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有自己的意識了,不該做的事不讓他做就愛發脾氣,該怎麼引導?

初岑


我女兒在1歲的時候看到什麼都想拿來玩,有些東西是不能拿來玩的,我一拿走她就會哭,或者是扔東西,當時就想那麼小就會發脾氣了。對於這種情況,寶媽不要去講一堆的道理,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講道理也是無法理解的,也不要大聲責罵寶寶。一歲的寶寶有了自己的意識,就想按照自己的意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大人不給做,他們其實也很委屈,因為還不會表達,才會用扔東西、哭鬧的方式表示抗議。

一歲寶寶不該做的事不讓他做就愛發脾氣,該怎麼引導?

1.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當寶寶想去做不該做的事時,寶媽可以轉移注意力,比如給他拿一個好玩的玩具,看到了好玩的玩具,寶寶就會忘記之前想做的事情,1歲寶寶轉移注意力還是挺管用的,可以避免發脾氣。

2.適當的忽略

有些事情寶寶不能做,家人看到了就一直強調,要求寶寶不要去做,這會適得其反,家人越不給做,寶寶越想去做,不能做就發脾氣。如果不是有危險的事情,可以選擇適當的忽略。我女兒在1歲2個月的時候很喜歡舔廚房推拉門的玻璃,剛開始我會禁止,但發現越是禁止,她越喜歡去舔,後來我就把那塊玻璃擦乾淨,她舔的時候當做沒看到,也不會去說她,過些天她就忘記了沒再去做這件事。

3.在阻止寶寶的時候多進行正面引導

大多數家長在禁止寶寶的時候都會說“不可以”、“不能”、“不要”,這反而會讓寶寶越想去做。家長應該多進行正面引導,比如看到寶寶拿了一個不能用來玩的物品,家長可以引導寶寶將那個物品放到一個地方,而不是直接對他說不能拿來玩。引導寶寶放好之後,趁寶寶不注意再藏起來。

一歲寶寶有自己的意識了,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們也很難受,家長應該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正面的引導,少一些責罵。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有用,歡迎點一個贊再走哦,我是不斷學習、熱衷分享孕育知識的恩媽,期待您的關注,在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恩媽學堂



我的小侄女現在一歲三個月,剛開始會走路,整天拉著我媽到處跑,看到什麼都愛摸摸、愛動動,我媽一制止,小侄女就大發脾氣。我媽說這孩子現在一點都不聽話了,累的她夠嗆。

其實不是孩子變得不聽話了,而是孩子逐漸有了自我意識了。

一歲左右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好奇心開始顯露出來,孩子開始對任何事物都表現出無窮無盡的熱情。

這對孩子來說是好事,孩子是在努力長大,並熟悉自己的世界。可我們成年人通常不懂孩子,總是試圖還把孩子抱在自己的懷裡,讓孩子安安靜靜的待著,這無疑阻礙了孩子探索世界,自我成長的機會。

那麼,面對不讓孩子做的事孩子就發脾氣,家長該怎樣做?又如何引導孩子呢?

第一、家長要理解孩子的行為。

孩子天生活潑好動,你讓孩子靜靜地待著,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家長要理解孩子,不要總是阻止孩子、訓斥孩子。

第二、把家裡危險的東西都收起來。

一歲左右的孩子對危險是沒有概念的,他看到什麼通常就會隨手拿,尤其會對一些洞洞等特別感興趣,可能會用手扣,所以一定要把危險的東西收起來。

首先,家長一定要把家裡孩子能夠得著的電源插座用透明膠帶封好。

其次,把家裡的剪刀、菜刀、釘子、熱水壺、玻璃花瓶等,易碎、危險的物品放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


最後,不要把家裡的備用藥、針線盒等放到孩子能拉開的抽屜裡,以防孩子把藥品當糖吃。

第三、告訴孩子為什麼能做。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小,你給他講道理,孩子聽不懂,但其實,孩子是完全能聽明白的。比如當孩子試圖用手摸插座時,你可以抱著孩子,溫和而堅定的告訴他,這是插電插座,這個東西有電,不能用手摸,會把人打死的,順便可以給孩子做一個被電到的動作。

第四、讓孩子親子體驗“危險”。

孩子其實是很聰明的,如果他被危險傷過一次,他會牢牢的記住。我的小侄女以前愛動熱水壺,有一次熱水壺裡有一點開水,不過我們確定如果孩子動的話,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看到小侄女又要去摸,我們都沒制止,結果小侄女被燙到了(不嚴重),一下子哭了起來。


後來小侄女見人就指那個熱水壺和她的手,告訴大家那個東西燙,不能動。從那以後,她再也不動熱水壺了。

第五、用更好玩的事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好奇心重,但也很容易被更好玩的事情吸引而轉移注意力。所以,當孩子要做一件家長認為危險的事情時,家長可以用一個孩子平時比較喜歡的玩具或者孩子喜歡吃的小零食去吸引孩子轉移注意力。

第六、在安全的範圍內,給孩子探索的自由。

孩子看似無目的的摸、拿、跑、跳、都是孩子從成人的活動中受到啟發,從而模仿的行為,這是孩子來說是一種建設性的活動,孩子只有通過這些模仿、探索、嘗試,才能快速成長。

家長應給予孩子安全範圍內充分的自由,讓孩子發展自我。


總之,家長不要過分限制孩子的自由,要給足孩子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並且不要打罵孩子,給孩子溫柔有愛的陪伴。


希望今天遇見的育兒記


一歲多寶寶到三歲,都會經歷這個狀況,有自己的意識了,不該做的事不讓他做就“發脾氣”,或者偏要做。

我娃現在兩歲多,也會有這樣的情況。開始的時候我也很生氣,甚至兇她,或者想打她。其實我這樣是不對的。


比如,孩子要扣電器開關(這太危險);要玩碗(容易打碎割傷自己);或者要拿高處的東西;又或者玩奶粉,總之各種狀況都有可能。

後來,慢慢摸索,看些育兒書什麼的。其實這是孩子正常表達的一種情況。

一歲寶寶還不會說話,或者再大點的娃娃還不太會說話。孩子會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哭鬧或者是“發脾氣”或者是“鬧彆扭”。我們做父母要試著去理解小娃娃,要陪伴,要耐心。我發現耐心真的解決許多育兒問題,這時候要耐心引導孩子。


1. 高質量陪伴

平常多陪伴孩子,瞭解孩子,不要經常“命令”孩子做這個那個,日常多表達自己的愛意。孩子很容易就接受你的引導的方式,學習你的行為。


2. 保證安全

既然是不該做的事,就怕引起安全問題。先保證孩子安全,千萬不要吼,不要大聲呵責,孩子容易受到驚嚇,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3. 轉移注意力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玩其他玩具,亦或是給別的好吃的,或者帶孩子出去溜達。


4. 安慰以及教育

孩子情緒冷靜下來了,再好好跟孩子講道理,並以身作則,孩子會聽的。各種“壞”習慣會改過來的。


教導孩子,關鍵就是耐心,重點是父母要以身作則


未晞職場媽媽


一歲寶寶有自己的意識了,不該做的事不讓他做就愛發脾氣,該怎麼引導?

我家雙胞胎男孩,正是2歲,剛過了1歲開始的發脾氣期,說說我的體會和幾點建議。

第一,安撫情緒,和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能做。

孩子小,首先當然需要安撫孩子情緒,發脾氣哭鬧,先抱抱孩子,摸摸頭,拍拍背,讓孩子儘量平靜下來。

如果能夠平靜下來,這時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做?

“灶臺的火是危險的,你去打開,可能會起火或者煤氣中毒,我們就都會痛痛,躺在醫院啦。寶貝不喜歡醫院吧,那我們不碰灶臺,大點再學習開火。我知道寶貝是模仿媽媽的動作。我們不要去醫院哈!”

這是我隨便舉的一個例子,和孩子的溝通。

1、告訴孩子你的行為會導致什麼後果。

2、理解孩子:我知道你只是想學習模仿不是故意使壞。

3、我們以後不要這麼做,免得有不好的結果

第二,轉移孩子注意力,大家都懂的,但具體怎麼做就是藝術啦!

轉移注意力,家長還是都懂的,但是是用玩具、還是小水果之類寶貝喜歡的食物做誘餌,就是藝術啦!

需要平時多和孩子相處,高效陪伴,瞭解孩子的喜好。

比如我家寶貝,就愛出門玩,有時候故意鬧情緒發脾氣,抱著在看一看窗外的景色,他倆就都會開心啦!

注意力轉移不了的,就要開始第三步了。

第三,不理睬,冷處理孩子情緒。

孩子如果安慰了,哄了,還是哭鬧,就需要全家統一,不理睬孩子了,冷處理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家長不會一味妥協。

一般大多數孩子,發現沒人理睬自己了,哭個10分鐘自然就不哭啦。

如果也有我家這樣槓精的寶貝,就看第四步。

第四,不單獨關小黑屋,和孩子一起關禁閉

我家是2個非常有個性的小男孩。確實有前三步做了,還可以鬧半個小時、1個小時,全家哄+吼都無用的時候,我就只有單獨抱進一個房間,關起來。

沒錯,不是把孩子單獨關小黑屋,讓他害怕。是媽媽或者爸爸和孩子單獨關在房間裡,開著燈。孩子需要抱抱也抱著,但是不罵不哄不說話啦。

等孩子自己情緒慢慢平復,再帶孩子去幹別的,走出房間。

這一招我家一般屢試不爽,不會給孩子有什麼心理陰影,但是孩子知道這是懲罰,警戒的效果又達到了

結語:寶寶一歲有自己意識了,卻不能非常清楚說出自己意見、想法,可能有時候也沒理解家長的意思,當孩子不該做的事情不讓做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先安撫,再轉移,三冷處理,四一起關禁閉,幫助孩子學會好好表達,少發脾氣。

歡迎關注【右右細毛和爸媽】,2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給點鼓勵!


右右細毛和爸媽



大部分寶寶在1歲左右時,已經學會了走路。即便有的寶寶還不會走路,他也會拉著大人的手要你陪他走,然後找東西玩。

我女兒在1歲左右時,老喜歡推著小椅子走,整天咔嗤咔嗤的,那個聲音太吵,有時我真的受不了,叫女兒不要玩了,但說等於沒說。還有一次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我不讓她玩,然後她就背對著我,兩隻手還一甩一甩地表示很生氣的樣子。

為什麼孩子會這樣?

沒有哪個孩子不鬧脾氣的。幾乎所有的孩子在1~3歲時都會鬧脾氣,可能是因為這些:

  • 1歲的孩子獨立意識開始萌芽。而1歲的孩子也是天生的“探險家”。他們喜歡去探索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縫隙。喜歡把小的東西放到大的東西里面,喜歡摳有孔的物體,還喜歡搖動物體。總之,他們想把一切弄明白。如果遭到阻攔時,孩子馬上能意識到,而且還會感到氣憤,愛鬧脾氣也是意料之中。
  • 孩子大腦發育的需要。1-3歲孩子的大腦在飛速發育中,孩子的各項大運動以及手部的精細動作都會跟上來。很多新鮮事物會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孩子,孩子也需要通過手部的不斷觸摸,擺弄,玩耍來進一步刺激大腦的發育。因此,孩子見什麼都想玩一下也是大腦發育使然。而且孩子也意識不到什麼是危險的,如果你阻止他,孩子當然會以發脾氣來反抗,並且下次還會再玩。
  • 孩子困了想睡覺了。比如我女兒她想睡覺但她不睡,如果玩得不順心或是你阻擋她,不給她玩,她就很愛發脾氣,哭鬧。如果是不想睡覺的時候,我拒絕給她玩,情緒會稍微平穩一點,不會動不動就哭。

孩子天生就會生氣發脾氣,如果不順著她肯定就會發脾氣,但有的東西很危險,我們肯定要限制。可如果不讓孩子做,孩子就發脾氣,怎麼辦?我們如何引導孩子呢?

1、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分心。這聽上去,好像是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但如果孩子想去一些他不應該去的地方,或者是玩一些他不應該玩的東西,如果我們嚴厲跟孩子說:“不可以”,可能會嚇到孩子,也可能會破壞孩子的好奇心。1歲孩子的記憶力還很短暫,我們可以利用這點轉移他的注意力,拿另外一種東西跟孩子交換。轉移注意力,可以有效地制止孩子的危險行為。

2、讓孩子在一個安全的區域玩耍。有的時候,即使你拿另外一樣東西跟孩子交換,孩子還是會發脾氣,而且有的寶媽都是自己一個人帶娃,這時我們可以把孩子放在一個安全的區域玩耍。也可以把孩子固定在餐椅上,還可以放在你的視線內玩耍,但我們要準備孩子玩的東西。不然孩子會失去繼續探索的興趣。

3、選擇適合孩子玩的玩具。準備一些不同大小、形狀、顏色的可疊起來的玩具。比如,套杯,或者量杯,小桶以及其他不會打碎的容器;可以漂浮、噴水和裝水的浴盆玩具,大的積木;可以推、打開、發出聲音和移動的“遊戲盒”;擠壓發聲的玩具,比如小狗,青蛙等。還有紙筒,空盒子,空的塑料飲料瓶,我女兒最喜歡玩空的飲料瓶了;還有布書,音樂玩具,玩具電話,大小適宜的球等等。

我是花醒育兒,一個2歲寶寶的媽媽,持續分享0-6歲相關育兒知識。育兒先育己,記得關注@花醒育兒,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

花醒育兒


在討論該怎麼引導之前,我想知道題主所謂的“不該做的事”指的是什麼?

以我個人為例,在我女兒一歲時,她因為剛剛學會走路,會一刻不停地四處走動,看到什麼東西都會拿起來玩一會。而我因為怕她受傷,會一直跟著她,看她拿起什麼來就順手阻攔一二。

事實上,除了確實危險的水、電等東西,孩子去玩別的諸如拖把、遙控器、垃圾桶、花草等等,都是正常想象,也不是什麼不該做的事情,父母不應該過多阻攔。

至於怎麼引導,我分享下我的三個經驗,看能不能幫到你:

一、不要總是用“不要、不許”這類的命令去吼孩子

我女兒剛開始四處搗亂(當時我覺得她是搗亂)時,我總是對著她大吼,“不許碰插線板”“不要再玩遙控器啦”“不能亂翻垃圾桶”等等,可是,一點用都沒有。

甚至,我說得越頻繁,她玩得越起勁。

後來,看多了育兒書之後我才知道,小孩子是聽不懂否定句的。

比如我喊她”不許碰插線板“,她接收到的訊息只有三個關鍵字——插線板。所以,在我朝她喊時,她以為我是在鼓勵她。

一歲的孩子雖然只會一些簡單的話語,但其實他們心裡很清楚,接收訊息也接收得很快。我們一直“不能”“不要”“不許”的,轉換成“嬰兒語”,他們會以為什麼都可以做。

二、轉移注意力或適度忽視,可以讓孩子儘快遠離危險的活動

不知道你們發沒發現,你越害怕孩子做什麼事,他可能偏偏就去做那件事。


比如我家女兒,我最怕她去廚房玩水。因為小區地勢高,偶爾會停水,我家廚房總有一桶備用水,可女兒自從發現那裡有水之後,每天都會趁我們不注意跑去那裡。

特別嚴厲地阻止都一點不起作用後,我有點生氣,就索性回到了沙發上,可是,奇怪的是,沒一會,小丫頭就顛著小步子回到了我身邊。然後,我就發現,原來,對付小孩子的執拗,有時候適度忽視效果極好。

另外,如果孩子總喜歡做一些危險的活動,父母還可以試一試“轉移注意力”法。比如,孩子總想拿著東西去戳插線孔,你可以試一試拿他喜歡的零食或者玩具去轉移他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極容易被轉移,被轉移幾次後,他就會對原來的事情徹底失去興趣。

三、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儘可能地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題主也說了,一歲的寶寶已經有自己的意識了,確實,一歲的孩子,自主意識已經覺醒,他會想要去探索身邊的新世界。而這種探索精神,其實是極其珍貴的好奇心。

世人在總結達·芬奇、喬布斯、富蘭克林的成功秘訣時,都發現他們之所以最後能成功,都在於他們好奇心很重。

所以,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最好儘可能地去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可以把家裡危險的東西都收起來,不能收起來的東西都採取”安全措施“,比如,插線板買塞子塞住,水桶拿蓋子蓋緊等等。

最後,我想再說下孩子愛發脾氣這件事。

我為什麼單把這件事放在最後,是因為我覺得孩子不是愛發脾氣,也不是在發脾氣,他只是在表達,表達“我不高興”的情緒。而一歲的孩子語言系統還不發達,還不會表達,自然只能以哭鬧來表達,結果父母卻誤解為是孩子在發脾氣。

試想一下,你如果想去做個什麼事(不管危不危險都想去做),而你身邊人非要阻攔你,你是什麼心情?

從降生那刻起,孩子其實就成為了一個完整的“人”。如果父母都能將孩子當成一個普通的對等的人來看的話,相信很多親子矛盾都會迎刃而解~

歡迎關注@南貝葉,80後職場女性,家有萌寶,致力於分享育兒心得~

南貝葉


你好,打開這個問題的你,一定也有相同的煩惱。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聽話了怎麼辦?我也和你一樣,經歷過這樣“抓狂”的時期。鏘總整體感覺是一個很有主意的孩子,甚至可以說有點“桀驁不馴”。

他一歲多一點,有了自己的意識,口頭禪就是“拿拿”,要是不在10秒鐘之內,拿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那是肯定不幹的。有次我們去姥爺家,姥爺有個漂亮的鼻菸壺放在架子上,他非要拿來玩,我不讓,他就滿地打滾還摔別的東西,大發脾氣。最後我在他屁股上狠狠打了兩下,雖然隔著紙尿褲,他還是被嚇哭了。後來我深深反思,想找到一套溝通方案。結合我的經驗,我建議從下面幾個方面去考慮。


第一:溝通方式

我們往往有一種錯覺,孩子能聽懂話了。但是其實一歲的孩子,即便語言能力發展的比較好,還只是能聽懂簡單的指令。而那些複雜的“告訴你不要碰,萬一掉地上摔壞了怎麼辦”孩子是無法理解的,他不是不聽話,而是聽不懂,而且當時腦電波里只有:我要拿那個東西,我要去那裡.....


我發現,想要他們不做某件事兒,最好的辦法不是說:別弄,別做。說沒用,語言在1歲孩子那裡,沒那麼大作用。這跟他們認知發展有關。最好是能找到一個別的什麼事兒,哪怕是說:看天上有個飛機。分散他的注意力,讓他關心點別的。


第二:注意力分散著分散著,就真的分散了。

每次孩子專注於一個什麼東西,哪怕是跪在地上和泥玩螞蟻,我都默默告訴自己,衣服值多少錢啊,況且洗衣機一洗就完了,孩子的專注力更重要,以後注意力不集中,有我哭的時候。所以就默默在旁邊看了。換個角度想想,如果你身邊都是包包、口紅,這些你感興趣的東西,你剛準備伸手去拿那個ysl,旁邊就有人說,看那個lv包多好看,久而久之,你注意力還能集中麼。所以儘量把那些你不想讓娃擺弄的東西,給收起來,暫時的,把他玩的拿出來。


第三:狗脾氣到底要不要改一改

關於1歲孩子發脾氣這件事兒,我的個人觀點是,讓他發,教他發。

有一首兒歌《if you happy》裡面有很簡單而誇張的情緒,拍手、叉腰、害怕大叫,沒事兒可以和寶寶唱唱,告訴他,生氣的時候,可以選擇原地跺跺腳,不一定要滿地打滾,大哭大叫。但是拿不到想要的東西,發洩一下總是沒啥錯的。教孩子如何”發脾氣“真的超重要,等他兩歲三歲帶著去公共場合的時候,好處就凸顯出來了。


希望上面的答案對你們有所幫助,我是媽媽愛玩,希望和大家一起輕鬆育兒,做不焦慮的父母,以上。


媽媽愛玩


一歲的孩子個人認為已經懂得大多數東西,而且也能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出大人的情緒和感受周圍的氛圍。所以這個階段已經可以對他進行教育和引導了。當他不愛做或者一定要做某些事的時候,我認為應該堅持原則,不能慣著。很多事情雖然不值一提,但卻能正確引導到孩子,慢慢地形成習慣,以後就省事的多!!比如,我閨女一週零一個月,每次喝水第一口永遠是很認真的在喝水,第二口絕對會喝進去又故意噴出來。只要遇到這種情況,我就回把水杯奪過來,並嚴肅的告訴她,浪費水就不會再讓他喝。你開始她反抗,哭鬧,幾次下來,她會乖乖的把水杯給我,並直直得看著我。這說明大人的說教和引導是起到效果的。等他再大一些,他就會明白噴水吐水這件事不能做,否則媽媽會不讓喝水!!!


甜甜圈圈甜甜


先寶媽咪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回想先寶1歲多時,最初也是遇到過寶媽類似的情況,因為那時還小,還不會說話,只會咿咿呀呀,遇到不讓做的事情,就會哭鬧,那麼我來分享一下,當時我是怎麼帶先寶的!

1、轉移注意力!先寶1歲1個月會走的,那時小傢伙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覺得很新鮮,非常好奇,這裡摸摸那裡聞聞,不能摸的要摸,不能碰的也要碰,所以我跟在後面是操碎了心,一旦你不讓他摸,或是把這個東西拿走了,小傢伙就立馬不樂意了,以哭鬧或是發脾氣來抗議,一般這種情況下,我首先是轉移先寶的注意力,放一首很輕快的音樂,或是找一個他非常喜歡玩的玩具,這樣寶貝的注意力就被成功轉移了,忘記了先前的不愉快!

2、共情教育!不要小看一歲多的寶寶,其實都能聽懂大人說的話,只是不會表達而已!先寶1歲多時,每次和我鬧脾氣,我都會溫柔的把他抱起來,然後一手抱他,一手撫摸他的後背,然後嘴裡和他說“媽媽知道寶寶很想玩那個東西,媽媽也想讓寶寶去看看裡面有什麼好奇的東西啊,但那個東西非常危險哦“不要小看這三句話,只有你認同了寶貝的感受,能換位思考,不否定他,他才會聽得進你後來說的話,如果寶媽們自己沒耐心,看到寶貝不聽話發脾氣,自己兇他或是打他,寶貝就會覺得越來越委屈,哭鬧的更厲害!

3、親子閱讀!這是我一直推薦的遇到育兒問題的首選!親子閱讀,開始的越早,收益越大,很多寶媽都會說, 孩子還那麼小,字都不認識,怎麼讀啊!親子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媽媽和寶貝一起看繪本,通過媽媽對繪本里精彩內容的講解,低年段孩子的繪本,顏色鮮豔,大部分以圖片為主,持續不斷的親子閱讀,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耐心、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觀察力!推薦幾本先寶1歲多看的繪本《勇敢做自己》《抱抱》《好餓的毛毛蟲》!

其實,只要寶媽們找對的正確的方式方法,就可以輕鬆應對育兒道路上出現的各種問題!手工碼字,你的每一次點贊,每一個關注,都是我不斷成長的動力!歡迎大家和我一起分享探討育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先媽育兒


從題主的問題來說,也能看出來,1歲寶寶開始有自己的意識了,說對了,1歲寶寶從一個只能橫躺著看天花板的小傢伙變成直立行走,可以到處探索新世界的全能小傢伙。

我記得兒子第一次我豎抱時,小眼睛會使勁到處看,怎麼看也看不夠,覺得好新奇的樣子,其實這時候孩子這份可貴的專注力不必打斷他,就讓他自己看個夠。

1歲寶寶也是如此,當孩子想去探索世界時,不要強硬阻止他。

不該做的事情分別兩種:

  • 1種是危險型

比如火,刀,插頭,熱水等。

類似這種情況下的,家長首先要採取一些安全措施,將危險的東西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記得以前都是那種暖瓶,裡面裝滿了熱水,有媽媽放在高處,但是箱子上鋪了一層桌布,孩子不知道,直接拽桌布,把暖瓶拽倒了,熱水燙傷了孩子。

這裡有一個小方法,就是你需要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安全與否,大人對很多事情已經熟視無睹了,但是孩子不一樣,他什麼都覺得好新奇,很好玩。

你不妨蹲下來,用孩子的視角來看家裡的安全事項,有沒有不安全的地方,用一份小寶寶的好奇心去打量整個家裡,找出各類安全隱患。

可以購買一些安全插座,防夾手的安全門檔,還有櫃子邊上尖角的保護套,都是可以預防小寶寶出現差錯的很好用的神器。另外像針線類都要收好了,不要讓孩子拿到。

  • 另一種是安全型

比如一些大人經常用到的東西,孩子會覺得很想要弄,那就不妨讓孩子拿一拿,並且給他講一講,像充電器,可能孩子覺得很新奇,想去摸一摸,你可以給他看一看,告訴他沒有插上電時沒關係,但是插上電時會有危險。

甚至可以用手指尖扎寶寶一下,讓他體會一下會是什麼感覺。

很多媽媽在寶寶總想去拿熱水杯時,會故意讓寶寶燙一下,孩子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樣也蠻好的。

父母需要在安全範圍內給寶寶充分的體驗,讓他知道原來事情是這樣的,他就會有新的興趣點,不會總是糾結了。

如果一味地禁止孩子去做,但是不告訴他為什麼,他可能在長本事之後趁你不注意偷偷去做,這樣反而更危險了。

其實,建議題主可以說的具體些,哪些你不想讓孩子做,但是孩子執意要做的,這樣大家也可以幫你想辦法。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作者,青雲獎獲獎者,優質問答獲獎者。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