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中南半島西部的緬甸,面積廣闊,近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位居東南亞第二;而5500餘萬的人口,則凸顯人力資源的豐富,在該區域內也是鮮有國家可及。

而它的首都內比都,是一個只有不到20年曆史的都城。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是它的地理特徵;人口稀少、發展緩慢,是它的社會現狀。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內比都的地理位置,大體居於全國中心的位置,全域人口不足百萬

緬甸政府遷都的決定,是在2005年做出的。原首都仰光,是全緬最大的城市,人口將近800萬。它擁有極強的先天地理優勢:位於三角洲入海口,土地肥沃,農業發展條件優越;同時又恰好處在亞洲前往中東地區航線上。

而除了這些,仰光的歷史也同樣悠久:無論是殖民地時期,還是緬甸後來獨立建國時期,仰光都被作為全國的中心城市進行建設。由此看來,仰光作為原首都,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層面,都有著極為強大的號召力。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天然臨海、基礎較好,仰光有著作為首都先天的優勢

可就是這樣,緬甸政府還是做出了將首都遷移至內比都的決定。這個國家,雖然有著不少的人口,但大多聚集沿海地區,內陸地區的人口密集程度相當地低。

在成為首都之前,內比都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未經開化的城市。因此在當時,緬甸國內主要存在著兩種聲音:一是反對,不贊成政治中心向落後地區行進;二是認可,考慮到政策的傾斜,可以使得內比都及周邊一帶內陸地區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內比都總統府內景

仰光相較於內比都,擁有作為首都更顯著的優勢,為何緬甸政府選擇果斷棄守?搬到新都,究竟體現了領導層什麼樣更深層的思考?內比都作為新首都,發展的成效又是幾何,是否達到政府最先期盼的那樣呢?


一、仰光:見證國家的起飛和折翼

長期以來,緬甸地區都處於各個部落分裂的狀態。真正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是在公元11世紀。1044年,阿奴律陀國王將鬆散的各個部落進行兼併,建立了緬甸第一個政教合一的王朝——蒲甘王朝。

緬甸地區生存著很多不同的民族,他們在自己的地盤上,壯大著割據勢力。而以緬族人為首的蒲甘王朝的建立,則促進了這片地區民族的融合。各族民眾從敵視開始試著去接受對方,這對當時的社會發展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利好。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蒲甘王朝以上座部佛教作為國教,這是一個在東南亞及南亞地區都有廣泛影響的佛教派系,歷史悠久

和其他大多數亞洲國家一樣,緬甸地區也經歷了長久的封建社會時期。從最早的蒲甘王朝,再到後來東籲王朝、貢榜王朝等。這期間,既有過部落間大一統的局面,也有曾陷入到被元王朝實際掌權的尷尬境地。緬甸的集權時代,整個跨越了一千餘年。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蒲甘王朝都城蒲甘所在地,遠居內陸,這也被認為是早期該國的文明起源地

雖然各方割據勢力給緬甸曾帶來過無盡的動盪和災難,但歸根結底主權都牢牢掌握在緬甸人自己手中。而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則是將一大批包括緬甸地區在內的弱國徹底推向淪陷的深淵。

從15世紀地理大發現開始,葡萄牙、西班牙、英國以及法國等殖民大國相繼崛起。他們在世界“橫走”,將一片又一片的地區納入自己麾下。殖民帝國的出現,深刻地改變了世界的格局。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地理大發現時期部分航線圖

從1757年開始,英國逐漸將印度佔領,在當地建立殖民霸權。而鄰近的中南半島,之後也不幸成為英國人眼裡的香餑餑。

1824年,英國向緬甸地區入侵,發動了長達兩年的第一次英緬戰爭。毫無疑問,具有絕對優勢的英國拿下了戰爭的勝利;緊接著,為了徹底實現對該地區的征服,英國又接著發動了第二及第三次英緬戰爭。至1887年,全境已經被英國人所佔領。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英屬緬甸的名號也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英屬緬甸的旗幟

英國人的到來,剝奪了緬甸人當家作主的權力,使他們被迫成為資本積累的奴隸;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殖民地的形成,也讓緬甸更好地從封建社會中過渡出來,加入到全球貿易的流動中去……這些相對而言積極的改觀,促進了緬甸的現代化進程。

再來關注仰光。在殖民者到來之前,緬甸的中心基本遠離沿海,分佈在內陸或沿河三角洲地區;而這個城市,只是緬甸境內一個普通得再不過的地方。英國人深植緬甸之後,發現了仰光絕佳的航線位置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擬的。因此,緬甸的都城在這個時候,便從穆爾曼(今毛淡棉)果斷遷移至仰光。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毛淡棉位於大河交匯處的三角洲附近,且臨海。它能夠成為都城,也脫離不了“水”的助攻

除了肥沃的三角洲地形條件,能夠建設良港的潛質、處於中東航線要塞等,也是英國統治者喜歡仰光的一個重要因素。相比於內陸相對崎嶇的山地條件,仰光作為經濟、政治中心,能夠更好地為英國牟取更多的利益,以及鞏固整個國家的穩定局面。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從英屬緬甸時期至今的緬甸首都所在地情況

鐵軌公路、醫院學校、行政辦公駐地等等,一系列的基礎設施在仰光如雨後春筍般建設起來。仰光在英國殖民者的管理之下,走上了朝著大都市目標前進的成長道路。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仰光總醫院,是全緬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型醫院,創立於仰光被開發的早期

從20世紀初開始,先進的管理制度,加上緬甸先天優越的氣候條件,讓他們很快便成為了東南亞一顆冉冉發光的新星。30年代至60年代,是緬甸經濟成就的黃金時期:GDP是同期中國的兩倍;新加坡在立國之初甚至提出要重點學習緬甸的發展經驗……那時候的緬甸,是周邊國家爭相學習和模仿的標杆。

而在當時的城市建設中,仰光一直是中央政府資金最青睞的地區。教育、醫療、基建等方面的發展,使得仰光為緬甸其他區域的進步,起到了一個範本作用。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產業結構合理、人力資源充足,“緬甸奇蹟”的出現不無道理

二戰之後,民族解放運動浪潮在亞非拉地區興起。1948年,在經過多方的協議和談判之後,緬甸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了,這標誌著英國在當地數十年的殖民統治最終畫上了句號。而獨立之後首都的選址,也毫無疑問的定在了仰光。

為了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仰光向周邊郊區擴展,打造自己的衛星城。我們後來所說的仰光不僅僅包括原來的舊仰光,還涵蓋了整個仰光大區近600平方公里的面積。

可是,首都再怎麼發展,也始終無法脫離國家創設的安定和諧環境。1962年3月,緬甸三軍總參謀長奈溫發動軍事政變,宣佈緬甸國防軍接管政權。他的上臺,實際上就是獨裁政權在緬甸的建立。在之後的數十年間,奈溫始終作為國家領導人總攬大局,原先的民主選舉制度名存實亡。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緬甸“8888”全國性的民眾自發抗議活動,針對的對象便是奈溫建立的獨裁軍政府

軍政府時期,為了防止內部敵對力量與外敵的勾結,相關部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原本開放的貿易活動。相對而言,這維護了奈溫陣營在緬甸的統治;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將緬甸經濟的外向性緊緊鎖死,經濟迅速出現了大幅滑坡。

而進入八十年代以後,新一輪的產業轉移路徑向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等地區偏移。糟糕的國內環境,讓原本還頗具競爭力的緬甸不再得到製造業大廠的青睞。就這樣,緬甸錯過了一個極佳的崛起機會,甚至還陷入持續衰退的泥潭。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全球產業轉移趨勢圖

而除了經濟陷入瓶頸,緬甸長期以來割裂的地方武裝,也是他們十分困擾的方面。加上軍政府強制性的治理手段,更是加劇了這種矛盾的深化。首都在沿海,割據勢力遠居內陸,對政府治理而言,是相當不利的。地方武裝已經成為了威脅緬甸社會和諧的最大敵人。


二、地方武裝,雪上加霜

緬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大大小小的民族多達135個之多,其中緬族是第一大民族。在封建王朝時期,各民族及部落為了爭權奪利,曾爆發過不少的暴力衝突。他們也構成了後來地方武裝力量的生力軍。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緬甸主要種族人口比例。種族多元化的狀況,對國家凝聚力的形成是不小的挑戰

緬甸民族間的敵視情緒濃烈,尤其以少數民族對緬族的怨念最為顯著。緬族長期以來作為國家的主要統治集團,生活在沿海地區;而少數民族,大多生活在僻遠的山地,經濟社會條件極其惡劣。這是兩方對立的最主要的原因。

在英國殖民時期,地方總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方法,即從當地少數民族中進行軍人的選拔,並服務於當地。這個方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仇視情緒,但也為後來區域力量分化越來越嚴重,埋下了隱患。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緬甸各武裝力量的分佈情況

民族問題的有效解決,將相當有利於國家的發展;反之,則是對國家經濟社會穩定的一種極大破壞。二戰期間,為了實現緬甸走向國家獨立,有著“緬甸聯邦之父”的昂山將軍,選擇與日軍合作,以擺脫英國人的操縱。但克欽族、克倫族等主要族群並不是這麼想的,他們依舊效忠於英國的管理之下。就這樣,分化和矛盾開始產生,甚至雙方還爆發過不小的衝突。

無論是最初的昂山將軍,還是後來的奈溫,緬甸的當政者一直都沒有將民族關係處理得很好。各個民族間都有著不同的政見,當權者時常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的標準,任人唯親等破壞民族團結的事例發生不少。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緬甸境內目前仍然活躍的部分地方民族武裝。他們崇尚自我管理的理念,更有甚者宣稱建立了獨立於緬甸聯邦的自治政權,與中央政府勢不兩立

地方武裝的建立,就必然少不了和政府軍隊的流血衝突。數十年來,民族力量和中央勢力時不時便擦槍走火,傷亡慘重。長期的國內衝突,讓本來就羸弱的經濟難以振興,更對緬甸普通百姓造成了無法衡量的傷害。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為應對地方性的騷亂活動,政府軍進行大規模集結

緬甸的政治及軍事力量,大多分佈於沿海要塞地帶;而地方武裝的嚴峻挑戰,則在內陸地區不斷蔓延。這樣的境況,實在是一種鞭長莫及的難捱。

後二戰時期尤其是六十年代之後,緬甸在遭遇經濟滑坡的同時,民族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尖銳。該如何解決經濟魔怔和內亂困局?百般斟酌之下,遷都的藍圖逐漸浮出了水面。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內戰動亂始終是緬甸逃避不開的社會問題。以1995年為例,圖中黃色部分為該年涉及到衝突的地區


三、內比都:憧憬,卻淪為“鬼城”

從富饒到停滯甚至是倒退,緬甸的墮落,讓人始料不及;而為了遏制住這個頹勢,緬甸軍政府的當斷則斷,也是讓人意想不到。2005年11月,他們正式對外宣佈,將國防、外交、內政、能源、農業、衛生等數十個政府部門,遷移到中部的彬馬那,並更名為內比都,作為緬甸新的首都。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服務新都所建成的聯盟議會

在成為首都之前,內比都只是一個落後且破敗的中部城鎮。面積廣大、人口密度極小,是它最為顯著的兩大特徵;而這也被緬甸政府視為能夠重新“造血”的必備條件。事實真的如他們想象的那樣嗎?

為了安撫從大城市中遠道而來的公職人員們,緬甸政府首先為他們修築了精美的公務員住房;著眼於百年大計的標杆作用,內比都的每條道路都被修築得十分寬敞;接連承辦東南亞運動會以及東盟峰會,提高首都的國際知名度……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內比都公路的寬度,讓人咂舌,實在是有鋪張浪費、面子工程等負面嫌疑

雖然緬甸為新首都的建設,費勁了心思。但最後達到的效果,似乎並沒有如他們預期中的那樣。

十多年過去了,內比都的公共交通、通信服務、社區配套等基礎設施建設,仍然留存巨大的空缺;產業結構也極其單調,經濟缺乏向上的活力;面積號稱是仰光的九倍,人口卻不足百萬;各國使館仍駐守在仰光,對內比都完全不感興趣……這樣的新首都相比於仰光,實在是缺乏吸引力。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內比都主要街道航拍圖,現代化的影子幾乎不見。久而久之,它也被人們戲稱為“鬼城”

對於緬甸政府為何要選擇內比都作為新首都,各種說法可謂是層出不窮。首先是內比都位於緬甸心腹的位置,這對於分散於全國各地的地方武裝都能夠凸顯一種制衡的作用。

其次,內比都所處的緬甸內陸地區,經濟實力一直無法和仰光所代表的沿海地區所比擬。將首都定在這裡,希望內比都發揮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實現共同富裕。

緬甸:首都從沿海遷到內陸,仰光為何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新首都的遷移,好像並沒有達到它的經濟意義。緬甸在東南亞各國的經濟表現中依然不盡人意,人均GDP更是慘遭墊底

遷都是一個耗時、耗力以及耗資的龐大工程,需要國家強大的綜合實力做支撐。但緬甸幾十年來的經濟滑坡和社會動盪,使得新首都越來越像是“半成品”。當初這個讓人期待滿滿的決定,現在看來不免讓人覺得草率,甚至是有點變形和走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