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民国最繁荣十年的首都南京老百姓生活写实


本组老照片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作为中华民国首都南京,这是最好的岁月。黄金十年的建设使得首都的中产阶级过上了相对稳定和幸福的生活 。图为南京玄武湖畔游人如织,许多青年男女假日喜欢到这里享受湖边风光。我们没能考证出这是节日假期还是周末,不过至少应该不会是五一劳动节假期。

图为南京玄武湖的画舫。南京自古为龙蟠虎踞之地,山明水秀,文人雅士徜徉其间,或抒山水之情,或发兴亡之叹。此时为民国时代的发展高峰,春游景致倒也流露几许盛世气象。

经济的发展在民间往往表现在商品的快速流通,具体便表现在小商小贩的活跃。图为30年代春节期间南京街头贩卖鞭炮的小贩,一位妇女在熟练地收钱找钱。时髦的发夹夹住头发,显得很是干练。

黄金十年的发展是很迅速的,以平均每年9.4%的速度增长。据有关数据显示,比当年的日本增长得要快。但是如此一个大而穷,军阀混战、国共内战等纷争不断,国家尚未真正统一的国家,仅仅十年远远是不够的。绝大多数的中国百姓仍然生活得很艰难。图为在南京街头水井打水的市民。

图为南京街头,一位端着饭碗的小孩。吃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却不是这样,玩才是最重要的。二十年前及以前,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是每个人的记忆。

图为南京的马路上,正在表演的一位魔术师。准确地说,这应是杂耍,笔者依稀还记得小时候看过这样的街头杂耍。

南京近郊寺庙的阶梯上坐着许多乞讨的贫民,他们多半来自苏皖两省。每有天灾,大批的村民即会涌往城市乞讨。笔者听说,做南京灌汤包的都是安徽人,不知是真是假。

图为南京下关码头。一位乞丐拿着她的打狗棍和提篮子。不知这位老太太来自苏北还是安徽。中国历史上,遇到饥荒或战乱,山东人往东北去,叫做“闯关东”;陕西人去甘肃,叫做“走西口”;两广福建漂洋过海,叫做“下南洋”;苏北人到上海,叫做“苏北人在上海”。河南人逃荒到陕西,安徽人到南京,这些应该怎么总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