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上各種興趣班,被學校挑中參加各種表演活動的孩子和沒有的孩子長大有什麼不同?

馥秀


“李姥姥話育兒”分享: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非常優秀,多參加一些活動,鍛鍊孩子的膽量,也能夠提升孩子的見識,相信這些對於孩子們的成長來說是非常重要和寶貴的經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待一下,經常參與各種活動的孩子與普通的孩子會有什麼區別。

1、孩子的自信心會不同。

孩子從小參加興趣培養,因為經常會參與各種活動,而且有機會能夠登臺演出,所以孩子的自信心也會非常爆棚,敢於表現自己,也敢於展現自己的才華,這些都是經常在教室裡安靜學習的孩子所無法具備的。

2、孩子的見識會不同。

孩子有機會參加各種的活動或是比賽,能夠見識到更多的人才,有一些比自己的水平更高,有一些甚至不如自己,但是通過各種的比賽才能讓孩子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孩子才能夠了解,自己踏實學習有多麼重要,所以增長見識和見聞,對於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有幫助的部分。

3、孩子勇於挑戰自我。

孩子既然有機會參加各種比賽,所以就需要孩子多去練習和鍛鍊,有些時候參加活動或比賽的時間非常緊張,這就需要孩子去挑戰自我,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夠得到很好的成績和名次,對於孩子們來說勇於挑戰自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非常寶貴的經歷,能夠讓孩子勇於挑戰,邁向更大的成功。

4、孩子學習效率會提升。

孩子參加各種的活動或比賽,又不能放棄學習的部分,所以就要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提升學習效率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因為孩子既要兼顧學習,還要多加練習,參加各種比賽,這需要孩子非常高效的完成學習才能夠達成的,特別是一些高年級的孩子,到了初高中以後還要參加各種比賽的話,又不要在學習方面拉隊,所以非常需要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

5、孩子的經歷會非常豐富。

孩子從小多參加各種活動和比賽,能夠極大地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給孩子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對於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及豐富孩子的閱歷,對於以後,孩子的成長和就業都有非常重要的幫助,這也是非常重要和寶貴的經歷,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讓孩子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才。

通過以上的分享,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長和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活動和比賽,這樣會讓自己的孩子增強很多能力,也能夠強化孩子的興趣水平,還能夠讓孩子增廣見聞,提升自己的自信,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和寶貴的經歷,但是家長朋友們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在和孩子溝通以後孩子自願的情況下,這樣孩子才能夠既不耽誤學習也不影響比賽,否則的話如果家長一味的強迫,可能會造成孩子比較疲憊的情況,而且還讓孩子出現盲目辛苦的狀況,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美好的經歷。


歡迎關注:李姥姥話育兒,每天更新育兒乾貨,分享帶娃妙招,與您一起攜手育兒路!

李姥姥話育兒


說說我身邊的實例。

我在北京上的大學,大學同寢室6個人,除了一個北京姑娘,其餘5個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外地生。這個北京姑娘不得了,5歲時開始學舞蹈,初中、高中包括大學,一路憑藉跳舞特長生保送。

上大學時她和普通生的不同之處在於:

第一、從小練跳舞,身材真的很好,氣質真的很棒,這些當然都是加分項;

第二、當普通生只能通過學習去爭取嶄露頭角的機會時,她在新生晚會的一支獨舞幾乎全學院的老師、學生都認識她了。大學四年幾乎每年的寒暑假都隨著舞蹈團代表學校四處參加各種比賽,這些演出自然也給她帶來了很多機會和殊榮。

第三、畢業時找工作,當普通生只能通過專業或者大眾技能去找工作時,她可以通過自己的跳舞特長去拓展就業範圍。

沒有白吃的苦;

沒有白流的汗;

每個人曾經過往的持續付出、堅持努力,

總會在某一個時刻給予回饋。

時間看得見。

歡迎評論一起探討~

我是職場資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眾號“李小船”,歡迎關注我。職場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長。


職場女超人李小船


在教育這一行待久了,會見到各種各樣的孩子。

記得當時有個課後展示環節,一個男孩,戴個眼鏡,文質彬彬的,展示環節第一個上去,條理清楚,語言邏輯流暢,不卑不亢的,下面的家長都看愣了,都說這個孩子表現真好;

同一個班的一個小女孩,很內向,展示環節是最後一個被老師推著上去的,說話聲音很小,老師鼓勵她大聲說,她稍微提高了一點音量,一句話重複很多次,最後也磕磕巴巴說完了,下來後,被她爸爸訓哭了;

有幸跟這兩位家長深聊過,男孩的媽媽就職於騰訊,課外給他報的班有架子鼓、樂高、合唱團等,經常會帶他一起全家遊,他參加的大型合唱比賽很多,還有一次是媽媽的朋友給他的機會,去給黃貫中進行架子鼓伴奏,他們家給予孩子的是見識,是經歷,是鼓勵,所以才會有這樣一個翩翩少年郎;

小女孩的爸爸,是在機場工作。話很少,幾乎不跟人搭話,跟媽媽聊天時,媽媽一直都在打聽哪個學科輔導班比較便宜,聊到孩子的生活,媽媽只是說孩子現在學習為重,其他的不考慮,我也就不再問了;但我為這個孩子擔憂。

其實不是說上興趣班有多好,而是因為興趣班而有機會去大的場合展示自己,見識的多了,經歷的多了,自然整個人的氣場就不一樣了


師兄說教育


從小上各種興趣班,被學校挑中參加各種表演活動的孩子和沒有的孩子長大有什麼不同?

這個問題,我想我比較有發言權,我女兒現在12歲,從五歲開始學習舞蹈,六歲開始學習鋼琴,小學六年的歷程,一路看她走來,我認為小時侯學習興趣班,孩子會受益終生。



我女兒小時膽小、內向。見人是向後縮的。最初送她學習舞蹈、鋼琴的初衷,是鍛鍊膽量,陪養興趣,讓她長大後生活豐富多彩一些,有享受生活的能力,做一個快樂的人。

她從五歲時開始學習舞蹈,在六週歲幼兒園畢業時,參加了兩個舞蹈的領舞,同時擔任學校畢業晚會的主持人。從那時開始,人的自信表現出來,同時身邊集結許多朋友。性格越來越開朗,膽子也越來越大。



升入小學後,學校各種社團招聘,每次參加面試,都會入選。健美操隊、籃球隊、舞蹈隊、小主持人班在低年級時都曾入選,這對她自己也是種肯定;四年級,粵劇社成立,兩輪面試後入選,並擔任主演;同時,入選學校足球隊,主力隊員,並在年級聯賽,最佳射手、優秀運動員稱號;學校健美操領操員及學校鼓隊主力鼓手。因此學校的各種大型演出活動,她都參與。

雖然參加了這麼多的興趣班,但是她的文化課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她每天在學校過的很充實,樂此不疲,孩子沒有覺得累,她上完文化課,再去上興趣班,覺得那是換一種方式在玩耍。



我以一位親身經歷的家長角度總結學習興趣班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一是堅持、耐力的培養

臺下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任何事情,只要堅持做下去,總會有好的結果。學習舞蹈和鋼琴、踢足球都需要堅持練習,培養了孩子堅韌、做事有始有終的性格。

二是自信心的培養

學校的文娛活動,積極參與,而不是做一個旁觀者。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開朗。

三生活的趣味性

每天的生活,不僅僅是學習,而是增添了不同的色彩。她的時間,看起來很緊湊,但是她卻過得很充實,而且做每一件事時都很專注,每一件事都完成的很好。

四 做事的規劃性

她的事情比同齡或同班的孩子多,從而養成了她從小做事,懂得按輕重緩急來分配時間,做事有規劃,有條理。

五 減少手機、電腦的玩樂時間。

有許多家長不送孩子去上興趣班,讓孩子在家玩,現在的孩子和我們小時侯不一樣,只要在家,一般都會玩手機或電腦遊戲,我想這是現在的普遍情況。有浪費在手機、電腦遊戲的時間,何不讓她們去學些有益的興趣班呢!

不論什麼才藝,只要用心學習,對個人成長都會有好處。當然,也不能逼迫去學習,這就需要家長的情商來調動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挖掘出孩子的潛力,引導孩子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

總而言之,一個有著堅韌品格、懂得時間規劃、開朗自信人,未來的人生應該不會很差。


漸行漸遠的花兒


對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舉兩個身邊的例子吧。

我小學的班長

我是70後,80年代上小學的時候,三線城市的廠礦子弟學校,哪有什麼興趣班啊,聽都沒聽過,除了個別同學跟著有特長的父母練練拳腳、書法之外,幾乎就沒有誰參加什麼課外活動了。但是我們小學的班長的經歷跟我們完全不同,本身長的很漂亮,她父母從小給她找老師教她舞蹈、學電子琴,跟廠裡廣播電臺的播音員學普通話播音,性格開朗、活潑,特別有自信,所以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她就一直是我們的班長,當了六年,三年級開始就是學校唯一的大隊長,但凡學校有任何外出的活動、夏令營(那個年代得多優秀的孩子才有這個機會啊),哪怕只有一個名額,也肯定是她!

上了中學之後,跟我不同班了,但一直是擔任班長,第一批入團,擔任學校團支部的學生幹部,高中的時候僅有的兩名學生預備黨員之一,考大學去了天津的南開大學,據說也是在校學生會任職,風生水起,後來去了美國定居了。

我女兒

我女兒性格屬於比較活躍的那種,但是在幼兒園的時候不算突出,從4歲開始,讓孩子去學舞蹈、鋼琴和圍棋,孩子學圍棋的時間堅持的不長,但是卻把她的耐力好、韌性好的特點給挖掘出來了,參加了幾次本地的比賽,不管盤面是否佔上風,就是不投降,堅持到最後一刻,好幾次硬生生的把對手下哭了,本來要輸的棋局都給扭轉過來了。😂

雖然現在沒有繼續學圍棋了,但是這種作風卻堅持下來了,上個學期學校的運動會,六年級女子800米比賽,除了學校田徑隊的孩子之外,沒有幾個女孩報名,小姑娘貫徹比賽戰略,死盯著跑在最前面的選手,居然打敗了幾個田徑隊的孩子拿了第2名。😆

舞蹈學的時間長,也考了幾年的級,中間參加過不少舞蹈比賽,上過廣東衛視的節目,在學校和班級的一些活動中,她會是舞蹈隊的主力,孩子也挺開心的,鋼琴學習的情況也差不多,給孩子帶來了不少樂趣和自信,雖然這些興趣班的學習過程挺辛苦的。

不過女兒的性情一直比較柔弱,從來不跟別人動粗、紅臉,即便是受欺負了,也只有躲的份,二年級暑假的時候,她老是被表弟欺負,我們乾脆送她去學跆拳道,到現在學了三年多了,剛考過紅黑帶,今年暑假準備考黑帶了。這個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明顯的感受到孩子的變化,第一次參加比賽,完全被動挨打,第二次、第三次到後面再參加比賽,開始敢於進攻了,能夠拿名次了,孩子自己覺得挺自豪的。以前受了欺負,每次都是回來跟我們哭訴。但是後來有一次,她回來跟我們說,一個男同學惡作劇,搶了她的文具不還給她,她直接上去一腳,連人帶椅子給踹到課桌底下去了,再也沒人敢這麼對她了。

反正現在女兒給我們的感覺是越來越放心了,更開朗、更自信、更果斷,也更有自己的想法了,相信她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對於上興趣班這件事,我認為還是要結合孩子個人的意願來決定,如果孩子喜歡的,那麼可以多多支持,如果孩子抗拒,那就沒必要刻意逼著孩子學了,畢竟,興趣才是學好興趣班的前提!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聊育兒


說說我身邊的例子吧

在教育行業待久了會碰到各種家庭和各種孩子,其中有一個男孩給我的印象很深。

文質彬彬,10歲左右的樣子。初見時,不愛說話,愛捧著一本書在那看,但是碰到感興趣的問題會主動詢問,能夠很大方地跟你說話。課上分享時,條理清晰,不怯場。雖然表現的不是很完美,但是在他這個年齡,能夠在眾人面前表現的如此自如也是很不錯的。

他的家庭不去過多描述,他上的興趣班也是聽他自己提起過。媽媽給他報了一個滑冰的、架子鼓的、合唱的、樂高的。他曾經參加過大型晚會的合唱表演,參加過某個明星的演唱會架子鼓表演,參加過樂高全國級的競賽,很多大場面都見過,我們不知道未來這個孩子會怎麼樣,但是至少從現在看,這個孩子是自信陽光的。

而跟這個男孩不同的還有另外一個男孩,家庭情況比較特殊,單親,不愛說話,特別內向。因為喜歡樂高,媽媽給他報名了樂高班,跟班裡的同學關係很好,但是跟陌生人說話時,還是不敢說。他的改變在於自從參加了樂高全國競賽後,變得開朗了,至少敢跟他不太熟悉的人說話了。

其實興趣班對孩子的培養是潛移默化的,有時候並不是希望孩子能有多大成就,而是希望他在培養興趣的過程中能夠改變自己。


金豆麻麻加加油


這個問題我可以用自己的孫女的經歷來回答。我孫女上興趣班前,性格內向,膽小,體質弱。五歲時我開始給她報游泳(一對一)和滑冰(一對一)和圍棋班,儘管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我仍然堅持風雨無阻領孩子上課。如今已堅持兩年多了。孫女不僅學會了四種泳姿,和花樣滑冰的基本技能,圍棋也考取了八級證書。更重要的是孩子身體越來越好,冷點熱點都沒事,性格也越來越開朗,幹啥都信心滿滿!兒子兒媳也非常感謝我。現在孫女在學校擔任班幹部,學習成績優秀,每週還學舞蹈和英語,生活充實而且快樂,我稱她為不知疲倦的勤勞的小蜜蜂!


飛敏762


雨媽認為,有很大的不同呢,就拿我的成長曆程來說,我的一個發小,從小能歌善舞,經常被學校挑選去參加舞蹈表演,一般家長會認為去表演啥的會影響學習,其實不然!



沒參加表演的我也沒考上好大學,而我的發小則是考上護士學院,據我總結,從小經常參加表演的孩子有這幾個特點:

第一,特別自信,無論什麼時候,發小都是那麼自信,即使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她也是那麼積極,從來也沒抱怨或是沮喪。

第二,特別開朗,走到哪裡都能迅速融入團體,容易交到朋友,而且很討人喜歡。


第三,特別自律,因為除了學習,她還需要排練,她總是把自己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當然,這個還需要大人的幫助和引導,因為單單隻靠一個孩子是辦不到的。

第四,有興趣,少煩惱,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被興趣佔了很多時間,自然而然沒時間去多愁善感,而且興趣也是發洩生活煩惱的一種方式。

第五,生活更有情調,去發小家裡,感覺她把自己的房間打扮的特別精緻,總是會讓我羨慕一番,即便是在外租房工作,她的小屋也是那麼的精緻,這就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試想,每天回家面對一個精緻的屋子和一個亂糟糟的屋子,心情總會不一樣吧。


所以,發現孩子興趣是影響孩子一生的事,我家寶也4歲了,我打算來年就鼓勵孩子去參加一個興趣班,這倒不是非得讓孩子學出什麼成績,就是想讓孩子能活的更精彩。

等她長大了,不需要學習的時候,還能知道,生活除了學習,還可以有情調。


雨媽育兒之路


從小上各種興趣班,被學校挑中參加各種表演活動的孩子和沒有的學習興趣班的孩子長大有什麼不同?我認為不同點有諸多方面:

自信心肯定非常強大

我女兒現在9歲,就是學舞蹈與繪畫,小學每次校有表演活動,她都參加。她平時都認為自己最厲害。

學習能力強

如果愛參與各類興趣班學習,說明孩子學習能力也比較強,那麼文化課也不會差。我女兒就是這樣的,文化成績也是比較好的,一般都是班級前幾名。

毅力非常堅強

女兒學吉他,手指都彈流血,忍住疼痛還是彈。是我果斷的讓她停止學吉他,我想不能把手指彈殘了,等再長大點再學也不晚。跳拉丁舞,有一點鞋跟,跳了一個半小時,腳上皮膚都磨破了,貼上創口貼,繼續跳。我覺得孩子非常堅強。


沙漠風暴一滴水


從小上各種興趣班,被學校挑中參加各種表演活動的孩子,有著超越普通孩子的自信,經歷了各種上臺比賽和表演,遇事相對冷靜而不膽怯,而這份從容自信,往往給他們帶來更大的機遇,同時也很有可能改變他一生的命運了。


從小坐在臺下的孩子,給臺上的人鼓鼓掌也沒什麼毛病,也是心胸豁達的人格體現,但是,他們很容易找不到自我存在感,對自己沒有準確的定位,往往缺乏自信心,遇事也容易產生膽怯(我不行,讓別人上吧)的念頭。

講一個小女生從膽怯害怕,到自信從容的成長小故事吧。


小女生是我親戚家的,兩家住在樓上樓下,也算是我看著她長大的。她小時候讀的是公立幼兒園,一個年級7個班,一個班級35個孩子,標配2個老師1個阿姨。她屬於那種特別戀媽媽戀家的類型,分離焦慮症相當嚴重,小班剛入園時反反覆覆哭了快2個月,班級里人多啊,老師阿姨也真的很難一直去管哭的孩子啊,唉,那時,家裡人幾乎談幼兒園色變,而且,她還時不時表現出本能的害怕,害怕老師,害怕同學,害怕陌生的環境,害怕一個人無依無靠在那裡,遇到強悍點的小孩子欺負她搶她東西,她只會默默的退縮,回家後才敢哭,在當場連告訴老師的勇氣都沒有。她媽媽當時就在想,必須讓女兒自信起來,才能更好的面對環境,融入環境。

於是,她家裡就給她報了舞蹈和跆拳道兩個培訓班,一個純女生(學生和老師都是女的)環境和一個近純男生(教練是男生,學生有零星幾個女生,男生較多)。漸漸的,一段時間下來,小女生變了,她的性格開始開朗起來了,學會了交朋友和怎麼融入集體,特別是面對同齡人的霸凌時,一吼二回擊,做得特別好。


到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她就像脫胎換骨一樣,在自信心的加持下,連續被幼兒園校隊(真的不容易啊,在那麼大堆的孩子中脫穎而出)選上,舞蹈隊,主持人隊,早操隊等等,自己的成績被外界肯定後,她越發有自信了,整個小臉上都是容光煥發的,一看就讓人喜歡。後來,她還自己要求去學了鋼琴,學了圍棋。

進入小學後,她不僅保持了“文藝活動積極分子”的稱號,更是同步了文化課的優秀。


時光推移,現在,這個小女生已經是某985大學的大一學生了,憑著出色的簡歷,進去就成了文藝部的幹事,據她說,大二就要去競選部長了,哈哈,真是自信心爆棚的孩子!


試想,當初如果沒有她家裡人的當機立斷,給她去報了增強自信心的興趣班,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大後這個小女生也會開始慢慢學會如何社交,但是,她的自信卻不會成長的那麼迅速和穩固!幼兒園是人生啟蒙,過好了便走好了人生小社會的第一步啊。


加油,孩子們!夢想的翅膀會因為你的堅持而展開!加油,家長們,在孩子不夠強大時幫她一把,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陪伴鼓勵她堅持下去,在孩子取得成績時肯定她讚揚她!要相信,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孩子的堅持,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的!


-------------------

更多真實的育兒體驗,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號(育兒路上遇見你),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