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現在真的衰敗了嗎?

窮極一生追尋的大伊萬


和蘇聯時期的海軍相比,真的衰敗了。

鼎盛時期的蘇聯海軍光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就有62艘,攻擊型核潛艇76艘,還有蘇聯獨特的核動力巡航導彈潛艇51艘。家底雄厚。以太平洋艦隊為例:80年代初蘇聯海軍紅旗太平洋艦隊編有戰略導彈核潛艇20餘艘,其他潛艇100艘;“基輔”級航空母艦2艘,其他大、中型水面戰鬥艦艇90艘;海軍飛機400餘架,陸戰隊1個師,總兵力13萬餘人。而蘇聯解體後,太平洋艦隊的發展進入低潮,主要水面作戰艦艇、潛艇均減少一半,也沒了航空母艦。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擁有兵力約6萬人、導彈核潛艇18艘、核攻擊潛艇17艘、常規動力潛艇14艘、導彈巡洋艦4艘、導彈驅逐艦10艘、導彈護衛艦40艘、其他各型艦艇近400艘、海軍航空兵飛機170多架。艦艇現役平均年齡都已超過25年,其老化程度已經嚴重影響了戰備值班。

俄羅斯海軍也知道艦艇急需更新換代,所以這幾年也在大造特造。2018年下水了25艘水面艦艇,從數量上看與中國海軍的27艘倒也相差無幾。不過細看裡面的內容就直讓人撇嘴了:除了一艘23560級驅逐艦和一艘20380護衛艦之外,就是21361級小型導彈艦、“高爾基”級高速巡邏艦之類的了。20380護衛艦充其量也就054A的水平,現在倒要成了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而且也只有區區一艘。足見俄羅斯海軍現在已經窘迫到什麼程度了。

俄羅斯當前的整體建軍原則就是:主抓核武器,其它的就等著吧。海軍的原則也是傾向於先保核潛艇,水面艦艇就慢慢候著。大的上不了,就先上小的,先湊夠了量,再求質。從美國拉上歐盟對俄羅斯的各種經濟打壓來看,這種窘迫勁還要持續很長時間。


asiavikin


俄羅斯海軍現在看起來是不太行,航母被砸又失火,三大艦隊旗艦都是服役三十年以上的大型巡洋艦,還有很多上世紀服役的艦艇在充當主力,尤其在兩棲登陸艦艇這方面,幾乎還倚仗的是蟾蜍級這樣三四十年前的老式坦克登陸艦,沒有自己的船塢登陸艦和兩棲攻擊艦,整體老化現象是必然的。但很多問題並不能只看表象,俄羅斯海軍現在的狀態其實要細細剖析。


▲首先從裝備現代化水平,新鮮血液正在補充。的確俄羅斯海軍現在60%以上都是前蘇聯時期服役的老舊艦艇,但俄羅斯近些年也補充了22350“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級、暴徒級這樣的新式艦艇,新鮮血液正在湧現,儘管這兩型艦艇排水量都不足5000噸,俄羅斯國防部宣佈的數據顯示俄羅斯三軍現代化武器裝備水平佔比已經超過60%。


▲其次看不同板塊實力,俄羅斯在潛艇部隊依然是全球獨步,潛艇數量和質量級僅次於美國,新一代的北風之神級彈道導彈核潛艇和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的打擊能力依然驚人,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口徑巡航導彈、縞瑪瑙反艦導彈依然技術水平先進;當然,俄羅斯海軍在海上防空、反艦、反潛領域也沒有多落後,不過在兩棲登陸作戰確實是大為落後了。

▲另外,海軍發展戰略也已經改變,由於軍費不足和很多複雜原因,俄羅斯海軍發展戰略已經悄然發生改變,從硬撐著發展遠洋海軍到發展非對稱力量海軍,俄羅斯已經透露出放棄航母的意願,俄羅斯尤其重視導彈,尤其是高超音速導彈,不一定非要大批軍艦和大噸位,俄羅斯未來海軍發展方向必然是創造非對稱作戰力量,花小錢辦大事。
所以筆者覺得細細分析以後,俄羅斯海軍青黃不接是真,收縮是真,衰敗為假,其軍力建設有著自己的想法和道路,並不一定向美國那樣的大海軍就是唯一的道路。


標槍防務


當然是了,俄羅斯已經20多年沒造過巡洋艦和驅逐艦,30多年沒造過航母。唯一還能保持低速建造的主力作戰軍艦隻有核潛艇了,包括“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和“亞森”攻擊核潛艇,都是開工了不少,但建造速度緩慢,目前各下水了兩三艘。


21世紀以後,俄羅斯能新造的水面艦艇只有護衛艦。像4500噸的22350級護衛艦對於俄羅斯來說,已經是20多年來獲得的最大主力艦了,目前也只是下水了三艘。(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俄羅斯海軍是否走向衰敗,需要一分為二從兩個角度去看待,在常規作戰力量領域,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但在核領域就是一個完全錯誤的觀點。

常規作戰力量走向衰敗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俄羅斯海軍師承前蘇聯,繼承了蘇聯海軍的絕大半家底,因而確立其在過去十幾年中世界第大二海軍的國際地位。繼承之初,俄羅斯運用僅次於美國的航母規模,雖然在蘇聯的定位是重型載機巡洋艦,但在數量上基輔級加庫茲涅佐夫級也算是不少了。

另外還有一大批主力大型作戰艦艇,比如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光榮級巡洋艦、現代級驅逐艦以及無畏級大型反潛艦等等,最小的排水量也在8000噸以上,最大的基洛夫級更是達到了驚人的40000噸級。

由於歷史原因,俄羅斯在接手蘇聯的一大攤子之後,國內經濟低迷、各行業百廢待興,缺錢成為俄羅斯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俄羅斯海軍的發展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基輔級航母被迫提前退役,基洛夫級也被封存了,堪用的現代級驅逐艦數量不多,主力也就只剩下幾艘光榮級巡洋艦和無畏級反潛艦了。

進入本世紀之後,俄羅斯海軍發展並沒有多大振興,迄今為止造的最大的艦艇是排水量超過5000噸的坦克登陸艦,護衛艦項目雖多,但也整出了十幾年造一艘艦的記錄;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造的水面作戰艦艇主要以1000-4000噸級的護衛艦為主,且在數量上也是捉襟見肘。剖析原因,除了缺錢之外,蘇聯的造船工業被烏克蘭繼承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這幾年俄羅斯海軍進入到一個相當尷尬的境地,獨苗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問題不斷,成為西方媒體炒作的笑點,17年修鍋爐,18年被砸出個大洞,今年有突然起火,根據俄媒的報道,當前庫艦的狀態堪憂,這就意味著庫艦很可能被迫退出現役。

俄羅斯手中的大型作戰艦艇的數量在不斷的縮水,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俄羅斯的遠海作戰效能在不斷的縮水,在作戰能力上呈現出大踏步倒退的態勢,因而常規作戰力量的衰敗已經是一個沒有爭議的事實了。

海基核打擊領域仍然僅次於美國

俄羅斯海軍之所以長期被公認是世界第二大海軍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其手中握著的僅次於美國的海基戰略核力量,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從質量角度來看,除了美國之外,其他五常中的三常在海基核打擊力量上對俄羅斯只能用“望塵莫及”來形容。

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海軍的全部海基戰略核打擊力量以及配套的作戰體系。現役的各類核潛艇型號達到8種,總數量30多艘,成為數量在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海基核力量。蘇聯時期海軍發展比較注重核潛艇,俄羅斯也繼承了這一傳統,別看水面艦艇發展不怎麼滴,但在核潛艇發展上俄羅斯還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從而確保優勢。

俄羅斯的核潛艇在技術領域並不比美國差多少,比如說俄羅斯最新的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在噪音水平上超越了美國當前110分貝的水平,達到了接近海洋噪聲環境的108分貝水平。在海基潛射彈道導彈領域,俄羅斯為北風之神搭配使用的是圓錘彈道導彈,射程達8000公里,能夠攜帶6-10個分導式核彈頭,在分導技術領域基本接近美國當前的水平。

關於該型導彈需要特別注意的一個指標就是其的突防性能指標,俄羅斯與美國在潛射彈道導彈發展的理念上最大的區別就是,美國要求射程和精度,俄羅斯更側重突防能力建設。圓錘潛射彈道導彈是在陸基白楊-M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其原型最早就是因突防能力而被俄羅斯當作殺手鐧武器來使用。

近日,俄羅斯高調下水了其第四代亞森-M型多用途核潛艇,該型艇是俄羅斯當前最先進的多用途核潛艇,使用了現代設計和建造技術,首艇喀山號已經在測試中。該型艇最大的特點在於隱蔽性上,據悉該型艇在高速航行狀態下,噪音水平比美國的海狼級還要低10分貝,要知道隱蔽性是攻擊型核潛艇的核心指標之一。由此可見,俄羅斯海軍並沒有放棄核潛艇的研發工作,反而是十分重視核潛艇的發展,在技術和裝備數量上,是當前國際上唯一一個能與美國抗衡的水下核力量體系。

俄羅斯海軍在塑造一種不對稱優勢

不管是俄羅斯海軍出於無奈,還是其他的什麼原因,常規作戰力量的衰敗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我們詳細梳理俄羅斯海軍這近二十年的發展,我們可以清晰的梳理出一條迥然不同的發展路子來,那就是俄羅斯海軍正在塑造一種不對稱作戰優勢。

這種不對稱優勢源自其技術優勢領域——導彈技術。俄羅斯的各類導彈可以稱得上是滿目琳琅,其中也不乏一些軍貿暢銷產品,比如首次採用亞超結合模式的俱樂部導彈,不僅僅是全新的突防模式,同時還在多平臺發射上得到進一步拓展。

將不對稱優勢,就要提到一個很關鍵的詞語“飛行速度”,俄羅斯在反艦導彈領域延續蘇聯時期的超音速體制,但俄羅斯人已經不滿足當前超音速導彈的性能,已經實際將飛行速度拓展到了高超音速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就是最近很火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採用吸氣式高超音速模式,最大飛行速度據稱能達到7馬赫左右,是當前主流超音速導彈的兩倍還多。該型導彈已經完成機載空射和艦載垂直髮射試驗,根據俄羅斯披露的消息將在不久的將來實際部署。

遵循當前海戰總體發展,水面艦艇對於超音速飛行目標的攔截速度接近3馬赫,大多數國際對空攔截剛邁入這個技術階段。俄羅斯此時推出鋯石、匕首等高超聲速導彈,飛行速度提升了一倍還多,這對於水面艦艇防空反導攔截帶來嚴峻挑戰,包括美國也存在同樣的技術困境。

當導彈的飛行速度超出當前總體攔截水平的時候,不對稱技術優勢就突顯出來了,不對稱作戰優勢的威懾性也隨之確立。這或許正如俄高官所講的:“俄羅斯不需要航母,只需要能夠達成航母的能力就行了”。

綜合上述,一概而論講俄羅斯海軍衰落太籠統了,撇開有色眼鏡看待事物,客觀的講俄羅斯海軍戰略核威懾能力沒降反升,有衰敗趨勢的是其常規作戰力量,而且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或許俄羅斯果真在發展理念上進行轉變,其在反艦作戰領域正在逐步構建一種非對稱優勢,這一點需要我們注意和反思。


鷹鴿分析


俄羅斯海軍近來確實由於經濟原因,發展緩慢,自然比不上巔峰時期的蘇聯海軍。

從2018年開始,《俄聯邦2018-2027年國家武器裝備綱要》開始實施。整個綱要對於俄軍未來10年裝備發展建設確定3個方向:優先發展戰略威懾力量、強化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高度重視為軍事行動提供保障的偵察和信息系統。

對於俄羅斯海軍來說,獲得的經費與上個10年相比,縮水將近一半,影響很大,因而它的發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繼續優先發展海基核力量和水下力量,將會完成在建955A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和885M核潛艇的建造,常規潛艇也會批量建造拉達級和基洛級改進型。去年年底12月25日新下水的“新西伯利亞”號就是最好的例證。

-水面艦艇方面則是完全相反。由於經費不足等原因,重點是研製建造以護衛艦為主的中小型水面艦艇,至於大中型水面艦只主要以維護為主

-大力加強精確制導武器的發展,俄羅斯海軍近期又有2艘艦艇安裝了鋯石高超音速導彈系統。

-在地中海方面,俄羅斯海軍儘管經費有限,依然加強了在地中海的前沿存在,保持了對敘利亞戰爭的參與力度,去年年底又完成了一批艦船的輪換。

當然,目前的俄羅斯海軍已經談不上是藍水海軍,只是1個區域型海軍。它會會在黑海、地中海和北極方向更加積極活動,而在遠東和太平洋方向只是維持為主。

對於俄羅斯海軍來說,非核遏制力量建設將更為受到關注,這從越來越多的艦艇裝備口徑巡航導彈可以看出。按照俄羅斯海軍的規劃,未來會有一半主要堅挺裝備口徑巡航導彈,而且有相當一部分艦艇裝備鋯石高超音速導彈。

這應該就是目前俄羅斯海軍的現狀,發展緩慢但依然有所建樹。


榮華之武器堂


俄羅斯海軍2019年的成績似乎不錯,據俄羅斯國防部的公開數據,2019年一年俄羅斯海軍艦隊交付了23艘新的水面艦艇和2艘型潛艇,也算是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但稍微去了解一下就知道,普京風光無限的臉上可能掛上了愁容——事實上2019年交付的大多數水面艦艇都是小型軍艦和支援艦,因此2019年的俄羅斯海軍不斷萎縮的趨勢仍然沒有得到逆轉。 和俄羅斯海軍相比,美國絕對是土豪手筆,“建建建”的大趨勢下,新的“弗吉尼亞”一次又定下接近10條的大訂單,另外“福特”號核動力航母的建造計劃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而“美國”級兩棲驅逐艦更是動作不慢,預計2020年初也將服役。無論是從噸位還是從數量上比,俄羅斯海軍都被美國海軍的發展進程完全碾壓。 普京2019年12月3日在出席高級軍事和工業官員會議上就明確表示:“俄羅斯海軍的現代化是至關重要的,一刻不得鬆懈。”對於俄羅斯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採購建造新的潛艇,如今的俄羅斯海軍艦隊正在建造新的彈道導彈和攻擊潛艇,努力將如今的57艘潛艇部隊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其中“北風之神”(955)的建造緊張最受關注,這是俄羅斯繼“德爾塔”和“颱風”級核潛艇之後的第四代彈道導彈潛艇,並將成為俄羅斯海軍未來的核打擊主力,代表著俄羅斯潛艇製造工藝最佳結晶的“北風之神”有能力碾壓“俄亥俄”級,並在未來和“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一教高下。
如果未來俄羅斯潛艇部隊可以算作不錯的話,俄羅斯海軍的水面艦艇就是臭魚爛蝦了,2019年23艘新服役的水面艦艇中只有7艘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排水量也過了千噸,一艘是“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僅4500噸的排水量並不出眾,還有六艘則是“守護”級輕型護衛艦,排水量更是僅為2000噸上下。 而2019年全年,俄羅斯海軍更是隻接受了一架大型水面作戰機,和俄羅斯海軍總共也才受到僅僅數架海軍戰機不同,美國海軍至少收到了不下於90架型飛機和直升機。俄羅斯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更是伴隨著“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行將就木,已經下降到驚人低的程度。
冒出滾滾黑煙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俄羅斯海軍2019年運營有333艘戰鬥艦艇,總噸位接近500萬噸,而俄羅斯海軍的總排水量僅為120萬噸,不足前者的四分之一。如果噸位不能反映問題的話,我們看比較導彈攜帶數量,美國海軍艦隊可以攜帶1.2萬枚各式導彈,而相比之下俄羅斯僅能攜帶3300枚,一旦發生戰爭,兩者實力高下立判。另外隨著俄羅斯海軍大型戰艦即將退役,並使用小型戰艦來取代,俄羅斯的3300枚導彈攜帶能力還將進一步萎縮。蘇聯時期威風正盛的紅海軍,似乎已經湮沒在歷史長河,再也一去不復返了。

科羅廖夫


題主問題是:俄羅斯海軍現在真的衰敗了嗎?

肯定是衰敗了。

在1930年代,隨著蘇聯的工業化進程,蘇聯計劃將海軍擴大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之一。到了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的是,蘇聯艦隊的組成包括:

3艘戰艦、7艘巡洋艦、59艘驅逐艦、218艘潛艇、269條魚雷艇、22艘巡邏艇、88輛掃雷車、77艘潛艇。

二戰時期,美國和英國通過租賃計劃又向蘇聯提供了總排水量為81萬噸的船隻,這讓蘇聯海軍成為僅次於美英的海軍之一。

二戰結束之後冷戰開始,這段時間蘇聯為了和美國在全球爭霸,海軍就更強大了。

到了1990年,蘇聯海軍包括:63 枚彈道導彈潛艇、72 艘巡航導彈潛艇、68 枚核攻擊潛艇、63 艘常規攻擊潛水艇、7 架航空母艦、3 艘戰列巡洋艦、30 艘巡洋艦、45艘驅逐艦、237艘護衛艦,其戰力僅次於美國海軍!

另外,還有海軍陸戰隊員18,000名,各種飛機1200架。

再看現在的俄羅斯海軍:

自從蘇聯解體以來,由於維護不足,資金不足以及隨後對人員培訓和及時更換設備的影響,俄羅斯海軍遭受了沉重打擊。而且這種打擊很快傳導到俄羅斯的造船業,由於拿不到訂單,俄羅斯國內造船業有效建設現代硬件的能力正在下降。一些分析家甚至說,俄羅斯的海軍能力正面臨緩慢且“不可逆轉的崩潰”。

海軍航空兵與蘇聯時期海軍航空兵相比也出現了大幅度縮水,已經從1992年的約60000名人員和約1100架戰鬥機,下降到2006年的35000名人員和約270架戰鬥機。

面對俄羅斯海軍的衰落,俄羅斯的總統普京心急如焚,一直試圖恢復俄羅斯海軍往日榮光。在 2012年,普京宣佈了一項計劃,到2020年建設51艘水面艦船和24艘潛艇。

不過,由於資金不足,這一計劃只完成了部分,而俄羅斯的舊艦艇卻還在面臨老化被迫退役的窘迫。近日,俄羅斯海軍唯一航空母艦已經計劃退出海軍序列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歷史風暴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就已進入了發展中的瓶頸期,由於蘇聯的大型艦船製造工廠主要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在蘇聯大一統的框架內不是問題。因為大家同屬一個國家,有錢沒錢先做亊。蘇聯解體後以往不被重視的產業鏈條斷了,由於分屬不同國家,有錢到帳一切好商量,沒錢一切免談不伺候。

水面艦船整體停滯不前,不用說拿得出手的新船加入俄羅斯海軍序列,就是原有舊艦由於缺少經費老舊不堪。目前只能靠武器系統升級艱難支撐著,蘇聯時期十艘航母只剩下一艘庫茲涅佐夫號撐面子,卻是一隻中看不中用的紙老虎。短距離機動都會冒著滾滾黑煙,真到戰時敵軍不需要先進偵查手段,就可以輕易發現俄羅斯航母的方位。

由於軍費嚴重短缺,俄羅斯海軍幾乎還是在吃前蘇聯的老本。陸軍裝備相對省錢,因此俄羅斯在陸軍裝備投入的相對多一些。而海軍艦船投入巨大,以俄羅斯不及韓國經濟總收入的水平,要維持大國海軍的裝備更新跟上世界發展需要,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是。

潛艇發展並沒落後於其它國家,水面艦船雖然連我國054A護衛艦的先進程度都達不到。但俄羅斯的潛艇無論是靜音,還是武器搭載都領先於世界,垂直髮射使其潛艇搭載的導彈更多,打的更遠更準,核潛艇技術超過美國。

具有大洋黑洞之稱的北風之神核潛艇曾在美國海軍基地水下潛伏一個星期,美國海軍先進的聲納居然對眼皮子底下的敵人毫無查覺。一直到北風之神揚長而去浮出水面才被發現,這讓美國人嚇出一頭白毛汗。俄羅斯海軍整體實力在下降是不爭的事實,周邊敵國不敢妄動,是在忌憚俄羅斯海軍潛艇。


亓官仁


虎死不倒威,誰說俄羅斯海軍衰弱了,誰說俄羅斯海軍軍艦老舊無法與美海軍拼搏,這種見識未免太浮淺了吧?誰告訴你今後的戰爭,就一定是軍艦對軍艦,飛機對飛機,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全世界各國早就該對美國俯首稱臣,唯命是從了。今後的戰爭局部戰爭除外,強國之間的對決,是國力的比拼,更是意志的比拼。普京說:如果俄羅斯不存在了,那還要這個世界有何用?這句話讓擁有十般航母的美國佬膽戰心驚,六神無主,不敢造次!


雁落秦淮


確實,俄羅斯海軍已經走向衰敗。當初,前蘇聯海軍是除美國之外的全球性海軍,而現在俄羅斯海軍只是執行近海防禦戰略,這跟當初前蘇聯定位相當不同。在冷戰時期,蘇聯海軍特別重視遠洋策略,強調各種重型驅逐艦和巡洋艦跟美國海軍在大洋進行全球對抗。

蘇聯海軍在頂峰時期,裝備著76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和76艘核動力潛艇,核潛艇總數達到152艘,想象就相當可怕。而且,還裝備著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颱風級核動力潛艇、速度最快的核動力攻擊潛艇。在水面艦艇,蘇聯裝備著7艘航空母艦,其中4艘基輔級航空母艦,排水量達到4.3萬;1艘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也就是現在俄羅斯海軍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6.8萬噸,2艘莫斯科級直升機航空母艦,而這只是前蘇聯海軍一部分。

其實,前蘇聯海軍裝備著3艘基洛夫級戰列巡洋艦,這款巡洋艦是核動力巡洋艦,也是俄羅斯現代海軍最大的巡洋艦,滿載排水量達到2.5萬,比日本直升機航母噸位還重,也被稱之為航母殺手。回顧前蘇聯海軍其他大型水面艦船,30艘巡洋艦,45艘驅逐艦,這些全部都是頂級戰艦,再加上其他中等噸位的其他艦隻,總數超過300艘,難怪被稱作為全球性海軍。

現在俄羅斯海軍只是前蘇聯遺留下的軍事力量,7艘航空母艦除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在俄羅斯海軍,其他6艘全部被出售,而大型水面艦艇退役或者被改裝依然在俄羅斯海軍發揮著重要作用。而核動力艦艇也跌入到谷底,現在俄羅斯海軍核動力潛艇相對前蘇聯也是少之又少。因此,俄羅斯海軍根本不可跟前蘇聯海軍同日而語。雖然,俄羅斯海軍下滑嚴重,但是也在努力崛起。

核潛艇: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之後,重新研發更加現代化的核動力潛艇,其中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和亞森級核動力攻擊艦艇都是俄羅斯海軍希望,也是俄羅斯逐漸趕上美國核潛艇的最重要因素,其亞森級核動力攻擊艦艇設計性能都跟美國海軍最先進的攻擊型核潛艇不相上下。因此,核動力潛艇在安靜型和安全性都非常好,也是俄羅斯海軍乃至世界高水平攻擊核潛艇的代表。這都表明俄羅斯在核潛艇領域至少跟美國並駕齊驅。

水面艦艇: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下滑相對於核潛艇更加嚴重。最近幾年,研發和建造的22350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級驅逐艦也只有4500噸,根本不可能跟蘇聯建造的基洛夫級戰列巡洋艦相比較。因此,俄羅斯海軍核潛艇在恢復,可水面艦艇猶如長江之水,一去不復返。

現在,俄羅斯正在發展不對稱的超級戰術武器,例如“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核動力遠程巡航導彈、核動力無人潛水器、高超音速航空武器、高超音速滑翔導彈以及新型軍用激光武器。這些武器是未來的希望,也是俄羅斯在努力打造本國特色的進攻武器。雖然,俄羅斯海軍在逐步下滑,但俄羅斯正在儘自己最大努力彌補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