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不教,父之過”,父親角色的缺失,給孩子造成一生難治癒缺陷

大家都應該聽過這樣一句話“子不教,父之過”

,當小孩子被別人指責沒有教養的時候,父母在批評孩子之餘,應該進行自我反思,尤其是父親。父親在孩子一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對於我們民族而言,缺少父愛成了很大的隱患。

<strong>試問各位已經成為父親的人,你有多久沒有陪伴過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參與過多少?你又和孩子多久沒有好好的說過話了呢?父親是一家之主,是一個家庭中的頂樑柱。

正是因為有這些標籤,讓很多父親更加有藉口不陪伴孩子,在他們的認知中,只要賺錢,只要給孩子足夠的物質基礎就可以了,至於陪伴那都是媽媽要做的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養不教,父之過”,父親角色的缺失,給孩子造成一生難治癒缺陷

缺少父愛的孩子,性格存在缺陷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6歲了,馬上就要上小學,最近犯了愁,擔心孩子上小學之後被欺負。原來這個小男孩兒生性懦弱,遇見陌生人不敢說話,和小朋友之間玩耍總是非常膽怯,甚至一摔倒就開始哭鼻子。

朋友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不知道如何讓他變得勇敢,朋友也想帶孩子做一些挑戰,比如爬山,登高望遠,但朋友本身就恐高,心有餘而力不足。

我有問過朋友,<strong>為什麼不讓他的爸爸帶孩子去做那些挑戰呢?她的回答讓我無語,孩子的爸爸每天忙於工作早出晚歸,週末的時候也要加班,為的就是讓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學校,不輸在起跑線。

爸爸的做法並沒有錯,但是又大錯特錯。一味的賺錢,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卻忽視了孩子最重要的性格養成。

試想一個小男孩,從小缺少爸爸的關愛,沒有和爸爸一起做過任何的挑戰,性格怎麼會不懦弱呢?

“養不教,父之過”,父親角色的缺失,給孩子造成一生難治癒缺陷

爸爸在孩子的成長中,究竟有怎樣的作用?

很多當了爸爸的人認為,孩子的成長有媽媽就夠了,孩子所需要的一切媽媽都能給予,並非如此,有些事情媽媽無能為力,只有爸爸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養不教,父之過”,父親角色的缺失,給孩子造成一生難治癒缺陷

第一、教會孩子勇敢

媽媽們都希望孩子健康的成長,不願意孩子接觸極限運動,不會帶孩子去危險的地方。

但爸爸則不同,男性本身內心就充滿了冒險精神,有爸爸的陪伴,孩子會去各種各樣的地方進行體驗,挑戰,在這個過程中,便會學會勇敢。

第二、教會孩子責任

<strong>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身上都有他們應盡的責任,而這份責任感,需要由爸爸來教會。因為爸爸是家庭中的頂樑柱,他身上肩負著家庭的責任,肩負著關愛妻子,關愛孩子的責任,而這份責任感需要爸爸傳承給孩子們。

第三、教會孩子知識

<strong>也許你會說媽媽也能教會孩子知識,為什麼一定要由爸爸來呢?

因為男性和女性本身存在知識差異,比如女性會對文科,感性的知識感興趣,而男性會對軍事,地理等方面內容感興趣,而由爸爸教孩子這些內容,能夠豐富孩子的知識和眼界,不會讓孩子知識出現缺口。

“養不教,父之過”,父親角色的缺失,給孩子造成一生難治癒缺陷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父親的陪伴。在《愛的藝術》這本書中曾提到過這樣一句話“孩子在6歲以後,強烈需求父親的威嚴與引導”,由此看來父親的角色非常重要。

<strong>在父親的身上的確承擔著很多的重擔,但這些重大並不能夠成為不陪伴孩子的藉口和理由,希望每一位父親在忙碌之餘,抽出時間,陪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