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被縮頭魚蝨完全寄生的魚,脫離縮頭魚蝨後還能活嗎?

八戒肉貴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舌頭變成一隻蟲子該有多麼可怕,在自然界中就真的有這種情況,它就是縮頭魚蝨!

警告!前方圖片高能,可能會帶來局部不適!

縮頭魚蝨(Cymothoa exigua)在分類上屬於環節動物門——軟甲綱——等足目——縮頭水蝨科,是一類看上去很猥瑣的動物。

圖注:縮頭魚蝨的體型非常小,圖片來自網絡


縮頭魚蝨的體型很小,雌性長29至8毫米,雄性長15至7毫米。這種不起眼的環節動物卻有絕世的生存秘籍,那就是讓自己變成魚的舌頭!

縮頭魚蝨的幼體會附著在魚類的鰓蓋上,成年後會鑽入宿主魚類的口腔之後。成年的雌性縮頭魚蝨用鉤爪抓住魚的舌頭,而成年雄性縮頭魚蝨則附著在雌性後面或者側面的鰓弓上。

圖注:趴在魚鰓上的縮頭魚蝨,圖片來自網絡


雌性縮頭魚蝨在勾住宿主的舌頭之後,便開始吸食舌頭的血液,時間一長便會導致魚類舌頭的壞死和萎縮。當魚類的舌頭消失之後,雌性縮頭魚蝨依然抓住魚類舌頭末端的殘餘部分,然後整個身體承擔起了魚類舌頭的功能,這是非常神奇的!

圖注:縮頭魚蝨寄生的位置,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寄生在魚嘴中的縮頭魚蝨,圖片來自網絡


完成了從寄生到共生的過程轉變之後,縮頭魚蝨成了魚身體的一部分,當這些被寄生的魚張開嘴的時候,你會看到嘴裡有一個恐怖的小蟲子在向外窺探。

圖注:張開嘴的魚,其中大的是雌性縮頭魚蝨,小的是雄性,圖片來自網絡


從目前的研究看,縮頭魚蝨在成為宿主的舌頭之後,會與魚類共生,而且承擔起魚類舌頭的職能,並不影響魚類繼續生存,縮頭魚蝨會與宿主一起共度餘生。

縮頭魚蝨這種成為寄主“器官”,然後與寄主共生的生活方式在生物界可是獨一無二的,其實還是很神奇的。

儘管縮頭魚蝨獨特的寄生方式讓人類感到毛骨悚然,但是它對人類無害,也從來沒有出現過縮頭魚蝨叮咬並且變成人類舌頭的事件,所以大家不要害怕。

圖注:縮頭魚蝨與宿主的共生現象非常神奇,圖片來自網絡



古生物探索


縮頭魚蝨,俗名食舌蟲,它對魚類而言是一種恐怖的存在。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吃舌頭的寄生蟲。

魚也有舌頭?當然,魚的舌頭跟一般舌頭的作用差不過,有味蕾分佈,用於辨別食物,不過魚舌多數是透明的,且比較機械,不能伸縮。如下圖:

食舌蟲正是利用了這一特點,靠吃舌頭存活的。

它在幼蟲時會進入魚的腮部,然後在那裡慢慢成長,直到長大後,它會來一出“男變女”的好戲,將自己變性,然後在完成交配之後,便開始了吃舌頭的寄生之旅。

它會爬入魚的口中,嵌在魚的舌頭上,然後不斷地吸食魚舌上的血液,直到魚舌不斷萎縮,最終消失。

然後,食舌蟲便繼續寄生在魚舌原來的位置,很“仗義”扮演起了魚舌,讓這條魚變成了“大舌頭”。而這隻可憐的魚拿它一點辦法沒有,恨不得自己生出一雙魚手,一把把它拽下來。

魚的感受不知是什麼樣的?但是食舌蟲取代舌頭之後,雖然也會吸食魚的血液,但它主要靠吃魚所分泌的粘液為生,然後還能自己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找到一個寄主不容易,食舌蟲其實也想讓“主人”能長命百歲的,所以,它會將自己對魚的傷害降到最低,畢竟把魚搞死了,自己也沒好下場。

那麼,如題主所問,在脫離食舌蟲之後,魚還能活嗎?

當然!誰也不知道魚自己的感受,但當習慣了之後,沒了這個大舌頭,自己肯定會不適應吧。

魚舌對魚的作用並不是很大,就像人沒了舌頭之後能照樣生活一樣,魚沒了舌頭,也能活的好好的。

哦對了,食舌蟲的存在對人類並麼有毒害,甚至有人還覺得食舌蟲味道很不錯呢!

最可怕的不是這條蟲,而是人的那張嘴啊!

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識,歡迎關注本姑娘!


科學重口味



縮頭魚蝨是我在網上見過的最噁心的物種之一。這種外星異形般的怪物是恐怖片編劇靈感的來源。縮頭魚蝨是一種寄生甲殼動物,寄生蟲附著在魚舌頭的底部,通過鰓進入魚嘴裡。



雌性附著在舌頭上,雄性附著在雌性下面和後面的鰓弓上。雌性長8-29毫米,最大寬度4-14毫米。雄性長約7.5-15毫米,寬約3-7毫米。這種寄生蟲切斷魚舌頭的血管,導致舌頭脫落。然後它附著在剩下的舌根上,成為魚的新舌頭。



然後它開始通過它前面三對腿上的爪子抽取血液。隨著寄生蟲的生長,到達舌頭的血液越來越少,最終器官萎縮。寄生蟲然後通過將自己的身體附著在舌根的肌肉上來代替魚的舌頭。魚能夠像正常的舌頭一樣使用寄生蟲,而且寄生蟲似乎不會對宿主魚造成任何其他傷害。一旦昆蟲替換了舌頭,它就能以宿主的血液和/或魚的粘液為食。這是寄生蟲在功能上替代宿主器官的唯一已知案例,使其成為科學奇蹟和排斥的典型代表。

被寄生的魚類失去了被縮頭魚蝨取代的舌頭,不會很快死亡,一段時間不能進食會餓死吧。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關於縮頭魚蝨的部分照片,可能會引起你的不適,請謹慎閱讀,第一張圖先配一張與本文無關的小河豚照片調節氣氛!

相信很多人一看到“蝨”這個這個字,馬上就會與蝨子聯繫起來,蝨子的主要是寄生對象是陸生哺乳類動物,如牛、豬、狗等,如果防護不當蝨子有時候也會寄生於人體,英國曾報道一英女孩頭髮長滿密密麻麻的蝨子,令人毛骨悚然。

而本題題主所問的縮頭魚蝨卻與蝨子不大相同,縮頭魚蝨雖然與蝨子不同(蝨子屬於昆蟲綱,會飛、怕水;縮頭魚蝨屬軟甲綱,不會飛、不怕水),但它也是一種寄生蟲,而且長相讓人作嘔,不過它主要寄生對象為魚,而且還有一個特殊的癖好——唯魚舌頭情有獨鍾。

縮頭魚蝨俗名食舌蝨或食舌蟲,顧名思義,從其俗稱就能看出,它是一種讓寄主沒了舌頭並將自己的軀體代替魚舌工作以實現由寄生轉向共生的甲殼動物。與其他特異性寄生蟲一樣,縮頭魚蝨對寄主和寄生位置具有高度的特異性,而且由於種類不同,它對寄主的傷害程度也不盡相同,但不管傷害程度的高低,都將會影響魚類的正常生長,輕則貧血、組織損傷,重則生長緩慢甚至死亡。


不過,縮頭魚蝨雖然與魚有高度的共生性,它在吃掉魚舌之後主要是靠食物殘渣生存,但當這些不夠了就會吸魚血的,如果魚掛了,就會“棄主而逃”去鍾情別的魚舌。

雖然縮頭魚蝨相貌極為不雅,但科學家推測對人類無毒無害,甚至還有人貼出了“其味道比魚更加鮮美,且具醫療價值,取其幹品研末,可治療嘔吐、腹瀉、胃疼、氣痛、癌症等病症”,不知道是一種什麼心理!


地理那些事


答案是不好說,首先縮頭魚蝨屬於一種特殊的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從幼年時期就會鑽入魚的身體組織內。

縮頭魚蝨寄生的器官有很多種,包括魚的口腔,鰓舌以及一些肌肉組織,那麼當他們佔據這些器官的時候,往往會吸食魚的血液為生。

於是有一些器官就會因此萎縮,比如說魚的舌頭,由於縮頭魚蝨長期的吸食魚舌中的血液,就會造成魚舌的慢慢萎縮。

此時縮頭魚蝨會將自己的尾部,和萎縮的魚舌連接在一起,代替魚舌本來的一些功能,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縮頭魚蝨從一隻獨立的寄生蟲變成和魚共生。

但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縮頭魚蝨會主動脫離宿主,由於它們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攝食的能力,所以即使在不寄生的情況下,縮頭魚蝨依然可以生存。

當然了,如果一隻魚脫離了縮頭魚蝨的寄生,恐怕也不一定會死,因為魚舌雖然屬於魚的身體器官之一,但魚舌的功能實際上很有限,

據一些科學研究來看,魚舌的主要功能是分辨食物,所以魚即使沒有了舌頭,也不會喪失捕食的能力,所以這些魚應該能活.....


種植恆星


縮頭魚蝨是一種特殊的寄生蟲,它寄生在魚嘴裡的同時,還會取代魚舌的功能,一邊吸血,一邊為魚服務,可謂是“共生”的一大典型案例。

縮頭魚蝨屬於節肢動物,而且是雌雄同體。在它還是幼蟲的時候,尋找機會進入魚鰓之內,附著在魚鰓上慢慢長成雄性,待雄性成熟後自己又“變性”成為雌性,同時保留雄性功能自己與自己交配。

之後,縮頭魚蝨就穿過魚鰓,來到魚的口腔內,用鉤足緊緊抓住魚舌,開始吸取魚的血液,一段時間以後,魚舌的中前端因為供血不足開始萎縮,這樣,魚舌的根部和縮頭魚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舌頭”,以後這隻縮頭魚蝨就和魚一起形影不離了。

站穩腳跟的雌性縮頭魚蝨,有時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對其它魚蝨有吸引作用,也會通過魚鰓來到魚的嘴裡,而且一直保持著雄性狀態,不再變性,從而更加高效的完成繁衍任務。



一般魚類的舌頭僅僅是基舌骨的突出,沒有彈性,肌肉也非常不發達,基本沒有什麼作用。有的魚類舌頭上可能分佈著味蕾結構,對辨別食物起到一定作用,除此之外,舌頭對於魚來講重要程度不高。所以,即使被縮頭魚蝨寄生的魚,在魚蝨脫離後也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縮頭魚蝨(Cymothoa exigua)是一種較小的甲殼類動物,為魚類寄生蟲,主要以鯛魚為寄主目標,但也會寄生在其他7種魚類中,分佈非常廣泛,從加利福尼亞灣南部到厄瓜多爾瓜亞基爾灣北部以及大西洋部分地區,深度從2米到至少60米不等。縮頭魚蝨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種可以替代整個寄主器官的生物。

縮頭魚蝨的生命始於卵孵化出的微小幼體,之後發育成幼蟲,之後開始寄生在宿主魚身上的寄生生涯。幼蟲從魚的鰓部進入,一旦到了那裡,它們就會固定在鰓弓上,直到發育成熟。縮頭魚蝨是雌雄同體的,所有縮頭魚蝨一開始都是雄性,進入宿主後,縮頭魚蝨要麼保持雄性並一直停留在鰓部,要麼變成雌性,然後從鰓部脫離,慢慢地爬到魚的舌頭底部,用它那強壯的後腿把自己固定並永久地停留在魚嘴裡。為了獲得永久居留權,縮頭魚蝨用強有力的撕咬在魚舌頭上做一個切口,然後開始從主動脈吸血,縮頭魚蝨貪得無厭的胃口會消耗魚舌頭裡所有血液。隨著時間的推移,縮頭魚蝨變得越來越大,而魚的舌頭萎縮,直到消失,然後縮頭魚蝨附著在舌根,成為魚的新舌頭,鯛魚可以像正常的舌頭一樣使用它,用這個新“舌頭”磨碎食物。縮頭魚蝨以魚的粘液或食物碎屑為食;這些魚也仍然可以生存,甚至茁壯成長,只是可能沒有正常情況下那樣好,受感染的魚通常體重不足。

在某一刻,雄性縮頭魚蝨會爬到魚嘴,在魚的嘴裡與雌縮頭魚蝨交配,之後雌性縮頭魚蝨將卵釋放到海里,它們會分散並開始新的循環。當宿主魚死亡後,縮頭魚蝨會從魚身上分離出來,從外部附著在魚的頭部或身體上。

大多數魚都有舌頭,但沒有味蕾,肌肉不發達,活動範圍也很小,所以它並沒有哺乳動物的舌頭那麼重要。對於魚類,舌頭的功能是快速運送食物通過嘴,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必須的。


科學閏土


縮頭魚蝨超級噁心……以至於我在搜圖片的時候蹦出了高能預警提醒。

縮頭魚蝨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魚類身上的寄生蟲,有時候去吃海鮮,在盤子裡也能看到它,不過它對人類沒什麼害處,也不會在人體內寄生。

但是對魚來說,縮頭魚蝨就很噩夢了。

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食舌蟲”,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了,它們在魚身上寄生之後的最終結果是自己來代替魚的舌頭,和魚共生。這也是人類第一次發現寄生蟲完全取代寄主器官的寄生方式。

大概說一下縮頭魚蝨的寄生過程吧,整個過程不僅有寄生→共生的轉換,還有雄性→雌性的轉換,可以說是非常複雜了。

縮頭魚蝨是雌雄同體的物種,雄性的體長大約是雌性一半(雌性大概能長到2~3釐米)。雄性幼蟲會先寄生在魚鰓上,成熟之後變性成雌性,然後交配。

之後雌蟲鑽進魚的口腔,後足部牢牢抓住魚的舌根,開始吸血,在這個過程當中,魚舌會慢慢萎縮脫落,縮頭魚蝨變成新的“魚舌”,之後會和魚一起共生。

其實當縮頭魚蝨和魚共生之後,它們的食物就主要變成魚分泌的黏液了,當然,魚的血液也是一部分食物來源。

本身魚舌頭其實就是一塊向口腔部分突出的小骨頭——基舌骨,對於大部分魚來說,沒啥特別的功能。而且因為它們是共生的狀態,魚並不會因為被縮頭魚蝨換了假舌頭而死去,但是魚蝨的存在可能會導致魚營養不良,或者是因為嘴巴里有傷口,容易感染病菌之類的。

在某些情況下,縮頭魚蝨是可能更換寄主的。但即使更換寄主,也不意味著原來的魚就一定會死去,如果它們健康狀況還行,是可以繼續存活的,只是少了舌頭而已。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覺得有用的話就點個贊吧~。


不吃腸的大腸


一條被縮頭魚蝨完全寄生的魚,脫離縮頭魚蝨後還能活嗎?

看到這個縮頭魚蝨就渾身一陣惡寒,儘管瞭解過這個寄生在魚嘴裡的魚蝨對人畜無害,但是在見不得這種生存方式,相信絕大部分人看到下圖都渾身起雞皮疙瘩!

縮頭魚蝨俗稱食舌蟲或者食舌蝨,雖說名字中有個蝨字,但它屬於節肢類甲殼動物,近親是西瓜蟲,大王具足蟲等!儘管看到這些組蟲之類都有些不寒而慄,但縮頭魚蝨的生存方式實在令人不適!它會在幼年期進入魚鰓或者魚的口腔,並依附於魚舌頭吸取血液和魚的口腔分泌物!一直到舌頭萎縮,此時它並不會離去,而是會用尾部的銳利的足部勾住最後剩下的舌根部分代替舌頭!從寄生轉向共生!


要說明一下的是,並不是一條魚一致縮頭魚蝨,有可能兩隻或更多,當然魚口腔血液和分泌液是有限的,如果所有魚蝨過多或者寄生的魚體型過小,那麼將會造成魚生長髮育的嚴重影響,比如體重下降、生長緩慢、甚至很多都會導致魚類死亡!

寄生的也並不僅限於魚的口腔,還有魚鰓也是重災區,這會嚴重影響魚鰓與富氧水流接觸,造成魚類供氧不足!

魚舌的功能性並不強,比較原始,它位於口腔底部,一般都沒有彈性,不像人類那麼靈活!簡單的說魚舌對於魚來說並不像人類那麼功能強大,僅僅能輔助識別食物等!所有魚蝨也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比如在特殊情況下會離開寄生體,更換寄生主!如果縮頭魚蝨離開時宿主身體健康的話,繼續生存下去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沒有了縮頭魚蝨的寄生,它會生長的更好,只是沒有了魚舌頭,但這並沒多大關係!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縮頭魚蝨是一種甲殼類動物,在幼蟲的時候進入魚類的口腔內,寄生在魚類的舌頭上,通過吸食魚的血液而存活,直到魚的舌頭萎縮,最後代替魚的舌頭,由寄生轉為共生。


從題目中的意思看來,這條魚被縮頭魚蝨完全寄生,那麼就意味著魚的舌頭已經被縮頭魚蝨完全替代,如果脫離了縮頭魚蝨,就相當於魚類失去了舌頭,那麼魚應該是不能存活的。縮頭魚蝨的幼體首先是附著在魚的魚鰓上,一開始的時候是雄性幼體,後來成熟之後就變成了雌性(雌雄同體),然後在魚的舌頭上進行交配,從此以後,這條不幸中槍的魚,就要和縮頭魚蝨共度餘生了。

現代的科學研究證明,縮頭魚蝨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危害,縮頭魚蝨寄生在魚的舌頭上,一是為了吸食血液,二是為了吸食魚類的黏液。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縮頭魚蝨這種寄生蟲實現了對魚類舌頭的機械替換,當縮頭魚蝨承擔起了作為魚的舌頭的重任的時候,魚類依然可以通過替換了之後的“舌頭”進食。

除了寄生在魚的舌頭上之外,縮頭魚蝨不會對魚類產生其它什麼嚴重傷害,這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發現的一例可完全替代寄主器官的寄生方式。縮頭魚蝨是一個很小眾的物種,雖然縮頭魚蝨的屬下還有很多的物種,但是也只有縮頭魚蝨會替代寄主的舌頭,以前人們認為這種寄生蟲只分布在加利福尼亞州灣以及其周邊,但是2005年卻在英國捕獲的一條魚裡發現了它的蹤跡,這或許意味著,縮頭魚蝨或許已經向外擴散了。

值得一提的是,縮頭魚蝨雖然寄生在魚的舌頭上,但是它對於魚的傷害不僅僅限於讓魚失去了舌頭,它還會導致魚的生長緩慢以及體重下降等,有意思的是,縮頭魚蝨並不會完全依靠寄生生存,它們也具備有一定的游泳和攝食能力,在不利的條件下,它們也有可能棄魚而去,這個時候對於魚類來說,可能活下去就有點困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