。

與時俱進

核能作為最清潔的能源,技術正在得到大量工程應用,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大量核電站建設,加上正在建設和規劃的,已近500座,其中第四代核電站已在發達國家投入使用。是核技術的進步所致,也是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用於軍事,主要是作為潛艇和航母的動力,用於航天的有核電池等。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主要集中在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尤其核潛艇,已經過幾十年應用,致於核動力航母,現在是美國一家獨大。核動力,是航母發展的未來,與技術方向,隨著技術的發展,會有更多的國家加入其中。

中國的發展

我們發展航母,不過七年,已成功改造一艘,自造一艘,都使用的是蒸汽輪機作為主動力。啟動時間慢,要進行大約10個小時的時間。蒸汽動力當然不是我們的未來發展方向,但成為必然的選擇,當年要發展航母,也只有蒸汽動力能滿足要求。不過沒有關係,據公開層面的消息,003即開始使用燃氣輪機。在建設003的同時,我們在一艘破冰船上正在進行核動力探索,成熟以後用於航母,自然是可以期待之事。


魂舞大漠


大家好,我是藍海夢想666為您答疑解惑,這個提問的意思應該常規動力航母比核動力航母對比主要差在哪?下面小編給您總結如下幾點:直說乾貨不廢話

美國核動力航母編隊

第一點:核動力航母比常規動力最大的優勢在於核動力航母不用燒料,可以幾十年不用購買燃料,經濟實用。而常規動力航母需使用燃料,而且一直燒,費用巨大,常規動力航母,全週期使用起來的的燃料費也是巨大的。看看美國就知道了,美國退役了所有常規動力的航母,清一色的核動力航母,就充分說了核動力航母的優越性。

我國遼寧艦航母編隊

第二點:核動力航母可提供比常規動力航母更強大的動力,可保證航母在海上高速航行,而常規動力的動力有限,可提供的動力有限,噸位和航速肯定是沒法和核動力相比的。核動力航母可以給整個航母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也有充沛的電力,也可支持電磁彈射,全電推進系統等先進系統的應用,常規動力在目前技術上支持電磁彈射和全電技術推進上尚有差距。不過我國可能是第一突破此技術限制的國家,因為我們的中壓直流技術獲得突破,可以實現常規動力,電磁彈射的要求。

艾森豪威爾號飛行甲板

第三點:核動力航母比常規動力航母相比可以建造的的更大,而且核動力裝置也更小,不佔用大量內部空間,使得核動力航母的整體甲板面積更大,內部空間更多,保證航母可攜帶更多艦載機,更多的武器裝備,這意味著核動力航母的作戰能力更加強大,作戰效能更高了,這些都是常規動力航母無法比擬的。

美國福特號電磁彈射航母

第四點:常規動力航母比核動力航母的優勢就在技術的成熟和研發成本偏低。核動力航母也是在常規動力航母的不斷改進中,最終替代了常規動力航母的發展,常規動力航母在歷史上更加悠久,技術成熟,不需要多難的技術都可以建造,研發成本較低。而核動力的反應堆可不是隨便都可以搞成的,能研究和發展核武器也就沒幾個,能造出來航母專用核反應的目前僅美法(法國的太差了,純粹核潛艇的)了,其他國家目前還在研製當中,核動力航母技術成熟的只有美國,而且核動力航母早期的研發成本巨大,不是一個隨便一個國家可負擔的起的,再加上技術難度,維護要求高,沒錢沒實力的國家根本不會玩核動力航母。也從測面證實了核動力航母才是未來航母發展的方向,常規動力遲早是要被超越的。


藍海夢想666


常規動力航母與核動力航母本質上的區別就是所使用動力來源是不同的,核動力航母在新技術的應用上相比於常規動力航母比較有優勢。而籠統地把某些特定的型號的常規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作比較,就分出優劣的結論是不客觀的。

核動力航母更省錢,更節約空間

目前除了伊麗莎白女王號採用的是燃氣輪機驅動外,常規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採用的都是蒸汽輪機驅動。其原理是通過燃燒熱水,帶動蒸汽輪機的扇葉轉動。而常規動力航母燃燒的是重油提供熱能,核動力航母通過核燃料壓水堆提供熱能。

蒸汽輪機在啟動之前,都需要經過上水,打壓,嚴密性試驗,氣密試驗,然後從將冷水加熱到一定溫度後,航母才能啟動。它們的本質區別僅在於燃料上,在冷啟動時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而一般為了能夠保持機動性,核動力航母和常規航母在啟動前,都會用保持一定的火力,核動力航母是保持核反應堆的運行,常規動力航母則是用”小火煨著“,以此把航母的冷啟動時間壓縮到4小時左右。

還有一個誤區就是,常規動力航母的總功率比核動力航母低。其實它們只是產生航母動能的方式不一樣而已,都是殊途同歸。甚至有些核動力航母因為核反應堆的鈾利用率較低,核航母的鍋爐溫度較低,而導致總功率不如同期的常規動力航母,比如尼米茲級航母的26萬馬力不如小鷹級的28萬馬力。

以遼寧艦為例,加滿一次油需要花費1600萬元,而核動力航母很多時候不需要花費燃油費,只需要花費更換核燃料的手工費,這筆更換費撐死也就是2億美元,如果是均攤到十幾年的更換週期就非常少,甚至有些核動力航母都無需花費核燃料費和更換費。核動力航母在建造完成後,在較長時間內就無需擔心因燃料不足導致的續航問題。尼米茲級航母可以連續航行至少13年以上才更換一次核燃料,而福特級航母則號稱可以50年不需要更換核燃料,完全覆蓋航母的使用壽命。而能玩得起核動力航母的至少都是五常的擁核國家,比如像美俄兩國,根本不用花費航母的燃油費。美素爭霸最巔峰的時期,雙方都各自擁有2萬枚核彈頭,冷戰結束後,美俄在1993年開啟了兆噸換兆瓦行動,美國在此行動的20年間,向俄羅斯購買了500噸從核武器拆卸下來的核燃料。每年銷燬核武器的濃縮鈾,可以再廢物利用,用於核動力航母,潛艇或者核電廠發電。

因此核動力航母一般在航行時,無需攜帶其自身所需的燃油,也無需補給艦跟隨,只需攜帶少量的供艦載機使用的燃油即可。這無疑可以更加充分利用儲存空間,攜帶更多的彈藥和其他有效補給,更有利於戰鬥力的輸出。

核動力航母在新技術的應用上更具備先天優勢

以福特級航母為例,其使用的電磁軌道炮,粒子束武器,還有高能輻射線武器,電磁彈射這些新技術都需要使用大量的電力,就必須使用全電推進系統。而常規動力航母在傳統動力結構在能力的轉換時耗損較大,難以為耗電量大的新技術提供電力來源。

常規動力航母的電力系統目前尚處於研製中,以我國為例,馬偉明教授團隊研製的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是將推進動力和電站動力合二為一,如果該系統在以後可以在常規動力航母上得到實踐,才能徹底解決常規動力航母的在新技術上所碰到的用電問題。而新型的核動力航母卻可以無縫接軌,福特級航母採用新型的A5W核動力反應堆,其功率相比尼米茲級航母增加了25%以上,使用1萬3千8百伏的配電系統,可產生3倍於尼米茲級航母的電力。

雖然福特級航母上所採用的新技術在實際應用中有很大的缺陷,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誰站在了新技術的風口,誰就具有主動權,而常規航母現在卻不具備新技術應用的入場券。以電磁彈射為例,在技術完善時可以減少滑翔起飛,蒸汽彈射時耗費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電磁彈射幾乎可以一分鐘起飛一架艦載機,人員減少30%,效率提高60%。而且還能根據艦載機的不同重量,通過調節電阻的大小,為艦載機提供不同的起飛彈射動力,這也有利於艦載機在過大的彈力下零件的保護,壽命也因此可以延長。

不能籠統地比較

如果把不同時代的常規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做比較,那肯定是最新型的常規動力航母比較先進。比如美國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由於當時的艦載核反應堆技術不成熟,8個A2W壓水式核反應堆,只能提供3.5萬軸馬力赫28萬馬力的推進功率,只相當於福特級的2個A5W核反應堆。其動力只和常規動力的小鷹號持平,而8臺核反應堆並沒有顯示出核動力航母在節省空間上的優勢。

法國的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由於沿用的是法國的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的2臺K15核反應堆,總輸出功率僅7萬6200軸馬力,這對於4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是明顯不足的,這也是其再加裝4臺柴油和2臺阿爾斯通汽輪機的原因。因此戴高樂核動力航母是小馬拉大車的典型案例,更確切地說其是混合動力航母,受到核反應堆的動力限制,航速只能在25節以內,成為了四不像航母。

一般來說噸位較大和其搭載武裝是航母戰鬥力的決定性因素,這和動力裝置無關。一艘4萬噸級的中型的核動力航母遇到10萬噸級的超巨型常規航母,在搭載相同型號的艦載機的情況下,核動力航母也不是對手,噸位即是戰鬥力,艦載機即是實力。


梓蕤


兔哥回答;這個要看噸位的大小,航母真正影響作戰能力的是噸位,航母只是一個海上移動的機場,本身並沒有作戰能力,它主要依靠艦載機來實現戰鬥力,因此,噸位大所能搭載的艦載機也必然會多,戰鬥力則強。法國的戴高樂航母只有4.5萬噸,採用核動力,但艦船機的數量少,戰鬥力並沒有比它大的常規航母強。核動力和常規動力的航母的差別就是動力源。由於航母的排水量都是幾萬噸,就需要大馬力,核動力和蒸汽動力的常規航母都是通過蒸汽輪機來產生動力,而蒸汽輪機需要熱蒸汽,核動力是用核能產生蒸汽,常規航母是用鍋爐來提供蒸汽,這是技術上的差別。



兩者在航程上的差別;核動力航母由於採用了核能,具備幾乎無限的航程,通常加裝一次燃料能夠運行好多年,美國的福特級航母的核燃料能夠用完至整個服役期。常規動力航母就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如果遠航就必須要有補給艦的隨行,航母的噸位大,馬力也大所以,耗油量是很高的,這就需要補給。航母的電力用量同樣是航母的一個消耗點,而電力需要發電機,而發電機也是要燒油的。如果是核動力航母就不用準備大量的發電機了,所以核動力航母的電能充足。法國的戴高樂除外,因為它並不是專門為航母研製的核動力包,而是將兩個潛艇的核動力包安裝到了航母上,滿足不了航母所需要的能量。(法國戴高樂航母↓)



常規動力航母燃油的攜帶量影響到了其它武器裝備的攜帶量;核動力航母由於採用了核動力,不用攜帶大量的燃油,這樣就可以把節省下來的空間用於彈藥和航空燃油的儲存,使艦載機的作戰持續性能不需要依賴補給艦就可以完成。常規動力的航母為了節省錢,同時為了提高熱效率都使用重油,所謂重油其實就是原油把汽油、柴油提煉出去後勝下的油糟,這種重油呈黑色粘油狀,並不能直接使用,而是需要加溫到一定的溫度,讓它變的稀稠,這樣就能夠使用了,因此,需要的預熱系統,輸油系統非常複雜。重油的攜帶量非常大,幾乎達到了近萬噸,想想看這得佔多少地方,也佔用了航母寶貴的排水量,而且航母還需要設計調節吃水的機構。同時,航母也需要攜帶輕油,航母上僅是用來發電的發電機就是一個龐大的數量。這些都佔用根多的空間和重量。



常規動力航母的鍋爐也需要精心維護;常規動力航母的動力源是鍋爐,以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航母為例,光鍋爐就有八個,這些鍋爐分部在不同的艙室,眾多的管道,線路錯綜複雜,鍋爐燒水產生蒸汽帶動蒸汽輪機,而鍋爐會產生大量的汙垢,需要特殊的要求,因此,鍋爐的使用也是常規動力航母的一個很重的負擔,需要有水質檢測人員,維修保養,等等人員的配置,和核動力航母比。常規動力航母上有很多的人員都配置在了動力系統上,因此,這無疑是降低了航母的性價比,而核動力航母基本就不需要配置這麼多人。



常規動力航母的艦島面積要大於核動力航母,這影響到艦載機的停放數量;航母搭載艦載機的數量關係到艦載機的作戰能力,而作戰中航母甲板的使用效率則直接體現出航母的作戰效率。甲板停放飛機的數量越多,艦載機起降的效率就越高,核動力航母的艦島都比較小,除了能夠騰出更多的甲板面積,同時也不需要安裝煙道等等通風系統,這樣艦島就小很多。反觀常規動力航母, 八個鍋爐需要很大的煙道,因此,艦島都比較大,更重要的是,煙道紅外信息特徵也明顯,不利於航母的隱蔽航行。



總之,核動力航母在使用環節上,其效率是遠高於常規動力航母的。當然,武器裝備有優勢也必然會有劣勢,核動力航母的製造難度很大這是一個重要的瓶頸。核動力航母的使用費用並不比常規動力航母好,相反其費用高於常規動力航母。但總體來說核動力航母是比常規動力航母要方便的多的。



兔哥42928


我們都知道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的差距,完全可以用“天壤之別”這個詞來形容。前者只能慢慢吞吞地龜縮爬行,還要定期浮上水面換氣,就連開個空調都要小心翼翼地注視著電錶,生怕一不小心就全艇熄燈集體點蠟燭。後者卻可以生猛無比地橫衝直撞,續航能力近乎無限,甚至還能夠跟魚雷賽跑,不惜電力地使用各種艇載電子設備,實在是讓常規動力潛艇的同行們羨慕嫉妒恨。

常規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的差別跟潛艇完全是兩碼事

那麼同樣的情況是不是可以照搬套用在常規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上面呢?然而答案卻是否定的。在噸位水平和技術水平相同的前提下,常規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只能說是各有所長,並不存在潛艇領域那種核動力完全壓倒常規動力的絕對優勢。但是一些對於核動力航母的認知誤區,在廣大軍事愛好者當中長期以來都是普遍存在的。

核動力的戴高樂航母實際上還不如常規動力航母好用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網絡上關於003型航母的核常之爭。003型航母是我國繼002型航母之後的第二艘國產航母,與採用滑躍甲板的002型航母不同,003型航母配備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電磁彈射系統,滿載排水量不低於8萬噸,實現了國產航母的跨越式發展,這當然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好事,但是關於003型航母的動力系統卻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議。

003型航母“核常之爭”反映出了軍迷們的認知誤區

有的人認為應該一步到位直接上核動力,以實現戰鬥力的最大化;有的人則認為採用常規動力較為穩妥,畢竟我國在艦用核動力積累有限。不過無論是哪一種觀點,潛意識都是覺得核動力比常規動力更加優越。其實我國的航母採用哪種動力,更重要的是應該符合自身的實際需求,而不是一味效仿美方為了追求高大上,非要採用核動力不可。

在艦載機使用效率方面核常航母並無實質性區別

核動力航母的優勢在於續航能力強、平均航速高、可以快速遠距離部署,缺點是建造費用(高近一倍)、使用成本昂貴(高30%以上),維護時間長。相對於常規航母,核動力航母整體使用費用要高50%以上。

除此之外,在艦載機裝載能力、起降效率、油彈儲備等核心指標上跟常規動力航母並無實質性分別。美國海軍需要在全球各大熱點地區長時間執行干預任務,航母戰鬥群必須頻繁往返於本土和世界各地,當然更加傾向於使用核動力航母。我國海軍的主要活動區域是西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北部,對核動力並沒有太大的需求。

全球保障能力是航母動力選擇的決定性因素

而且我們又不像美方那樣擁有遍佈全球的海外軍事基地來提供就近保障,就算航母是核動力的,但是護航驅護艦都是常規動力的,照樣也發揮不出核動力長途奔襲的優勢,總不可能讓航母甩開大部隊自己單槍匹馬趕赴戰區吧?而常規動力航母在運行成本、在航率等方面的優勢,對於現階段的我國海軍更加實用,能夠以儘可能少的投入維持與對手相當的戰鬥力。因此003型航母採用核動力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晨曦談兵


核動力航母和常規航母存在著差別,從核動力和常規動力字眼都可以看出。從全球裝備航母國家也可以看出,核動力航母國家只有美法兩國,而裝備常規動力航母,包括中英兩國在內達到十幾個國家,這也就說明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存在的表面差別。

其實,兩者內在的差別才是最重要的,主要在航空母艦航程和燃料,噸位和建造費用,搭載艦載機和起飛方式。現在看看兩者最重要的區別。

航程和燃料:眾所周知,核動力航母在航程上存在著先天優勢,而這種優勢是相當誇張,美國核動力航母保持著十幾年不更換核燃料和全球巡航能力,而常規航母卻不可能做到這種地步,畢竟常規動力航母需要重油作為燃料,當燃料使用完成之後,就可能導致航空母艦停止運行或者是使用補給船進行授油,在航程也有限制,這都導致常規動力航母存在著先天劣勢,例如英國航母在試航中,就需要進行補給船進行中途授油。

噸位和建造費用:雖然在噸位上兩者根據國家經濟實力來決定,例如美國核動力航母噸位都在十萬噸以上,而法國戴高樂航母噸位在4萬噸,中英兩國航母在6萬噸左右,在兩者之間。但是,在建造費用差別確實特別明顯,主要就是核動力航母在核反應堆,還有對於核反應堆的保障措施,否則很容易導致航母船員被輻射致死,再有就是航母對於所花費也是核動力航母相當昂貴,在使用中核動力航母維護和保養遠遠超過常規動力航母。

搭載艦載機和起飛方式:搭載艦載機數量一直是常規動力航母和核動力航母重要區別,例如美國核動力航母可搭載80架各種艦載機,這都賦予其強大的作戰能力和航母編隊艦載預警機的預警能力,而中英兩國常規動力在搭載艦載機數量很難保持著高水平,我國山東艦可搭載24架殲-15艦載機,而英國航母也是搭載30架左右F-35B艦載機,可缺乏大型艦載機預警機,這種差別的體現就是起飛方式不同,因為彈射起飛和電磁彈射起飛相對滑躍起飛,難度特別高,而且花費也是特別的厲害。因此,核動力航母相對於常規動力航母優勢,只是說一些特點,其中還有更多優勢。


沐風談兵論道


兩者航母的不同在於,核動力航母,因為動力強,噸位可以做的大一點,載機也就多了。當然核動力航母保養的的價錢也昂貴一點。核動力航母擁有無限量的動力來源所以不需要油料補給。當今世上只有美國和法國有核動力航母。另外國家都是常規動力航母。未來的發展趨勢肯定是核動力航母。當然也不排除英國的燃氣加電力推進方式的“伊麗莎白女王號”。

你們沒覺得呢。歡迎點評和指教!!


上圖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



上圖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

上圖 法國戴高樂級核動力航母。

上圖 俄羅斯 戈爾什科夫級航母。 中國 印度也購買同級航母。歡迎點評


馬時辰


從兩種航母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兩種航母最大的區別就是動力來源問題,但是實際上改變航母的動力來源,同時還能夠為航母帶來一些其它有利的改變。或者說核動力航母相比常規動力放航母,擁有哪些方面的優勢。

續航

這是航母採用核動力的最根本的原因了,之前的常規動力航母,使用的都是石油燃料,但是航母所能攜帶的油料是非常有限的,不光自己要攜帶滿滿的油料,航母戰鬥群裡面的補給艦也需要攜帶大量的燃油。

所以一般常規動力航母的續航能力有限,比如美國的最後一艘常規動力航母小鷹號,本身的續航力在30節速度的情況下,只能航行4000海里,這也就說明航母在全球部署的路上的時候,需要不斷的進行補給!

但是核動力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有報道說幾公斤的核燃料,就可以讓核動力航母繞著地球航行一圈,續航力相比較常規動力,簡直就是逆天的存在了。

空間

可能核動力航母整個核反應堆系統,和常規航母的鍋爐或者蒸汽輪機比起來,空間變化不大,但是核動力航母不需要油料,原來常規動力航母攜帶油料的空間,就全部的空下來了!

這部分多餘的空間,核動力航母可以用來搭載更多的艦載機或者武器彈藥,要知道航母上面的空間也是非常珍貴的,每一塊地方都需要合理的利用,能攜帶更多的艦載機和彈藥,也能提高航母的整體作戰能力。

電磁彈射

目前的航母,大多數都是使用的還是蒸汽彈射,這更是需要消耗航母更多的燃料了,航母的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但是電磁彈射相比較蒸汽彈射,擁有空間小、重要輕和效率高等特點,非常適合減少彈射系統的體積。但是就是太耗電了,所以普通的常規動力航母很難安裝最先進的電磁彈射系統。

不過核動力航母可以安裝,因為核動力航母有源源不斷的核反應堆電力支撐,不用擔心沒電。而且電磁彈射還省空間,又增大了航母本身可以使用的空間了。

另外核動力還有一些優勢,比如說沒有排煙的出口,這樣就不會腐蝕航母建築上重要設施。

不過不是說核動力航母都是優勢,核動力航母最大的缺點就是太貴了,維護起來也是麻煩,所以就導致世界上目前只有兩個國家發展了核動力航母,其它國家還都是清一色的常規動力航母,造不起也用不起。


資訊所長


常規動力航母比核動力航母主要差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動力方面的差距,常規動力航母主要是蒸汽輪機裝置或燃氣輪裝置推進,燒的重油,油艙須佔大量空間,故航母攜帶的油料有限,所以航母的航程和作戰部署時間都受到限制,要返回港口或海上補給(補給次數大大高於核動力航母),無法連續高速航行作戰,而核動力航母的反應堆燃料棒可以在三十年內不用更換,全壽命服役期只須更換一次就可以,故核動力航母執行任務,完全不用擔心燃料問題,可以連續高速航行,而戰場上,時間和速度領先意味掌握先機和主動。

再次就是空間,軍艦上寸土寸金,核動力裝置體積小,比常規動力的蒸汽輪機和鍋爐小的可太多了,同時少了很多管路附件,進氣和排煙系統沒用,大大節省了空間,省下空間可用來增加其它設備的容積,像美國核動力航母,因為沒有煙道,航母艦島設計的很小,這樣大大增加機庫和飛行甲板面積,能攜帶更多飛機,增加戰鬥力,而像俄羅斯的常規動航母有巨大艦島,機庫和甲板面積,攜帶飛機數量遠少於美國核動力航母,其單艦載機量最多隻有美艦一半,美航母一般可攜帶80-90架名類飛機,飛機是衡量航母戰鬥力的最大指標。

因為有這些優勢,所以航母強國美國現役全部是核動力的,當然裝備核動力航母須要有技術和強大的經濟支撐,不是誰都能裝備的起,英國經濟國力不行,新建的航母也只好搞常規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