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控光控料”是養雞的必修課?早點明白,養雞更容易

我們養雞的目的是掙錢養家。想掙錢,前提就是把雞養好。想養好雞,可以不懂雞病,但是不能不懂管理,管理主要是控光控料,通風保溫。

為什麼說“控光控料”是養雞的必修課?早點明白,養雞更容易

控光空料的方式

這些是控料,控光就是另外一回事。控光主要目的是讓雞休息好,更好的長肉。控光是有標準的,第一天要24光照,這個時間很多小雞還在相互模仿學習吃料,如果關燈,可能會造成雞脫水死亡。

從第二天開始,就可以關燈,就可以關燈,關燈從半個小時開始,逐漸增加,但是不要關燈太久,最多一個小時左右。上邊也講了,雞肝臟不健全,關燈不單純是休息,也是控料,時間過長,也會發生低血糖。

從15天以後,這個時候雞的肝臟發育逐漸完全,腸道吸收功能健全,控光控料時間就可以延長了。這個時候,雞的體內累積一定的脂肪,採食量增加,不會出現體內飼料消耗完,出現低血糖症狀。

控料從一個小時開始,吃完料,控一個小時不給料。逐漸增加控料時間,每天增加半個小時逐漸增加,一天控料時間累積可以控制到5個小時。控料時間越長,雞的飢餓感增加,吃料非常快。這樣飼料在料槽內存在時間就會減少,飼料在開放式環境內存在的時間越短,病菌滋生就會減少,從而減少病從口入。

同時雞的嗉囊是有彈性的,可以儲存很多食物,頻繁的張合,有利於嗉囊發育,從而減少嗉囊炎發病率。快速進食,刺激腺胃分泌消化液,刺激肌胃蠕動,間接達到健胃的功能,從而減少腺肌胃炎的發病率。

為什麼說“控光控料”是養雞的必修課?早點明白,養雞更容易

控光空料的意義

為什麼說“控光控料”是養雞的必修課?早點明白,養雞更容易

限時限料,還能保證雞的均勻度。長時間有料,強壯雞吃的多,弱雞吃的少,很容易出現大小不一。控料,所有雞都會有飢餓感,同時吃料,相差不遠。

雞快速進食後,吃飽喝足,就要休息,這個時候就可以關燈控光,這樣雞休息了,減少了活動量,但是內臟器官還在消化。人晚上吃飽了,睡覺容易增胖。雞也是一樣的,這樣就可以通過控光控料,達到了增肥的目的,從而減少使用催肥的藥。

聽起來很複雜,控光和控料結合起來使用,就很簡單輕鬆了。

這其實是個良性循環,加過料,雞吃完以後,關燈,即達到控光休息,也達到了控料的目的。


為什麼說“控光控料”是養雞的必修課?早點明白,養雞更容易


控光的注意事項

控料的時候,關燈讓雞休息,這樣的話,既能控料,還能讓雞休息好,同時減少活動,達到增肥的目的。在控料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的有兩點:

控光時候溫度的把控:

這裡邊也有一點需要注意的,雞在關燈休息後,活動量減少,雞體產熱減少,雞舍裡邊的溫度會下降。雞會扎堆,可以給雞舍溫度提高0.5~1攝氏度。同時不能減少通風,這點很關鍵。不能以犧牲通風來增加溫度,這樣很容易會出現悶雞,特別是大雞。


為什麼說“控光控料”是養雞的必修課?早點明白,養雞更容易


空料時限料的必要性

當你的雞做好控光控料後,就會發現你的雞很健康,很能吃,越吃越多。我們甚至遇到過,21天的雞,吃料吃到15天的料,超了4天。這裡就涉及另外一個管理因素,限料。

控料是定時不定量,能吃多少吃多少。

限料是定時定量,吃夠數量不多吃

養殖戶都有這樣的心情,雞漲勢好,能吃都讓多吃,多長肉。其實多吃並不好,前期長勢快,雞的抵抗力跟不上。就會導致發病率增加。30天前長得好,又大又好,過了30天,發病就控制不住。

養雞一定記住一句話,前期好,不叫好,後期好,才是好。一定要注意控料,還要限料,不讓多吃。20日齡,讓雞達到4~6個小時的控光控料時間。

這個方法,也並不是適合所有情況的,地面平養的雞,在有墊料的情況下,雞飢餓會採食稻殼,從而增加腸道疾病,小腸球蟲等的發病率。對於不同的雞舍,一定要結合情況來使用,不要盲目照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