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說這句話是自信還是出於無奈?

濟漂老崔的日常


老年人都很愛自己的兒子和孫子,對兒孫有操勞不完的心,但是兒孫大了,不理解老人的心情,還感覺到太囉嗦,太煩人,老年人是無奈之下只好勸慰自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


1小風車1


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兒孫自有自己的福氣,老人不要過多的操心。

人人都有一雙手,都有能力養活自己;

自己老了,把自己照顧好就行,別的事情不要多管,該放手時就要放手。把大權交給兒孫,把家裡的重擔傳給兒孫,讓他們自己挑著,去闖天下,去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都說大樹底下好乘涼,誰見過哪棵小樹在大樹底下能長成大樹,只有讓他離開大樹的庇護,歷經風雨的洗禮,他才能長成參天大樹,才能成為有用之才。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該放手時且放手,兒孫獨自闖江湖;

雄鷹展翅迎風雨,彩虹總在風雨後。


想想1652782534


年邁的老人,他們也經歷過年輕,也經歷過婚姻,也經歷過養育後人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變老了。他們的希望,是得到子女的尊重,孝順。而不是讓老人講出,失望或者是絕望一句話。

分析問題

以下的回答,可能會觸及到一部分人?

父母給予了我們的生命,這是一句難得可貴的一句話。能夠理解這一句話的人,應該還算是個孝子。假如不理解這句話的人,說句不好聽的,那有可能就是一個逆子。

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是多麼的驚喜。多麼的高興!多麼的興奮的迎我們的到來。我們的到來,讓父母們平靜的生活,增加了喜慶的色彩。

父母們教我們說的第一句話。父母們陪伴著我們,從兒時學會走路的那一刻起。一步一步地陪伴著我們。讓我們進入幼兒園,小學,中學直到大學。為了我們,他們付出了一生的所有。

為了我們成家,為了我們立業。父母們為我們做出了,許許多多的付出。

今天我們終於成家立業了。但是,我們的成功。離不開父母從小到大的培養。換句話說,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正確的教育。思想上的培養,我們也不會成功。

父母,今天是老了。接下來就是我們當子女的。如何去回報父母,生育,養育。培養的恩情。中國是個比較重視孝敬父母的國家。是一個比較傳統的國家。孝敬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有句古話講的好,養兒防老。不要讓年邁的父母,因為我們的不孝順。讓他們傷心和落淚。

假如我們老了

我們現在的年輕,不代表一直都很年輕。我們也會有老的一天。我們也會有我們自己的子女,孝順不孝順我們的時候。我們的子女也在看著我們,如何的善待老人?

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們的百科全書。他們會跟著我們學,時刻的關注著我們的舉動。特別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他們是特別關注的。

接下來我講一個最簡單的故事。

以前有一對夫妻。父母健在的時候,好吃懶做。花光了父母的一生積蓄。後來他們的母親因為生氣,去世了。老父親含著眼淚,舉行了葬禮。而這對夫妻,他們也有一個男孩。

後來沒過多久,年邁的父親也去世了。由於這對夫妻好吃懶做,家裡是一貧如洗。無法辦葬禮。夫妻兩人商量之後,用了兩個背婁。倆人晚上偷偷摸摸,把父親的屍體抬上了山,他們的兒子悄悄的跟在身後。

夫妻倆把老人的屍體抬到了山上。他的妻子問丈夫,怎麼辦?她的丈夫就說扔在山上。讓狼把它給吃了,不就沒問題了嗎?夫妻倆商量之後,決定這樣子去做。

這個時候,他們的兒子說話了。“爸爸,媽媽。你們把爺爺的屍體放在山上,揹簍記得要拿走啊!”夫妻倆回過頭來問為什麼?孩子告訴他們。以後他們死了,這個揹簍還會用得上。當時夫妻倆,全部都蒙圈了。相互之間對視著對方。最終夫妻商量之後,決定把老人的屍體抬回家。然後,他們東籌西借。為老人舉辦了葬禮。

結束語

老人的無奈,老人的絕望。

我們不能再讓老人更加的失望。

作為老人的後人,一定要記住。我們還有子女。我們的表率,是子女的模仿對象。

孝敬父母,每個人都應該去遵守的。而不是讓人家催著去。

年邁的老人們。應該得到子女的尊重與孝敬。孝順父母,才是做人的成功之處。你掙錢再多,不管你是有多麼的成功。在父母孝順的問題上,絕對不能有半點的馬虎。否則的話,那將會遺臭萬年。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與觀點。如有異議,請點擊關注。私信探討以上問題。

謝謝大家!


文清哥


題主提到許多老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說這句話是自信是出於無奈?

是的,這句老話在我們本地流傳甚廣,當然是老年人,現在年輕人是不會說此話的,現在我來說說此話本人的體會與理解與大家分享!

一,當年兒孫自有兒孫福,為何在廣大農村廣泛流傳!

1,過去的父母都是多子女,少則四五個小孩,多則八九十來個小孩,解決了溫飽都不起了,那有能力幫助子女成家立業,把他們養大己是好事了,用這句話是自我安慰自已,同時也告訴孩子們,指望父母是不行了,只能靠你自已了。

二,可鄰天下父母心,即使在那艱苦的年代,有的父母兒女心重,仍在拚死拚活為兒孫掙錢,別人看了心酸,是勸導對方,不要這樣做了,兒孫自有兒孫福。

三,小結,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生活水平不斷在提高,當代的父母都是少子女,或者獨生子女,多數父母為子女,求學,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創造了有利條件,兒孫自有兒孫福這句老話對當代年輕父母是沒有用了。


蔣山老徐


以前我是做裝修的,認識一個裝修師傅,他有兩個兒子也是做裝修的,他這個人比較封建口裡總是說有錢無子不算富,有子無錢不算窮,總是沾沾自喜,結果等到了大兒子結婚沒錢了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其實從嬤種角度來說,這句話是來貶義一個人到了該奮鬥的年齡不努力,等到沒能力了找出來的一個藉口


離岸並不遠


其實,是出於無奈!

我們村,有家人就比較窮,孩子們,也很懶散,那家長也是好吃懶做,在農村,男孩一般是26.27左右就結婚啦,家長準備房,車,彩禮,但是他家,兒子30多啦,還沒結婚呢,每當有人問,他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由他吧,我不管。

其實,他說,內個,就是出於無奈,要不他也沒本事,一天,就是好吃懶做。錢沒錢,房子沒房子,他也沒辦法!


村裡姑娘叫小花


我覺得說兒孫自有兒孫福的老人或父母是無奈之說。他們是在教育子女,勸告子女無果的情況下自嘲的一種說法。例如子女戀愛了,雙方懸殊大,門不當戶不對。父母反對,子女不聽。寧可斷絕父母關係,也要堅持。這種情況下,親屬們勸父母的一句話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算了吧,愛咋地咋地。父母雖有不甘,也就不堅持了。最後經過多年後驗證這句話根本是假大空!所以說這句話也就是自欺欺人,無奈之說罷了!


老眼不花


說這種話也是個自有個自的想法吧,畢競現在社會不同了。就我家來說吧,我兒十九歲就當了爹,他們是網上交友自由戀愛的。兒媳什麼都好,就是花錢不知好歹,可以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購物狂,她一出門只要看得起的,只要她身上有錢,不管有用無用她都買。買回來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放著,也不拿去退也不拿去換。以前這樣,現在已是兩個孩子的媽了,還這樣,說她也不聽,我們做長輩的也沒辦法,誰叫兒子喜歡呢?所以我們為了家庭和諧也只好由他們去了,讓他們自已掙錢自己花,我們能幫就盡力量幫。所以這就是我認為的兒孫自有兒孫福,只要她們過得好,家庭和諧我們做長輩的又何必多操心呢?





農村五哥五嫂


很多事教育了後人,聽老人講故事,說挑鹽路上有一個財主生了個孫子,八字先生給孫子看八字說他孫子將耒要討飯度日,他什麼也不信,如是置了三百六十間鋪子,發租給店戶,每年供他孫子一天飯,一套衣服,店戶非常滿意,搞了幾年,他孫子感到好奇怪,問店主怎麼回事,店主告訴了怎麼回事,他爺爺己去世,他和店主說,你們難麻煩,把店子賣給你們,結果都給了錢,最後孫子拿了錢去賭孃亂用,不多久錢花光了,討飯的日孑來到了。這件事教育了人們,人生莫作幹年計也是無奈。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為兒孫作馬牛,兒孫不中用,買田幹什麼,兒孫中用,買田幹什麼?


歐陽46783


兒孫自有兒孫福。何必爺孃當馬牛。在古代爺當現在的爹講。就是說後人自有他們的生活方式,經營之道,能力才學。處世之法,父母年老了不必還象牛馬一樣為其死拉硬幹。正所謂操心多了不壽老,該放手時就放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